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课堂笔记.docx
《文学理论课堂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理论课堂笔记.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学理论课堂笔记
文学概论
第一编 导 论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四个方面:
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和文学接受论。
文学理论应该具有实践性、阶级性的品格。
概念解释
1、文艺学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
它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五个分支。
2、文学理论
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研究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3、文学批评
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分析和评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
4、文学史
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从历时的视角探讨各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发展的具体历史的学科。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称为文艺学。
文学理论属于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如果说文学批评、文学史主要是研究文学中的“特殊”,即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话,那么文学理论则是研究文学中的“一般”,即它的任务是探讨文学活动的普遍规律、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形成理论系统。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
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以下七种:
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和文学文化学。
文学理论分为这些形态的依据是:
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活动。
从文学创作到文学作品产生再到文学接受,这是一个活动过程。
按马克思的理论,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生产”。
这样,实际上同一个文学活动,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两个过程: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
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文学理论,它的理论支点是文学活动论、意识形态论、反映论和艺术生产论。
后来列宁、毛泽东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提出新的命题,有了新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总的理解是,文学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社会上层建筑中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是供人消费的。
第二编 文学活动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关于文学活动四个阶段及其构成
从文学反映活动、文学表现活动、作者创造的活动、以及读者在创造的活动几个方面,来考察文学活动的几个断面,它同美国文论家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文学四要素之说有所相通作品、宇宙(世界)、作家、读者四个要素
◆为什么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比其他诸说有更大的合理性?
其一,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其二,劳动催发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动机产生)、提供了文学的主要内容。
文学是人自觉的、自由的活动,所谓自觉,是在于它有合目的性;所谓自由,是人在文学中要表达出超越现实束缚的理想。
上述特性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劳动中产生的。
另外,文学作品要描写人的社会生活,而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主要方面,作者经历的劳动过程、往往成为他们创作的素材。
其三,在文学的早期形式上也体现了劳动的痕迹。
诗这种文 学体裁成熟时间较早,它往往讲求韵律、节奏,而这与人的劳动过程是直接相关的,如通过劳动号子来协调步伐,通过有节奏的声音来协调狩猎者队伍的推进速度与包围猎物时的队形等。
早期的诗歌,从文学史的发掘、整理情况采看,它基本上是作为歌曲的唱词出现的,同时在吟诵中,往往伴随着吟诵者的身体语言动作,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诗、乐、舞三位一体,实则是劳动过程中,诗歌、音乐、舞蹈几种艺术形式萌芽因素统一在一起的反映。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1.关于文学概念的辨析
文学历来有三种不同含义:
第一,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第二,狭义文学专指今日所谓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因素的语言作品;第三,折中义文学是那种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的难以确切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
2.关于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
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表现在:
第一,文学指人们的说、写、听、读、思等活动及其产品即话语活动和话语产品,简称话语;第二,文学是一种社会性话语活动,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受社会制约并为社会服务;第三,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的产物。
总之,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普遍性质的概括,文学活动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
3。
关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名词解释——
1、广义文学
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2、狭义文学
狭义文学是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和散文等。
3、折中义文学
折中义文学是对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的难以确切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概括。
4、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普遍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
5、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概念、情感与认识的话语活动。
6、话语
话语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进行沟通的具体行为或活动,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本文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7、话语含蕴
话语含蕴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主要有两层意思:
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含蕴性质,二是具体的本文带有话语含蕴性质。
8、文学
文学是显现在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2、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普遍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
这可以从三方面看:
第一,文学是一种话语活动,即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沟通的具体行为或活动,包括五个要素:
说话人、受话人、本文、沟通和语境。
第二,文学是一种社会性话语活动。
所谓社会性话语活动,指文学不是单纯的个人话语行为,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话语沟通恬动;这种话语活动是社会的产物,其发展与变化最终取决于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它或隐或显地代表着超个人的阶层、阶级、民族或人.民的利益。
第三,文学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
从实质上讲,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文学作为反映,是受动反映与能动反映的统一。
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概念、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这可以从三方面看:
第一,从目的看,文学并不直接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然而,间接地或内在地又有某种功利性,即力求审美地掌握世界,并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作实现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可以说,在文学中,无功利性是直接的,功利性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的功利性的手段。
第二,从方式看,文学以审美形象为自身特有的存在方式。
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又渗透着想象、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并要求人以活生生的审美直觉去把握。
但形象被置人文学、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必须依赖于概念的力量。
作家创作时难免会通过概念方式去分析时代、素材、主题,预测读者和批评界的反应等。
在文学活动中,形象是直接的和内在的,概念是间接的和外在的。
第三,从态度看,文学的形象世界直接凝聚着作家或读者的主体态度—二审美情感,同时,也包含着他们的客观理智反映——认识。
4、什么是文学的双重性质?
