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9071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滚动练1

题型组合滚动练

(一)

(分值,51分;建

议用时,50分钟)

序号

1

2

3

4

5

9

11

12

13

得分

答案

一、综合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2分,每小题3分)

在我们的一般认知中,科幻片的受众集中在中青年,且以男性群体为主,然而《流浪地球》的观众却覆盖了老中青群体,很多家庭________共赴两个多小时的科幻之旅。

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硬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打动了亿万观众,获得口碑与票房双赢,其主要原因是它所呈现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很“中国”。

从精神层面来说,在影片宏大的故事设定、突破天际的想象和________的叙事中,我们能看到中国人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无论是顾全大局的忍让,还是________的勇气;无论是对家园故土的眷恋和珍视,愚公移山般的执着,还是影片中因为缺乏交流沟通而疏离的父子关系,都有很多现实中的投影。

从物质层面来说,一些道具细节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关键性发动机的核心样貌参考了古代地动仪的设计,太空空间站的样貌则参考了古代计时器日晷,(    )。

在肯定《流浪地球》人文情怀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探索意义,通过《流浪地球》的探索建立了一套中国科幻电影前期筹备、拍摄和后期制作的完整流程,并且结合了中国电影发展现状与资本状况,借鉴了西方特别是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创作模式。

而最终呈现的影片效果也让西方媒体惊叹中国有能力挑战这一曾经由好莱坞垄断的________。

正如影评家戴锦华所评价,《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据《光明日报》2019年2月12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携家带口 荡气回肠 殊途同归 题材

B.扶老携幼 荡气回肠 向死而生 题材

C.扶老携幼 动人心弦 殊途同归 体裁

D.携家带口 动人心弦 向死而生 体裁

B [扶老携幼:

形容民众成群结队出行。

携家带口:

携带家眷,指受家眷拖累。

此处指大家纷纷去影院观赏影片,故只能用“扶老携幼”,排除A、D两项。

动人心弦:

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荡气回肠:

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婉转动人。

程度上,“荡气回肠”更适合语境。

向死而生:

指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

也可理解为:

为绝望所生,为希望所遗弃,形容已经看透生死。

殊途同归: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后文的“勇气”决定了只能用“向死而生”。

题材:

指文章、艺术作品的材料内容。

体裁:

指文章、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语境指电影的材料内容,应该用“题材”。

]

2.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中国”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郭沫若先生的剧本《屈原》里婵娟骂宋玉说: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

B.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

C.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 [A项,表示直接引用,引用评论家的话。

C项,表示突出强调。

D项,反语,表示讽刺和否定。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探索中,《流浪地球》结合中国电影发展现状与资本状况,借鉴了西方特别是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创作模式,建立了一套中国科幻电影前期筹备、拍摄和后期制作的完整流程。

B.在探索中,《流浪地球》借鉴了西方特别是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创作模式,结合中国电影发展现状与资本状况,建立了一套中国科幻电影前期筹备、拍摄和后期制作的完整流程。

C.通过《流浪地球》的探索,借鉴了西方特别是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创作模式,结合中国电影发展现状与资本状况,建立了一套中国科幻电影前期筹备、拍摄和后期制作的完整流程。

D.通过《流浪地球》的探索,结合中国电影发展现状与资本状况,借鉴了西方特别是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创作模式,建立了一套中国科幻电影前期筹备、拍摄和后期制作的完整流程。

B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介词“通过”淹没主语,可排除C、D两项;二是语序不当,应是先“借鉴”再“结合”,然后才是“建立”,可排除A项。

故选B项。

]

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观众看到这样的设计时就会达到极大的审美契合,觉得无比亲切

B.中国观众看到这样的设计时就会觉得无比亲切,也会达到极大的审美契合

C.这样的设计会让中国观众觉得无比亲切,也会让观众与设计者达到极大的审美契合

D.这样的设计会让中国观众看到时达到极大的审美契合,觉得无比亲切

C [根据前后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所填句子应该以“这样的设计”为陈述对象,可排除A、B两项;“让中国观众觉得无比亲切”和“也会让观众与设计者达到极大的审美契合”有先后逻辑顺序,不能颠倒,可排除D项。

故选C项。

]

5.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丁内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B.吏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诏”是指帝王的命令或文告,常见的表达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制、诰、敕、谕等。

