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复习资料第三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27970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机床复习资料第三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数控机床复习资料第三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数控机床复习资料第三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数控机床复习资料第三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数控机床复习资料第三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控机床复习资料第三版.docx

《数控机床复习资料第三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机床复习资料第三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控机床复习资料第三版.docx

数控机床复习资料第三版

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复习资料

填空

1.现代数控机床(即CNC机床)一般由程序载体、输入装置、数控装置、伺服驱动及检测装置、机床本体及其辅助控制装置组成。

2.数控机床的分类

1)按运动控制方式分类:

点位控制数控机床、直线控制数控机床、轮廓控制数控机床

2)按伺服系统类型分类:

开环控制数控机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

区别标志:

有无位置检测装置,没有为开环控制,有则为闭环控制;半闭环也带有检测装置,检测转角。

3.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方法:

自动编程、手工编程

4.数控编程指令采用有EIA和ISO标准,我国采用的是ISO标准。

5.切削用量包括主轴转速(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量三个要素。

主轴转速(S=1000Vc/πD,Vc表示切削速度,D(mm)表示工件或刀具的直径)

切削深度由工艺系统的刚度决定。

6.刀具补偿的作用:

把零件轮廓转换成刀具中心点的轨迹

7.CNC实施插补前必须完成的两件工作:

1刀具补偿;2进给速度处理。

CNC装置控制刀具中心点。

8.旋转变压器是根据互感原理工作的。

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分为有刷和无刷两种。

9.伺服系统常见驱动元件:

步进电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和直线电机。

10.步进电机用电脉冲信号进行控制,并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机械角位移。

11直线电机是直接产生直线运动的电磁装置,电磁力矩直接作用于工作台。

12用直线逼近曲线的方法:

等间距法、等步长法和等误差法。

计算节点的方法:

等间距法、等步长法、等误差法。

13在编程时,X方向可以按半径值或直径值编程。

按增量坐标编程时,以径向实际位移量的2倍值表示。

14对刀的实质:

使“刀位点”与“对刀点”重合。

15常见的三种机床布局形式:

平床身布局、斜床身布局和立式床身布局。

1/20

16数控机床进给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两大类。

17数控机床与传动机床相比优点是:

滚珠丝杠螺母副

18实现直线进给运动的三种形式:

过丝杠螺母副、过齿轮齿条副、直接采用直

19

线电机驱动

 

原则:

后一刀的切削深度不能超过前一刀切削深度

23刀具半径补偿原则:

内轮廓增大,外轮廓减小。

24切削内轮廓角时,过渡圆弧的半径应大于刀具半径。

25在加工中心上,刀具的交换方式通常可以分为斜无机械手换刀和带机械手换刀。

26数控机床的圆周运动包括:

分度运动和连续圆周进给运动。

27回转工作台的型式:

分度工作台和数控回转工作台。

28.CK6132数控车床系统的三大主功能:

加工主功能、参数主功能、操作主功能

29.CK6132数控车床系统的操作面板由:

地址功能键盘区域、数字键盘区域、手动键盘区域三个区域组成。

30.机床零点是一个固定点;工作零点可用程序指令来设置和改变;机床参考点

一般为机床各坐标轴的正极限位置。

部分指令介绍

.准备功能G代码

(常用的有G00-G99),按功能分为模态代码和非模态代码。

模态代码一旦被指定,功能一直保持,非模态代码只在本程序段中生效。

表一常用准备功能G代码

代码

状态

功能

代码

状态

功能

G00

模态

点定位

G17

模态

XY平面选择

G01

模态

直线插补

G18

模态

ZX平面选择

G02

模态

顺时针方向圆弧插补

G19

模态

YZ平面选择

2/20

G03

模态

逆时针方向圆弧插补

G90

模态

绝对尺寸

G04

非模态

暂停

G91

模态

增量尺寸

G40

模态

刀具补偿/刀具偏置注销

G92

非模态

预置寄存

G86

模态

指令格式:

