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五次周考语文.docx
《高三第五次周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五次周考语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五次周考语文
2019-2020年高三第五次周考(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请将选出的单项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卷所附的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其余各题按照题号答在答题卷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
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阅读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莫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
最初的“俗”,源于人的生存本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与适应。
当人的生存选择与适应“习惯成自然”时,我们就有了“俗”。
“积习成俗”便是对“俗”之成因最原初的表述。
“积习”而“成俗”,说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是无需言明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
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且日趋精密,乡民社会的默契需要规范并敞亮为“乡约”,于是“约定俗成”成为“俗”的自觉构建。
这种体现出乡民社会“民风世情”的俗,也往往成为“法”的适用基础。
中国古人所说“王道无非人情”,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俗,在一定语境中其实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
因此,“约定俗成”之“俗”往往又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在我们这个格外看重“名正言顺”的国度尤其如此。
《荀子·正名》曰: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这句话让我们联想到“命名”这个词。
对一个事物的指称以及进而的评判“合适”与否,可以“约之以命”,也可以以“约”代“命”。
这种以“乡约”替以“天命”的方式,体现出荀子“人定胜天”的理念。
无论是“积习成俗”还是“约定俗成”,都说明“俗”是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向。
当外乡人试图与之交往或融入之时,“入乡随俗”就成为一个必要的沟通方式。
“入乡随俗”是为着交往和融入的需要去附随某种文化养成;不过随着交往的深入,也有可能变“附随”为“追随”,通过“文化认同”而实现“身份归属”。
但是就一般情形而言,“入乡随俗”并不意味着放弃原有的文化身份,“随俗”作为“入乡”的权宜之举,是为着缩短距离感与释放亲和力。
但是,“积习”也好,“约定”也好,“俗”的“群体性”呈现总有其“局限性”。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是空间局限,“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说的是时间局限。
固然,局限性决定了“俗”的特殊性,众多的特殊性又构成了“俗”的多样性并呈现出文化的丰富性;但显而易见的是,适宜某一社会的“俗”,对其余乡民社会可能“不宜”;某一乡民社会彼时之“俗”,也可能在时过境迁后变得“不宜”……“俗”的空间“界域”与时间“代沟”在交流之时,既可能交融也可能交锋。
我国作为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古国,作为多民族一体化的文化大国,其最重要的构成特征就是在发展中丰富,同时又在丰富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发展的动因是每一个体的“自强不息”,丰富的成因则是个体之间的“厚德载物”,前者意味着“奋发”,而后者意味着“包容”。
也因此,“和而不同”成为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的“公约”。
“公约”可为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成为众多个体超越一己“俗”念、求取“公约”的共同理想。
这个“共同理想”因超越局限性、特殊性之“俗”而被称为“雅”,如《荀子·荣辱》所言:
“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
(节选自《中国艺术报》2011年11月23日)
