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7秋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30470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017秋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14017秋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14017秋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14017秋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14017秋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017秋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docx

《14017秋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017秋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017秋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docx

14017秋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

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1_0010

试卷总分:

100测试总分:

0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是在()法中规定的。

A.

民族区域自治法

B.宪法

C.民法

D.刑法

正确答案:

B满分:

2得分:

2

2.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

A.

党委和人民政府

B.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C.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

正确答案:

C满分:

2得分:

2

3.自更多试题及答案+扣二九七九一三九六八四治地方的地方国家机关,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它是指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行政机关()

A.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人民政府

C.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协会

D.政协

正确答案:

B满分:

2得分:

2

4.

根据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民族自治地方有关内容的表述,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

  

 

A.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D.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30日内给予答复

正确答案:

B满分:

2得分:

2

5.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和人民政府每届任期为()年

A.4

B.

5

C.6

D.3

正确答案:

B满分:

2得分:

2

6.

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

 

A.干涉

B.支配

C.侵犯

D.影响

正确答案:

B满分:

2得分:

2

7.

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哪一种正确?

()

A.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

B.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都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主任只能由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D.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就是民族自治机关

正确答案:

B满分:

2得分:

2

8.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政府

D.民族宗教协会

正确答案:

C满分:

2得分:

2

9.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民族平等团结

B.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D.

培养和使用干部

正确答案:

A满分:

2得分:

2

10.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A.

根本大法

B.基本法律

C.行政法规

D.条例

正确答案:

B满分:

2得分:

2

二、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5分。

1.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符合《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

A.国家财政体制下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由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

B.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按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但预备费在预算中不得高于一般地区

C.自治机关对本地方的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并须分别报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

D.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通过国家实行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

正确答案:

AD满分:

3得分:

3

2.

、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等的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各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B.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

C.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D.

民族自治机关的领导人由少数民族的人民直接选举

正确答案:

ABC满分:

3得分:

3

3.为什么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A.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的一个敏感因素,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增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B.有利于调动个少数民族的积极性,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C.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普遍落后

D.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安定和国防的巩固

正确答案:

ABD满分:

3得分:

3

4.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主要有哪些?

A.深入持久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把民族团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各民族人民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B.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写了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C.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表彰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已经召开了2次民族工作会议,国务院已召开3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全国各地都广泛开展了这一活动

D.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中出现的问题。

E.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活动

正确答案:

ABCDE满分:

3得分:

3

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政府在组成方面又有与不同于一般行政区域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的民族特点和要求:

()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外,其他少数民族代表也应当有适当的名额和比例。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

C.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和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干部中,要尽量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正确答案:

ABCD满分:

3得分:

3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45分。

1.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应和民主问题结合起来考虑。

A.错误

B.正确

2.消灭了阶级便消除了民族问题。

A.错误

B.正确

3.宗教对民族教育的影响深远,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A.错误

B.正确

4.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和人民政府每届任期为2年

A.错误

B.正确

5.阶级问题比民族问题存在的时间更长

A.错误

B.正确

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民主推荐制的原则

A.错误

B.正确

7.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首先提出来的

A.错误

B.正确

8.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打开缺口,是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

A.错误

B.正确

9.消灭宗教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重要原则。

A.错误

B.正确

10.如果对宗教处理不慎或不当,也会影响民族关系甚至酿成冲突

A.错误

B.正确

11.解决民族问题应根据民族的特点而定

A.错误

B.正确

12.《教育法》对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教学使用语言文字上的规定是一律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字进行教学

A.错误

B.正确

13.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但不能停止执行。

A.错误

B.正确

14.民族是与地域无关的文化共同体。

A.错误

B.正确

15.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关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A.错误

B.正确

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2_0010

试卷总分:

100测试总分:

0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

()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给民族下了一个定义。

A.列宁

B.斯大林

C.毛泽东

D.马克思

正确答案:

B满分:

2得分:

2

2.1、目前,我国有()个少数民族。

A.54

B.55

C.56

D.57

正确答案:

B满分:

2得分:

2

3.

