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修改后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1294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5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修改后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修改后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修改后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修改后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修改后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修改后1.docx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修改后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修改后1.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修改后1.docx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修改后1

 

第一课时

我的一家人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课前准备:

  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

  教学设计:

  表格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明确家庭的含义

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学习表述方式

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彼此分享家庭的幸福愉快

让全班同学了解我的家人

总结,进行尊重普通

劳动者的教育

介绍自己家里人

看老师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

小组介绍自己家人情况

请同学到前边介绍,其他同学看照片听

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课的收获

1、结合发言情况进行指导、总结

2、结合照片进行介绍

3、老师巡视指导

4、老师指导并对说的好的同学给与表扬

5、进行爱家人教育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谈话引入:

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

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

(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

“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

”“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

  2、老师介绍:

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

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

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

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

  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

  4、小结:

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

  板书:

工作  爱好  习惯

  (学生对老师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了解了老师的童年生活,熟悉了老师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介绍家人的方法。

  

(二)介绍自己的家人

  1、谈话:

你们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人介绍给同学们?

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家人的情况介绍给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大家,小组的同学如果想了解什么,也可以请她给介绍一下。

  2、小组介绍(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就像听故事一样,了解到小伙伴的家人情况;同时在语言表述上,互相指导,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提高。

  3、小组选举一位介绍最好的同学到前边来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老师对介绍的好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

(对于一年级同学来说,能走上讲台给全班同学介绍就已经是很出色的了,如果再能语言流畅的进行介绍,这更是高水平的展现。

教师适时的进行表扬和鼓励,学生获得的将是成功的喜悦。

  三、总结:

通过今天对家人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题目为我的一家人。

一个题目就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介绍我的家人对于小朋友来是很高兴的一件事。

孩子们都想让别人更多的了解自己,都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展示给大家。

所以,课堂教学气氛很活跃。

但对一年级同学来说有条理的讲述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的讲述起着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

另外,老师对学生语言表述的指导也很重要。

上好这节课,不仅能达到品德与生活方面的训练,也能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不同的亲人有不同的称呼方式。

  2、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重点:

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1、每人准备一张和家人一起活动的照片。

如全家旅游、过生日、爷爷教自己种花;火种别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

  2、有条件的可以把家庭生活录像带来。

  3、水彩笔

  老师准备:

  1、画图纸若干。

  2、老师准备一个家庭生活录音故事

  教学设计:

  表格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 学习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了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

3、 讲家庭故事

1、小组间互相说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儿歌练习、补充内容后,小组抢答练习

2、 请老家在外地的同学说说地方称呼。

3、请同学讲家庭故事。

看同学带来的录像带,把自己带来的照片贴在书上,小组间讲讲照片或画片后面的故事。

1、教师出示家庭成员表对同学的回答进行指导

2、和大家一起学习,并进行小结

3、听同学讲故事,看录像,对讲的好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上节课我们向大家介绍了我们的家人,谁还愿意告诉大家,你的家里还有哪些亲人?

(请一个三代人同住的同学来介绍)

  2、问:

你们家有这么多人,你能说出家人之间的关系吗?

(自己家人的情况是学生最熟悉的,从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入手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迅速的进入到新的学习内容,而且减少理解的难度。

  3、揭示课题:

我的一家人

  二、学习新课

  1、老师展示有长辈头像的家庭成员表。

看表,自己小声说说家人之间如何称呼,怎样称呼最有礼貌?

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2、出示儿歌,大家回答。

“爷爷是爸爸的爸爸,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姥爷是妈妈的爸爸,姑姑是爸爸的姐妹……“进行抢答练习后,发散学生的思维,补充练习“叔叔是爸爸的什么?

舅舅是妈妈的什么?

……

  3、把学生提到的内容,合在一起,小组间进行抢答练习。

通过小组间你问我答的游戏方式,熟悉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4、老师知道我们班许多同学老家都在外省市,谁能用老家话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称呼家里的亲人的?

  5、老师小结:

不同地区,又不同的称呼方式,或同一个称呼,发音却不相同,所以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嘲笑那些使用与自己习惯称呼不同的同学。

  6、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都会发生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让人难忘的故事。

谁愿意给大家讲讲你家的故事?