1.下列关于“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所谈的“俗”并非“俗气”“庸俗”之意,而是指民风民俗;俗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更确切说应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
B.积习成俗表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也是无需言明的默契和无需说理的律令,而这是日后施行法律的基础。
C.俗,最初是因“积习”而成。
后来随着社会组织日趋复杂和精密,一定的乡民社会需要规范、透明的公约,俗就依“约定”而成。
D.俗,有着它的地域性和时间性,不论是“积习成俗”的“俗”还是“约定俗成”的“俗”,都体现着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俗,在一定情况下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
对一个人的言行进行评判,就可以用“乡约”的方式。
B.入乡随俗是外乡人与某个乡民社会进行沟通、交往和融入的一种方式,但随着交往的深入,外乡人都会通过文化认同完全融入当地社会。
C.俗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不同空间界域和不同时间代沟的俗交流时,有可能相互交融,包容同化;也有可能互不相容,相互交锋。
D.作为多民族一体化的文化习俗既要不断发展,又要不断丰富。
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个体的奋发,而丰富的形成则有赖于个体间的相互包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所讲的“王道无非人情”表明,国家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乡民社会的民风世俗,法律的制定也会照顾到百姓的风俗习惯。
B.荀子讲的“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表明,约定俗成的“俗”往往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
C.当今时代,我们要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使我国成为文化强国,就应该彻底摒弃具有个体特质的“俗”文化,而追求全民族共同认可的“雅”文化。
D.荀子所言“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讲的就是真正的贤人君子会跳出带有局限性的一己之俗,而追求代表共同理想的“雅”。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
父勰,梁湘东王萧绎镇西府谘议参军。
之推早传家业,年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
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博览群书,无不该洽①,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
绎以为其国左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
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
绎遣世子方诸出镇郢州,以之推掌管记。
值侯景陷郢州,频欲杀之,赖其行台郎中王则以获免,被囚送建业。
景平,还江陵。
时绎已自立,以之推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
后为周军所破。
大将军李显庆重之,荐往弘农,令掌其兄阳平公远书翰。
值河水暴长,具船将妻子来奔,经砥柱之险,时人称其勇决。
显祖见而悦之,即除奉朝请,引于内馆中,侍从左右,颇被顾眄。
天保末,从至天池,以为中书舍人,令中书郎段孝信将敕书出示之推。
之推营外饮酒,孝信还以状言,显祖乃曰:
“且停。
”由是遂寝。
寻迁中书舍人。
帝时有取索,恒令中使传旨,之推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
所进文章,皆是其封署,于进贤门奏之,待报方出。
兼善于文字,监校缮写,处事勤敏,号为称职。
帝甚加恩接,顾遇逾厚,为勋要者所嫉,常欲害之。
崔季舒等将谏也,之推取急还宅,故不连署。
及召集谏人,之推亦被唤入,勘无其名,方得免祸。
及周兵陷晋阳,帝轻骑还邺,窘急计无所从,之推因宦者侍中邓长颙进奔陈之策,仍劝募吴士千令人以为左右,取青、徐路共投陈国。
帝甚纳之,以告丞相阿那肱等。
阿那肱不愿入陈,劝帝送珍宝累重向青州。
虽不从之推计策,然犹以为平原太守,令守河津。
齐亡,入周,大象末为御史上士。
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甚见礼重。
寻以疾终。
有文三十卷,撰《家训》二十篇,并行于世。
(节选自《北齐书·颜之推》)
注:
①该洽:
博通,广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将军李显庆重之重:
