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9278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测量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实施方案.docx

《测量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实施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实施方案.docx

测量实施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1、编制依据

(1)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

(2)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测量成果。

(3)各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

《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5-2009;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2、工程概况

利发电厂铁路专用线自张东线史口车站接轨,经东营市史口镇、胜园街道办事处、黄河路街道办事处,至胜利发电厂厂区,线路全长

13.58km。

区间线路:

维持既有线及平面位置4%。

的限制坡度不变,

只对既有轨道进行升级改造由原来的工企II级升级为W级铁路,并对既有线病害进行整治;电厂站一、二期车场改建:

既有2条重车线、2条空车线、2条人工清煤线有效长由850m向西端延长至1050m车辆临修线还建并将有效长延长至80m既有一座动态轨道衡改为两座静态轨道衡。

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W级铁路;正线数目:

单线;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800m困难600m限制坡度:

4%o;机车类型:

df4牵引质量:

4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

1050m闭塞类型:

半自动闭塞;

本方案主要针对K0+000-K13+580段施工编制。

作为营业线和临近营业线施工,既有线旁埋设电缆多,既有设备多,在施工中如何确保既有线行车和设备安全为本段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路堤、路堑施工,防溜坍、防坠落,需排架、覆盖防护,安全控制难度大。

在营业线施工时,挖土机、推土机挖断铁路沿线埋设电缆的机率高。

根据济南铁路局有关营业线安全施工管理实施细则和相关管理办法规定,结合我段内路基工程施工特点,各项施工必须按照施工类别,依照上述细则和办法规定,向相关部门签订配合协议、安全协议,申报安全监督计划报相关部门审批。

3、交接桩及桩点的复核测量

2015年9月份在设计院、建指、监理及我施工单位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全线的贯通测量工作,并已形成测量成果,见附页。

4、控制测量

利用已知控制点,利用支线测量,求得相应加密点坐标,同时利用三角高程测量求得加密点高程。

所有现场的放样数据,必须由专人计算,经过复核后交给现

场测量人员,利用全站仪,用坐标放样,放样完成后,必须进行现场复核,校核各结构尺寸内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及参照物的绝对位置关系。

建站过程中,必须对另外导线点进行定测,以校核建站过程准确与否。

5、施工过程中的测量

施工过程中,应测定并经常检查路基沿线加密点坐标的位置和标

高,作出测量纪录结论,如超过允许偏差时,应分析原因,并予以补

偿和改正,严禁测量隐患“积累”。

控制网应定期复测,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6、竣工测量

①测量路基中线,边桩位置。

检查路基每层碾压后的实际高程,并根据实测高程相应放出坡

脚线,以50m为一测量断面,沿边坡撒灰线以方便挖掘机收坡。

7、控制桩的埋设和保护

控制桩应按照规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埋设,桩顶周围应设置保护措

施,有特殊要求的,应特殊处理。

尚应制定维护措施和要求,指派专

人进行管理维护并定期复测检查,发现问题须及时上报处理。

8测量人员和测绘仪器的配置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拟投入以下人员及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