请同学到前边讲自己家的故事。

  7、老师播放班上某位同学带来的家庭生活录像带,全班同学欣赏。

  8、放《可爱的家庭》歌曲,把自己准备的和家人一起活动的照片贴在书上。

  9、在小组间讲讲自家的故事,同时放轻音乐

  三、小结:

进行爱家庭教育。

  教学反思:

  本课以亲亲一家人为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熟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增进家人的亲切感;通过讲家人的故事,拉进了孩子与家人之间的距离,使孩子进一步感受到家庭的温馨。

本课在教学形式上也采用了多样教学。

小组讨论、小组抢答、地方称呼、看家庭录像、讲家庭故事等,既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又能使其充分感受家庭中浓浓的亲情。

 

探究活动

介绍自己的家人

  探究目的:

  进一步认识了解自己的家人,训练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探究内容及形式;

  1、观察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

  2、同桌互相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3、在活动课上介绍自己的家人。

  4、重点请外省的学生用老家的话介绍自己的家人,老师注意解释

 

 

第三课时

家人的爱

(1)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2、学习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教学重点:

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教学难点:

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课前准备:

       1、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并做好观察记录。

       2、学生自做贺卡

       3、采访家长的录音。

       4、多媒体制作。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间播放《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唱)

   二、揭示课题:

       1、(出示小兔贝贝)嗨!

我是小兔贝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在轻音乐中教师讲故事(见扩展资料:

和蔼可亲的妈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三、动之以情:

       1、小兔贝贝穿越时空隧道,拍摄了一些照片。

(媒体出示三组照片,请照片上的学生介绍家人为他所付出的爱)

       2、其他学生讲述家人关爱他的一件事。

       3、家人对我们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生病时,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早上起来,家人为你……(四人小组交流一天中家人为你所做的事,推选讲的最好的上台讲)

       4、播放家长录音。

(讲述育儿之苦)

       5、听了妈妈的介绍,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

   四、明理导行:

       1、辨析:

有同学在心里嘀咕,我的家人有时对我可好了,有时对我可不太好,那什么事使你认为家人对你不够好呢?

他们到底对你好不好?

到底爱不爱你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动画)

      

(1)爸爸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

他为什么不帮我?

      

(2)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

      (3)奶奶会对我怎么说?

      (4)你是爷爷的话,怎么对小明说?

小明听了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

      2、导行: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

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现在呢?

(学生讲述:

父母要孩子住宿,哭了也不给带回去:

作业擦了重写的:

练习跳绳的……

   五、总结延伸:

      1、讲述:

家人疼我们是一种爱,对我们要求严格那更是一种爱,老师祝愿爱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远住在我们共同的家吧!

(歌曲:

《让爱住我家》)

      2、在歌声中,学生拿出自做的贺卡写上对家人最想说的话。

 

第四课时

我为家人添欢乐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分担家务。

       2、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点:

       学生在体会到父母的爱的基础上,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并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难点;

       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1、调查表。

       2、向日葵评比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师:

今天有一位新朋友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欢迎他吗?

       2、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你们好!

我是‘开心果’,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叫‘开心果’吗?

因为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特别疼我爱我,我非常开心,整天乐哈哈的,我觉得快乐真好。

所以,我也总是让我的家人、朋友都快乐,把欢乐也带给他们,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

你们快乐吗?

开心吗?

       3、师:

我们的这位新朋友是“开心果”,你们愿意和他做朋友,回答他的问题吗?

       4、师:

我们的家人这么爱我们,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人吗?

  二、了解家人

       1、师:

今天,我们请到了几位同学的家长,我们和家长一起做个游戏,你们愿意吗?

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回答几个问题:

       

(1)请说出孩子的生日

       

(2)请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

       (3)请说出孩子最喜欢吃的水果 

       (4)请说出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水果

       (5)请说出孩子最喜欢的玩具

       (6)请说出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最快乐

      2、师:

我们的爸爸妈妈,因为有了听话、可爱的你们才感到非常快乐、开心。

这就是“家人因我而快乐”。

     三、家人因我而快乐

       1、师:

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我们一起为妈妈做了小礼物,你们送给妈妈了吗?

(学生回答)

       2、师:

你想知道你妈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吗?

(请家长讲)

       3、师:

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同学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礼物虽然不贵重,但妈妈却十分高兴、激动。

那我们在平时还能为家人做些什么事使他们开心,为家人添欢乐呢?