器重
B.时人称其勇决称:
赞扬
C.即除奉朝请除:
授官
D.孝信还以状言状:
状告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颜之推有才华的一组是(3分)
①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②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
③兼善于文字,监校缮写④取急还宅,故不连署
⑤之推亦被唤入⑥有文三十卷,撰《家训》二十篇
A.①③⑥B.①②③C.②④⑤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颜之推很早就继承了家传的学业,十二岁就以门徒身份听萧绎讲授《庄》《老》,但他不喜欢这种虚谈,回到家里读书。
B.侯景攻陷郢州时,曾经多次想杀掉颜之推,因为颜之推做过行台郎中王才将其赦免,把他囚禁送至建业,后来颜之推回到江陵。
C.皇帝对颜之推恩宠很重,待遇越来越优厚,这种情况遭到了功勋卓著官居要职的人的嫉妒,甚至有了加害颜之推的企图。
D.北齐灭亡后,颜之推进入北周的朝廷做官,先是被任命为御史上士,后来又被隋太子召为学士,受到了隋太子的礼待和重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保末,从至天池,以为中书舍人,令中书郎段孝信将敕书出示之推。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灞上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①灞上:
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8.这首诗中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认为这首诗的颈联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2)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3)野芳发而幽香, 。
(欧阳修《醉翁亭记》)
(4)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5)大弦嘈嘈如急雨, 。
嘈嘈切切错杂弹, 。
(白居易《琵琶行》)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凿碑高手
余显斌
他是个瞎子,偏是个凿碑的高手。
他长到九岁,刚认识几个字时生了一场病,眼瞎了。
他爹一声长叹,让他学别的手艺好长大谋生,可他不,只爱凿碑。
因为凿碑是他的祖业。
他初学凿碑,并不动手,而是坐在父亲身边听,一边问父亲凿的是什么字,走的是哪一笔。
不久,一听锤声钎音,他就知道了是什么字。
父亲大惊,说这小东西,是凿碑的料。
以后,更是有意培养他。
十四岁上,他就精通了碑上凿字,而且篆隶楷草无体不会无体不精。
到了十六岁,各种龙凤花纹,更是刻得栩栩如生。
一日,他在石上刻了一串葡萄,颗颗晶莹,他爹摸着胡茬看,突然发现上面蹲了一只纤黑的小虫,挡住了视线,就伸手去打,虫并不飞走。
再仔细看,原来石色不纯,上有一黑点,他就势刻了一只小虫。
他爹哈哈一乐道,老了,老了。
语音中,有一份苍凉,还有一份欣慰。
他凿碑有讲究,尤其墓碑,上面轻易不凿龙。
他说,龙是神,是一个民族的神圣所在,不能随便凿在墓碑上。
凿在好人墓碑上,龙能生色;否则,玷污了神灵。
话虽如此说,他一生却仍然破过两次例。
一年,丰川大旱,十室九空,省府王督军父亲死去。
王督军来,一辆小车接走了他,要求他凿一块墓碑,碑上有字,且必须有一龙环绕。
他微微一笑,一杯茶后,开始凿碑,字用隶书,笔笔端庄,让满城书家见了赞叹不已。
待凿龙时,更是让内行人见了个个鼓掌。
可惜,龙无二目。
督军忙来请,道:
“先生,务请为龙凿上双眼。
”
他仍不慌不忙,拿起锤和钎,第一锤下去就偏了准头,砸在左手大拇指上,鲜血淋漓。
他摇头,苦笑:
“督军大人,看样子给龙凿眼尚需一段时日,待伤好后再干。
”
可是,死人入墓,已在眼前,总不能来一个无碑墓吧。
督军急了,苦苦恳求。
他一笑道:
“看样子,只能用双脚掌钎了,不过价钱可不一样。
”
“多少,尽管说。
”督军道。
“粮食十五万担。
”他掐着长长的手指算着道。
“你!
”督军跳起来,红了脸。
“督军大人,我一粒不要,请你拿来救济丰川百姓,也算督军大人的功德啊。
”一句话让督军松了口气,连连点头,碑凿好,他准备回去,督军道:
“先生就跟着粮车一块儿回去吧,也让丰川百姓知道先生的一番好意。
”
他笑,推辞:
“这是督军大人的德政,与瞎子何干?
瞎子不敢掠人之美。
”说完,一揖而去,飘然江湖。
第二次破例,已是十几年后。
一日,有人请他凿碑,上有“樱花之子”四字,并以双龙护碑。
他把银元推开,默坐了一会儿,道:
“给谁凿?
”
“你只管凿,管是谁。
”来人很干脆。
“瞎子不接不明来路的活儿。
”他冷冷摇头。
“告诉你,这是皇军小野二郎少将。
将军战死沙场,临终遗言,要葬在他征服过的土地上,要用他征服过的民族的图腾来服侍他。
”来人说,声音如剑,透着寒气。
他沉默了一会儿,道:
“是大官,少于五万块银元,想也别想。
”
来人愣了一下,接着哈哈大笑:
“钱能通神,果然不错。
”第二天,银元送来,他分文不取,发给镇民,可当夜“当啷啷”又被大家扔了回来,落了一屋。