全站仪,拓普康,型号为GTS750测量精度为T,数量为1台。

水准仪,苏州一光,型号为DSZ2数量为2台。

测量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职称

职务

工作内容

1

谢桂杰

助理工程师

测量组组长

负责测量数据整理,全面

复核测量工作

2

扈思想

技术员

测量组副组长

负责现场施测工作

3

马学进

技术员

测量员

协助现场测量

4

王克龙

技术员

测量员

协助现场测量

9、质量保证措施

9.1要素控制

影响精度质量的要素主要与人员、仪器、方法、操作和程序管理

等五个方面,人员要严格考核、持证上岗,仪器应按照规定定期检定

并合格,方法科学合理。

操作规范,按程序管理

9.2测前控制

做好测量钱的各项准备工作,是测量质量的根本保证,应认真

审核施工图和相关资料,对测量相关数据进行全面的校核,确认无误

方能引用。

9.3过程控制

严格按企业程序文件执行,要确保测量工作在受控制状态下进

行,所有的内业计算要有计算、复核记录,重要数据要报批,施测应

做好原始记录,测量记录应原始真实、内容完整、字体工整。

记录者

须适时发现误差;定位、放样工作须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将成

果资料报送有关部门验线的工作制度。

10、测量管理的概念

测量管理就是为使测量任务高效完成,并取得成功而所进行的全

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

因此,测量管理的对象

是测量(内容和过程)。

必须强调的是,由于测量的一次性,我们所

实施的测量必须成功,不许失败,要求测量管理的程序性、科学性、

全面性,要运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

管理学的一

般原理在测量管理中也是适用的,测量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

该目标界定了测量管理的主要内容,那就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

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

织协调,以及上述“三控制”配套的管理工作。

10.1测量管理的基本职能

1、计划

计划是对未来活动的一种事先安排。

它包括确定未来活动的目标

和方向;行动的程序和工作步骤;有效的执行方法;完成的时间;人、

财、物的合理分配和组织等。

计划要求在于把握未来的发展,有效地

利用现有资源,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2、组织

组织是把生产的各要素、各环节和各个方面,从劳动分工和协作

上,从测量过程的空间和时间的相互联结上,科学地组织成一个有机

的整体,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组织职能所要解决的问题

主要包括:

确定科学的管理组织,建立合理的测量生产结构,正确配

备人员以及规定它们的相互关系,使组织机构得以协调运转。

3、控制

控制包括检查、监督、调节等工作内容,其目的是使管理活动符

合预定的计划目标。

控制的过程就是把管理活动及实际成果与计划加

以比较,发现差异,找出问题,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并防止其再度发生,必要时也可以调整原订的计划目标。

上述“计划一组织一控制”是有序地循环的。

它们环环相扣、无

限循环,使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这种循环,也反映了管理工作

的运动状态和管理工作的规律。

按照这一规律执行,管理工作不是越

做越死,而是越做越活。

因此,测量管理工作应遵循这一规律,建立

正常的测量管理秩序和完善的管理工作体系。

10.2测量的特征

(1)任务是一次性的,每次任务都具有区别于其他任务的特点,

需要进行专门的计划、计算、测量和组织管理。

(2)测量程序过程的一致性。

基本形式为:

仪器检校T计算T器

材准备7施工放样7结果复核。

(3)测量任务有明确的目标任务。

主要有:

测量完成的工期目标;

按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完成测量任务,达到施工作业的使用标准。

10.3工程测量的原则和方法

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

控制后碎部”的原则,也就是在测区整体范围内选择一些有“控制”

意义的点,首先把它们的坐标和高程用高精度的仪器和方法精确测定

出来,然后以这些点作为已知点来确定其他地面点的位置。

这些具有

控制意义的点子组成了测区的骨干,称之为控制点。

采用此种原则和

方法进行测量,可以有效的控制误差的传递和积累,使整个测区的精

度较为均匀和统一。

10.4测量管理的经验

我们在进行施工测量时,发生错误机率最多的地方主要是计算错

误和操作错误。

我们通常把测量管理的重点放在这两个方面。

对于计算错误,我们可以通过同一工程的施工放样资料用三个以

上的人(三人控制小组)进行计算,最后进行计算结果的复核和校对;

或者采用同一工程的施工放样资料同一个人分为不同的测量时段进

行计算(遗忘性检查法),最后进行计算结果的复核和校对,以获得

正确、合格的放样资料;或者同时采用三种以上的计算工具和方法进

行计算(计算机软件、计算器、电子手薄、全战仪),最后进行计算

结果的校核。

对于测量时的操作错误,在平面施工放样中,通过两次后视检测

后视点和置站点的坐标是否正确,采用罗盘和钢尺检测施工放样点之

间的距离和角度关系。

在水准测量中,采用“双面尺法”等方法看施

工放样点是否在测区闭合。

条件好的,可以采用三人小组对同一工程

实施放样。

11、测量注意事项

11.1角度测量

由于视准轴和横轴的误差,水准管的整平误差,操作不规范引起

的误差,自然条件引起的误差,读数误差等因素对角度测量成果的影

响。

在进行角度测量时,我们必须做到:

1、仪器要架设稳定;

2、对中要准确;

3、整平要仔细;

4、目标要照准;

5、操作要规范;

6、估读要准确;

7、观测要校核。

11.2水准测量

由于视线不水平,水准尺未竖直,仪器转点下沉,估读不准确,

外界条件干扰等因素对水准测量成果的影响。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我们必须做到:

1、保持前后视距大致相等;

2、限制视线长度和高度;

3、仪器脚架要踩稳,观测速度要快;

4、估数要准确;

5、检查塔尺相接处是否严密,消除尺底泥土;

6、记录要原始,当场填清楚;

7、数据反复核,书写要端正;