文学的双重性质指文学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性质。
文学是审美的,表明文学具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节爷性质。
这种特殊性在于,文学对现实抱有无功利目的,它采取形象方式,表现全疼痞感评价。
但文学同时又是意识形态的,它具有与其他意识形态相同的一般性质。
这种一般华在于,文学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从而必然带有间接的功利目的、运用概念方式、具有认识因素。
但在这种双重性质中,审美性质总是直接的和突出的,而意识形态性质则是间接的和隐蔽的。
文学总是力求保持自身的审美风貌,但保持审美风貌并不仅仅意味着超乎现实社会之上而升人纯审美境界,而意味着更充分和巧妙地体现意识形态性质。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1、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是它的根本的社会属性。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多样性、层次性和审美性。
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活本身既有主导的方面,又有不同的层次。
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需要也是多种多样。
因此,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也就呈现出主导性、多样性,具有不同层次的审美特征。
2.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最主要的价值取向,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申冶人民的情操,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艺活动的根本方向和目的。
按照“美的规律”创造更多的艺术珍品,表现伟大变革时代的精神风貌。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奉需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家、艺术家应大力创造优秀的文艺作品,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尤其应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热情讴歌英雄的时代,真实地展现出“民族振兴、世纪腾飞”的时代风貌,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鞭挞和嘲讽一切假、恶、丑的东西。
(3)作家、艺术家与新时代的人民群众相结合。
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深人生深^群众,向生活学习,向群众学习,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女艺中一切有益的成分,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能力。
3。
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
(1)继承与革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的理论。
对文化遗产采取虚无主义和“全盘继承”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正确认识继承与革新的辩证关系。
(2)借鉴与创造,沟通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概念的提出,歌德、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
中华民族不仅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和文学艺术,同时又最善于学习和借鉴一切外来文化和文学艺术。
鲁迅提倡的“拿来主义”。
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对一切外来文化进行分析,区别对待。
(3)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思想的意义及教训。
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发展的规律,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正确方针。
概念解释
1、主导性与多样性——主导性是指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最基本性质,即社会主义的性质。
多样性是指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艺术的绚丽多姿、色彩缤纷的景象,无论是作品的主题、题材、形式、风格、还是创作方法、表现三段、艺术种类等等,都是多种多样的。
没有多样化的文学艺术,就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方面的审美需要。
主导性与多样性,是社会主义文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统一的。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科学文化艺术事业的一个根本性和长期性方针,其基本精神是让艺术上下同的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学术上不同的学派自由争论。
这是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务会议少作报告《论十大关系》中正式提出的。
他说: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而且也符合科学文化和艺术发展的规律。
4.推陈出新
1951年毛泽东在为中国戏曲改革的题辞中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它与后来毛泽东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都是为了解决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过程中古与今、洋与中的关系问题,批判继承中外文艺遗产与创造社会主义新文艺的关系问题。
继承借鉴,是革新创造的基础和前提;革新创造是继承借鉴的目的。
推陈与出新的关系,就是批判地继承借鉴与革新创造的关系。
5.人民性
人民性是文学作品所显示出来的一种社会属性。
中外文学史上出现的那些程度不同地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方式、生存境遇、需求愿望、审美理想与审美情感的作品,都是具有人民性的作品。
在文学理论史上,最早使用人民性这个概念的是19世纪俄国诗人、批评家维亚捷姆斯基。
他在1819年给屠格涅夫的信和1824年写的《古典作家和出版者的谈话》中,率先以人民性的标准评价古典作家作品。
以后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广泛运用和发挥了人民性这一概念。
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雅与俗的问题?