D.谥,是他人给予死者的一种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

B [B项,吏部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武官由兵部掌管,科举由礼部掌管。

]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农业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血缘、亲情等概念随之牢牢扎根于民族灵魂深处,内化为注重伦理道德的社会心理基石。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①,如因循守旧、重农抑商的思维模式等,同时由于农业过度开发,②,文明衰落的例子屡见不鲜。

随着工业文明的出现,一种人本主义文化强势袭来,追求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笃信“人定胜天”,向大自然无限攫取生产资料。

伴随环境的逐渐恶化,③。

在此背景下,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文明形态应运而生。

①                                    

②                                    

③                                    

[解析] ①处承前谈论农业文明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同时又启后分析其弊端,结合文本来看,横线处与后文关系更为密切;②处与前句“由于农业过度开发”和后句“文明衰落的例子屡见不鲜”关系都比较密切,处于一个过渡句位置,即横线处填写内容是前句的结果,同时又是后句的原因;③处后面是句号,可见横线处与前句关系更为密切,即“伴随环境的逐渐恶化”会产生的后果,从后面的句子来看,“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文明形态应运而生”可见,一种旧有的文明正在走向没落。

[答案] ①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局限性 ②带来生态环境恶化 ③人类文明也呈现出衰落之势(6分,一句给2分,意思对即可)

7.仿照横线前句子的形式,另写两个句子,使之与横线前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6分)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________,________,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

这些精神元素,融进了中国人的道德血液,成为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

                                    

                                    

                                    

[解析] 横线前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是一个偏正短语,由修饰语“位卑未敢忘忧国”和中心语“爱国情怀”组成,因此,横线处所填语句也应该是偏正短语,且“偏”是古诗文名句,“正”是后文所说的“融进了中国人的道德血液”的“精神元素”。

明确了这些,选取自己熟知的“精神元素”以及与其相对应的古诗文名句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敬业精神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友善态度

8.请按情境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6分)

某学校团委组织全体高三学生于5月4日在学校大礼堂举行18岁成人仪式。

(1)仪式程序为:

面向国旗庄严宣誓;在团歌声中,家长陪伴学生迈过成人门。

请你写一段串词连接这两个程序,不超过80字。

(3分)

                                    

                                    

                                    

(2)活动后的第二天,在校园里,高二的一位同学问你:

“快要高考了,时间那么宝贵,为什么要参加这样的活动?

”请你用得体的话语回答他,表明你的看法。

不超过80字。

(3分)

                                    

                                    

                                    

[解析] 第

(1)问,串词一般分成两部分:

前一部分承上,总结上一个程序的意义;后一部分交代下一个程序,说明过程,阐明意义,引导行动。

拟写串词要紧扣题目要求,注意仪式的程序。

(2)问,一要注意回答的针对性,即回答快要高考了,时间宝贵,为什么还要参加成人仪式,可结合参加成人仪式对自己的影响回答;二要注意语言的得体,符合自己高三学生的身份。

[答案] 

(1)同学们,请牢记我们在国旗下的誓言!

接下来,请同学们在父母的陪伴下,在团歌优美的旋律中,盛装迈过成人门,接受最真挚的祝福,走向美好的明天!

(前后衔接1分,指令清晰1分,意义1分)

(2)快要高考了,时间确实宝贵,但参加成人仪式让我们受益匪浅。

它能激发我们备考的斗志,增强我们的责任意识,能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勇于担当,努力奋斗。

(3分。

围绕成人仪式的意义及其与高考的关系作答,意思相近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9分)

元日田家

薛 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出门儿妇去,乌龙①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②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 ①乌龙:

古代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

后世以乌龙泛指犬。

②士林:

此处指读书人。

9.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

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B.诗歌前三联写出了当地淳朴的民风。

庆祝元日时,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C.“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管彼此祝福健康长寿,暗含了诗人对此的欣赏。

D.“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A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

A项,“南村晴雪北村梅”互文见义,所以“不同的风景”错误。

]

10.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解析] 此诗诗题点明这首诗围绕田家过元日这一生活事件展开,而且前三联也都是围绕着“元日”和“田家”在进行描写,从中不难看出节日里人们的喜悦之情以及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

诗歌的最后两句,通过嘲笑读书人为了做官离乡别亲,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以看出诗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以及渴望回到家乡的迫切之心。

[答案] ①过节的愉悦之情。

“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暗含了一种愉悦之情。

②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

“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因做官而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渴望回归自然的思想感情。

