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试题江苏省四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三册人教版.docx
《复习试题江苏省四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三册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试题江苏省四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三册人教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习试题江苏省四校届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三册人教版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前黄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马塘中学四校
2017届高三12月联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有学者认为:
“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崇此害亦何哉?
以不相爱生。
”为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既以非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C.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D.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2、下列图文材料反映了
A.农业的精耕细作B.自然条件决定了古代农业发展水平
C.铁犁牛耕开始出现D.古代中国的耕犁技术始终没有创新
3、某学者认为“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匾少”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C.“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D.“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便往还而通贸易”
4、黄仁宇指出:
“张居正不辞劳瘁,经常以个人之书牍和各地巡抚总督谈论国事中之各种问题,所以各种方针与政策事前已有了默契。
当各臣僚建议于御前,而张居正以大学士的资格代皇帝批答时,不过将经过协定的谋略具体化。
”这说明内阁
A.是专为制约相权而设定的B.通过票拟权制约皇帝的决策
C.拥有制约皇帝的法定权力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5、观察右面的漫画,它反映了发生在19世纪晚期的一场侵华战争:
中年大汉被一小个子打得鼻青脸肿,而一帮西方人在一边袖手旁观。
判断通过这场侵华战争,列强获得的侵略权益是
A.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等五处港口
B.今诸国驻防之处,系廊坊……山海关等
C.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D.遇有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处置,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领事官照办
6、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例》等一系列商法,还以年利率6%的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以“公股”形式援助私人办企业。
这表明
A.清政府开始了全面而深刻的近代化B.开始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C.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加重了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榨
7、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
同治光绪年间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B.
林则徐在主持禁烟期间,为了解对手,组织编译《各国律例》
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极大地开阔了时人的眼界
C.
福州船局中国工匠独立制造“平远号”,铁甲舰
当时中国造船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与资本主义国家不一样的救国道路
8、1922年,民主人士张君励曾说:
“吾国今后新文化之方针,当由我决定,由我民族精神上自行提出要求。
若谓西洋人如何,我便如何,此乃傀儡登场,此为沐猴而冠,既无所谓文,更无所谓化。
”这表明张君励
A.强调应当重新审视中西文化B.否认了继续引进西方文化的重要性
C.赞成一味肯定中国固有文化D.对东西方文化认识存在绝对化倾向
9、“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保证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
符合材料中革命的实践活动是
A.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B.发动广州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
C.开展工农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D.开辟抗日根据地,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10、“虽训练尤未充足,装备犹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竟能抵抗十周。
不只军队甘于牺牲,视死如归,一般老幼男女,无不争为军队服务。
但是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制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
”材料较为客观地反映出
A.国民党消极抗战导致丧师失地B.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作战情况
C.抗战相持阶段日军的疯狂进攻D.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
11、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
下列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建国初期的基层民主选举
B.基层民主选举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C.选民证见证了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D.选民证是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统一印制
12、改革开放初的中国,同一种产品有两个价格,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通配价,同时企业超计划自销产品并按市场价格出售,形成特殊的“价格双轨制”。
当时,市场价格往往比国家通配价格高一两倍。
“价格双轨制”
A.说明计划经济己经破产B.市场经济正逐步形成
C.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的转型D.促进对外开放的发展
13、1980年8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
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
“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利,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关于不允许权力过分集中的原则,也将在宪法上表现出来。
”这番讲话的意义是
A.从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B.为新时期法治建设提供指导思想
C.为全面开启依法治国创造了条件D.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英国《每日电讯报》12月18日报道:
“美国总统突然采取令人意外的行动,决定在明年元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其中有许多战略上和政治上的原因。
可是简单的商业上的原因往往被人遗忘。
美国企业界领导人……认为中国这个未来的广大市场是解决他们本身问题的一把钥匙。
”下列有关这份报道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这份报道应发表于1979年
B.“令人意外的行动”指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商业上的原因”是美中建交的根本原因
D.“本身问题”主要是指美国的经济“滞胀”问题
15、《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
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
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
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
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
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
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罗马法的执行缺乏强制性B.罗马法保留了野蛮的习惯法
C.罗马帝国扩张导致各种矛盾的尖锐D.罗马法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
16、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
