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共4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8238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3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共4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共4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共4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共4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共4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共4套.docx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共4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共4套.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共4套.docx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共4套

高一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第Ⅱ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

A.嫡长子继承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宗法制

2、“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3、康熙在1711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

“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

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

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

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

4、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

“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

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

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增强了民族意识B.推翻了封建帝制C.确立了共和政体D.实现了民族独立

7、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

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B.遵义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

C.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8、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9、某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

“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

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

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

”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A.“九二共识”B.《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C.连战“和平之旅”演讲D.“一国两制”构想提出

10、1951年6月美国《时代》周刊首次为西方人介绍周恩来,标题是:

共产主义者周恩来。

“他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

”《时代》周刊如此介绍周恩来说明

A.当时中美处于全面对抗B.《时代》周刊的文章都是不负责任的

C.中国是美国的头号战略对手D.美国“冷战”的重心在亚洲

11、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参加某次会议时说:

“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

”这次会议是

A.1945年重庆谈判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D.1971年联合国大会

12、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

“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

”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

美国这样做是因为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B.美国需要进一步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C.美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D.美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没有原则

13、右图所反映的外交事件相同点在于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14、马克思说:

“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D.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15、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B.梭伦改革彻底化解了社会矛盾

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16、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时,占领了整个地中海世界。

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

“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

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

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解决这一困难的措施是

A.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B.开始实施万民法

C.进一步完善公民法D.自然法取代公民法

17、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领袖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女王)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

维多利亚女王“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的主要原因是

A.受政治体制的约束B.政府决策的合理有效

C.女王有较高的素养D.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

1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保守势力B.摒弃了等级制度C.平民可直选总统D.有利于巩固共和制

19、梁启超曾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考察美国的宪政制度,他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

“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两重之爱国心者也。

质而言之,则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

”这里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共和制B.联邦制C.代议制D.三权分立

20、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

卡梅伦(保守党)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B.国王的态度C.议会的信任程度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21、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

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22、“工人在失败面前无所畏惧,并已准备好在德军进城后引发的武装冲突中与敌人血战到底……新成立的临时政府的首脑……担心工人们会用国民自卫军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激怒德国人。

”该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

A.巴黎公社B.英国宪章运动C.光荣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

23、《全球通史》中说:

“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这强调的是

A.民族主义顽强地对抗着工业化对全球的影响

B.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C.经济全球化是由于先进工具的创制引发的

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所接受并实践

24、1871年4月17日,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的时候,马克思在写给路·库格曼的信中就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

”信中说的“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的新起点”的依据应该是

A.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建立工农联盟并肩战斗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国家

25、十月革命时期的《真理报》副主编季诺维耶夫曾说:

“二月革命胜利后,弗·伊(列宁)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

”“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

A.俄国退出世界大战B.发动七月革命C.进行社会主义革命D.建立苏维埃政府

26、“每个人都发来了回电。

核心内容是,为了挽救俄国和保持前线部队的安定,我必须退位。

我同意了……凌晨1点,我带着一颗因痛苦而沉重的心离开了普斯科夫。

我周围到处都是背叛、懦弱和欺骗!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B.七月流血事件C.苏联成立D.俄国十月革命

27、某条约有如下内容:

“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

……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北大西洋公约》B.《华沙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28、1988年日本《产经新闻》报道

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

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日本

A.经济高速发展B.继续追随美国C.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试图称霸世界

29、联合国成立后一度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在争霸中,苏联一度处于优势B.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C.西欧、日本不再对美国唯命是从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30、“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

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该材料表明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40分)

31、(14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

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各国的民主道路并不相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

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

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材料三

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材料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材料一中的“英国文化模式”有何特点?

(6分)

⑵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民主政治体制有什么“创新”?

试结合材料四说明这一创新的重大意义。

(4分)

⑶据材料三、一说明,德国的政治体制与英国有何不同特点?

(4分)

32、(12分)2012年始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市场对欧盟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欧盟路在何方,举世瞩目。

阅读材料,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

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

材料二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

——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世界经济简史》

材料三(上世纪)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

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

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1)依据材料一分析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要达到什么目的?

(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先贤们倡导欧洲统一的目的是什么?

(4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欧共体的成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4分)

【注】第33题在答题纸上。

高一历史期末质量检测答题纸

2013.1

题号

总分

总分人

31

32

33

得分

31、(14分)

 

32、(12分)

 

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执政官克利斯提尼时期,雅典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

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个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

如写名的人数超过六千。

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十年。

材料二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

雅典公民大会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

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

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臧嵘《历史》

材料三: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雅典公

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

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渎神和蛊惑青年

⑴概括材料一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并指出它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4分)

⑵据

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有哪些?

(4分)

⑶据材料三,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4分)

 

高一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第Ⅱ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电视剧呈现如下情节:

关中地区发生旱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诏书,直接送工部和户部执行赈灾。

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是

A.秦朝B.唐朝C.元朝D.明朝

2、慈禧曾说:

“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

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

……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

”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A.顽固派 B.洋务派C.太平军  D.义和团

3、“中共将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暴动政变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

”该宣言的发表

A.说明中共放弃了武装的领导权B.表明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4、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①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制度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摧毁了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②③④

5、“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其中“不折腾”是对历史事件教训的吸取,这样的事件包括

A.一国两制B.三大改造C.文化大革命D.多党合作

6、《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

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7、《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

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很快解体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8、下列事件中,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破产的是

A.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B.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交

C.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

D.1978年,中日双方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9、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

图一毛泽东会见斯大林图二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图三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

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

C.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D.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10、有学者认为:

“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11、《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

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

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

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

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

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C.最高行政机关  D.最高立法机关

12、《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是因为

A.习惯法是保护贵族利益的法律  B.习惯法是传统法律,不容更改

C.习惯法可以随意解释,利于保护贵族特权  D.习惯法是公平的

13、公元1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了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根据

A.罗马万民法B.埃及习惯法C.雅典自然法D.罗马公民法

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

”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协调

A.南方与北方的关系B.大州与小州的关系

C.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D.联邦与各州的关系

15、马克思说: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

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这个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16、某著作中写道:

邦联建立不久,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它就像一个“四肢指挥头脑的怪物。

”华盛顿将它比喻为“沙子扭成的绳子”。

这些比喻旨在讽刺美国

A.各州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B.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C.两党对垒,交替执政D.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1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

其主要原因是

A.法国不断地对外扩张B.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C.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D.责任内阁制的高效运转

1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因素是

A.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B.英、法、德出现重大的工人运动

C.吸收人类19世纪早期创造的优秀思想成果

D.马克思、恩格斯与工人运动密切联系

19、某同学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D.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20、有学者认为:

“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

”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国际建立

C.布尔什维主义诞生D.巴黎公社革命

21、俄国二月革命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具体表现是

A、推翻了沙皇专制政权B、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

C、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D、无产阶级掌握政府的权力

22、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

“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D.发动科索沃战争

23、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

“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

“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24、“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25、“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A.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

C.雅尔塔会议没有协调美苏关系 D.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50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