雅与俗,即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是文艺活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文艺现象。
从字面上讲,雅即高雅美好,高雅艺术一般是指思想艺术水平高或较高的作品;俗即平凡通俗,通俗艺术是指水平一般或较低的作品。
文学艺术的雅与俗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有雅,
雅中有俗,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接受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雅与俗在文艺领域被使用,同毛泽东提出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提高文艺与普及文艺,具有同一层面的含义。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都是中国古代楚国的艺术。
当时,楚都唱“下里巴人”的,“国中属和者数千人”,而唱“阳春白雪”的,“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毛泽东所说的“阳春白雪”即高雅的、提高的文艺,它的特点是比较细致,比较难于生产,并且往往比较难于在目前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流传;“下里巴人”指通俗的、普及的文艺,它的特点是比较简单浅显,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
由于文化素质的关系,那些不识字、无文化或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众,在劳动、工作之余,迫切需要从那些普及的、通俗的文艺中得到消遣、娱乐。
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
”
普及——提高——普及——再提高,俗——雅——俗——雅,这是一个双向循环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文学艺术活动发展中的一条重要规律。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也必将在雅与俗、提高与普及的双向循环的无限发展过程中,走向更大的繁荣。
第三编 文学创造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概念解释
4、文学创造的对象
文学创造的对象即文学的反映对象,也称文学客体。
文学客体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
自然界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也是文学的反映对象。
文学创造无论直接描写和反映的是什么,归根到底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而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唯一源泉。
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反映对象,是整体性的、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提炼之后具有审美价值的、为作家体验过的生活.
5.文学创造的主体
文学创造的主体指处于文学创造活动中的作家、诗人,也称为艺术生产者。
但在这种活动中,作家、诗人只有处于对客体的主动、主导地位即具有主体性或者说具有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时,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主体。
文学创造的主体不同于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主要是作为审美主体出现,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但文学创造包含着对世界的认识,也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实践活动去完成,因而兼有思想者和实干家的身份。
其次,文学创造的主体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
“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
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它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1)“艺术生产”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社会生产活动的客观过程时提出来的,最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称艺术活动为“艺术劳动”,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称为“艺术生产”。
(2)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
精神生产最初与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从属于物质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精神生产才独立发展起来。
精神生产独立发展之后,一方面仍受物质生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它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以及它对物质生产具有反作用。
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也如上所述.
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具有上述一般特征。
但文学创造又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而有别于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精神活动。
其特殊性主要应从两方面去把握:
第一,文学创造是人对世界的审美的精神掌握,因而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它对世界的精神活动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具有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形象性等特点。
第二,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文学创造所凭借的符号是语言,但不是语法意义上的语言,而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语言,即“言语”.“言语”,就是实际交往中的讲话,是发生在至少两个人之间的语言行为。
构成“言语”的基本句子称为“话语”.文学创造所凭借的言语或话语不同于科学言语和日常言语,它更富于艺术性、形象性、技巧性和个体风格,且含蓄、多义、模糊,千变万化,不断创新。
所以,文学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言语表现,是旨在创造新的话语系统,并通过创造性话语系统塑造文学形象的一种特殊活动.
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文学创造活动是一种“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不受群体意识的严格规范;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活动,而情感处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不受概念的严格约束,是一个最自由的心理领域,因此,它在精神活动领域中是最自由和最富于个性的创造活动.
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它具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的现实客体?
(1)、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其特点是:
第一,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即多方面生活的交融,现象与本质、具体与一般统一的生活;第二,是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第三,是作家体验过的生活,即思维化、情感化的生活。
(2)、社会生活作为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极为丰富和宽广,而作家所感受、体验到的生活总是有限的。
即使如此,能成为作家创作对象的,或者说,能成为文学创作的现实客体的,也只能是作家所感受、体验过的生活(当然,间接感受、体验的生活仍可以写)。
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
为什么?
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家和创造者”?