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
A.迪亚士的远航B.达伽马的远航C,哥伦布的远航D.麦哲伦的远航
17、有学者指出:
“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
”该学者旨在强调
A.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C.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D.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
18、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说:
“这个过渡的特点是:
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而且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为实现革命的过渡,列宁要求
A.通过暴力手段推翻沙皇制度建立议会制共和国
B.缔结真正民主的非强制的和约使俄国退出一战
C.布尔什维克党要适应这种特殊的条件开展群众工作
D.实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19、“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体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为了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
而大多社会群体则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他们也不愿放弃任何利益”。
以上信息说明
A.大众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B.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
C.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己经难以为继D.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20、右图为英国政府印发的海报,画面上妇女身上的文字为“一个欧洲”,这个妇女站在两个高跷上,高跷上写着“马歇尔计划”,上方葡萄下的文字意为“更好的生活水准”。
由此可知英国政府
A.希望欧洲各国共同推动联合进程
B.宣传美国援助对欧洲经济的重要性
C.积极呼吁西欧国家与美国共同遏制苏联
D.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英国的阴谋
二、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5题60分
21、(11分)明清以来,中国的民主思想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
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
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
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再前进一步,它就会突破儒学的樊篱,进入民主思想的堂奥。
(意境深远的意思)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是相吻合的。
——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
材料三中国由古代到近代的转折,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借鉴西方文化,发挥其固有的融合力,变外来为内在,才进入近代文化领域的。
……直到“五四”时提出了科学和民主的总准则,才得出了中国近代文化要以科学和民主为归依的结论。
——《陈旭麓学术文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发展的时代特色,指出该现象出现的根源。
(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的本质区别,(2分)并从黄宗羲所处的时代分析其思想没有“突破”的原因。
(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中国近代前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简要说明为什么直到“五四”时“才得出了中国近代文化要以科学和民主为归依的结论”?
(3分)
22、(12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由于国情的不同民主政治又各具特色。
材料一“这两条原则,即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所有决定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征。
从古代到现代,它们都被迅速接受……所以现代政治思想起源于古代雅典,而不是其他任何过去的政治形式。
”
——德国历史学家西格弗里德·劳菲尔
材料二英美民主政治建立发展简要进程
英国:
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私平手段,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在继承《大宪章》限制王权的基础上,明确了议会主权,国家主权的重心从国王转到议会。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
英王统而不治。
1832年、1867年和1884年英国三次议会改革。
民主制日趋完善。
美国:
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体现了“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思想。
1791年10条宪法修正案,规定人民享有言论自由等权利。
美国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目的有两个——限制政府的权力和保障人民的自由。
材料三美国政治学家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认为,新制度结构运作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其运行其中的社会环境;一国的政治制度的创新,必须有现实的基础、前提和条件,应该的东西必须与可行性结合才能变为现实;良好的制度不见得就可以成为现实的制度,因为理论上良好的制度如果没有现实的社会支持率,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制度的。
——虞崇胜《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现代民主继承了古希腊民主的哪两条原则?
(2分)
(2)概括材料二,英美两国在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中各自呈现出的特点。
(4分)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
结合20世纪初期中国的史实,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6分)
23、(13分)在20世纪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大的改革成功地处理了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1年列宁又说:
“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
——摘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
原因在于:
获得各种信息需要代价;制定、下达、执行和反馈计划需要成本……因而中央计划不可能代替市场的功能,不可能模仿出逼真的市场分配资源的机制……邓小平1978年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渐建立一种新的机制,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王浩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分)“变化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2分)
(2)运用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时代背景,以“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对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为主题,加以论证。
(10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24、(11分)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走向,不仅关系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的重要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
“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材料二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
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历史时期。
——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年)》
材料三《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
材料四美国政府正式通知国会,向台湾出售包括两艘佩里级护卫舰等在内的系列装备,共18.3亿美元。
美向台湾出售武器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中方决定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对参与此次美方向台湾出售武器的企业实施制裁。
——摘编自2015年12月12日《参考消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台湾、澎湖列岛”是如何被日本窃取的?
