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害虫大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9402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害虫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园林害虫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园林害虫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园林害虫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园林害虫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害虫大全.docx

《园林害虫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害虫大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害虫大全.docx

园林害虫大全

园林害虫大全1

1、国槐尺蠖(吊死鬼)(鳞翅目)

危害情况:

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把叶片吃光大量排粪并吐丝下垂、污染园容。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树下土中过冬。

次年4月中旬羽化,成虫白天在灌木树丛仃落,夜晚活动产卵,有趋光性。

危害期第一代在5月中旬,第二代在6月下旬,第三代8月上旬,幼虫老熟后,吐丝下垂,入土化蛹。

 

药物防治:

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

①20%除虫脲1号1:

6000倍(三合前用);②BT乳剂1:

800倍;③1.2%烟参硷乳油1:

1000倍 

 

2、桑褶翅尺蛾(鳞翅目) 

危害情况:

危害杨、柳、榆、栾树、白蜡、石榴、桑、海棠、碧桃、丁香、金银木、江南槐等。

 

生活习性:

一年一代,以蛹在土中过冬,次年4月上旬羽化,5月有虫危害,5月下旬-6月初入土化蛹。

 

综合防治方法:

①4月上旬剪除带卵枝条药物防治,除使用敌敌畏辛硫磷乳剂外可使用无公害药剂;②20%除虫脲1号1:

6000倍;③BT乳剂1:

800倍;④1.2%烟参硷乳油1:

1000倍。

 

 

3、黄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 

危害情况:

危害树木花卉达120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

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枝、粗皮处结褐、白相间的条纹状类似雀蛋的茧中化蛹过冬。

次年5月羽化,成虫产卵于叶背,6-7月幼虫聚叶片危害,8月分散蚕食,9月在枝上结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

 

综合防治方法:

①剪除枝上虫茧减少虫源;②三龄前剪除群聚叶片幼虫并消灭;③严重时可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或BT乳剂400-600倍杀灭,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

 

 

园林病虫害大全2

4、褐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 

危害情况:

危害树木花卉达120余种,如杨、柳、榆、刺槐、樱花、腊梅、海棠、月季、黄刺玫、紫薇、丁香、芍药、扶桑、悬铃木等。

 

生活习性:

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入土作茧化蛹过冬。

其它与黄刺蛾相同。

 

综合防治方法:

①剪除枝上虫茧减少虫源;②三龄前剪除群聚叶片幼虫并消灭;③严重时可用烟参硷乳油1000倍或BT乳剂400-600倍杀灭,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

 

 

5、柳毒蛾鳞翅目(毛毛虫) 

危害情况:

主要危害杨、垂柳、毛白杨、旱柳、馒头柳,严重时把树叶吃光。

 

生活习性:

一年两代,每年9月以2龄幼虫在树缝里作茧过冬。

次年4月幼虫出茧危害,6月中旬化蛹,6月底成虫羽化产卵,危害期第一代7月,第二代9月中旬。

幼虫白天隐藏树干翘皮下,傍晚后出来取食。

 

综合防治方法:

①向树干涂20倍80%的敌敌畏药环杀灭树下幼虫;②药物防治:

傍晚可喷1.2%烟参硷乳油1:

1000倍,或BT乳剂1:

800倍。

 

6、榆毒蛾(鳞翅目) 

危害情况:

主要危害榆树、碧桃、西府海棠等花木。

 

生活习性:

一年两代,以幼虫在树皮缝内过冬。

次年4-5月幼虫活动危害,6月中旬化蛹羽化成虫,6月下旬可见第一代幼虫,7-8月化蛹羽化,9-10月出现第二代幼虫并开始作茧过冬。

常与榆绿金花虫混合危害,可于兼治。

 

综合防治方法:

①向树干涂20倍80%的敌敌畏药环杀灭树下幼虫;②药物防治:

傍晚可喷1.2%烟参硷乳油1:

1000倍,或BT乳剂1:

800倍。

 

 

 