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的内容。

A.

社会性

B.经济性

C.政治性

D.民族性

正确答案:

D满分:

2得分:

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年颁布的。

A.1979

B.

1952

C.1984

D.1956

正确答案:

C满分:

2得分:

2

5.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族人口最多。

A.

B.蒙古

C.回

D.满

正确答案:

A满分:

2得分:

2

6.我国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实行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负责制。

A.负责制

B.聘任制

C.选举制

D.选任制

正确答案:

A满分:

2得分:

2

7.

截止目前,实行自治的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A.

64%75%

B.75%64%

C.60%75%

D.75%60%

正确答案:

B满分:

2得分:

2

8.

在不同民族个别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中,涉及到对对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的歧视、侮辱问题,那么,这种联系就构成( )问题。

A.

民族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

A满分:

2得分:

2

9.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

B.分散

C.聚居

D.小范围杂居

正确答案:

A满分:

2得分:

2

1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书中提出了“三个过渡”的理论。

A.《神圣家族》

B.

《德意志意识形态》

C.《论波兰》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正确答案:

B满分:

2得分:

2

二、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5分。

1.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A.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

B.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聚居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

C.聚居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主体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性和中央的统一领导

正确答案:

ABCD满分:

3得分:

3

2.

民族问题的特点()

A.

长期性

B.

复杂性

C.广泛性

D.多样性

正确答案:

ABC满分:

3得分:

3

3.

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要注意坚持的原则:

()

A.

要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不能以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为基础。

B.

要和当地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

C.

要保持自治地方区域界限的相对稳定。

D.

自治地方的名称要按自治地方名称、自治民族名称和自治地方的的行政地位这个顺序构成。

正确答案:

ABCD满分:

3得分:

3

4.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

A.

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

B.

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

调动了少数民族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D.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正确答案:

ABCD满分:

3得分:

3

5.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A.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有机结合。

C.自治机关具有两重性。

D.自治权利非常广泛

正确答案:

ABCD满分:

3得分:

3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45分。

1.世界各民族都经历了“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

A.错误

B.正确

2.我国有55种少数民族的语言

A.错误

B.正确

3.

民族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A.错误

B.正确

4.风俗习惯对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A.错误

B.正确

5.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A.错误

B.正确

6.一般地方性法规有一个前提,不得和国家法律、政策相抵触。

而法律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没有预设这个前提条件

A.错误

B.正确

7.不尊重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不尊重这个民族。

A.错误

B.正确

8.只有在消除产生民族问题的一切社会原因的条件下,消除民族差异,才能最终消除民族问题。

A.错误

B.正确

9.提倡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就是语言不平等。

A.错误

B.正确

10.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国务院制定的

A.错误

B.正确

11.每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

提倡普通话是为了各民族之间能更好地交流

A.错误

B.正确

12.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应和民主问题结合起来考虑。

A.错误

B.正确

13.自治机关的主要领导应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干部来担任,但不能排斥使用其他民族的干部。

A.错误

B.正确

14.自治机关只能配备少数民族的干部。

A.错误

B.正确

15.我国56个民族共使用56种语言

A.错误

B.正确

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3_0005

试卷总分:

100测试总分:

0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目前我国已经识别认定的民族共有()个

A.54

B.55

C.56

D.57

正确答案:

C满分:

2得分:

2

2.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B)。

A.根本大法B.基本法律C.行政法规

A.根本大法

B.基本法律

C.行政法规

正确答案:

B满分:

2得分:

2

3.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和人民政府每届任期为()年

A.4

B.5

C.6

D.3

正确答案:

B满分:

2得分:

2

4.

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B)”。

  a、干涉b、支配c、侵犯

A.干涉

B.支配

C.侵犯

正确答案:

B满分:

2得分:

2

5.

()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A.

共同团结进步

B.

共同繁荣进步

C.

共同团结奋斗

正确答案:

B满分:

2得分:

2

6.

