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本古代文学史选择题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10101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本古代文学史选择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接本古代文学史选择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接本古代文学史选择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接本古代文学史选择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接本古代文学史选择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接本古代文学史选择题集.docx

《接本古代文学史选择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本古代文学史选择题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接本古代文学史选择题集.docx

接本古代文学史选择题集

宋代文学

一、单选

1、柳开在宋初自觉地以恢复韩、柳古文的传统为己任,反对五代浮艳文风,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

2、穆修是继柳开之后专利写作古文的作家,其文强调教化作用,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多用散行单句,不务雕琢堆砌,不求华糜艳丽,在宋代古文的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3、王禹偁在诗和文两个方面都有较为突出的创作实绩,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变革。

4、王禹偁早年对白居易诗的喜爱,与当时一般文人是相同的,侧重于闲适唱和一面;但贬官商州之后,他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讽喻诗。

5、王禹偁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在文的方面,王禹偁既能写古文,又是四六文的高手。

王禹偁的文章多有现实整治内容和鲜明的思想倾向。

6、杨亿作诗宗主李商隐,讲究辞采,风格典丽,以表现才学和功力,但亦不乏清峭感怆的讽喻之作。

7、《西昆酬唱集》的作者有17人,共收诗250首,杨亿、钱惟演、刘筠三人的作品就有202首。

8、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的是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人的同题酬唱。

9、林逋早年游历于江、淮间,后归杭州,结庐西湖孤山,隐居二十年,不仕不娶,值梅养鹤,时称“梅妻鹤子”。

林逋以江湖散人之诗装点山林用细碎小巧的笔法写清苦幽静的隐居生活。

他虽然也模仿贾岛诗的字酌句酌,但诗中却流露出其性情的孤淡清逸。

代表作是《山园小梅》。

10、晏殊,字同叔,著有《珠玉词》。

其词风流闲雅,温润秀洁,代表作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

11、欧阳修,字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12、在欧阳修的文学创作中,以散文所取得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13、欧阳修的赋开宋代文赋的先河,其特点是变旧赋的骈偶对仗为骈散相间,奇偶错杂,既保持了赋体铺陈的特性,又使文气趋于舒缓,代表作是《秋声赋》。

14、欧阳修知贡举时,极力排抑的文体是太学体。

15、在欧阳修的词中,情词的比例比较大,欧阳修受南唐词人冯延巳的影响较大,他继承了南唐词“思深词丽”的特点,在词中融入了更多的感情体验。

他的词不仅有破得花间风味的温润秀洁之作,也有抒发其旷达胸怀,风格豪放的词章。

16、梅尧臣,字圣俞,世称梅宛陵,今存《宛陵先生文集》。

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与欧阳修同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是杜甫与江西诗派之间重要的传承者。

17、苏舜钦,字子美,因“进奏院事件”遭旧党借故弹劾而被除名,离京寓居苏州沧浪亭多年。

今存《苏学士文集》。

18、在苏舜钦的诗歌中,以风格豪犷雄放的作品最为引人注目。

19、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

20、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有诗文集《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21、记叙文是苏轼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的部分。

包括碑传文、记叙文及文赋等,而以山水游记和亭台堂阁记为代表。

22、苏轼是继柳宗元之后大量创作山水游记的作家,他的游记记叙、描写、议论并重,而议论成分占的比重最大,往往凭借议论给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如《前赤壁赋》。

23、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24、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有《山谷集》、《山谷外集》和《山谷别集》。

25、“山谷体”诗风格特征是生新瘦硬。

26、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指的是杜甫,三宗指的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27、陈师道号后山居士,他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

他的诗风格瘦硬,被称为“后山体”。

28、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行七,亦称柳七,后改名永,字耆卿,有《乐章集》,存词200余首。

29、词中大量描写羁旅行役的感受和城市风光,柳永首开风气。

30、秦观,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有《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