园林病虫害大全3

7、天幕毛虫(鳞翅目)(又名顶针虫) 

危害情况:

主要危害山桃、杨、柳、榆、梨、海棠、榆叶梅、紫叶李、碧桃、黄刺玫、黄杨等。

 生活习性:

一年一代,以卵过冬,卵块呈顶针状产于小枝上。

次年4月孵化出幼虫在枝杈处吐丝织网群聚,日伏夜食。

5月幼虫在网内织茧化蛹,15天后,羽化处成虫产卵过冬。

 

综合防治方法:

①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待卵枝条;②药物防治:

BT乳剂400-600倍或1.2%烟参硷乳油1000倍喷杀(傍晚可喷洒)。

 

主要症状及发病规律:

此病主要发生在根茎处,初期小瘤近圆形,表面光滑淡黄、质地坚硬,后变深褐色,后期露出许多小木瘤。

病原菌由灌溉或雨水传播,由工具,地下害虫传播。

偏碱性的土壤和湿度大的土壤有利该病发生。

可是受害树木慢性衰弱导致腐烂病,蛀干害虫并发。

 综合治理方法:

①加强免疫,发现可以苗木,1%硫酸铜浸根5分钟,用清水洗。

②初期先切除瘿瘤后涂波尔多液,发病重可伐除烧毁。

③土壤用硫酸粉,硫酸亚铁,每亩10-30斤消毒。

  13、线虫病害类由寄生虫造成结根线虫属 危害情况:

危害:

牡丹、芍药、四季海棠、月季、凤仙花、仙客来、榆树等根系与小百合。

 主要症状及发病规律:

结根线虫:

表现为花卉根部形成小根瘤(根结)以卵和幼虫在病株和土壤中过冬。

借雨水,浇灌、工具,土壤花苗种球块茎传播。

由气孔、皮孔、伤口传入,土温15-30℃易发病,沙土发病严重。

 综合治理方法:

①加强检疫,严禁携带线虫的花苗,种球调运。

②消灭病原,及时清除病株,病残体、病土,不重茬种植。

③药剂防治:

每公顷用10%克线磷颗粒剂37.5千克,采用沟施或穴施方法埋药,后覆土浇水。

盆栽花卉3号盆土中埋颗粒剂1-2克。

  14、滑刃线虫属 危害情况:

危害:

菊花、大丽花、菖兰、旱小菊等叶和芽。

 主要症状及发病规律:

滑刃线虫:

表现为叶片出现多角形的坏死斑,芽畸形、全株矮化。

过冬传播与结根线虫同。

 综合治理方法:

同上。

 15、茎线虫属 危害情况:

危害:

郁金香、风信子、唐菖蒲、水仙球茎和块茎。

 主要症状及发病规律:

茎线虫,表现为叶片变形花卉矮化,球茎和块茎僵硬或软腐,花卉不开花,其过冬、传播与结根线虫同。

 综合治理方法:

同上。

 16、病毒病害类 

①菊花B病毒(CVB) ②黄瓜花叶病毒(CMV) ③大理菊花叶病毒(DaMV) ④烟草病毒(TMV) ⑤香石竹病毒(CaMV) ⑥月季花叶病毒(RMV) ⑦山茶花黄斑病毒(CYMLV)等几十种 危害情况:

由病毒寄生造成。

危害植物有:

月季、牡丹、美人蕉、香石竹、大丽花、翠菊、千日红、万寿菊、郁金香、一串红、福禄考、瓜叶菊、唐菖蒲、君子兰、山茶花季各种植物。

 主要症状及发病规律:

先局部发病后扩大到全株主要表现为花叶、畸形、斑驳、褪绿、黄化、丛生、皱缩、环斑、枯斑、卷叶等症状(不出现腐烂与萎蔫)病毒一般在病株、球茎、块茎、种子、杂草上潜伏过冬。

可通过蚜虫、介壳虫、螨类、叶蝉、蝽类、线虫、繁殖材料、工具、汁液、嫁接、摩擦、人为活动等传播,只由伤口侵入,其致死温度60-80℃体外保毒期6-11小时。

高温干旱蚜虫危害严重时易发病。

 综合治理方法:

 ①加强检疫。

严禁有病毒花卉引种和调运。

 ②清除杂草,尤其是菟丝子。

 ③消灭病原:

因其是单株发病,如发现应及时拔除。

 ④防治刺吸式害虫,尤其是蚜虫。

 ⑤组培无毒苗。

用根尖,茎尖等组培无毒苗。

 ⑥药剂预防:

用晶体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预防性喷药。

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灵400倍喷药、7天一次。

 ⑦培养健壮苗预防染病。

 园林病虫害大全12 草坪病害 1.草坪褐斑病:

发现有病菌的草坪,用过的刀片要及时消毒,消毒后再使用,防止病菌感染下块绿地。

 病菌主要侵染早熟禾的叶、鞘和茎,引起腐烂、病斑梭形或长条形,不规则,初呈水渍状,后病斑中心枯白,边沿红褐以致腐烂。

开始发病时草坪出现大小不等的近圆形枯草圈,枯草圈直径可以从几厘米很快扩展至2米;枯草圈中心的病株逐渐恢复,呈现出中央为绿色边缘为枯黄色环带的“蛙眼”状,在清晨有露水或高湿时,枯草圈外缘有由萎蔫的新病株组成的暗绿至黑褐的浸润圈(由菌丝体组成的“烟圈”);在病鞘、颈基部还可以看到由菌丝聚集形成的初为白色后变黑褐色的菌核;病害出现之前12-24小时能闻到一种麝香味;该病在高温、高湿的气候发病最为严重。

 

防治措施:

1.通过栽培管理措施(修剪、施肥、疏草、水分管理、打孔透气)调控生态环境,提高草坪抗病性。

2.在发病初期用绿杀③号防治,冷季型草坪:

稀释600-800倍液喷施;暖季型草坪:

稀释1000-1200倍液喷施,对发病重的草坪先浇泼一次隔七天后再喷施,连喷2-3次,间隔期为7-10天。

  2.夏季斑枯病 夏初开始表现症状,最初为环形的小斑块,以后草株褪绿变成枯萎的圆形斑块,直径3-8cm。

斑块逐渐扩大,典型的斑块圆形,直径不超过40cm,但最大时直径也可达到80cm。

在持续高温天气下(白天高温达28-35℃,夜间超过20℃)病叶颜色迅速从灰绿色变成枯黄色,多个枯草斑块愈合成片,形成大枯草斑。

受害草株根部、根冠部和根状茎呈黑褐色,后期维管束也变成褐色,外皮层腐烂,整株死亡。

该病在高温、潮湿年份和排水不良,紧实的地方发病最为严重。

 防治措施;通过合理施肥水培育健壮植株,并结合打孔疏草通风,改善排水条件等措施。

在发病前期或初期,用600-800倍液的绿杀⑤号进行喷施,药液尽量喷至根茎部,连用3-4次,间隔期为7-10天,对于发病重的草坪可先用1000倍液浇灌一次,杀灭土壤中病菌;同时结合用强根系活力的草坪根动力壮根,草坪修复快。

  3.腐霉枯萎病 腐霉枯萎病危害极其严重,能在数小时内将一片漂亮的草坪毁坏殆尽。

堪称草坪“癌症”、“瘟疫”。

受害叶片呈明显的水渍状,用手摸有油腻感(故又称油斑病),病斑多出现在近叶鞘处或叶尖部。

草坪上最初出现直径数厘米至数十厘米的圆形黄褐色枯草圈而后迅速扩展,在湿度较高

的清晨,可见到明显的白色棉絮状菌丝;2-3天内受害植株根部变色坏死,植株倒伏。

该病在白天最高温度30℃以上,夜间最低温度20℃以上、相对湿度持续14小时高于90%有可能大发生。

 防治措施:

1.少施氮肥,增施磷肥,并改善草坪的立地条件,加强修剪,增强通风透光性;避免清晨和傍晚灌水。

2.药剂宜选用绿杀②号。

先用1000倍液的绿杀②号浇泼一次,间隔5天后再用800-1000倍液的绿杀②号喷施,要求药液喷至根部,接触到土壤及根部病菌,连用3-4次,间隔期为5-7天,同时用草坪根动力壮根和增强抗病力。

  4.镰刀菌枯萎病 开始时出现淡绿色的小斑块,随后迅速变成枯黄色,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病草枯死变成枯黄色。

枯草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30cm,病区内几乎全部草株发生根部、冠部根状茎和匍匐茎黑褐色的干腐,有时发生或出现叶斑或不出现叶斑。

当温度较高时,病草的茎低部和冠部可出现白色至粉红色的菌丝体和大量的分生孢子团。

在温暖潮湿的天气条件下,可造成大面积的草坪均匀的发生叶斑,枯草斑边缘多为红褐色。

通常枯草斑中央为正常植株,受病害影响较少,四周为由已枯死的草株形成的环带,整个枯草斑呈“蛙眼状”,这一症状通称“镰刀菌枯萎综合症”。

 防治措施:

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P、K肥,控制N肥用量;及时清理枯草层使其厚度不超过2cm。

剪草高度不宜过低,一般保持在5-8厘米;平时养护用绿杀400-600倍液预防;对病害的发病初期,建议用绿杀③号的1000倍液灌一次根,尽量灌透让药液接触根部病菌;隔5-7天后,用绿杀⑤号的600-800倍液喷施,连用3-4次,间隔期为5天,并结合草坪根动力增强根系活力,恢复草坪长势。

5.草坪币斑病 

币斑病典型的症状:

单株叶片受害,开始产生水侵状褪绿斑,以后逐渐变成白色,边缘棕褐色至红褐色,病斑可扩大延伸至整个叶片,呈漏斗状。

从叶尖开始枯萎的症状也常见。

单株草坪上出现凹陷、圆形,漂白色或稻草色的枯草斑,大小从5分硬币到1元。

清晨有露水时,在枯草斑上可以看到白色,絮状或蜘蛛网状的菌丝,干燥时菌丝消失。

温暖而潮湿的的天气、形成重露凉爽的夜温,土壤干旱瘠薄、氮素缺乏等因素都可以加重病虫害的流行。

 

防治措施:

1.科学施肥,以复合的肥料为主,并配以适量的微量稀有元素,以提高草坪的健康指数;合理灌溉,避免在傍晚浇水或长时间浇水,致使土壤湿度大,易感染病菌;2.在发病初期用币斑必治防治,冷季性草坪:

用币斑必治1200-1500倍液喷施;暖季型草坪:

用币斑必治2500倍液喷施,用2-3次间隔期为12-15天,要求喷施均匀全面,不重喷,不随意加大使用浓度,对于气温高于35℃的暖季型草坪降低浓度使用。

 

 

6.草坪锈病 

锈病又叫黄粉病,可以浸染多种冷季型草坪,主要为害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狗牙根、高羊茅等,尤以草地早熟禾、黑麦草受害严重。

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叶鞘,同时也侵染基部和穗部。

发病初期病部形成黄褐色菌落,散出铁锈状物质。

为害严重时成片草坪枯黄,严重影响观赏性。

该病病菌适宜生长气温为l7℃至22℃、相对湿度在80%以上。

当温度在2O℃至3O℃时,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尤其是叶片长时湿润利于夏孢子的萌发和侵入。

空气温度过高、草坪密度大,灌水不当、排水不畅、地表低洼积水、偏施氮肥等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

4至6月和秋末冬初较严重。

特别在低温高湿的秋季。

当炎热的夏季一过,气温有所下降,加上空气潮湿,病害会迅速发生。

北方地区草坪锈病一般在9月初开始发生,10月份是发病最严重的时期,并持续危害到11月底。

 

防治方法:

百菌清稀释1000倍喷雾或多菌灵喷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