G86▲XZKIRNL

注意:

1.G90、G91不能同时在同一个程序段中出现,对坐标X、Y、Z起作用;

2.G92指令仅用于工件坐标系的设定,只对原点起作用。

3.对于数控车床,默认在ZX(G18)平面加工,数控铣床默认XY(G17)平面内加工。

4.G86指令格式中:

▲X表示X向直径变化,▲X=0时是直螺纹。

Z表示螺纹

R表示螺纹实际牙型高

降速段终点Z坐标,绝对或相对均可;K表示螺距;I表示螺纹每次切削后,在X方向上的退刀量,外螺纹为正值,内螺纹为负值。

度,正值;N表示螺纹头数(1--5),L表示螺纹循环加工次数。

加工螺纹前,必须先进行精加工;加工整圆只能用圆心坐标编程。

二.圆弧插补的顺逆判断

判断步骤:

1.找出要判断的圆弧所在的平面

2.用右手笛卡尔规则找出垂直圆弧所在平面的坐标轴

3.用右手握住垂直圆弧的坐标轴,大拇指指向该坐标轴的负方向

4.四指弯曲的方向为顺圆G02,相反为G03

以XY平面为例:

1.圆心坐标编程:

用I、J、K指定圆心位置。

G17G02

X~Y~I~J~F~

G17G03

2.半径R编程:

用圆弧半径R指定圆心位置。

3/20

G17G02

X~Y~R~F~

G18G03

注意:

(1)采用绝对坐标编程时,X、Y、Z的值为圆弧插补的终点坐标值;

2)采用增量坐标编程时,X、Y、Z的值为圆弧插补的坐标增量值。

3)无论是绝对坐标编程还是增量坐标编程,I、J、K都为圆心坐标相对

于圆弧起点坐标的增量值。

4)圆弧所对的圆心角α≤180o时,用+R表示,α>180o时,用-R表示。

三.工件坐标系设定指令G92

G92XA~YA~ZA~

式中XA、YA、ZA的值是当前刀具位置相对于加工坐标系的原点位置的值。

注意:

刀具相对于机床坐标系的位置并没有改变。

四.辅助功能M代码

程序结束指令M02

五.F、S、T代码

F代码—进给速度S代码—主轴转速或切削速度T代码—刀具功能指令

简答题(

黑色字体为名词解释)1.数控机床各部分装置的作用?

数控装置:

3生产效率高;

5良好的经济效率。

接收并存储输入装置传输来的信息,并进行数据变换、插补运算,完成各种控制功能。

伺服驱动及检测装置:

把CNC装置的脉冲信号转换成机床运动部件的运行,同时检测电

机工作台位移进行反馈。

机床本体:

完成各种切削加工。

2.数控机床的应用特点?

1生产柔性大;2加工精度高;

4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3.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

数控机床适用于品种变换频繁、批量较小,加工方法区别大且复杂程度较高的零件。

4.数控机床的分类

4/20

按运动控制方式分类:

点位控制数控机床、直线控制数控机床、轮廓控制数控机床

按伺服系统类型分类:

开环控制数控机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

5.点位控制、直线控制、轮廓控制数控机床各自特点及典型机床?

1)点位控制机床特点:

机床运动部件只能实现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精确定位,

45°

2)直线控制机床特点:

机床运动部件不仅要实现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精确定位,

而且要求机床工作台或刀具以给定的进给速度,沿平行于坐标轴的方向或与坐标轴呈

3)轮廓控制机床特点:

机床运动部件能够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坐标轴的联动控制,使

6.