他一声长叹,带几个人,上了后山,一心扑在整治石料上。
经过半个月又挖又炸,用了日军五六百斤炸药。
终于在后山寻到了两块上等石料。
他笑笑,很满意地说:
“一块做碑座,一块做碑。
”
然后把巨石运回来,一个人关起门来雕凿石料,绝不许人参观。
一个多月后,石碑凿成。
碑文以钟鼓文雕凿,双龙盘旋,腾龙欲去。
最让日军称叹的,是碑座,巨大的石鼓形,上有嵌碑的榫口,四龙盘旋。
石鼓四边。
云牙海水,樱花灿烂。
日军司令见了,拍拍他的肩,连夸大大地好,大大地好。
他抚须微笑,无言回家。
小野二郎骨灰下葬时,最隆重的仪式是立碑,几十个日兵将基座抬到墓前放好,然后又抬起巨大的石碑,向基座榫口插去。
日军司令带领日军,在墓前列队致敬。
石碑落下,“轰”地一声,震天巨响,基座石碑粉碎,日军顿时血肉横飞。
原来,他所要的炸药,除用了一小部分外,其余全部藏在挖空的基座里。
日军气势汹汹。
围了他的家,破门而入,里面空无一人。
以后丰川人再没有看见他。
(摘编自《岁月》2010年第一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说:
“他是个瞎子,偏是个凿碑的高手。
”这一段最主要的作用是吸引读者去了解“他”成为凿碑高手的过程。
B.“他”初学凿碑时,并不动手,只凭“听”“问”,不久即能以锤声钎音判断父亲所凿之字,足见其悟性极高,是块“凿碑的料”。
C.“他”十四岁刻葡萄时就势而刻的“小虫”竟让父亲误以为真,父亲的感慨从反面衬托了“他”技艺之纯熟、高超。
D.“他”在为王督军凿“龙眼”时,第一锤就不小心砸了手,“鲜血淋漓”,“他”恰好借机逼王督军赈济灾民。
E.小说主人公是个传奇人物,应该极富盛名,作者却避其姓名只以“他”代之,这不仅是为了增强神秘感,更是在暗示“他”代表了一种人格,一种精神。
(2)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概括。
(6分)
(3)小说写“他”从山上运回碑石后就“一个人关起门来雕凿石料,绝不许人参观”,这样安排情节有哪些作用?
(6分)
(4)小说以“凿碑高手”为题,有主题思想、创作意图、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分析。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吴阶平:
“红色御医”的传奇人生
余玮
考虑“吃饭问题”走上从医路
如果从16岁入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科算起,吴阶平可谓把一辈子的生命交给了他所热爱的医学事业。
他很坦率地说:
“我从来没有想过不做医生而去从事其他职业,我很早就决定做医生。
当然,这应该说是我父亲的决定。
”
在吴阶平的记忆里,父亲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只是在大方向上对孩子进行影响,诸如做人、为学、处事等,却很少具体关心他们哪门功课考了多少分。
在当时军阀割据、政治腐败的情况下,吴敬仪对子女今后从业作出要求,第一不要从政,第二不要从商。
他认为,官场太腐败,做官会身败名裂;社会动荡,经商会倾家荡产——要学科学技术,而且必须学医,医生决不会失业,不过,要学医一定要做个好医生,一定要进协和。
于是,吴门三代及近亲中有30余人从医。
同辈的姐夫陈舜省、大哥吴瑞萍、妹夫蔡如升、胞弟吴蔚然及吴阶平本人,分别在临床医学中外科、内科、儿科、泌尿外科领域里独领风骚。
1947年,吴阶平经著名泌尿科专家谢元甫教授推荐,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师从现代肿瘤内分泌奠基人哈金斯教授。
哈金斯非常喜欢这个年轻、勤奋的中国学生,有时看见吴阶平干脆利落地做实验、做手术,感慨地说:
“你有几只手啊!
”由于手术技术不一般。
吴阶平在美国落下了一个“三只手”的荣誉称号。
第二年年底,在进修即将结束时,哈金斯非常希望吴阶平能留下为自己主持临床工作。
然而,吴阶平却婉言谢绝了。
他知道自己应当回国发展祖国的泌尿外科。
见证共和国总理最后的岁月
在吴阶平家的书柜上方,一直悬挂着一张放大了的周恩来总理的黑白照片。
他生前总是说,总理的言行风度给了他“终生难忘的教诲”。
从1957年起,他在周恩来身边工作了近20年。
吴阶平多次担负为国内外最高领导人治病的特殊任务,事前事后总理都有具体指点。
总理对人热情关怀,无微不至。
不仅领导同志健康出现问题总理亲自过问,对普通患者也很关切。
这对吴阶平触动很大。
吴阶平最不愿意的是敬爱的周总理做自己的病人。
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就参加了对总理本人的医疗保健工作。
在那特殊的时代,日理万机的周恩来,终于积劳成疾。
1972年5月19日,经过专家会诊,诊断周恩来患了膀胱癌。
当时,负责周恩来医疗工作的,是中央领导小组及其领导下的一个医疗组。
吴阶平是医疗组的组长,医疗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为控制周恩来的病情,需要动手术,于是给中央领导小组成员打了报告。
在对周恩来进行膀胱镜检查的前一天。
医疗组接到指示,大意是为了慎重起见,做检查、观察和治疗要分“两步走”。
吴阶平认为,真要分“两步走”,很可能就永远没有第二步了。
这时,吴阶平灵机一动。
对邓颖超大姐说:
“如果我在检查的时候看见有一块小石头,顺便拿出来就不用再走第二步了。
是否还要留着等着走第二步?