《宪法》规定: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维持或者改变

B.发展或者创新

C.保持或者改变

正确答案:

C满分:

2得分:

2

7.

《宪法》规定:

“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A.自主权

B.自决权

C.自治权

D.

自觉权

正确答案:

C满分:

2得分:

2

8.《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A.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制定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

正确答案:

A满分:

2得分:

2

9.

社会主义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是。

()

A.民族解放

B.

民族繁荣

C.民族自强

D.民族平等

正确答案:

B满分:

2得分:

2

10.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

A.自治县

B.自治县、民族乡

C.民族乡

D.民族镇

正确答案:

A满分:

2得分:

2

二、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5分。

1.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

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C.

自由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D.

实行高度自治

正确答案:

AB满分:

3得分:

3

2.

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A.

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

B.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聚居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

C.

聚居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主体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性和中央的统一领导

正确答案:

ABCD满分:

3得分:

3

3.

民族具有的特征是:

()

A.

共同语言

B.

共同地域

C.

共同经济生活

D.共同心理素质

正确答案:

ABCD满分:

3得分:

3

4.

“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内容是()。

A.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B.汉族离不开汉族

C.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D.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正确答案:

ACD满分:

3得分:

3

5.

民族自治地方在民族构成上可以分为三类:

()

A.

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B.

以一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同时包括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C.

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D.

结合本民族的具体情况和民族特点,因地制宜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正确答案:

ABC满分:

3得分:

3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45分。

1.帝国主义时代,民族已区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

A.错误

B.正确

2.民族平等是无产阶级首先提出来的

A.错误

B.正确

3.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关系国家和社会稳定。

A.错误

B.正确

4.一般地方性法规有一个前提,不得和国家法律、政策相抵触。

而法律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没有预设这个前提条件

A.错误

B.正确

5.共同经济生活是民族四大要素的核心要素。

A.错误

B.正确

6.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并不反对具有历史进步作用的民族主义

A.错误

B.正确

7.我国自治地方的行政单位一般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四级

A.错误

B.正确

8.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首先提出来的

A.错误

B.正确

9.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但不能停止执行。

A.错误

B.正确

10.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教徒可按自己的信仰干任何事情。

A.错误

B.正确

11.民族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A.错误

B.正确

12.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关系国家和社会稳定。

A.错误

B.正确

13.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毫无历史进步性可言

A.错误

B.正确

14.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范围更广

A.错误

B.正确

15.同一种族可以分属不同民族,但同一民族不能分属不同种族

A.错误

B.正确

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形考作业5_0007

试卷总分:

100测试总分:

0

一、单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制定权?

()

A.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B.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

C.

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D.

辖区内有自治州、自治县的省人民代表大会

正确答案:

D满分:

2得分:

2

2.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

A.支配

B.干预

C.指导

D.操纵

正确答案:

A满分:

2得分:

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是在()法中规定的。

A.

民族区域自治法

B.宪法

C.民法

D.刑法

正确答案:

B满分:

2得分:

2

4.

《宪法》规定:

“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A.

自主权

B.自决权

C.自治权

D.独立权

正确答案:

C满分:

2得分:

2

5.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民族平等团结

B.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D.培养和使用干部

正确答案:

A满分:

2得分:

2

二、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15分。

1.

“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内容是()。

A.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B.汉族离不开汉族

C.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D.

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正确答案:

ACD满分:

3得分:

3

2.

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符合《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

()

A.

国家财政体制下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由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

B.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按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但预备费在预算中不得高于一般地区

C.

自治机关对本地方的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并须分别报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

D.

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通过国家实行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

正确答案:

AD满分:

3得分:

3

3.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除行使宪法规定的一般行政区域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行使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自治权:

()  

A.

民族立法自治权 

B.财政经济立法权  

C.

教育科学文化卫生自治权  

D.人口政策自治权

E.

组织公安部队自治权

F.语言文字自治权

G.

培养和招收民族干部自治权

正确答案:

ABCDEFG满分:

3得分:

3

4.民族区域自治权的三个构成要素:

()

A.行使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