数控加工编程步骤:

7.机床坐标系建立原则?

a标准坐标系用右手笛卡尔直角坐标系;

b刀具相对静止的工件而运动的原则;

c增大工件和刀具之间距离的运动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

8.机床原点和参考点定义

机床原点:

是机床上的一个固定点,也是工件坐标系、机床参考点的基准点,机床厂商设定。

机床参考点:

是机床厂商设定在机床上的一个固定点,一般位于机床坐标轴的正极限位置,用于对机床工作台与刀具相对运动的测量系统进行标定测量。

9.工序与工步的定义和划分方法

工序:

指一个零件在同一台机床上完成的全部加工内容。

划分方法:

1按所用刀具加工的内容加工;2按加工部分划分;3按粗、细加工划分。

工步:

指零件在同一台机床上一次装夹,用同一刀具完成的全部加工内容。

划分方法:

1按加工精度划分;2按效率划分。

10.对刀点定义和选择原则

对刀点:

是数控机床加工时刀具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起点,也是程序的起点。

也叫起刀点。

5/20

对刀点的选择原则:

应便于简化程序编制,在机床上容易找到,加工过程便于检查,引起的加工误差要小。

对刀的实质:

使“刀位点”与“对刀点”重合。

刀位点:

表示刀具特征的基准点。

换刀点:

指加工过程中需要换刀时刀具的相对位置点。

会找刀具的刀位点:

下图黑圆圈为刀位点

11.加工路线的定义和确定原则

加工路线:

指加工过程中刀具刀位点相对于被加工零件的运动轨迹和方向。

1保证被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2尽量使数值计算简单,以减少编程工作量;

3尽量缩短加工路线,减少刀具空行程时间和换刀次数以提高生产率。

12.基点和节点

基点:

构成零件轮廓的两相邻几何元素的交点或切点。

节点: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逼近非圆曲线的若干个直线段或圆弧段的交点。

13.插补定义

插补:

根据进给速度和给定轮廓线的要求,在轮廓的已知点之间确定一些中间点的方法称为插补,即数据密化过程。

也叫最小分辨率。

最小分辨率:

刀具或工件能够移动的最小工作量称为数控机床的脉冲当量,插补方法分类:

基准脉冲插补(逐点比较法、数字插补法)、数据采样插补脉冲当量:

每个单位脉冲对应坐标轴的位移量称为脉冲当量。

插补的实现:

硬件插补和软件插补

14.

刀具中

刀具半径补偿

刀具半径补偿:

轮廓加工中,是按零件轮廓进行编程的。

由于刀具总有一定的半径,心轨迹并不等于所需加工零件的实际轮廓,而是偏移轮廓一个刀具半径值。

这种偏离称为刀

6/20

具半径补偿。

刀具补偿方法:

B刀具半径补偿、C刀具半径补偿

B刀具半径补偿要求编程轨迹的过渡方式为圆角过渡,且连接处必须相切。

圆角过渡:

轮廓线之间以圆弧连接,并且连接处轮廓线必须相切。

刀具半径矢量:

再加工过程中始终垂直于编程轨迹,大小等于刀具半径,方向指向刀具中心的矢量。

15.过渡方式

矢量夹角α:

指两编程轨迹在交点处非加工侧的夹角。

程序段间转接方式:

伸长型、缩短型和插入型

16.位置检测装置的组成和分类

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控系统中的检测装置分为位移、速度和电流三种类型。

按检测方式分类: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按测量装置编码方式分类:

增量式测量和绝对式测量;

按检测信号的类型分类:

模拟式测量和数字式测量;

按运动形式分类:

回转型和直线型;

按信号转换的原理:

光电效应、光栅效应、电测感应原理、压电效应、压阻效应和磁阻

效应等。

17.对位置检测装置的要求:

1工作可靠,抗干扰能力强;2能满足精度和速度的要求;3使用维护方便,适合机床

的工作环境;4成本低;5便于与数控系统相连。

18直线感应同步器

直线感应同步器是由定尺绕组和滑尺绕组组成。

7/20

定尺安装在机床的不动部件上,滑尺安装在机床的移动部件上。

20光栅的定义和组成

光栅:

是利用光的透射、衍射现象制成的光电检测元件。

光栅分为长光栅和圆光栅,分别测量线位移和角位移,测量精度较高。

光栅是由标尺光栅和光栅读数头两部分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