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8575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docx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docx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

实验课题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况:

本课题是我校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力图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成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突破口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兴趣为起点,以自主活动(看、听、说、写、寻)为过程,促成能力的形成和情感的内化,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课题的提出

   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深刻指出:

“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

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

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精神。

”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是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同时,信息技术对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作用。

而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特殊素质,是推动个体顺应环境、开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能。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环境对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实质上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各种作息资源,并通过与他人(如老师、同学)的合作与帮助,在与有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构建起自己的关于外部世界的意义的认识的过程。

这种理论学生的中心地位和主体作用,重视个人经验的知识整合和个性理解的意义建构。

获取知识意义的多少并不取决于学生对“教”的被动反应和接受,而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经验和建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个灌输者,而是一个帮助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

人本主义理论(主体论)认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要进行教学改革,必须充分认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也只有如此,才可能有学生的自我发展,乃至教学质量的提高。

要重视学习者的意愿、需求、价值观,相信任何一个正常学生都能借助一定手段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从教育的起源看,人们之所以耗费精力去组织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

叶圣陶言:

“教是为了不教”,可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求知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实现由被动静听的机械学习到主动探索式的创造性学习的转变,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可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习惯、地理环境、文化氛围等因素影响很多教师还在自觉不自觉地使用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赞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对教师依赖性严重,知识内化程度不够,自主学习能力很底,教学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正因为意识到旧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要求,于是,我校选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我校的实验课题。

现代科技发展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传播手段为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手段和应用工具,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果应用适当,则可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

同时,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形成一套较完善的教学模式。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

作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信息技术教师,在面临“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再用陈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就难以培养出智能充分发展的创造型人才。

通过开展本课题研究,我们带出一批素质全面、开拓创新的教师。

通过几年的研究,课题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绩。

总结出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实验具体实施

(一)健全课题实验组织

(1)现代教育技术实验领导小组:

组 长:

刘志华

副组长:

高飞、郭爱君

成 员:

胡利民、李建华、袁应保、陈智荣、高全林

(2)实验总课题组:

组 长:

郭爱君

副组长:

李建华

成 员:

高和平、赵明、刘进宝、吕文娟、何丽萍、张埃平、郭圣安、魏炎、杨三才、韩慧珍、赵鹏春

(3)信息技术实验组:

组 长:

李建华、

副组长:

陈智华

成 员:

王锦梅、吕晓丽、张建祥、王北平、毕瑞青

(4)作业组:

组 长:

陈智荣

副组长:

高全林

成 员:

史永生、王锦梅、吕晓丽、张建祥、王北平

(二)强化课题研究队伍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为了课题研究顺利实施,提高课题研究质量,我们非常重视理论学习,一方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同时更要运用这个现代化有力武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从网上下载一些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章,从图书室借阅相关的报刊杂志以及一些能反映教育科研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的文章组织起来供大家学习。

坚持每周一次大组学习,组织全体成员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文章,探讨与课题研究的相关问题,及时总结和交流研究过程中的经验,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博采众长,提升自我。

课题组成员经常参加国家、省级培训,如刘志华校长多次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上岗培训,听取专家报告,张建祥老师多次参加省级多媒体软件培训,王北平老师参加陕西省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

课题组成员们多次到北京、江西、西安等地学习培训。

外出学习给我们课题组带来了新的活力,组员们不断接受新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增强实验能力和责任感。

(三)抓好课题管理,规范课题操作,确保课题研究质量。

严格课题管理,规范课题操作是课题研究能否得到顺利进行的又一重要保证。

为了使本课题得以顺利实施,我们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做到管理规范化,操作程序化,研究一体化。

(1)强化组织管理力度。

学校成立现代教育技术实验领导小组,并选择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工作方面有一定经验的教师组成课题组,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老师组成作业组。

学校制定具体的实验工作管理办法,提出各实验组及成员的基本要求和职责,严格规范实验课题的有序进行。

(2)认真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方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题的开展。

