我园留守幼儿的生活现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1464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园留守幼儿的生活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园留守幼儿的生活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园留守幼儿的生活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园留守幼儿的生活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园留守幼儿的生活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园留守幼儿的生活现状.docx

《我园留守幼儿的生活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园留守幼儿的生活现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园留守幼儿的生活现状.docx

我园留守幼儿的生活现状

我园“留守幼儿”的生活现状

及教育对策的研究报告

淮安市洪泽县实验小学幼儿园赵月华邮政编码:

223100

一、问题的提出

9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人口作为劳动力的补充开始流入城市。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夫妻双双外出打工,他们年幼的孩子被留在了老家,并被托给祖辈或亲戚抚养。

相对于外出打工前而言,这部分家庭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所好转,再加上外出后见识和观念的改变,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他们不甘于把孩子留在农村,可又无力把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因此,这几年到县城租房带孙子、孙女(留守幼儿)上幼儿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根据我们的调查,我园748名幼儿中199名属于这种类型。

这部分孩子虽然生活在县城,但相对于普通县城家庭而言,他们的家庭呈现出下列特点:

①基本上采用由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孙辈的隔代监护抚养方式。

②父母回家探望孩子的次数少,时间短,与子女的长期分离导致亲子教育的缺失。

③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及家庭教养的方式与周围的环境、周围的孩子、幼儿园的教育不断的发生冲突。

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这些孩子生活现状、家庭教育情况如何?

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幼儿园能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

本着“人文关怀”的思想,本人选择“留守幼儿”生活现状及教育对策这一研究课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本课题研究:

1.以了解目前我园“留守幼儿”生活及家庭教育的现状。

2.寻找教育的对策,以减少孩子心理的缺失和教育的缺失,促进“留守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让“留守幼儿”与其他的孩子一样,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3.探究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家园合作的内容、形式和途径。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洪泽县实验小学幼儿园“留守幼儿”的生活现状。

2.洪泽县实验小学幼儿园“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

3.洪泽县实验小学幼儿园“留守幼儿”性格、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4.发挥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合力,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促进家长和临时监护人形成正确的育儿观,还留守幼儿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四、本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观察法。

五、留守幼儿的基本现状

1.“留守幼儿”生活现状

单亲监护型:

由父亲和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类型。

在我园的留守幼儿中,父亲一人外出的有60人,母亲一人外出的有5人。

祖辈监护型:

父母均外出打工,子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类型。

在我园的留守幼儿中,父母都外出的134人,占留守幼儿的67%。

亲朋监护型:

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的类型。

我园留守幼儿中有6名孩子和亲戚一起生活。

这些孩子虽然在县城上幼儿园,基本属于租房一族,住房条件比较简陋,住房面积在10-20平方米(含厨房),孩子没有自己的房间。

有一定数量的玩具和幼儿图书,图书以看图识字、学拼音、数学等为主。

2.“留守幼儿”监护人基本状况

通过“留守幼儿”家庭抚养者情况调查,我们发现:

留守幼儿监护人大多在60岁左右,他们年老、体弱、多病、少文化。

相对于年轻人而言,由于自身生活经历、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不同,他们的教育观往往带有其自身的“印痕”,并影响着他们自身的教育行为。

在访谈中,课题组成员就“是否担心因孩子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你认为孩子是如何发展的?

”之类的问题进行访谈时。

10.8%的老人“有点担心”,但觉得“问题不大”,认为“学前期的教育并不太重要,可以在以后进行弥补”,而多数的老人则表示“不担心”,他们相信“树大自直”“自然成材”的观点,认为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会自然的成长。

3.“留守幼儿”心理状况

根据我园教师对留守幼儿的仔细观察与调查,发现他们的身上易出现下面两大问题:

一是情感的缺失。

留守幼儿的父母虽然挂念孩子,但远隔千山万水,鞭长莫及。

使留守幼儿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对亲情的淡漠,产生较为强烈的孤独感。

他们常常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上,若有所思,课堂也易分神,要是提到父母,则黯然泪下。

如洪珍小朋友,她是这学期的新生。

她的父母都到上海去打工,她与一爷爷住在乡下,为了到我们这所县示范幼儿园上学,她的爷爷只好把她寄住在离园较近的姑妈家中,只有双休日才接回去。

双重的身心分离,幼儿有种无所依赖的感觉。

一次班级教师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成长档案袋带回去,贴上全家照,教师的话刚说完,她就伤心地哭了起来,当教师发现并询问她时,她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是一种怯懦无助的眼神。

