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位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8710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8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位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一单元+位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一单元+位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一单元+位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一单元+位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位置.docx

《第一单元+位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位置.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位置.docx

第一单元+位置

一位置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

左右;前后;上下。

主要包括认识左右、前后、上下位置并会用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等内容,培养初步的空间概念。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以下特点: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

2、加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本单元教学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能发现和认识数学知识,习得的概念和方法能应用于描述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身边的事物,经历认识左右、前后、上下三种相对位置关系的关系。

2、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描述生活空间中某个人或某个物体的位置。

3、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能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前后、上下三种相对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概念。

教学建议:

本单元内容是一年级学生初次认识左右、前后、上下相对位置,并学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将位置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初步的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只是通过实际观察操作,学生才能获得有关物体位置的深刻印象,清楚地理解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正确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对比不同的位置,理解左右、前后、上下的相对位置关系。

3、重视联系实际,将所学的位置关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比如:

上下楼梯要靠右行;

公交车要前门上,后门下。

课时安排:

3课时

本单元用3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

课时

左右

1

前后

1

上下

1

总计

3

 

1左右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认识左右并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1、结合身边的事物,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2、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难点

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数学教科书、文具盒、笔。

教学过程:

(1)导入(创设情境)

师生谈话,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教室里有哪些物品。

给学生一定的交流时间。

师:

同学们,谁能说说我们的教室里都有些什么呀?

生:

黑板、投影、桌椅、国旗、值日表、、、、

设计意图:

让学生观察教室的物品,既能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又为后面描述物体间的左右关系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

1、认识左边与右边

物品的左和右

a、师:

请大家向前看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有哪些物品(黑板、值日表、课程表、国旗、、、、),请试着用“左”或“右”说出这些物品的位置。

师:

站到和学生一致的方向,进行示范引导。

如;黑板的左边有课程表;黑板的右边有值日表、、、、、、

生:

国旗的左边有、、、、、,国旗的右边有、、、、。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用“左”、“右”说出教室中其他物品的位置。

设计意图:

让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教室里的物品位置,在用左右描述熟悉环境中物品位置的活动中,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b、提出“摆课本和文具”的要求。

教师说(如:

课本放在文具盒的右边;铅笔放在课本右边、、、、)学生摆,同桌互相检查,交流摆的结果。

师:

谁能用“左”、“右”描述桌面上物品的位置?

请学生回答,全班谈论交流。

设计意图:

按位置要求摆放物品,是关于左和右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应用,为每个学生提供亲身操作的机会。

个体的左和右

a.认识身体的左和右

师:

我们每个人都有左右手,左右脚,那么根据所学同桌一组,互相用左、右来描述身体的各个部位。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同学身体上的左右。

让学生了解,人身体上有左手、右手、左脚、右脚等。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身体的部位来认识左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b.了解身体的左和右是确定的

提出用右手拿起数学书的要求,师生共同做。

然后教师提问:

为什么老师拿书的手你们的不在同一边呢?

让学生讨论,使学生了解每个人自身的左和右都是确定的。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面对面站立右手拿书方向的不同,引出观察对方左和右的问题。

使学生了解每个人自身左和右的确定性。

2、游戏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师请几位学生到教师前面做游戏,教师说口令:

立正,向右看齐,向左转,向右转,举起右手、举起左手、抬起右腿等口令,同时请下面学生检查前面学生动作完成情况,发现错误可举手指正错误的动作。

同时提问下面学生从右数第n位是谁、从左数第n位是谁等。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游戏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左右,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在游戏中学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3、身边的数学

出示教材上的交通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有什么现象。

在观察交流的活动中了解交通规则,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交通秩序。

设计意图:

选择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交流体会规则的定义,同时进行安全教育。

使学生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3)巩固新知

1、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1题,照样子说一说。

教师请一名学生作为合作者,说出老师手中拿出的物品,然后小组合作,任意拿物品进行观察交流。

设计意图:

通过示范,使学生了解做法和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分组活动效率。

2、练一练第2题,观察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几个小朋友,判断聪聪说的对不对。

设计意图:

在观察、讨论过程中,将现实生活中个体的左右移到图画情境中。

3、提出大头蛙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空间。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创造开放的、自主发展的机会,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

(4)达标反馈

习题:

1、上、下楼梯时要靠()行。

2、开车时要靠()行驶。

3、多数人写字用()手写字。

4、想一想,填一填。

3、8、6、10、5、9、7

从左往右数,6排在第()个,9排在第()个。

他们之间还有()和()。

从右往左数,9是第()个,10是第()个,8是第()个。

答案:

1、右。

2、右。

3、右。

4、3、6、10、5、2、4、6.