认真制定课题方案是课题实施的重要保证。

因此,我们非常重视课题研究方法案的制定。

在制定方案时,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过认真调配,细致分析,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总的实施方案,然后按照总方案要求,各实验教师进一步细化目标要求,找准切入点,找到结合点,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个人实施计划。

为课题的顺利开展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3)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明确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是课题实施开展的重要保证。

为此,我们组织全体教师利用三周时间,深入学习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在各自教学内容中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模式和手段,减少教学的强制性、统一性和标准性,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开放性,努力推进教学由教师教向学生自主学的转变,创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良好氛围,形成有利用培养学生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氛围,从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4)确保课题实验经费。

学校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实验所需经费足额投放,及时添置设备,根据实验的需要购进软件。

实验组订购大量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有关刊物,促进实验教师的研究能力。

(5)落实课题实施计划。

贯彻落实实施计划是课题研究的关键。

为了使课题计划落到实处,我们定期开展实验研究,认真上好专题研究课,作好实验研究记录,及时作好经验总结。

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做有机结合。

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坚持每两周一次学习交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周写一篇随笔,每人每月写一篇阶段分析,每月上一节研讨课,每学期每人至少发表一篇市级以上论文。

      几年来,课题组成员平均每人上研讨课8节以上,累计近60节,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四)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载体,是课题实施的主阵地。

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绝非是通过一两件作品、一两道编程题或几次比赛就能这到的。

必须通过长期的有目的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

       几年来,我们着重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有益的探讨。

每学期都开展公开课、评优课、研究课等活动。

为确保每次研究课均能收到实效,课题组经过研讨,在教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对课前设计和课后反思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

                    

       1、课前思考:

1、本课适宜采用哪种教法?

你为何选择此方法?

2、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3、通过本节课学习要达到什么目的?

同时发展学生哪几种能力?

4、是否与其它学科进行了整合?

5、你准备用何种方法进行效果检测?

6、本课结束后,你要收集哪些资料?

       2、课堂重视:

⑴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并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⑵学生有权选择所呈现的学习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⑶重视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

尤其是对学生自主探求知识能力的培养,它是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

⑷提倡小组协作学习,开展小组讨论。

让他们在争论中点燃探究学习火花。

⑸通过对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

让他们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明确自己今后努力方向。

        3、课后分析:

(1)你选择的教法是否恰当,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2)启发的是否成功?

时机是否恰当,有没有更好的时机?

(3)本课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

你所期望的学生能力有否发展?

为什么?

(4)你使用的检测手段是否有效?

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5)收集的资料能从哪些方面佐证课题?

(6)本研究课对课题研究有哪些贡献(包括经验和教训)?

   课题组成员上信息技术课都必须对照操作程序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使以后的研究课不再偏离研究方向,为最大限度地取得实验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举办了学校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电子小报和电子网页兴趣小组,不定期的进行活动。

我们还积极参加省、市、县每次举办的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学奥林匹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三、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创设一个融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自主性、渗透性、思考性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氛围。

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明显转变。

学校本着发展的目的,把“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培养优秀人才,一切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理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使学校领导到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工作作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本着“成才成人”的教育教学原则,教师放弃了师道尊严的长者、学者的架子,站到学生之中,与他们一起研究遇到的问题,展现出真正的平等友爱。

在教学设计中,注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课堂上,教师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设计教学活动,采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功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得到自由发展。

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开发、活动的组织和现场表现的激励,从而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使他们乐学、会学,最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教学的环境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我校在“九五”课题实验中,已购进安装了近300万元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十五”课题实验三年来,先后又投资100多万元,购置了各科电子备课系统、校园管理系统、师生电子阅览系统、课件制作资源库,建成了校园网,加入了“校校通”远程教育资源网和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接入100M宽带网。

这些硬件设施加上各种课件、电子备课库、电子阅览库以及其它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和闭路电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对于教师备课、辅导以及学生预习、复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研究结果表明,运用信息技术或信息技术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探索。

我们分别对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整理如下:

学生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等级(%)