       板书:

我为家人添欢乐

四、我为家人添欢乐

     1、我们一起看看琪琪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看琪琪小朋友在家的录像

     2、设置情景表演

     师:

据我所知,你们在这方面能比琪琪小朋友更好,你们愿意给大家展示、表演一下吗?

   

(1)出示题目:

                   爷爷闷了

                   奶奶病了

                   爸爸下班

                   妈妈洗衣服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该怎样做,选一个题目,表演一下,也可以表演你在家做过的事。

准备道具:

纸杯、毛巾、报纸、故事书)

    

(2)分组排演

    (3)汇报演出,评价他们什么地方做的好?

五 美丽的向日葵

      1、师:

同学们在表演中都表现的非常棒。

老师这有一棵向日葵,你们看它漂亮吗?

(花瓣不美)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把它打扮得更美丽。

我们就把自己在家做的能使自己家人开心的事,写在花瓣上,并涂上漂亮的颜色,使它成为一朵美丽的向日葵。

       2、开心果小结:

我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是能给家人带来欢乐的‘开心果’,我愿意和你们交朋友。

我送给你们一颗爱心,希望你们能把爱心送给你周围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生活在快乐中。

小朋友,再见!

第五课时

我和小伙伴

 教学目标:

                   

       1、喜欢和小伙伴交往,能体验到交往的快乐。

知道朋友多,快乐多。

       2、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初步体会与伙伴交往要互相尊重、友爱、公平,有了问题要协商解决。

教学重点:

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难点:

有了问题要协商解决。

课前准备:

        教师:

授课教师和朋友在一起的照片。

        学生:

小伙伴的资料或照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提问:

放学后,节假日里你都和谁一起活动?

(指名说一说)

     2、谈话:

在课外和你一起活动的小朋友我们把他们叫做小伙伴。

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聊一聊我们自己和小伙伴的故事吧。

     板书:

我和小伙伴

   二、说说小伙伴,体会和小伙伴交往的快乐

     1、教师投影出示像片讲自己和朋友间的小故事。

     教师: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和小伙伴之间的故事吧。

     2、指名学生来讲。

(投影出示学生所带照片和书中典型图片)

     3、提问:

如果没有伙伴将会什么感觉?

心情会怎样?

     4、小结:

和小伙伴在一起很快乐。

朋友多快乐多。

   三、活动:

该怎么办?

     1、请一小组同学到讲台上选一样教师提前准备好的一些小东西。

(有学生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出现了几名同学同时选择一件东西。

     2、提问这一小组同学:

大家说说该怎么办?

     3、提问全体学生:

说一说、那种方法合理?

那种大家满意?

     过渡:

刚才大家出的主意都很多,而且都有自己的道理。

最后解决的比较满意。

现在还有一名同学也遇到类似问题,大家帮他想办法,看怎么解决那个问题。

     投影出示分玩具事件。

学生讨论。

指名说一说。

     板书:

大让小 轮流玩 猜拳 一起玩

     4、投影出示分蛋糕事件。

     分组讨论:

该怎么办?

      指名到讲台前表演一下。

      5、小结:

许多同学想到将大的让给别人。

提到最多的词也是谦让。

最后不管是吃大的还是吃小的,大家都很高兴。

这就是谦让的结果。

互相谦让,想到别人,是在大家共同分享,所以大家都快乐。

   四、意见不统一怎么办?

      1、讨论:

你们小组听谁的?

(投影出示插图)

      说一说:

你们小组是怎么解决的?

      2、小结:

在许多人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大家要商量解决。

      板书:

商量解决

   五、犯了错误怎么办?

       1、想一想:

不认错有什么不好?

那个小朋友说的好?

(投影出示插图。

       指名到前边表演一下。

       板书:

勇于认错

       2、小结:

和小伙伴在一起很快乐。

如果在相处中遇到问题,一定要解决好。

不论是什么方法,一定要有道理。

不论什么问题,不仅要想到自己还要想到别人。

这样,大家才能相处愉快。

 

第六课时

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

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

        3、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1、寻找自己所生活的地区在春天盛开的花朵,留住春天的方法及作品。

        2、教学器材:

录音机、歌曲《春天在哪里》、实物投影、教师制作的干花标本、《公园一角》的画、贴图(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描写春天的诗。

教学课件:

        春天盛开的花朵、《公园一角》的画、贴图(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1、问:

一年之中有几个季节?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

(板书:

春天来了)

      2、问: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一提起春天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板书:

画一朵花)

   二、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1、问:

春天来了,在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花会盛开?

