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A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9975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7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A卷.docx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A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A卷.docx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A卷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学情调研试题A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5题;共28分)

1.(4分)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①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xūn”________,他是当之无愧的。

(《邓稼先》)

②闻一多先生,是热情péng________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说和做》)

③我站在高山之diān________,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黄河颂》)

④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音,像春蚕在咀jué________桑叶。

(《老山界》)

2.(12.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沉鳞竞跃。

(2)开轩面场圃,________。

(3)写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自己决心以死殉国,决不投降元朝统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渔家傲》中抒发戍边将士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默写《己亥杂诗》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6分)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②赏赐百千强________

③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        ④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

4.(3分)选出下列句子语言表述得体的项()

A.学生赵林去看望五年未见的班主任,一见面他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

“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

B.学生黄明收到老师送给他的一幅字画,感激地说:

“我定会珍藏老师的墨宝,铭记老师的恩情。

C.某校即将举行一百周年校庆,李校长对赞助者说:

“感谢您对敝校所尽的绵薄之力。

D.昨天本人在阅览室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期盼拾到者高抬贵手马上归还。

5.(3分)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填空。

(1)《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________,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

(2)“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在半路睡着了,结果乌龟赢得了比赛。

”这个故事出自《________》(书名)。

(3)“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

你想错了!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内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

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文中的“我”是________(人名)。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

6.(17.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有一次巴扎诺娃到莫斯科出差,前来探望保尔。

他们谈了很久。

保尔热情洋溢地告诉她,他选择了一条道路,不久的将来就可以重新回到战士的行列。

巴扎诺娃注意到保尔两鬓已经出现了白发,她低声对他说:

“我看得出,您是经受了不少痛苦。

您仍然没有失去那永不熄灭的热情。

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贵呢?

您做了五年准备,现在您决定动笔了,这很好。

不过,您怎么写呢?

保尔笑了笑,安慰她说:

“明天他们给我送一块有格的板子来,是用硬纸板刻出来的。

没有这东西我没法写。

写写就会串行。

我琢磨了好长时间,才想出这么个办法----在硬纸板上刻出一条条空格,写的时候,铅笔就不会出格了。

看不见所写的东西,写起来当然挺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

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

有好长一段时间怎么也写不好,现在我慢慢写,每个字母都仔细写,结果相当不错。

保尔开始工作了。

他打算写一部中篇小说,描写科托夫斯基的英勇的骑兵师,书名不用考虑就出来了:

《暴风雨所诞生的》。

……

已经写好的东西,他必须逐字逐句地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会停顿。

母亲惴惴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

写作过程中,保尔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儿子写作的时候,她不敢走近他,只有乘着替他把落在地上的手稿拣起来的机会,才胆怯地说:

“你干点别的不好吗,保夫鲁沙?

哪有你这样的,写起来就没完没了……”

……

他把邮件丢失的事告诉了列杰尼奥夫。

“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

别生气了,现在骂也没用了。

重新开始吧。

“哪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

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

我每天都要紧张地劳动八个小时啊!

这帮寄生虫,真该死!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

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

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打出来。

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

……

加莉亚深切地同情保尔,积极主动地帮助他工作。

她的铅笔在纸上沙沙地响着,遇到特别喜爱的地方,她总要反复念上几遍,并且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这所房子里,几乎只有她一个人相信保尔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其余的人都认为保尔是白费劲,只是因为什么也不能干了,又闲不住,才找点事来打发日子。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小说写成后被出版社多次退稿,后经朋友们的努力在《________》杂志上从1932年到1934年分11期连载发表。

选文开头的“一条道路”具体指________。

(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保尔的亲友是如何看待他选择的新的道路的?

从中揭示了保尔怎样的精神实质?

(3)结合全书内容,简要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保尔和《平凡的世界》的孙少安在实现各自理想的路上表现出哪些共同点?

7.(17.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株赶考的麦子

洛水

①六月麦香,父亲像个将军,一把镰刀,几根烟,就把麦子连根拔起。

②曾经,我是父亲的影子,像个散兵游勇,跟在他身后无所事事。

父亲从不责怪我,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他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在他人生的麦田里,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

③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

我掉转方向,打道回家。

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

回到家才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

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在我面前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没有我高了!

④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

“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

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

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

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⑤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⑥六月,阳光如织,我是条落网的鱼。

⑦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

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那把镰刀也临阵倒戈,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

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

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

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

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拉拉队。

⑧这是场父亲的“战争”,我无法提供“火力”支持,但可供奉茶水。

父亲看看我的手:

“使不惯?

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

”我点点头。

镰刀是父亲的笔,麦子是墨,他可以在田野上挥毫泼墨,只是他没能教会我,而我也从没用心学过。

⑨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

我说,后天。

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麦粒般静止。

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

很快,他督促道:

“快回家歇着吧!

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

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吧,那个老子帮不上。

⑩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

我如遇大赦,赶紧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

⑪阳光烘烤着麦田,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满身滚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

麦子是父亲的汗珠,我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吧。

⑫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

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

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在并肩作战。

我学着父亲,以笔为镰,以墨为麦,在我的麦田里恣意挥毫。

⑬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高校。

以后,求学,工作,一路颠沛流离。

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

(选自《意林》2016年第16期)

(1)请结合选文内容,完成表格。

情节发展

准备割麦时

割麦过程中

看到父亲埋首割麦时

参加高考时

“我”的情感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2)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麦粒般静止。

②阳光烘烤着麦田,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满身滚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一株赶考的麦子”的作用。

三、 古诗文阅读(共2题;共23分)

8.(5.0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

②[无主]无人过问。

③[更著]又遭受。

著,同“着”,遭受的意思。

④[一任]任凭。

⑤[零落]凋谢。

(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________的意境。

下阕则写出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

9.(18.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二)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

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①,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介胄②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③,犹可二百里;褫④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⑤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注释】①斛(hú):

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②介胄:

披上战甲。

③酉:

酉时,指傍晚。

④褫(chǐ):

解除,解下。

⑤受大:

指饮食量大。

(岳飞《论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故常奇之 ________           ②比行百余里________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

(2)下面各组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是马也      ②致远之才也    

B.①其真无马邪    ②称其德也    

C.①执策而临之  ②介胄而驰    

D.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故常奇之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比 行 百 余 里 始 振 鬣 长 鸣 奋 迅 示 骏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5)在甲乙两文中,都提到了好马在日常生活中异于常马的一个共同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请把原文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四、写作。

(共1题;共65分)

10.(65分)刚上初中,来到新学校,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

请拿起笔,以“我们班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故事本身要有积极意义,故事要写得生动感人;②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几个故事;③故事要写得有深意;④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5题;共28分)

1-1、

2-1、

2-2、

2-3、

2-4、

2-5、

3-1、

4-1、

5-1、

5-2、

5-3、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

6-1、

6-2、

6-3、

7-1、

7-2、

7-3、

7-4、

三、 古诗文阅读(共2题;共23分)

8-1、答案:

8-2、答案:

9-1、

9-2、

9-3、

9-4、

9-5、

四、写作。

(共1题;共65分)

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