项目    

2001.11 

 2002.6  

2003.9  

 2004.2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趣   

47  

34    

19  

53 

32 

15 

79 

10 

11

91

6 

3  

能否激发学习动机     

51 

27  

22     

56  

22  

17  

77 

12 

11  

92 

4  

4  

能否引起积极思考     

35  

26  

39  

57 

16 

27 

74  

7 

19 

94 

3  

3  

是否有利于探索新知    

26  

35 

39  

47 

21 

32 

70  

13 

17 

89 

4  

7  

是否有利于学习水平提高  

21  

38 

41 

33 

36 

31 

61 

16 

23 

82 

6  

12 

注:

A、能有最佳效果   B、效果一般  C、效果较差

(四)学生掌握了各具特色的主动探索的学习方法。

由于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表现出个性化、多元化。

有的老师经常运用的“小老师”制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在备课、练习设计时,让学生自主的查询各种资料,不仅使其学到了知识,更主要的在于掌握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

使教学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

如学生经常利用的问题导读法、发现法、协作讨论法等,在教学中成效明显。

(五)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对各种信息资料进行搜集、分类、选择、取舍、分析判断,还能用来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生物科在赵鹏春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生物——环保”课题研究下,学生通过调查、检测、网上资料查询,分析了府谷县环境污染情况,撰写了调查报告,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设计了节水水轮头,制作了环保网页,实验小组获得省级奖励。

韩慧珍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的社会实践调查《府谷县焦炭生产企业污染及治理对策》,调查研究了若干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在网上查询相头政策性和技术性问题,以及其它地区治污经验,提出建设性的治污措施,受到企业主的肯定。

在我校制定校园五年规划方案时,学生提出的提高土地利用率美化校园环境的建议得到规划小组的肯定,部分建议被采纳。

学生自导自演的课本剧《雷雨》、《白毛女》、《盲人摸象》等在汇演中获得极大的赞誉。

学生制作的FLASH动画、网页、帮助教师制作的一些课件,充分地说明了开始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探索和建构新的教学模式

(1)七环节教学模式:

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高中的学科特点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已初步探索出适应学校和学生特点的新教学模式——七环节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提出主题――主体互动――自主探索――课堂小结――媒体测评――主题延伸”,具体流程如下:

生生互动

竞赛

选拔

师生互动

人机互动

立体互动

自主探求

情境式

学习

主体参与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

提出主题

课堂小结

水平达标测试

媒体

测试

自主研究学习

主题

延伸

相关知识资源

创设情境

小课题实验

挖掘资源

 

 

 

 

 

它虽保留了“传递――教学”的活动过程,但更主要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主体论”新理念,实现了多方互动,学生利用了现代技术环境,在“动”中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

还可使学习活动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等能力。

七环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依年级、科目、内容、学生层次的不同而各有侧重,其课堂教学结构也各具特色.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情境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课堂教学结构,无一例外地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贯彻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宗旨的原则。

情境式教学意在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如蔚占环老师在讲授《西厢记》一文时,运用了自己制作的CAI课件,将古典音乐、人物表演、师生对白融为一体,使学生在亲临其境中去感悟、去发现,课堂教学十分成功,该课被评为我校年度优质课,CAI课件被评为省级二等奖。

探究式教学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和独立钻研知识等方面的内容,以小课题形式,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协作、讨论,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由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郭圣安老师在讲授地理《东南亚》一节内容时,让每位学生提出一个与东南亚有关的问题。

学生们从地理角度、历史角度、政治角度提出诸多小课题,有些学生还能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10+3”对话合作的前景展望和影响,这些重大热点问题的角度提出课题,之后大家又分工协作,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渠道搜寻了相当全面的知识,提出东亚三国与东盟合作的诸多合理化建议。

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人文精神也就在探究式学习中形成了,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网络教学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也为现代化教育提出了新的模式--网络远程教育模式。

它不仅仅是教育手段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技术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亦即各种内容与手段的现代化,还可通过独特的途径产生其它方式所不能产生的效果,使相对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式多元化。

运用远程教学网络进行课题实验前,我们专门对2002年的高二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表格一:

你喜欢上网吗?

