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模型.docx
《教育信息化模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信息化模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信息化模型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
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广泛地应用各种机器、设备,人们往往容易以技术论、机器论的思想来认识信息化,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以计算机代替教师讲课,以计算机来呈现教学内容,以计算机来存储教学信息,并以省力性、替代性、便利性、效率性的尺度来评价教育信息化。
对教育内容的冲击信息时代对教育内容首先表现在对学生认知的培养上,主要指对道德、精神和美学的价值认识。
其次,培养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将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三,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及高度信息社会所必备的应用信息的基本素质及能力。
(二)、对教育信息传统模式的冲击
(三)、对教学组织形式和手段的冲击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课堂教学不再是唯一的形式。
(四),对传统教师地位及师生关系的冲击
教师变”独裁者“为”旁观者”。
(五)正确看待教育信息化;
(1)学生可以获最大的信息量;
(2)能够克服教学中的制约;(3)使终身教育得以更好的实施(4)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展示了理想教育的美好前景。
一、信息化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信息技术对社会各方面影响越来越大,信息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领域的信息化亦属必然。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教育学博士黎加厚认为:
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从这个解释中我们可以知道,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但信息化的内涵却远远多于信息技术本身,它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全面的,同时也是深层次的。
第一,学校信息化建设,是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学校完成自身任务的需要。
一个人的成长,是由一个自然的人逐渐社会化的过程,而学校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今天的学生,要在未来社会中担当各种角色,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强弱,是衡量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既然信息化正在成为社会环境的重要标志,那么学生就应该及早接触、感受信息化的氛围,了解相关知识、技术。
作为为社会培育人才的学校,要完成育人的根本任务,应该及早在学校创设信息化环境。
只有这样,学校培养的学生才有可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或工作环境,更顺利地融入社会。
因此,学校信息化建设绝不是可搞可不搞的表面文章,而是关系到能否更好地完成学校育人任务的大事,关系到所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大事。
第二,学校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学校产生影响的必然结果。
教育信息化被称
为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是专门学校、专职教师的出现,使教育的责任由家族转移到专职教师;第二次革命是由文字的出现引起的,教育方式由口耳相传逐渐转变为借助文字来传授;第三次革命是印刷术的出现,它导致了教育对象的扩大,通过书本学习成为向教师学习之外的另一种学习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教育媒体多样化,学生可以向教师、书本以及其他现代媒体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对教育广泛的日渐深入的影响,成为教育的又一次革命。
这种影响是必然的,因为人类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
这四次革命的后三次都是由教育媒体的发展而产生的。
与信息传播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教育媒体的变化,从而导致了教育方式、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观念的一系列变化,这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成为最有生机的产业,教育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学校信息化建设,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
作为普通(非重点)中学的校长,对现在环境下学校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深有体会。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没有成为省重点中学,生源质量与重点中学相比有较大差距。
生源质量影响着升学率,由此又影响到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而社会认可度又返回来影响生源质量。
在这个怪圈里,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影响,那就是资金。
这就是现实。
因此学校愿意投入较大的财力、人力进行信息化建设,借此并和其他方面的努力一起形成一种合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优化办学环境,增强自信心、凝聚力,从而整体上提高办学品位,逐渐走出怪圈。
可以说,信息化作为新的因素加入到学校环境构成因素中来,绝不仅是设备的简单增加,我们追求的不是信息化环境本身,而是信息化能够给我们带来的于学生成长、学校发展有利的深层次的内涵。
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网络、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收集、处理、加工、传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人类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
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浪潮,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重新调整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教育改革方案,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以全面提高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增强本国或本地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现代化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的表现形式及其社会分布形态,于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教育关系,教育者必须同时作为学习者,学习者同时也可成为教育者。
我们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其结果将达到一种新颖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本课题以信息技术促进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为主线,多视角地展开教育信息化理论探讨和实践模式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与内涵:
以广泛国际调研为基础,界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确定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2)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的关系:
从技术哲学视角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新兴技术文化对传统教育文化的催化作用,新颖教育文化的发生,传统教育文化对新技术应用的反作用,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形态和层次等。
(3)信息化教学的新颖模式:
指适合中小学具体条件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有着很强的实践色彩,将会极大地丰富已有的教学模式。
(4)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目标的信息化教育:
应用系统观,就如何选择和综合利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模式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目标服务提供指导原则。
(5)课堂中信息化教育实践模式:
以本课题组比较长期而又广泛的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实验为基础,就在课堂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
并促进多学科整合,提炼出一系列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模式及案例。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法:
通过大量的实践,寻求如何更加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课程中去。
(7)课外/校外的信息化教育:
探讨课堂外的,甚至是学校外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8)学校信息化教育和社区信息化的互动:
关注的就是学校信息化教育和社区信息化的互动。
(9)教育信息化与师生信息素养:
审视在教育信息化情况下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提出符合此要求的基本标准和达标办法。
(10)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应用系统规划方法,就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项目中如何使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人员培训诸方面协调发展,取得最大投资效益,如何将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化教育相结合等问题提供指导性原则。
(11)学校/区域教育网络的运作模式:
以学校或区域为单位,对学校教育网络系统的运作模式进行研究。
(12)教育信息化相关的规制建设。
以学校或区域为单位,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关的运作模式和管理规制进行研究。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界出现了以信息技术(IT)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发展趋向,
国内学者称之为教育信息化现象。
我们将教育信息化看作为一个过程,其结果是达到一种新
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其发展势头之强,影响面之大,令许多教育者感到困
惑,无所适从。
什么是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究竟会对教育产生什么影响?
