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0922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甘肃省兰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甘肃省兰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兰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docx

甘肃省兰州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

说明:

试卷分第

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O-16C-12Al-27Fe-56N-14S-32I-137

Ba-127Ag-108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近期媒体报道的某白酒中的增塑剂是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物质

B.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C.可用“84”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D.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2.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B.加入Na2SO4固体,v(H2)减小

C.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D.滴加少量CuSO4固体,v(H2)减小

3.某化学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⑤硫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①③④D.③⑤⑥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B.取某溶液少量,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C.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D.取少量的Fe(NO3)2试样加水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Fe(NO3)2试样已经变质

5.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探究Na与水的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O2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

3Fe+8H++2NO3-=3Fe2++2NO↑+4H2O

B.NO2与水的反应:

3NO2+H2O=2NO3-+NO+2H+

C.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

FeS+2H+=Fe2++H2S↑

D.碳酸钠水解:

CO32-+2H2O

H2CO3+2OH-

7.对于平衡体系mA(g)+nB(g)

pC(g)+qD(g)△H<0,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则m+n

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

n

C.若m+n=p+q,则往含有a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mol

D.若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来的1/2要小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

倒去试管中的浓硫酸,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黑色固体未溶解。

过滤、洗涤后,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过量浓硝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所得溶液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铜与浓硫酸反应所得白色固体不是CuSO4

B.加BaCl2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BaSO3

C.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D.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Cu和S

9.等质量的镁分别在足量的

(1)O2、

(2)N2、(3)CO2、(4)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物质的质量从大到小顺序正确的是()

A.

(1)

(2)(3)(4)B.

(1)

(2)(4)(3)C.

(2)(3)(4)

(1)D.(3)

(1)(4)

(2)

10.水通常很稳定,只有在电解或极高温度下才能分解。

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

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1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给试管加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溶液可能是()

①滴有石蕊的H2SO4溶液;②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③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④滴有酚酞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⑤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⑥溶有SO2的品红溶液。

A.②⑥B.②④C.①③⑤D.②④⑥

12.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54g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kJ

B.当反应②吸收52.96kJ热量时转移2mole-

D.1mol固态碘与1mol气态碘所含能量相差17.00kJ

D.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1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H2O2、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都存在共价键

B.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Cl2、KMnO4反应是表现H2O2的氧化性

C.双氧水是绿色氧化剂,可作医疗消毒剂

D.H2O2做漂白剂是利用其氧化性,漂白原理与HClO类似但与SO2不同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其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

C.I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D.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与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15.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

A.H2O2(l)=1/2O2(g)+H2O(l)ΔH=-98kJ·mol-1

B.2N2(g)+O2(g)=2N2O(g)ΔH=+163kJ·mol-1

C.Ag(s)+1/2Cl2(g)=AgCl(s)ΔH=-127kJ·mol-1

D.HgO(s)=Hg(l)+1/2O2(g)ΔH=+91kJ·mol-1

16.用来表示可逆反应:

2A(g)+B(g)

2C(g)△H<0的正确图象是下图中的()

ABCD

17.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离子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离子

18.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R>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Q

C.原子半径:

T>Q>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19.如右图把气体缓慢通过盛有足量试剂的试剂瓶A,在试管B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选项

气体

A中试剂

B中试剂

A

SO2、CO2

酸性KMnO4溶液

品红溶液

B

Cl2、HCl

浓硫酸

KI淀粉溶液

C

NH3、CO2

浓硫酸

酚酞试液

D

C2H4、CH4

酸性KMnO4溶液

溴的CCl4溶液

20.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

已知:

甲+乙=丁+己,甲+丙=戊+己;0.1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Z>Y>X

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VIIA族

C.1L0.1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

D.1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1mol电子

21.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①K+一定存在;②100mL溶液中含0.01molCO32-;③Cl-可能存在;

④Ba2+一定不存在;⑤Mg2+可能存在

A.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②D.③④

22.常温常压下,一定量的甲烷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9g水,该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描述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1mol

B.断裂了1molC-H键,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C.有4gCH4参加反应,生成了5.6L的CO2

D.1molCH4(g)和2molO2(g)的能量总和小于1molCO2(g)和2molH2O的能量总和

23.以下有关实验原理及结论正确的是()

A.XCl3的溶液能与铜片发生反应,则铜的金属性一定比X强

B.金属X能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H2,但金属Y不能,则Y的金属性一定比X弱

C.非金属X能将Fe氧化到+3价,但非金属Y不能,则Y的氧化性一定比X强

D.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5SO32―+6H++2MnO4―=5SO42―+2Mn2++3H2O