二是性格的扭曲。

留守的幼儿多与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

由于隔代的原因,对孩子则是加倍的呵护。

在生活管理上,是放在手里怕摔了,喊在嘴里怕化了。

幼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结果造成他们依赖心理强,自理能力弱。

在教育上,觉得这些孩子可怜可疼,狠不下心来,就百依百顺,使幼儿变得自私任性。

在社交上,怕孩子吃亏上当,常把孩子拴在自己的身边,形成幼儿胆小怕事的性格。

或者出于补偿的心理,他们和老人在经济上对“留守幼儿”往往是有求必应的,这不利于“留守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6岁是幼儿健康发展、人格陶冶以及智力开发的关键期,6岁前养成的习惯将直接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笔者认为,在幼儿期,孩子不但要接受教育机构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需要父母的亲情呵护。

3-6岁留守幼儿长期远离父母,有其他人代为监护,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父母的关爱严重缺失。

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外出父母中31%的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有36%的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但父母回家探亲情况多为半年或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导致亲情缺失,致使一些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隔代教育力不从心。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由祖父母及外祖父母代为教育的占半数以上。

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他们大都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陈旧,所以隔代教育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弊端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过分疼爱、溺爱——造成孩子自私、任性、缺乏独立性。

隔代教育容易重感情轻理智,孙辈合理不合理的要求在祖辈看来都是天真的、可爱的,他们对孩子宽容有余,约束不足,助长了孩子依赖、懒惰、自私、任性。

经验代替科学——导致教育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隔代教育容易重物质轻精神。

一些爷爷奶奶常常从补偿心理出发,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些维持生活需要的劳动,有的体弱多病、行动不便,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对孩子进行品德行为、自立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

看管方式封闭——养成孩子内向、不爱活动的习惯。

隔代教育往往重静轻动,他们一是担心孩子的人生安全,怕孩子有个闪失不好交代;二是受旧教育模式束缚,认为安静的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三是老年人精力有限,无力陪孩子开展各项游戏,导致有些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比较差。

3.家园沟通对接错位。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撕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为细微的任务。

”留守幼儿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来不主动与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与老师缺乏必要的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或者只关心孩子在幼儿园是否“认字、写字、做算术”等学习情况,对孩子的行为习惯、道德品德、个性表现不预关注,错误的引导往往使孩子无所适从。

七、采取的教育策略

1.加强对“留守幼儿”的人文关怀

针对我园留守幼儿的现状,我园把“让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作为我们的办园宗旨,提倡每一位教师做到“困难前做孩子的老师;生活中做孩子的母亲;游戏中做孩子的伙伴;精神上做孩子的朋友”积极营造一种师幼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孩子处于一种被尊重、被关爱的氛围中。

要求教师把“关心留守幼儿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情感的变化”作为自己分内工作。

例如老人带的孩子,往往怕冻着,总是给孩子穿很多,对这样的孩子,我们的教师一方面要跟老人交流,另一方面要特别关注他们,尤其是在运动的时候,提醒他们即时的脱衣服,以防大量出汗,造成身体虚弱。

节假日前后,往往也是留守幼儿情绪变化的关键期。

有的孩子由于较长时间的分离,对父母冷漠;有的孩子担心父母要走,有分离焦虑,往往不愿上幼儿园或在幼儿园情绪不稳定。

这些都要求我们老师增加感情投入,让这些孩子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

2.注重对“留守幼儿”生活独立性的培养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大多数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老人们一般会加倍地疼爱他们,他们替代了孩子们生活上所有的事情。

所以这些孩子在幼儿园时,作为教师应本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的原则”让孩子们自己去学尝试,抓住生活中每个可利用的机会,为他们提供练习的机会,同时与家长保持联系,让他们放心地让孩子承担一些简单的家务,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家庭责任感。

3.关注对“留守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培养

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而产生压抑,造成性格孤僻、内向、暴躁,因此我们让孩子走出孤独的空间,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四季交替的自然变化,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意地安排他们玩各种有趣的游戏,启发引导孩子表达内心想法与要求,这样他们就可以自然的进入到游戏中去,并且和其他孩子建立一种亲情关系而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上课时让他们多回答老师提出的一些简单问题,正确给予表扬、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了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4.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

新学年开学,即建立留守幼儿档案,摸清留守幼儿的家庭住址、委托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打工地点及联系方式等。

并将带班老师的联系电话交给留守儿童父母和监护人,定期召开留守幼儿监护人座谈会,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及时通报幼儿在幼儿园学习表现情况,了解留守儿童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幼儿园和监护人共同努力,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