我国基础教育如何迎接教育信息化的挑战?
这些都是中国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课题负责人
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思考,试图借助课题的研究,更深入地解答这些问题。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是什么?
我们可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加以考察。
从技术上看,教
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
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
多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
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远程合作易实现。
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
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作为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
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教材多媒化:
教材多媒化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材和工具书变成多媒体化,它们不但包含文
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
(2)资源全球化:
利用网络,特别是Internet,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
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
网上的教育资源有许多类型,包括教育网站、电子书刊、虚拟图书馆、虚拟软件库、新闻组等。
对于我国教育来说,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网上中文信息资源的严重不足。
开发网上教育资源,不但是教育部门的任务,也是社会各部门以及知识者的义务,美国的网上基础教育资源体系就是依靠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建立起来的。
(3)教学个性化:
禾U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
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
为了做到这一点,学生个性的测定,特别是认知方式的检测,将
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课题。
(4)学习自主化:
由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向。
事实上,超文本/超媒体之类的电子教材已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
便利的条件。
(5)活动合作化:
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
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其形式包括通过计算机合作(网上合作学习);在计算
机面前合作(如小组作业);与计算机合作(计算机扮演学生同伴角色)。
(6)管理自动化:
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过程的系统叫做CMI(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包
括计算机化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
最近的发展趋向是建立电子
学档(LearningPortfolio),其中包含学生身份信息、活动记录、评价信息、电子作品等。
利用电子学档可以支持教学评价的改革,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7)环境虚拟化:
教育环境虚拟化意味着教学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这是电子网络化教育的重要特征。
现代已经涌现出一系列虚拟化的教育环境,包括虚
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虚拟学社、虚拟图书馆等,由此带来的必然是虚拟教育。
虚拟教育可分为校内模式和校外模式。
校内模式是利用局域网开展网上教育,校外模式是指
利用广域网进行远程教育。
在许多建设了校园网的学校,如果能够充分开发网络的虚拟教育功能,就可以做到虚拟教育与实在教育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
IT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文化分类,是从全局上对信息化教学各种模式的把握。
而信息技术整合课
程模式有其鲜明的特色,一方面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也强调学习的合作;重视知
识获取的过程,也强调个人经验基础上的知识建构,结合图1所示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文化分
类,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整合课程的模式坐落于文化分类图的中心部分,考虑到新课程改革对
学生主体作用的关注以及对综合型课程的强调,我们也可以对文化分类模型中的某些模式给
予新的诠释,更加关注技术与新课程改革之间的连接。
通过对国内外信息技术整合实践的总
结和理论的研究,我们提出了几种新的或给予了新的意义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这些教学模式
是将书本知识和各种社会知识相结合、教师传授和学生自我探索相结合的新型教学观念和教
学模式,其实质都是促进学生探索学习的教学模式。