把他们简单介绍给大家。

       2、过渡:

老师也仔细观察了身边的环境,发现了许多在春天盛开的美丽花朵,我请大家去欣赏一下。

(播放课件:

桃花、迎春花、梨花

           等花朵盛开的录像)

         3、问:

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在春天盛开的花朵,你的心中有什么体会?

(板书:

美)

         4、过渡:

今天有几位美丽的花仙子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想不想和它们做朋友?

那咱们掌声欢迎它们出场!

         5、出示教师制作的玉兰花、桃花、迎春花、梨花、海棠花的干花标本。

小组讨论:

说说它们各自的名字,仔细观察各种花的颜色、形状、大小有什么不同?

          6、全班交流。

          7、请同学们对这些花朵说说心里话。

    三、学习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方法:

          1、过渡:

老师和你们一样,也觉得这些花朵实在是太美丽了。

可是,随着季节的变换,不仅是这些花朵,还有春天里其它美丽的景色也会离我们而去。

          2、问:

用什么方法能够留住春天的美丽?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板书:

照、画、护、唱、写……)(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与春天的合影,为春天画的画、写的语句,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5、教师教制作干花的方法,学生亲手制作一朵干花。

提示:

喜欢做的同学回去可以接着做,但要注意不要去摘花,可以从地上捡花,要珍爱生命。

    四、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

          1、过渡:

春天来了,你想不想去公园里走一走?

现在公园管理处正在举办小小设计师的活动,欢迎大家前去参加。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贴在公园中合适的位置上,并说明理由。

(课件出示图:

公园一角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

          3、问:

请大家说说对他们组的作品你满意在哪,不满意在哪?

(实物投影展示一组的设计作品)

          4、让学生对自己组的作品还有不满意的地方赶快进行修改。

          5、学生两组互换作品进行评议,对手中作品满意的,将它贴在展示窗中,对不满意的作品说明理由,帮助修改后也可以贴在展示栏中。

          6、为空白的提示牌想提示语。

     五、鼓励学生亲近自然,讲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同学们,春天正是出游的好季节。

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走进春天、观察春天、欣赏春天。

然后,用我们文明的行为、喜欢的方法留下春天的美丽。

回来咱们办个春天展示会,让周围的人们一起来欣赏春天的美丽吧!

 

第七课时

 小苗快快长

一、主题目标:

   1、观察春季人们的种植活动,初步理解“一年之际在于春”的含义。

   2、通过亲自种植与观察记录等活动,感受生命的成长,体验收获的不易。

   3、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负责,做事有始有终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通过亲自种植与观察记录等活动,感受生命的成长,体验收获的不易,理解“一年之际在于春”的含义。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1)春天人们种植忙的录象资料。

(2)黄豆粒、蒜头、吊兰或其他相关的植物。

(3)两个表演用的头饰,一个画着没有长好的小苗叫黄黄,一个画健康的小苗叫绿绿。

(4)学生准备:

花盆、花籽、豆类、吊兰、太阳花等相关植物。

一、主题目标:

1、           观察春季人们的种植活动,初步理解“一年之际在于春”的含义。

2、师生动手,亲自体验种植的乐趣,渗透一点植物繁殖形式的知识。

            3、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负责,做事有始有终的品质。

二、活动过程:

   <一>1、师出示春天人们种植活动的图片,请学生观察人们在忙着做什么呢?

指名回答。

  2、根据图片,设计情景和采访内容,分角色扮演爸爸、姐姐、爷爷、奶奶等。

模拟“小记者”采访。

(1)爷爷、奶奶你们在种什么花,春天都开什么花呢?

(2)爸爸您在干什么呀?

为什么起早摸黑地干呀?

(一年之际在于春)(3)姐姐你种什么树呀?

为什么要在这时侯种呀?

什么是植树节呀?

     <二>、做个小小“园艺家”

   1、教师呈现准备好的豆子,土豆、吊兰、蒜头。

让学生根据自愿原则报名参加“黄豆组”,“土豆组”,“吊兰组”,“蒜头组”等的种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