③对回乡的渴望之情。

“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诗人回乡之心是多么的迫切。

④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

“树里茅檐”“蛮榼出门”“乌龙迎路”“但祝”“那愁”表现出当地民风的淳朴,流露出诗人的羡慕之情。

(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9分,每小题3分)

在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合同一般被称为契约。

传统契约中展现的契约观念,至今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对合同的看法。

史料表明,我国传统契约实践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深厚的制度沉淀。

目前能够解读出来的最早传世契约资料铭刻于青铜礼器上,记录了西周贵族之间就土地、奴隶等财产进行交换的行为。

《周礼》还记录了先秦时期使用竹木制作傅别、书契和质剂三种契约券书的方法,这些古老的契约应用于当时买卖、借贷等交易行为。

汉晋时期,人们依然以竹木制作交易券书,内容简单直接。

东晋以后,纸张开始应用于契约书写。

吐鲁番出土和敦煌发现的纸质契约跨越了我国北朝、唐和五代时期,记录了近600年间买卖、借贷、租佃等丰富的契约行为。

历史还记载,北宋时为了减少契约纠纷,曾经出现过由官方审定并印制的榜样契约。

从徽州等地发现的数以万计的传统契约来看,南宋以来契约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尽管我国传统社会中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合同法,但契约制度并不缺乏。

仅从文献记载看,传统契约制度体现在国家法律和社会习惯两个方面。

法律方面,唐代及其后各代法典对不同类别契约所需要满足的交易条件都有明确规定。

社会习惯方面,历代官箴、乡规民约以及家法族规对传统契约制度也有不同程度的记载。

此外,传统契约制度还直接体现在流传下来的丰富多样的契约文本中,这些文本是我们今天了解我国传统契约制度的活化石。

由于传统契约有一套格式和内容要求,契约往往由职业或半职业的代书人书写。

代书人为了方便,会根据当时的制度规定,结合缔约习惯制定各种契约契式,并装订成册。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明清时的士人开始收集整理契式文本,雕印成书并广为传播,如《尺牍双鱼》《五车万宝全书》等。

丰富的契约实践与深厚的书写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契约观念。

一是推崇信守契约的精神。

“署名为信”“恐人无信,故立此契”的诚实守信精神贯穿于传统社会契约的订立过程。

“一诺千金”“言必信”是传统社会崇尚的道德品质。

二是注重书面形式契约。

为了使契约能够被信守,传统社会中人们对“白纸黑字”“立字为据”十分倚重。

三是注重通过调解手段解决契约争议。

我国传统契约涉及的对象一般为“户婚田土”,官府视之为民间细故。

如果发生争议,由于诉讼成本高以及传统社会“息讼”意识深厚,当事人多选择由乡邻或家族进行调解处理。

传统社会的乡规民约中也积累了大量对契约争议进行调解的习惯。

(摘编自王旭《从传统契约中读出智慧》)

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契约相当于今天的合同,其中展现的契约观念,仍影响着现代人对合同的看法。

B.传统契约历史悠久,其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记录了贵族之间的某些财产交换行为。

C.传统契约制度存在于我国传统社会中,在国家法律和社会习惯两方面都有所体现。

D.传统契约多由代书人书写,为方便使用,代书人制定各种契约契式,并装订成册。

B [B项,据原文,“最早出现在西周”错,原文是“目前能够解读出来的……”。

]

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体从传统契约实践的历史、契约制度、契约观念三个方面展开论证。

B.文章以古代典籍或其他史料的记载、出土或发现的契约文献为据进行论证。

C.最后一段论述国人的契约观念,三个不同的方面调换顺序不影响论证逻辑。

D.除第一段之外,以下四段均采用总分式结构,使得文章论证思路清晰条理。

C [C项,三个方面有先后逻辑顺序,不宜调整。

]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由青铜礼器铭刻到竹木制作,再到纸质书写和印制,可以看出我国传统契约的历史发展轨迹。

B.两宋时期契约已广泛使用,由官方审定并印制的榜样契约的出现,有效杜绝了契约纠纷的发生。

C.如果没有“白纸黑字”“立字为据”的契约形式,就不可能催生社会“一诺千金”的道德品质。

D.当事人多选择通过调解来处理契约争议,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社会的人们“息讼”及家族意识深厚。

A [B项,据原文“杜绝”错误,广泛应用“在南宋以来”;C项,强加因果;D项,“根本原因”于文无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