2.5.1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发展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模型中,技术是学习的综合组成部分,从学科层次来说,是课程整合的连
接点,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将一些共同的思维方法、交流能力、选择能力和交流能力作为
各个学科所共有的连接点,以此来进行课程的整合。
图6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课程整合
(1)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绝不仅仅是指信息技术能力。
当然,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是有关联的,
但是信息素养不管是对于个人、教育系统还是整个社会都具有更为广泛的含义。
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是让人们学会使用计算机及其各种工具、数据库以及其它技术,以便满足学习、工
作和生活等各方面的要求。
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具有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
但信息素养是比信息技术能力更为宽泛的概念。
信息素养着重于信息内容、交流、分析、信
息检索和评估,信息技术技能强调对软硬件应用的记忆学习,而信息素养,则是一种理解、发现、评估和利用信息的认知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要依赖于信息技术的通晓,依赖于可靠的研究方法,但最重要的,是依赖于批评性的识别和推理能力。
概括地说,信息素养是从各种资源中检索、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认识到什么时候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价和有效地利用所需要的信息。
查询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学习、生活和工作成功所必要的,以下这些步骤代表了信息素养的基本要素。
A定义信息需要第一个步骤是认识到信息需要并且定义信息需要,学生要学会:
A.认识信息的不同用途(职业的、学业的、娱乐的);
B.将所需要的信息安排在参考范围内(谁、什么、何时、何地、如何、为什么);
C.将所需要的信息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
D.用各种询问方法阐释信息问题(是/否,或意见)。
B利用搜索策略一旦信息问题确定下来以后,学生要认识到必须形成一种检索的计划,学生应该能够学会:
A.确定需要什么信息,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小问题来决定;
B.集体讨论,并对各种观点进行组织,形象地确定这些观点之间的关系;
C.选择并利用某种适合于主题的形象化的组织工具;
D.列出关键字、概念、标题、描述;
E.解释利用多种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F.确定各种可用的信息资源。
G.确定评估各种信息资源的标准。
C查找资源
在开始进行检索的时候,学生要认识到从各种繁杂的信息资源中找到信息的重要意义,并能
够去访问找到的信息,学生要学会:
A.从学校图书馆、媒体中心等,利用目录等工具找到所需要的印刷品、录音带、电子资源
等;
B.在学校图书馆以外的其它地方,利用在线数据库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C.禾U用社区信息服务,如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D.利用专业人士作为信息资源,通过走访、通信等方式获得所足以利用的信息;
E请教图书馆媒体专家和教师帮助确定信息资源;
F利用内部组织机制(即索引、主题、大纲、参考书目等)和电子搜索策略(关键字)等在资源中访问特定的信息。
图书馆信息媒体专家能够帮助学生交流起正确的信息利用的态度。
D访问及领会信息一旦可能需要的信息找到以后,学生就要开始考虑信息的有效性了,学生应该学会:
A浏览标题和关键字,撇去次要的,确定相关的信息;
B区分主要的和次要的资源;
C确定信息的权威性、即时性和相关性;
D区分事实、意见、宣传、观点和偏见;
E能发现逻辑上的错误;
F信息中如果存在遗漏,能够发现遗漏;
G给信息分类、组织或标注;
H.了解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I.区分原因和结果;
J.注意到资源中相互一致和相互不一致的方面;
K.选择最适合自己学习风格的信息形式;
L.如果需要的话,修正并重新定义信息问题。
E解释信息对信息进行评估以后,学生就要利用这些信息去解决特定的问题,要学会:
A.用自己的语言对信息进行概括;如果需要,对其中的重要事实和细节进行解释或引用;
B.将新的信息综合到原先的信息中去;
C.以新的方式组织和分析信息;
D.将收集的信息与原先的问题进行对比,调整策略,找到更多的信息,或者在需要的时候重新检索信息;
E.在收集信息和对这些信息进行解释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F对信息进行交流学生必须要能够对信息问题的解决结果进行组织和交流,要学会:
A利用搜索到的信息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或措施,以便与他人分享;
B.确定交流的目的或以哪种方式(告知、劝说等)进行交流,确定要交流的对象;
C.针对对象和方式选择合适的交流形式(书面、口头等);
D.建立交流初稿(演讲稿、研究报告等);
E提交适当的文件(即参考书目)并遵守版权法。
G评估产品和过程
评估是为了确定是否很好地解决了所要解决的信息问题,解决问题所采取的各个过程是否合适或是否有效,可以是学生自己进行评估,或被他人(同学、老师、媒体专家、父母等)评估,学生要学会:
A.确定自己的结论是否满足了信息需要或作业要求(即我做得怎么样?
有多好?
);
B.考虑所研究的问题、所采用的检索策略、所利用的资源、或自己对这些信息资源的阐释
和理解是不是还可以扩展,还可以修正或调整(如何做得更好?
);
C.重新评定自己对过程的理解,确定哪些过程还需要调整的,哪些过程还需要更好的理解、
考虑更佳的技能或实践(将来怎样做得更好?