(1)、不能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因为“主体”有特定含义,即必须具有“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就是人在与客体的特定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主动性、主导性即自由自觉的创造性。
没有主体性的人包括作家就不是真正的主体。
“写作的作家’’不一定具有主体性,如成为自然的奴隶或屈从于金.钱而写作的作家就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主体。
(2)、人作为主体包括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和价值判断主体三种角色。
文学创造活动主要不是实践(物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而是价值判断活动,作家属于价值判断主体,具体说属于审美价值判断主体,作家在创造活动中主要通过对审美客体的审美体验而对对象作出审美判断即审美评价。
因此可以把作家理解为美的体验者和评论家。
进一步说,作家不仅仅体验和评价美,他还要通过想象去创造一个美的观念世界,给人们提供一个新的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因而可以称作家为美的创造者。
文学创造的主体有哪几种解释?
文学创造的主体是作家、诗人。
但如何理解这个主体的特殊性质和身份,文艺理论史上人们也有不同的看法,其中较有影响的有:
主体即“摹仿者”或有创造的“摹仿者”说、主体即“旁观者”或“移情者”说、主体即“集体人”说等。
这些说法都有明显的片面性。
我们认为,从生产活动的角度说,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文学创造的主体必须存在于艺术创造活动中。
就是说,没有进入创造活动的人还不是创造主体。
但还必须指出,作家、诗人只有在艺术活动中处于对客体的主动、主导地位,具有主体性,即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时,才是真正的创造主体。
第二,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文学创造活动是一种审美价值判断活动,即主要通过情感体验对对象作出价值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世界。
因此,文学创造的主体既是美的体验者、评论者,又是美的创造者.第三,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
就是说,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个体、具体的“单个人”,但又是“社会存在物”,不能从社会关系中孤立出来。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关于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主要从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和创作动机等二个相互渗透的环节人手,阐释文学创造发生阶段的动态过程。
关于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主要阐释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及其方式,重点了解文学活动;中创造主体的内在状况,把握创作过程中最复杂、最玄妙难解的阶段。
(1)、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①回忆与沉思
回忆是积极地和有意识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回忆的发生是外在刺激或内在需要与创作中心意念挂勾时的神经传导活动,作家于此时在记忆中寻找所需要的信息。
常见的回忆方式有:
直接回收法、挨次扫瞄法、按层次推沦法等。
沉思是在寂静和孤独中对某个十心意象或意念的深沉思索,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交叉活动过程,也是独特体验获得之时-
②想象与联想
想象就其本义来说,就是“想出一个象”。
其类型有再现想象。
和创造想象,后者又分为比拟想象、虚构想象。
所谓形象思维,就是借助想象所从事的思维。
联想由由此物想到彼物的心理过程,本质上也是一种想象:
联想的规律有三:
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此外,还有较为复杂的意义联想、关系联想等。
联想是由记忆痕迹而引起的刘另一事物的回忆、复现或创造。
③灵感与直觉
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其外在特征是对问题突如其来的顿悟。
其特点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
灵感的机制虽复杂/R并不神秘,从心理学角度讲,它产生于大脑集中注意的优势兴奋之后。
因此,其发 生虽是偶然的,却是长期思考的结果。
直觉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作出的直接了解和认知。
直觉不是“不要”而是“省略了”推理过程,因此,它需要更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更老辣的推理训练。
直觉有两大作用:
一是作家对某事物、现象的直观式把握,由此他可能迅速建构整部作品;二是作家在某事物或现象背后,突然发现使人深省的内蕴。
直觉与灵感的区别有三:
灵感是艰苦思索的结果,直觉却是对事物的突兀判断;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发生在第—次碰头之时;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却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④理智与情感
理智指作家有意识的理性的认知和思维。
情感分为情绪与感情。
前者指由有机体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后者指作家对外在事物或现象的态度评价及其体验。
理智与情感在文学创造中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促进,共同对同一创作过程起作用。
⑤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识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
无意识指作家没有明显地觉察到但暗中却对排列、组合材料发生作用的心理能力。
意识和无意识共存于同一创造过程。
意识对无意识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