”“当然就顺便拿出来了。
”邓颖超说。
这是吴阶平第一次为了敬爱的周总理斗胆冒险,缓解了周恩来的病情。
很快,电话里传来了毛泽东的原话:
“医生们两步并一步做得好,感谢他们。
”
“获奖专业户”心底最爱“伯乐奖”
几十年来,吴阶平所获的奖励不计其数,可谓“获奖专业户”。
仅临床科研方面,他已7次荣获全国科学技术奖。
1984年,他获得了巴黎红宝石荣誉奖章,1987年又获巴黎红宝石最高荣誉奖。
然而,当原北京医科大学向他颁发首届“伯乐奖”时,他说:
“我平生获得的奖励不止一种,但我最看重的是这‘伯乐奖’。
”
吴阶平自幼最讨厌死记硬背,上大学时还用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去戏弄死读书的同学。
因此,他当老师也不提倡自己的学生这样去做,力主把教知识变为教本领。
他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只有在实践和思考中运用,才会转化为才能;只有把实践、思考、知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走上自觉成长的道路。
他是这样教育学生的,也是这样做的。
吴阶平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独立完整的泌尿外科,培养了中国好几代泌尿外科医生。
他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断开拓的探索者,也是广栽桃李、识拔英才的医学“伯乐”。
他的学生郭应禄曾说:
“现在中国泌尿外科界的骨干力量,几乎都是吴老师培养出来的。
”
持手术刀的社会活动家
吴阶平不仅是一位医学家、教育学家,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曾有人称他为“中国‘医疗外交’中的特殊‘大使’”。
他出任过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先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80余次。
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吴大夫”,除了参与立法还要进行执法检查、监督,每年都要到不同的省市区检查法律的执行情况,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及时地收集信息、反馈情况或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不论是在手术台上,还是政治舞台上,吴阶平都是出色的。
退出领导岗位后,吴阶平仍在不倦地奋斗着。
生活中的他,没有业余时间,每天上、下午和晚上三个单元,始终在忙。
吴阶平生前曾告诫退休的老人,不要完全闲下来,要继续接触外界,联系社会,还要适当训练脑体、思考问题,这是维持健康体格的重要条件。
他身材不很高大,却透着博大深沉的气质,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双眼睛,蕴蓄着追索和求实,闪烁着睿智和刚毅。
2011年3月,一辈子孜孜不倦的吴阶平停止了自己的思考,停止了自己的脚步,完成了一卷多彩的人生传记,读来耐人寻味……
(选自《天津日报》,有删节)
(1)下面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吴阶平的父亲希望子女既能坦荡做人,又有一技之长以安身立命,所以为子女们选择了医学作为职业,很多子女也在医学领域学有所成。
B.吴阶平在美国学习阶段以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做实验、做手术方面,连他的老师哈金斯教授都自叹不如。
C.在周恩来总理患病期间,作为医疗组的组长,吴阶平在没有成功保障的情况下,冒着巨大的风险为总理做手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D.为祖国医学界广栽桃李、识拔英才是吴阶平的志愿,故而获奖不计其数的他最看重的却是原北京医科大学向他颁发的“伯乐奖”。
E.吴阶平始终践行着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信念,在退出领导岗位后,始终战斗在医疗卫生岗位的第一线,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2)吴阶平逐渐成长为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家,除了天赋和自身努力外,还有哪些外部原因?
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说明。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