(5)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讲出还不懂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法找到依据。

(六)作业

答案:

(1)2、5、梨

(2)靴子/鞋、袜子、手套、围巾、两、两、5

(3)左、右

板书设计:

一位置

左右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实物和自己身体的左右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最后通过交流、游戏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

不足的地方是应尽可能多的列举涉及左右的方面,从而让学生更全面感受左右。

教学资料包

1、教学精彩片段

游戏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教师请几位学生到教师前面做游戏,教师说口令:

立正,向右看齐,向左转,向右转,举起右手、举起左手、抬起右腿等口令,同时请下面学生检查前面学生动作完成情况,发现错误可举手指正错误的动作。

同时提问下面学生从右数第n位是谁、从左数第n位是谁等。

此教学环节让学生用游戏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左右,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在游戏中学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教学资源

1、

(1)下楼的小朋友靠()走,上楼的小朋友靠()走。

(2)上楼、下楼和在路上行走我们都要靠()行走。

3、

 

上面一群小动物在一起休息,从左数小马是第()位,从右数小象是第()位。

小鹿的右边有()个,左边有()个,一共有()个。

答案:

1、

(1)右、右。

(2)右

2、7

3、4、4、8.

3、资料链接

在小学数学中常有这种题目:

在**的左边是什么?

在**的右边是什么?

但在解答的时候却常常有分歧:

有按观察者的位置来定位**的左右物体的,有按被观察者的位置来定位的.有很多参考书上却是以观察者自己的位置来定位被观察物体的左右.不知道该怎么去定位。

左右的定位是这样的:

1、被观察者是人时,讨论被观察者的左右是以被观察者的左右来确定的。

2、被观察者为其他物体时,如苹果等等,讨论被观察者的左右问题,是以观察者的左右来确定的。

3、被观察者是图片时,如果图片上是物体,按2中的方面确定,如果图片中是人,就会产生两种观察标准:

问图片中某人的左边是谁,就是以某人为标准的。

而问图片的左边是谁,就是以观察者为标准的。

上面这些方法,有的应该是科学的,有的只是一种约定俗成。

四、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

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结合身边的事物,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2、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有一点左右的概念,但要学生正确判断物体的位置时常常容易颠倒,空间观念差,要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有一定难度。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和学习,重视学生亲身体验。

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并采用各种有趣的小活动及多媒体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在观察与操作中认识和体验左右。

  

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学生的学习应以活动为主。

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还不能准确判断的情况下,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摆一摆、练一练的活动,逐渐加深对“左右”的位置关系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教室中的物品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很爱咱们的班集体,现在你就来观察咱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物品。

通过学生观察熟悉的物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探究新知

认识左边与右边

1、先认识物品的左和右,请学生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有哪些物品(黑板、值日表、课程表、国旗、、、、),并试着用“左”或“右”说出这些物品的位置。

教师站到和学生一致的方向,进行示范引导。

如;黑板的左边有课程表;黑板的右边有值日表、、、、、、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用“左”、“右”说出教室中其他物品的位置。

2、提出“摆课本和文具”的要求。

如:

课本放在文具盒的右边;铅笔放在课本右边、、、、)学生摆,同桌互相检查,交流摆的结果。

学生用“左”、“右”描述桌面上物品的位置。

3、个体的左和右

首先,要认识身体的左和右,引导学生说出同学身体上的左右。

让学生了解,人身体上有左手、右手、左脚、右脚等。

让学生从身体的部位来认识左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了解身体的左和右是确定的。

右手拿起数学书,师生共同做。

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老师拿书的手你们的不在同一边呢?

使学生了解每个人自身的左和右都是确定的。

4、游戏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师请几位学生到教师前面做游戏,教师说口令:

立正,向右看齐,向左转,向右转,举起右手、举起左手、抬起右腿等口令,同时请下面学生检查前面学生动作完成情况,发现错误可举手指正错误的动作。

同时提问下面学生从右数第n位是谁、从左数第n位是谁等。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游戏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左右,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在游戏中学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5、身边的数学

出示教材上的交通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有什么现象。

在观察交流的活动中了解交通规则,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交通秩序。

(三)小结。

  

通过让学生说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对知识的梳理能力。

  

5、说板书

位置

左右

以人的左右为观察点的情况:

以物体的左右为观察点的情况:

本节课的设计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以活动为主。

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学具及与同桌说一说、问一问、做一做等活动能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通过学生面对面及模拟上下楼梯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左右的相对性,继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板书起到了提示的作用。

  

  

 

2前后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认识前后并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认识前、后位置关系的过程。

2、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描述教室中某个人的位置。

3、受到做事要有毅力、遵守社会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难点:

重点

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前后位置关系的过程。

难点

感受前、后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龟兔赛跑动画,公共汽车站课件。

学生准备:

数学教科书、文具盒。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

孩子们,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个小故事,看完后我请大家来讲讲你看到的故事。

(看完后)

2、师:

根据你看的小视频给大家讲讲你看到的故事。

(请几个孩子讲讲故事,点评并指导,认识前后。

3、师再次讲龟兔赛跑的故事,体会前、后的相对关系。

4、提出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的问题,全班讨论。

(让学生知道做好一件事要有毅力、有耐心、要坚持到底。

设计意图:

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龟兔赛跑”的童话故事作为认识前、后的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感受前、后。

(2)探究新知

1、看图说话

教师谈话,说明前、后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然后播放公共汽车站课件。

交流从课件和图中了解到的事物和有关前后位置的数学信息。

如:

车上乘客的位置、上下车乘客的位置以及汽车运行到站点位置等。

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看法的意见。

设计意图:

以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公共汽车运行场景为素材,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并用前、后描述某事物的位置,或几个事物的相对位置。

2、实践活动

1)让学生观察教室前面有什么?

后面有什么?

(请同学用前后描述教室里的物品)

2)请学生观察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请同学回答)

3)请同学观察自己前面有几个人?

第几个是谁?

后面有几个人?

等问题。

(请同学回答)

4)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向后转,观察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前面的同学成为了后面)

5)请几个同学到前面做游戏:

站成一排,让下面同学来描述前面同学的前后位置。

让学生站成一个圈,请下面学生描述同学的位置。

设计意图:

在现实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学习前后奠定基础。

6)让学生按口令摆课本和文具:

课本在文具盒的前面,铅笔在文具盒的后面。

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体会前后的相对性,更全面的理解评判前后的标准。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习惯。

(3)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一题,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题意,再回答问题。

右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到图画,让学生再次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并能准确的描述。

2、练一练第二题,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再鼓励学生描述各组运动员的位置。

指导学生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会发现不同的位置关系。

既可以用左、右描述两组队员的位置,也可以用前、后描述每名运动员的位置。

3、让学生观察本班教室中同学的座位情况,鼓励学生用左右、前后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实际位置,加强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四)达标反馈

习题:

1、乘公交车时要()门上车,()门下车。

2、动物们去郊游。

走在最前面的是(),走在最后面的是()。

兔子走在猴子的()面,兔子走在小狗的()面。

老虎走在猴子的()面,猴子走在斑马的()面。

3、

(1)跑在最前面的是(),跑在最后面的是()。

(2)小丽跑第()名,小英跑第()名。

(3)小华跑在()、()、()的后面。

答案:

前、后;大象、斑马、斑马、后、前、前;小明、小娜、4、3、小英、小丽、小娜。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讲出还不懂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法找到依据。

(6)作业

答案:

1、

(1)斑马、后、4.

(2)后、乌龟、3。

(3)3、斑马、牛、小狗。

2、

(1)红红、林林。

(2)美美、红红。

3、5只。

4、

(1)小刚。

(2)4、4。

(3)10人。

 

板书设计:

一位置

前后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情境图和自己及同学的位置来理解前后的位置关系,最后通过交流、游戏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前后的位置关系。

不足的地方是应尽可能多的列举涉及前后的方面,从而让学生更全面感受前后。

教学资料包

1、教学资源

1、

体育场的上一站是(),体育场的下一站是(),从体育场到展览馆还要乘()站。

2、根据五名参赛选手的话排名次。

3、

()号车在最前面,5号车前面有()、()、()车,5号车后面是()号车。

4、

 

()在最前面,()在最后面,猴子后面有()。

松鼠排在()的后面。

猴子排在()的后面,()的前面。

答案:

1、剧场、少年宫、4.