31、秦观与柳永合称“秦柳”,与周邦彦合称“秦周”。

32、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

词与父晏殊齐名,称“二晏”。

有《小山词》。

33、贺铸,字方回,词集有《东山祠》,又名《贺方回词》、《东山寓声乐府》。

34、贺铸因其《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一词结尾三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而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

35、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词集有《清真集》、一名《片玉集》。

36、周邦彦是大晟词派代表词人,是词的集大成者。

37、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有《漱玉词》。

38、李清照的词作艺术成就很高,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39、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有《稼轩长短句》,又名《稼轩词》。

40、辛弃疾的豪放词都刚柔相济,婉约词柔中有刚。

喜议论,善用典是稼轩词的突出特点。

41、张元幹,字仲宗,号卢川居士、真隐山人。

有《芦川词》。

42、张元幹南渡之前词的内容多在花间樽前,风格“极妩秀之致”。

南渡后,词风转为慷慨激昂,如《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张元幹的词突出表现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使词从闺幨秀帏时代走向风云际会的前沿。

43、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

有《于湖居士文集》,词集名《于湖词》。

44、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学者称龙川先生。

词集名《龙川词》。

45、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四举不第,一生布衣,放浪江湖。

词集有《龙洲词》。

46、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47、《老学庵笔记》的作者是陆游。

48、“诚斋体”诗以绝句最为出色。

49、范成大的七绝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十二首。

50、南宋中叶是宋代散文发展的成熟阶段,以扶危救倾的议论文成就最高,这类议论文因有堂堂正气贯注,文字明达。

60、南宋中后期词坛,有清雅词派的崛起,姜夔为此词派的开山大师。

61、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才华极高,诗、词、文、字无所不精。

在诗学批评方面有《诗说》一部,见解独到而深刻,有《白石道人诗集》。

词集《白石道人歌曲》,计84首,其中多自度曲,并存有工尺谱17首,为宋词乐谱之珍贵资料。

62、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一生未第,游幕终生,于苏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有《梦窗甲乙丙丁稿》。

63、吴文英的词具有超逸沉博、浓艳密丽的风格特色。

64、张炎,字叔夏,号玉田,一号乐笑翁,有《山中白云词》,以《南浦》【春水】一词,人呼为“张春水”。

又以《解连环》【孤雁】一词被呼为“张孤雁”,张炎精通音律,于词学颇有心得,著有《词源》二卷,精研词之音律、作法,评论诸家得失,多有胜解,堪称宋代词论第一力作。

与姜夔并称为“姜张”。

65、文天祥诗歌代表作是《正气歌》、《过零丁洋》,散文代表作是《指南录后序》。

二、多选

1、宋代诗派林立,主要有白体、西昆体、晚唐体三派。

2、白体学白居易,主要诗人有李昉、徐铉和王禹偁。

3、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的是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的同题酬唱。

4、欧阳修与晏殊同为北宋初期花简体词人的代表。

5、“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占了六家。

他们是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6、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合称“三苏”。

7、苏轼亭台记有《喜雨亭记》、《放鹤亭记》、《醉白堂记》等。

8、苏轼诗歌现存2700余首,内容极其丰富,按其题材内容,大体可以分为社会政治诗、山水景物诗、和陶诗、题画诗四类。

9、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被称为“苏门四学士”。

10.、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有:

以学问为诗,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无一字无来处”和“点石成金”,“夺胎换骨”。

11、黄庭坚词之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写艳情而流狎亵,二是运用下层社会俚俗语言和僻字、怪字。

12、在南宋中后期词坛,史达祖可称为姜夔的羽翼,周密、张炎、王沂孙等受白石词影响也很大,他们同属于清雅派词人。

13、宋末遗民作家有汪元量、刘辰翁,郑思肖等。

辽金元文学

一、单选

1、

2、辽代寺公大师用契丹文创作的《醉义歌》被耶律楚材称为“绝唱”。

3、

4、辽道宗耶律洪基《题黄菊赋》中的名句是:

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5、

6、辽代第一位文学艺术家是耶律倍。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二句出自其《海上诗》。

7、

8、宇文虚中是金代文学的奠基者,吴激、蔡松年被认为是金代前期诗文的重要代表。

吴、蔡主要以词著称,时人称其所作为“吴蔡体”。

吴词情调悲凉,风格清婉,蔡词格调豪放。

9、

10、《滹南诗话》的作者是王若虚。

11、

12、元好问是金元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

元好问诗诸体兼擅,而以七律与七绝成就最为突出。

13、

14、《西厢记诸宫调》是董解元根据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进行再创作。

15、

16、白朴杂剧《梧桐雨》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王国维说该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

17、

18、马致远《汉宫秋》写汉元帝时昭君出塞之事。

19、

20、纪君祥以其著名悲剧《赵氏孤儿》成为有国际声誉的戏曲家。

郑延玉的杂剧代表作是著名讽刺喜剧《看钱奴》,康进之的杂剧代表作是《秋胡戏妻》,尚仲贤的杂剧代表作是《柳毅传书》,李好古的杂剧代表作是《张生煮海》,高文秀的杂剧代表作是《双献功》。

21、

22、王实甫的《西厢记》被有的学者称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

23、

24、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当时称作《弦索西厢记》,它以《西厢记》杂剧产生的直接基础,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后人称它为“董西厢”,而称王实甫的作品为“王西厢”。

25、

26、按通行的两期说,元成宗皇庆、延佑以前为元散曲发展的前期,散曲作家的活动中心在大都,这是散曲的兴盛时期。

后期散曲作家的活动中心,逐渐移至杭州一带。

27、

28、马致远散曲作品有《东篱乐府》一卷,存小令104首,套数17套,在前期散曲作家中他是保存散曲作品最多的。

马致远在散曲方面名声很大,被称为“曲状元”。

他的【越调】【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中最著名的篇章,被誉为“秋思之祖”,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说:

“《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是“元曲令曲之表率。

29、

30、张养浩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不少作品带有政治批判色彩,显示出沉郁的风格,语言比较素朴豪放。

31、

32、张可久专攻散曲,今存小令855首,套数9套,近人辑为《小山乐府》,他是元人留存散曲最多的作家。

33、

34、睢景臣的散曲代表作是【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35、

36、高明的《琵琶记》被称为“南戏之祖”。

37、

38、耶律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今存《湛然居士文集》14卷。

39、

40、刘因,字梦吉,号静修,今存《静修集》30卷。

41、

42、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有《松雪斋集》10卷。

43、

44、萨都剌在元代,不仅是成就最高之少数民族诗人,而且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以宫词得名,风格以浓艳著称。

二、多选

1、

2、后妃诗人在辽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突出,其中最为后人称道的有道宗皇后萧观音和天祚帝妃萧瑟瑟。

3、

4、金初文坛由两部分人组成:

由辽人金的文臣,如韩昉、左企弓、虞仲文等;由宋人金的文士,以宇文虚中、吴激和蔡松年为代表。

5、

6、“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7、

8、乔吉,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其杂剧今存3种:

《扬州梦》写诗人杜牧;《金钱记》写才子韩翃;《两世姻缘》则描写青楼女子韩玉萧和书生韦皋的爱情故事。

9、

10、秦简夫有杂剧5种,今存3种:

《赵礼让肥》、《东堂老》、《剪发待宾》。

11、

12、王实甫的杂剧作品,现存有《西厢记》、《丽堂春》、《破窑记》三种。

13、

14、关汉卿、王和卿、马致远是元前期散曲最主要的代表。

15、

16、元代后期出现了一批主要以散曲著名的曲家,代表作家有张养浩、贯云石、乔吉、张可久、睢景臣、刘时中,其中成就较高的是张养浩、乔吉、张可久。

17、

18、乔吉的散曲风格清丽雅正,注重字句的锤炼与音乐的和美,内容多表现厌世情绪。

乔吉与张可久并称,是元后期散曲的主要作家和清丽派的代表,散曲集有《惺惺道人乐府》、《乔梦符小令》,近人任讷辑为《梦符乐府》。

19、

20、现存早期的南戏剧本有所谓《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

前两种都是宋代的作品,只有《小孙屠》是元代作品。

南戏最著名的作品是高明的《琵琶记》,还有经过明人修改过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人称“荆、刘、拜、杀”,又称四大传奇。

21、

22、《三国志平话》、《武王伐纣书》、《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今人合称《全相平话五种》。

23、

24、“元诗四大家”指虞集、杨载、范梈(peng)、揭傒斯。

虞集为“元诗四大家”之首。

明代文学

一、单选

1、

2、《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3、

4、现存最早的《三国演义》版本是明嘉靖壬午年(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毛本《三国演义》是后来最流行的版本。

5、

6、现所知《西游记》的最早版本是嘉靖、万历时期周弘祖在《古今书刻》中所著录的“鲁府”和“登州府”刊刻本,未见传本。

现存最早的百回本,是明万历年间金陵世德堂刊行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7、

8、《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我国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世情小说。

9、

10、《金瓶梅词话》卷首欣欣子所作的序称此书是“兰陵笑笑生”作。

11、

12、《六十家小说》是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由嘉靖年间的藏书家、出版家洪楩(pian)编纂刊刻。

今残存二十九篇,刊印版式相同,版心有“清平山堂”字样,故又称之为《清平山堂话本》。

13、

14、“二拍”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由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专集。

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5、

16、姑苏“抱翁老人”取“三言”中29篇,“二拍”中11篇,共40篇,汇刻为《今古奇观》。

《今古奇观》成为后来300年间流行最广的拟话本小说选集。

17、

18、汤显祖是明代成就最高的传奇作家,他的“临川四梦”尤其是《牡丹亭》,代表着明代传奇的最高峰。

19、

20、《太和正音谱》集戏曲史论和曲谱于一体,作者是朱权。

21、

22、王九思的散曲集为《碧山乐府》,他的杂剧《杜甫游春》全名为《杜子美酤(gu)酒游春记》,又名《曲江春》

23、

24、康海《中山狼》取材于马中锡的文言小说《中山狼传》,是一部优秀的讽刺世情的寓言剧。

25、

26、嘉靖以后的讽刺杂剧作家中成就最高的是徐渭。

27、

28、邱濬(jun)的《五伦全备记》是明初枯燥无味的道学戏剧的发轫之作。

29、

30、邵璨(can)《香囊记》曲文务求骈丽,好用《诗经》、杜诗成句,宾白也追求雅丽,结构平板,开启了明代传奇骈丽化,典雅化额八股化的倾向。

31、

32、万历以后,明代传奇进入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期。

其中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和以沈璟(jing)为代表的吴江派最为突出。

33、

34、沈璟创作和改编的传奇有十七种,合称“属玉堂传奇”,现存《红蕖记》、《双鱼记》、《桃符记》等七种。

其中《义侠记》为其代表作。

35、

36、《曲律》的作者是王骥德,它是明代最重要的曲学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戏曲的创作规律的比较系统的总结。

37、

38、高濂的传奇《玉簪记》写女道士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的爱情故事,剧作细致生动地描写了两人的恋爱心理,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