喜 欢

不 喜 欢

未 回 答

学生情况 〔%〕

77%

19%

4%

表格二:

上网内容

游戏

聊天

浏览体育

影视信息

发E-mail

学习

时政

远程

教育

其它

60%

29.5%

62.5%

17%

22%

9.2%

23%

从调查表中可看出:

绝大多数学生都热衷于网络资源,但上网的目的却多种多样,对此只能导,不能堵。

如何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兴趣作好教材与网络资源的整合,把上网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渠道,从中获取新知,提升自己,这是每个实验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

我校于2002年春开通“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络”,并有专门的网络教室,配有专门的管理教师,全天候开放,供学生上网学习、查询,遇到困难由专业老师随时指导。

各科任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通过设定教学目标,提出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任务探究、自主探究、合作式探究。

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模式如下:

小组学习目标与任务

协作

交流

小组汇报

个人学习目标与任务

自主学习

个人成果

多元评价和意义建构 

 

 

 

 

 

 

 

它通过“人――机(网络)――人”交互进行信息交流,教师在网上进行学习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取得了显著效果。

例如:

张埃平老师在讲授世界史《联合国》内容时,设定如下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学生运用网络查询资料,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去解决问题:

①了解联合国(网络资源);②评价联合国(教学任务);③联合国今天受到哪些挑战(提出问题);④联合国在环境与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的作用;⑤如果你能参与联合国,你最关心什么事?

这样的教学设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了可利用的资源,取得很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

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和丰富性,学生活动的自主性和互补性,学习评价的过程性和开放性,使学生学习结果的社会性、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明显跨越,个性化教育和多元化教育不断成为现实,很好地实现了网络教学的目标。

                               

(3)学生主动参与式教学模式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导(引导入门)、激(激发兴趣)、评(科学评价)、测(目标检测)”的形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

李建华老师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自主性教学模式“:

问题设疑――指导自学――自主质疑――讨论探究――变式训练――释疑归纳”,经校内推广,在教学中取得极大成功,近两年在高考和奥赛中所取得的成绩,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七)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明显提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学校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了以课题带动教学,以科研促进教育的态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普遍提高,学校高考上本科人数继97年突破百人关,2000年突破200人关,去年又突破了300人大关。

在2003年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生信息技术竞赛中,有39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

在2004年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生信息技术竞赛中,又有  人次获省级奖, 人次获国家奖。

2002年以来,学校先后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示范高中”,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校园”,顺利晋升为省级“重点高中”。

几年来,教师制作的课件,有30个在国家、省、市级教学成果比赛中获奖;教师撰写的论文,有150多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在府谷县和榆林市举办的“教坛新秀”评先中,先后有16名老师取得优异成绩;作为一所偏僻的中学,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课题实验研究分不开的。

四、课题实验研究问题与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不容置疑,但实验中也有不少需改进的问题:

1.技术操作方面

部分教师操作技能尚不够熟练,时机把握不够准确,不能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适当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影响着实验的信度和效度。

2.课件设计和运用方面

有的课件制作设计(包括内容的选择,色彩的搭配等)不够科学,教学时灵活性较差,减弱了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3.协作精神

课题实验是众多教师集体协作的结果,需大力倡导协作精神,将各科教师横向联合分工协作,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这一方面的运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4.课堂运作

从实践过程看,现代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松散性和难控制性。

因为网络环境下内容是开放的,学习是互动的,内容选择是自主的,这就给教师的组织教学增大了难度,教师只有变封闭式教育观念为开放式教育观念,才能迎接技术革命和教育改革的挑战。

5.教学评价标准

就目前看,教学实验的评价仍然是较粗糙的,特别是对实验工作的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定性和定量分析等还有些不够深入、细致,需要热衷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6.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需进行进一步的整合

如何深刻理解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如何在整合中形成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如何更好地实现在整合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亟待更深层次的探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