)
(2)信息素养带动综合能力发展
未来的社会是个充满了变化的社会,为了适应这样的社会,学生必须学会理性的思考,学会创造性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处理和检索信息,并且有效地进行交流。
通过掌握信息问题求解技能,学生才能获得信息社会和技术性工作岗位的通行证。
教育技术专家越来越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师和教育界管理人员也逐渐认识到计算机技能的教学不应该孤立地进行,个别的信息技术课不能真正帮助学生学会信息技能的应用。
学生需要能够灵活地使用信息工具,创造性地、有目的地使用信息工具,能够认识到需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需要认识到利用信息工具是否能够帮助他们完成所要做的任务,然
后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并将利用信息工具作为完成任务的一个部分。
当独立的信息技能综合到这种信息问题求解过程中去的时候,这些独立的信息技能也便具有了新的更为丰富的意义,学生也便逐渐形成了真正的信息文化,因为实际上学生需要应用各种不同的信息技能作为完成学习任务的一个部分。
不同的学科,由于着重点不同,对技术的依赖程度不同,导致信息技术整合模式的着重点也不同,因此产生不同能力导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下面论及的几种教学模式,实际上以研究性学习或主题学习的形式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其中不乏可借鉴的案例,我们这里试图对这些试探性的研究加以归类,以便更清晰地认识信息技术在其中所承担的作用。
A信息能力主导是以信息素养为核心,偏重于信息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外开展较多的研究性学习很大一部分就是围绕信息能力的问题解决模式。
信息问题解决能力的基本技能包括六个技能过程:
确定信息任务/需求、决定信息策略、检索获取信息、选择利用信息、创建/整合信息作品、鉴定评价信息作品。
B思维能力主导以思维能力为主导所设计的技术整合型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从许多研究性学习案例中找到这一类模式,例如“电脑能代替人吗?
”,“假如雷锋还活着”,“中国会不会发生第三次鸦片战争”,“30年后吃得饱吗?
”等案例,或者着重于情感的判断,或者着重于批判性的认识,或者有意识地强调创造新的思维。
当然,对于交流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都有所涉及。
C认识论主导
以认识能力为主导所设计的技术整合型教学模式,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这样的范例,如飞行器发展,地震,黄金分割,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时分的认识,天空的颜色。
出于课程目标的要求,这些范例都是以获得有关科学的认识为主导,同时在课程设计的时候,借助信息技术的使用,在问题解决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侧重。
D实践能力主导以实践能力为主导所设计的技术整合型教学模式,这样的范例相对要少一些,像设计校徽、操场绿地、桥和造桥、写作练习、我多大了等这些范例,因为多少有一些要求完成设计的内容,或许可以归结于此。
当然,这些案例也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其他几种能力的培养。
(3)实践的意义实际上,现有的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几乎都可以归结为某一方面能力导向的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我们在开展实践研究的时候,可以从已有的范例中得到启发。
当然,同一种模式,不可能适用于不同的学习领域与学习类型,不可能适用于不同学力水平与学习风格的学生,也不可能适用于不同物质与人文条件的学校与教师。
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积累
有益的经验,研究在不同条件下开展同一种模式应用的操作变式,同时这些丰富的实践也为
反思验证、总结发展理论提供有效的经验。
在3.1部分,我们会提供这些模式的具体操作指南,在实践中,可以作为借鉴。
2.5.2基于多元智能的教学模式
(1)多元智能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成功,但很多学校教育都是以分数论成败,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潜能不能得到发挥。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能使更多儿童取得成功的理论、手段和方式。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所有的儿童都是聪明伶俐的,他们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所有的儿童都存有潜能,教师应致力于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增加学生学习的机会,促进其个性发展的途径和手段。
霍华德?
加德纳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认为,人生的成就并非取决于单一的IQ,而是多方
面的智能,加德纳指出智能主要可分为七大类,其中两类是传统所称的智能——语言与数学逻辑,其余各类包括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
最后两项是加德纳所谓个人能力的一体两面,即人际技巧和透视心灵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人们能够敏锐掌握自我内心的感受,从生活中得到平静与满足。
最近,加德纳增加了自然观察智能,把他的智能模式扩充到八种不同形式的智能。
可见,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在任何一个学生身上都不会有同样的表现,如何使突出的才能更加
突出,同时促进相对薄弱的才能有所提高,这正是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的课题,而这在国内几乎还是一个空白。
(2)技术与多重智能仅仅因为一个人在数理逻辑智能方面不够好,就认定他不聪明,这是错误的观点,因为他在其它智能方面可能占有优势,而且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