39、

40、周朝俊的传奇《红梅记》写裴舜卿和李慧娘的爱情故事。

孙钟龄的传奇《醉乡记》取材于《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41、

42、《紫钗记》取材于唐传奇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

《南柯记》取材于唐传奇《南柯太守传》。

《邯郸记》本事源于唐沈既济的传奇《枕中记》。

43、

44、宋濂学识渊博,明初朝廷的礼乐制度多经他裁定,因而被称作明朝“开过文臣之首”(《明史》本传)。

45、

46、诗与高启齐名,散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的明代作家是刘基。

《郁离子》是刘基寓言性杂文的代表作,是他元末隐居青田时所著的一部寓言散文集,共195篇。

47、

48、在唐宋派中,散文创作成就最高的是归有光。

归有光有《震川先生文集》。

49、

50、《诗归》是钟惺、谭元春在万历末年一起评选的一部古代诗歌选本。

51、

52、明初诗人袁凯少时以《白燕诗》得盛名,人称“袁白燕”。

53、

54、茶陵诗派是以李东阳为首的一个明代前期诗派,因李东阳是湖南茶陵人而得名,其成员多为李东阳的友人、门生,如谢铎(duo)、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延相,是一个以李东阳为核心代表的文学群体。

55、

56、明末文坛杰出的诗人是陈子龙。

明末因抗清而牺牲的少年诗人是夏完淳。

57、

58、《诚斋乐府》内容以赏花、宴游为主,洋溢着一派悠游闲适的富贵情调,因为音律谐美,所以影响深远。

它的作者是明代前期的宗室贵胄朱有燉。

59、

60、王九思和康海分别有散曲集《碧山乐府》、《沜东乐府》。

61、

62、王磐有散文集《王西楼乐府》。

他的散曲《朝天子》【咏喇叭】讽刺宦官恃权横行的行径。

63、

64、冯惟敏的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

梁辰鱼的散曲集为《江东白苎(zhu)》。

二、多选

1、

2、“三言”本来通称《古今小说》,是冯梦龙编纂刊刻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其中《喻世明言》也单称《古今小说》。

三部小说集各收白话短篇小说40篇,共120篇。

3、

4、“二拍”即《拍案惊奇》,包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种,各40卷,每卷一篇,其中有一篇重复,《二刻拍案惊奇》的最后一篇是杂剧,所以两书实收拟话本78篇。

5、

6、明成化以前出现的杂剧作品多为喜庆剧、道德剧、神仙剧,题材内容比较狭窄,缺乏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7、

8、明代中后期出现了一些抒写情性的抒情据,嘲讽人情世态的讽刺剧和鼓吹真情的爱情剧。

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杂剧作家有王九思、康海、冯惟墩、徐渭等。

9、

10、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著有诗文集《徐文长集》,戏曲史论《南词叙录》,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一折,《玉禅师翠乡一梦》二折、《雌木兰替父从军》三折、《女状元辞凰得凤》五折,徐渭这四种杂剧合称《四声猿》。

11、

12、正德、嘉靖以后,明代传奇的发展出现了转机。

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相传为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的《鸣凤记》三大传奇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13、

14、竟陵派是晚明文坛上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文流派,代表人物是钟惺和谭元春。

15、

16、明初的杨基、张羽、徐贲(ben)与高启并称“吴中四杰”,他们的诗作各有特色,但前三人的成就都不及高启。

17、

18、明代的祝允明、唐寅、文徽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徐祯卿在弘治末进士及第后,加入了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的复古阵营。

19、

20、几社成员有陈子龙、夏允彝、徐中孚等。

21、

22、陈铎有散曲集《秋碧乐府》、《梨云寄傲》、《月香小稿》、《滑稽余韵》等,数量为明代散曲家之冠。

清代文学

一、单选

1、

2、清初诗人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孽并称“江左三大家”。

3、

4、清初诗坛的施闺章和宋琬,被称为“南施北宋”。

施闺章是安徽宣城人,宋琬是山东莱阳人。

施诗温柔敦厚,雅洁有体;宋诗雄健磊落,间多愁苦之思。

5、

6、翁方纲针对神韵派的肤廓和格调派的空疏之弊,提出“诗必研诸肌理,而文必求其实际”,别倡“肌理说”。

7、

8、侯方域、魏禧、汪琬被称为“清初三大家”。

9、

10、姚鼐是桐城文派的集大成者。

11、

12、《骈体文钞》由李兆洛编选。

13、

14、浙西词派以朱彝尊等为代表。

朱彝尊词宗南宋,尊奉姜夔、张炎,讲求醇雅,偏重词的格律和技巧。

15、

16、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

况周颐《蕙风词话》推性德为“国初第一词人”。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他:

“以自然之眼观物......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有《通志堂集》、《饮水词》等。

17、

18、阳湖派古文和常州词派的开创者是张惠言。

19、

20、周济是常州词派理论的集大成者。

她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提出了“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的重要思想。

21、

22、褚人获的《隋唐演义》由杂采《隋唐两朝志传》、《隋唐帝艳史》、《隋史遗文》等前人旧作,汇编修改而成。

23、

24、《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之后的又一部以家庭为描写中心的长篇白话小说。

25、

26、清初神怪小说的代表作是董说的《西游补》。

《绿野仙踪》又名《百鬼图》是清代中期较著名的神怪小说,主要写冷于冰求仙学道、救济众生的经过。

27、

28、清代拟话本小说中成就最大的当推李渔的《无声戏》和《十二楼》。

29、

30、今传最早的鼓词,是明代天启刊本《大唐秦王词话》。

正式使用“鼓词”这一名称的,是明清之际贾凫西的《木皮散人鼓词》。

31、

32、李渔的戏剧有《笠翁传奇十种》,剧目《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凰求凤》、《巧团圆》、《玉搔头》、《意中缘》。

它们基本上是才子佳人题材,“十部传奇九相思”,主要演男女情事。

33、

34、《长生殿》被称为“千百年来曲中巨擘”。

35、

36、“南洪北孔”指的是洪昇和孔尚任,代表作分别为《长生殿》、《桃花扇》。

37、

38、《桃花扇》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集中反映了南明弘光王朝覆灭的历史,描绘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势矛盾和斗争。

《桃花扇》的主旨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盛”。

39、

40、蒋士铨(quan)剧作今存《藏园九种曲》。

其剧作以颂扬纲常伦理为主。

如取材于历史的《冬青树》,叙写南宋灭亡的故事,歌颂文天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耿耿丹衷”。

41、

42、杨潮观有杂剧三十余种,都是一折短剧,合为《吟风阁杂剧》。

其剧作取材古事以为寄寓,或讽喻劝惩,或揭露现实,或写下层苦难,或结合自身经历,皆具积极意义。

43、

44、弹词小说中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再生缘》。

45、

46、《再生缘》前17卷的作者是陈端生,后3卷由女诗人梁德绳补作。

二、

三、多选

1、

2、清初遗民诗人有顾炎武、吴嘉纪、钱澄之、屈大均、杜濬、归庄、方以智、陈恭尹等。

3、

4、“岭南三大家”包括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

5、

6、清代康熙诗坛主张宗宋的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查慎行和厉鹗。

7、

8、清乾隆年间诗人赵翼、蒋士铨、袁枚齐名,世称“乾隆三大家”。

9、

10、就文章而言,清代前期为经世之文,又可分为学者之文(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和文人之文(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

11、

12、方苞的古文较好的实践了其理论主张,代表作有《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田间先生墓表》、《先母行略》等。

13、

14、刘大櫆(kui)有《海峰集》、《论文偶记》。

15、

16、姚鼐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惜抱轩尺牍》,编有《古文辞类纂》。

17、

18、阳湖派古文的代表人物有恽(yun)敬、张惠言。

19、

20、清代乾嘉考据学分为两大派:

一派为吴派,起源于吴中惠周惕而成于其孙惠栋,江声、钱大昕、王鸣盛均属此派。

另一派为皖派,起源于江永而成于戴震。

程瑶田、王念孙、王引之、段玉裁、阮元均均属此派。

21、

22、纳兰性德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