发挥校信通、网络、家教园地的作用,向家长宣传园内各项工作和教学的情况。

5.开展各种针对“留守幼儿”的活动

如在班级内为“留守幼儿”过生日、打通父母的电话让他们通话;为留守幼儿寻找、安排“代理妈妈”;“节假日请回乡家长来园座谈,开展亲子游戏”;“给家长发建议信”等。

在留守幼儿父母回家探亲的时候,组织他们参加家长会或家长学校学习,引导他们经常与孩子交流与沟通,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给孩子造成的影响。

八、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1.理论成果

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园实际、同时也有利于我园进一步开展留守幼儿家庭教育工作的措施及方法。

2.实践成果

(1)教师

教师的教育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留守幼儿“的教育比其他幼儿的教育问题复杂得多,教师除了要关心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更重要的是要走进留守幼儿的内心世界,给他们关怀,给他们温暖,让他们找到归属感,让他们感到自己并不孤单……要做到这些,对于教师来说并不容易,需要加倍的耐心、加倍的细心和加倍的爱心。

用无私的爱抚慰留守幼儿孤寂的心灵,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

同时,怎样更好地与留守幼儿沟通、交流,也是值得我们教师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留守幼儿家长

父母

通过我园的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外出务工的家长在千里之外同样能及时了解到孩子的情况以及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增强家长对我园的信任感。

老年家长

通过“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以及“家长学校”等形式,使老年家长们更加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转变了大部分老年家长的教育观念,鼓励这部分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家庭教育中,随着观念的转变,他们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虽然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不能很好地指导幼儿的学习,但他们开始愿意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这种现象的出现,促进了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同时也使得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3)幼儿

通过幼儿园、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留守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习的态度和兴趣、与同伴交往的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随着托管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幼儿提供和创造了一个更为开阔的学习空间,营造出更为轻松的学习氛围。

家长不再勉强孩子进行“写字”“背诗歌”“做算术”等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东西,而是主动配合幼儿园开展孩子喜欢的学习活动,孩子没有了压力。

九、本课题给我们的启示

近几年,“留守幼儿”成为“问题儿童的现象频频发生,这不仅是家庭的的不幸,也是社会的不幸。

因此我们觉得对3-6岁幼儿园留守儿童的教育更应引起家长的重视、社会的关注。

1.创设温馨的家庭环境,将亲情留住。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将对个体产生终身的影响。

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爱让孩子感到安全、温馨,在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

父母不在孩子身边,孩子缺少监护,更重要的是缺乏亲情,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不能替代的。

家是爱的摇篮,家是温暖的港湾。

父母的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抚养孩子也是为人父母应尽的义务,教育孩子、管理孩子更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最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也要尽量留一人与孩子生活在一起。

外出的一方,应该经常与孩子、老师沟通,全面深入地关心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尽可能减少孩子离开父母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家长应更多地为下一代着想,不仅仅为教育孩子提供物质支持,更应该和孩子保持心灵的沟通,加强对孩子品德的教育与引导,帮助他们树立面对现实的信心和勇气,以便他们长大后以更积极、更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所以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孩子越小,越需要家长的关爱与呵护!

2.正确对待隔代养育,扬长避短,共同教育好下一代。

孩子年龄越小,自我控制能力越差。

不要认为“亏待”孩子会影响子女将来对自己的孝敬而随便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

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弥补他们缺失的亲情。

外出打工的父母应经常了解孩子,关心孩子成长、发展情况,并善于用恰当的方式加强与祖辈的沟通,以取得教育一致性。

当发现祖辈对孩子过分溺爱或教育方法不妥当时,应及时提醒老人,或与老人讨论育儿经验,从而使老人改变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告诉老人尽管他们十分疼爱自己的孙子孙女,但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共同教育孩子才是我们的宗旨。

十、本课题存在问题

1、如何更好地与留守幼儿家长沟通、交流,促进留守儿童家园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刻思考、研究的问题,还需要我们长久不懈的努力。

2、一些教师自身对课题认识的不足,特别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直接关系留守幼儿与家长亲子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因此,需要加强对教师指导与帮助,以提高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能力和积极性。

3、本课题原打算对县城“机关幼儿园”“外国语实验学校幼儿园”“实验小学幼儿园”这3所幼儿园的“留守幼儿”进行研究,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本阶段重点研究了“实验小学幼儿园”,另2所幼儿园没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只做了一些零散的研究。

现打算在成果推广阶段,不但对这2所幼儿园加强研究,还想在乡镇幼儿园进行试点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