(l分)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l分)
(2)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3分)
(3)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3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3分)
25、(13分)古今中外贸易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中西方贸易
(1)据材料一对比18世纪中西贸易的不同特点,分析两种贸易方式对各自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二:
1820~1840年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增长率分别力2.9%和2.81%;1840~1860年,分别为3.5%和4.8%;1860~1870年,分别为2.9%和5.53%。
……19世纪中期机
器纺织生丝、……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
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
……1800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
——麦迪森《世界经济200年》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呈现哪些特征?
概括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
(4分)
材料三:
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把890种商品进口关税提高近40%,由此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到1932年,先后有七八十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关税。
为了用本国廉价商品去攻破别国的关税壁垒,各国纷纷贬值货币。
1931年,英国宣布英镑贬值30%,1934年,美国宣布美元贬值40%。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和货币体系一片混乱,到1935年,逐渐分裂成若干区域性的、彼此对抗的货币集团,主要有英镑区、美元区、法郎区、日元区等。
——《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3)据材料三,概括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举措(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举措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
(l分)
材料四:
(4)材料四列举的三个国际经济组织在宗旨上有什么共同点?
(l分)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l分)
参考答案
l~5:
BABDC6~10:
CDACB11~15:
DCBDD16~20:
DCCAB
21、
(1)特色:
反对君主专制,君民共治;重申民本思想,提出君民平等;地方自治;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
(两点得2分)
根源: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1分)
(2)区别:
卢梭否定封建王权,是近代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
黄宗羲只要求限制君权,属于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范畴(或封建传统民本思想)。
(2分)
原因:
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及缓慢发展;文化思想专制;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或理学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任答三点给3分)
(3)近代以来,洋务运动提倡西学、融合中西,科学思想开始传播;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借鉴西方民主政治模式,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主流。
(3分)
22、
(1)原则:
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人民主权);所有决定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少数服从多数)。
(2分)
(2)英国:
民主政治制度建立发展是基于传统政治制度之上和平渐进变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民主政治逐步完善。
(2分)
美国:
美国的民主政治建立发展是通过独立战争实现民族独立,进行制度创新;通过“三权分立”,进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分)
(3)观点:
政治制度的创新能否成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优劣紧密相关。
(2分)
史实:
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2分)。
因为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缺乏群众基础。
(2分)
23、
(1)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l分)实质: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2分)
观点
论证
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的关系能够促进现代化的发展。
(2分)
“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引发俄国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新经济政策引进市场机制,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使得俄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分)
在西方陷于经济大危机的同时,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1分),但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分)
经济大危机之前英国奉行自由主义,胡佛固守着自由放任没能挽救美国经济。
(1分)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使得美国经济走出低谷。
(1分)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带来很多弊端。
中国改革开放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己经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一极(或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化,加入WTO,在国际舞台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等)。
(2分)
24.(l)窃取: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澎湖列岛。
(l分)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收回台湾。
(l分)
(2)中国观:
莫斯科的“傀儡”;忘恩负义的“侵略者”。
(l分)背景:
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或中国抗美援朝)。
(2分)
(3)变化:
片面(否定)到客观(由消极为主到中性积极为主)。
(l分)原因:
美中关系的变化(或中国对美政策的变化);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对美认识更加理性和客观;国际形势的变化。
(2分)
(4)中美关系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3分)
25、
(1)特点:
中国不计经济利益的朝贡贸易,西方追求经济效益的殖民贸易。
(2分)
影响:
中国:
炫耀了国威但造成中国沉重的财政负担。
(l分)
西方:
积累了大量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新的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
(1分)
(2)特征:
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2分任答2点得2分)
原因:
工业革命后英国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首先成为工业国家,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新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开拓市场,抢占殖民地,19世纪中期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分任答2点得2分)
(3)举措:
提高关税,贬值货币;组建区域货币集团。
(2分)
影响:
各国矛盾日趋尖锐,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l分)
(4)共同点:
减少贸易壁垒,促进世界和区域间的贸易自由化。
(l分)
认识:
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等(1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