&操作按规程。

12、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

12.1仪器的开箱、入箱及安置

1、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

器开箱,以免仪器在开箱时仪器落地损坏。

开箱后应注意看清楚仪器

在箱中安放的状态,以免在用完后按原样入箱。

2、仪器在箱中取出前,应松开各制动螺旋,提取仪器时,要用

手托住仪器的基座,另一手握持支架,将仪器轻轻取出,严禁用手提

望远镜和横轴。

仪器及所用部件取出后,应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

进入箱内。

仪器箱放在测站附近,箱上不许坐人。

3、安置仪器时根据控制点所在位置,尽量选择地势平坦,施工

干扰小的位置,安置仪器时一定要注意仪器,检查仪器脚架是否可靠,

确认连接螺旋连接牢固后,方可松手。

但应注意连接螺旋的松紧应适

度,不可过松或过紧。

4、观测结束后应将脚螺旋和制动、微动各螺旋退回到正常位置,

并用擦镜纸或软毛刷除去仪器上表面的灰尘。

然后卸下仪器双手托

持,按出箱时的位置放入原箱。

盖箱前应将各制动螺旋轻轻旋紧,检

查附件齐全后可轻合箱盖,箱盖吻合方可上盖,不可强力施压以免损

坏仪器。

12.2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1、各种测量仪器应符合局关于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2、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

新购置的仪器、转拨给其他项目的仪器,应结合仪器认真阅读说明书,

从初级到高级,先基本操作后高级操作,反复学习、总结、力求做到

“得心应手”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的作用,不熟悉仪器操作的人员不

得盲目用机。

3、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

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

4、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送到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鉴

定。

鉴定时间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和精度。

5、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正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周期,

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6、使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在无滤光片的情况下禁止将望远镜

直接对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和损害测距部分发光二级管。

7、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务必在伞的遮掩下工作。

8对仪器要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冲击震动,安置仪器前应检查

三脚架的牢固性,整个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开仪器,防止意外

发生。

9、转站时,即使很近也应取下仪器装箱。

测量工作结束后,先关

机卸下电池后装箱,长途运输要提供合适的减震措施,防止仪器受到

10、

突然震动。

测量仪器要设置专库存放,环境要求干燥、通风、防震、防

雾、防尘、防锈。

仪器应保持干燥,遇雨后将其擦干,放在通风处、

晾干后再装箱。

各种仪器均不可受压、受冻、受潮或受高温,仪器箱

不要靠近火炉或暖气管。

11、仪器长途运输时,应切实做好防震、防潮工作。

装车时务必

使仪器正放,不可倒置。

测量人员携带仪器乘汽车时,应将仪器放在

12、

防震垫上或腿上抱持,以防震动颠簸损坏仪器。

必须建立健全测量仪器设备台帐、精密测量仪器卡,仪器档

案等制度,仪器出库、入库调迁项目,应办理登记、签认手续。

水准基点表

高程

概略坐标

备注

BMI

9.482

1143603.69

622936*15

在K0+O22左M吃来混凝土桩

BM2

8.352

4144088.91

62^833.31

在K2+105.3涵洞东北端帕石刻

BM3

8.063

4143451.82

626689.13

在K4+130.62涵洞左«吏端帽石刻

HM4

8.046

414鬧93.65

628258.33

在K5+966涵洞右3.5钢崩十字

7.4^7

1141823.10

630221.75

在K8+O89,07滴洞右侧厂端帽石刻

BM6

7.148

4141671.13

632354.48

在K10+228.9涵洞左«吏端帽石刻

BM7

6.118

4141S17.59

633999.07

在K11+877涵洞右侧东南角石刻

BM8

5.615

4141799.07

631618.99

fliK13+175右34米混S土桩

GPS控制桩表

备注

北坐标

东坐*亍

1

DLL

414179&.073

63461S.胎6

R13+175右工4米底凝土桩<釆用厂区捋制点上

2

\i\'i

iniHIO.5巾1

闘52期.邀2

在厂内站K]3*ITTfij33X/jtKffi

(泯増厂区拎制虑}

3

GKil

414360}.6S2

盛曲3氐450

K(H022左tt]2米混凝土

4

GPS2

和43057+632

62第14,376

在吏口车站K7E>M«2西54米钢站刻十字

S

Gl邸

1112W5.121

盟為阳.025

KR+IH5k洌筋刻1•序

«

GPil

4142193.651

62H258.331

K5

编制依据

工程概况

交接桩及桩点的复核测量…,

控制测量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

竣工测量

控制桩的埋设和保护

测量人员和测绘仪器的配置质量保证措施

9.1要素控制

9.2测前控制

9.3过程控制

10、测量管理的概念

测量管理的基本职能...测量的特征

工程测量的原则和方法测量管理的经验

1、

2、

3、

4、

5、

6、

7、

9、

10.1

10.2

10.3

10.4

11、测量注意事项

11.1角度测量

11.2水准测量

12、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

12.1仪器的开箱、入箱及安置12.2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