2、B、D、C、A

3、3,3、4、1,2

4、老虎、熊猫、大象和熊猫,老虎、松鼠、大象。

2、资料链接

小学生数学认知学习的基本特征

1.生活常识是小学生数学认知的起点

要在儿童的生活常识和数学知识之间构建一座桥梁,让儿童从生活常识和经验出发,不断通过尝试、探索和反思,从而达到“普通常识”的“数学化”。

2.小学生数学认知是一个主体的数学活动过程

数学认知过程要成为一个“做数学”的过程,让儿童从生活常识出发,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去发现、了解、体验和掌握数学,去认识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的特性、总结数学的规律,去学会用数学、提高数学修养、发展数学能力。

3.小学生数学认知思维具有直观化的特征

由于一方面儿童生活常识是其数学认知的基础,另一方面儿童思维是以直观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要以直观为主要手段,让儿童理解并构建起数学认知结构。

4.小学生数学认知是一个“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的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而是主动的“再发现”和“再创造”学习的过程。

要让他们在数学活动或是实践中去重新发现或重新创造数学的概念、命题、法则、方法和原理。

 

3上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页,认识上下并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认识上、下位置关系的过程。

2、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描述生活空间中某个物体的位置。

3、能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难点:

重点

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描述物体的位置。

难点

感受前、后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歌曲《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视频,看图讲故事。

学生准备:

数学教科书、语文教科书、文具盒。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弯弯的月亮》,让学生边听边想歌词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

设计意图:

通过一首美妙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歌词中所描绘的景色,发展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2)探究新知

1、放“夜景”动画课件,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中的景物。

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找出图中所有的景物。

师:

这是一幅美丽的乡村夜景图,谁愿意说一说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景物?

对能够应用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关系来描述的,教师予以表扬。

设计意图:

欣赏动画课件,直观感受歌词中与画面的景物。

为讲故事和认识上、下做准备。

2、提出看图讲故事的要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乡村的图。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初步感受上、下。

3、鼓励学生用上、下描述景物位置,通过图中事物的位置,使学生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师:

同学们讲的真好,你们能试着用上、下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景物的位置吗?

学生可能会说:

小桥的下面有小河,还有小船;小男孩在桥上走,桥下面有一条船;小朋友们在大树下玩游戏。

师:

谁能说一说月亮、小桥和小船的位置?

学生会有不同回答,比如:

月亮在小桥上面,小船在小桥下面;月亮在上面,小桥在中间,小船在下面;月亮和小桥比,月亮在上面,小桥在下面,小桥和小船比,小桥在上面,小船在下面。

最后一种说法学生如果想不到,教师可以适当启发引导。

设计意图:

会用上、下描述空间物体的位置,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看图说话,教师谈话并出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柜中有哪些物品。

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说出一些物品的位置。

现在咱们来看一看课本中的物品柜,说一说柜中有什么?

生:

有书、玩具熊、娃娃。

生:

有鸡蛋、牛奶、面包。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只要说出柜中的物品即可。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再次引起学生的兴趣。

了解柜中的物品,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

5、提出“说一说柜中物品摆放位置”的要求,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

鼓励学生用上下或左右描述柜中物品位置。

师:

观察柜中物品,说一说是怎么摆放的,你能说出某件物品在柜中的位置吗?

生:

书在玩具的上面;玩具在书的下面。

生:

书的下面有玩具和牛奶。

生:

牛奶在鸡蛋的右边,娃娃在小熊的右边。

、、、、、、

只要学生说的位置正确就要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

给学生提供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表达看法的机会,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学会用上、下、左、右描述生活空间中某个物品的位置。

6、让学生按口令摆课本和文具。

师:

你们描述的都非常正确,下面你们和老师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

我们要做的游戏是按老师口令摆课本和文具,看谁摆的又快又正确。

例:

数学课本在语文课本的上面,文具盒在数学课本的上面。

、、、、

同桌互相检查摆放是否正确,同时自己巡视查看学生摆放情况。

7、观察教室中的物品,用上下描述物品的位置关系。

(请学生回答并点评)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上和下”,现在请你试着用“上”、“下”来描述教师中的物品。

生:

国旗在黑板的上面。

生:

电扇在课桌的上面。

生:

凳子在桌子的下面。

、、、、、、、

学生描述的正确即可。

设计意图:

在现实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学习上下奠定基础。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体会上下的相对性,更全面的理解评判上下的标准。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习惯。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6页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卧室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

然后让学生从自己观察的角度出发,先说出地球仪的位置,再鼓励学生说出卧室中其他物品的位置。

设计意图:

在具体情境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的位置,用不同的方式描述某件物品。

2、练一练第2题,先观察水果架图,说一说有什么水果,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