24.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X物质,发生反应3X(g)Y(g)+Z(g)△H<0,反应一定时间后改变某一个外界条件,反应中各时刻X物质的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反应时间(min)

0

5

15

17

20

X的浓度(mol/L)

1.0

0.4

0.4

0.7

0.7

A.0~5min时,该反应的速率为v(X)=0.12mol/(L·min)

B.5min时反应达到第一次平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数值为0.625

C.15min时改变的条件不可能是升高温度

D.从初始到18min时,X的转化率为30%

25.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08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1:

c2=3:

1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

3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mol·L-1

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非金属元素氮有多种氧化物,如NO、NO2、N2O4等。

已知N2O4和NO2相互转化关系为:

N2O4(g)

2NO2(g)ΔH=+57kJ·mol-1

(1)在100℃时,将0.400mol的NO2气体充入2L抽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就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数据:

时间(s)

0

20

40

60

80

n(NO2)/mol

0.40

n1

0.26

n3

n4

n(N2O4)/mol

0.00

0.05

n2

0.08

0.08

①在上述条件下,从反应开始直至20s时,二氧化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②若在相同情况下最初向该容器充入的是N2O4气体,要达到上述同样的平衡状态,N2O4的起始浓度是_____________mol·L-1。

③计算②中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④某温度时测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0.28,则该温度____________100℃(填“>”、“<”或“=”)。

升高温度后,反应2NO2

N2O4的平衡常数K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①实验室制取NO2时,用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②要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选择的实验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高低、压强大小角度考虑)。

27.(10分)A~F都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它们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D、F是化合物,E是非金属单质。

(1)若B、C都是化合物,则E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反应①中每生成1molE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C、E都是同主族非金属单质,则B、C、E三者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B是日常生活中常见金属单质,C是非金属单质,且反应①②③均在高温下进行。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短周期元素。

A、D同族,B、C同周期;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在周期表中A的原子半径最小;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是F不同周期的邻族元素;E和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0。

由于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的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化合物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各元素原子个数比

n(A)∶n(C)=2∶1

n(A)∶n(C)=1∶1

n(B)∶n(A)=1∶4

化合物

各元素原子个数比

n(D)∶n(B)∶n(C)=2∶1∶3

n(E)∶n(F)=1∶3

n(B)∶n(F)=1∶4

请完成下列问题:

(1)乙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向含有1mol乙的水溶液中加入MnO2,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2)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己的空间构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g丙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445kJ的热量,则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单质与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丁与戊两种水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2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装置和夹持装置均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操作

现象

Ⅰ.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

产生气体

Ⅱ.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

Ⅲ.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

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

装置E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

Ⅳ.用F向E中鼓入空气

烧瓶E内气体颜色逐渐加深

Ⅴ.一段时间后

C中白色沉淀溶解

实验操作及现象:

试回答:

(1)操作Ⅰ的目的是。

(2)C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操作Ⅱ中当C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上提的原因是。

(3)操作Ⅲ中装置A产生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4)烧瓶E内气体颜色逐渐加深的原因是。

(5)操作Ⅴ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

(6)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已知:

2Fe3++2I-=2Fe2++I2。

在含有nmolFeI2的溶液中通入Cl2,有xmolCl2发生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4I-+3Cl2=2Fe3++2I2+6Cl-时,x与n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x≤ n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Fe2+和I-两种离子-同时被氧化时,x与n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x=n时,反应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mol。

 

兰州一中2012-2013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

化学答题卡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26.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s)-1 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

选择题

26.(10分)

(1)①0.0025mol·(L·s)-1 (2分)  ②0.10(2分)

③57.5(2分)④<(1分),减小(1分)

(2)①向上排气法收集(1分)②高温低压(1分)

27.(10分)

(1)中第一、第二空各1分,其余每空2分

(1)O22mol2Na2O2+2H20=4NaOH+O2↑

(2)Cl2>Br2>I2

Cl2+2Br-=2Cl-+Br2

(3)3Fe+4H2O(g)

Fe3O4+4H2

28(10分)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

(1)H2O2电子式略1

(2)

正四面体

(3)CH4(g)+2O2(g)=CO2(g)+2H2O(l);

kJ/mol

(4)Cl2+H2O=H++Cl-+HClO

(5)2Al3++3CO32-+3H2O=2Al(OH)3↓+3CO2↑

30.(8分,每空(2分)

(1)x≥1.5n

(2)2I-+Cl2=2Cl-+I2(3)x>n(4)n或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