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归类总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6761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4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性归类总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中药药性归类总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中药药性归类总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中药药性归类总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中药药性归类总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药性归类总汇.docx

《中药药性归类总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性归类总汇.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药性归类总汇.docx

中药药性归类总汇

安神药归纳简表

药名

性味

归经

功用与主治

用量

备注

朱砂

甘、微寒

1、镇心安神治心火盛的心烦失眠、心悸怔忡、癫痫

2、解毒医疮治疮疡肿痛、咽喉肿痛

0.3~1克

可内服,不做煎剂,不宜久用,也可外用

磁石

咸、寒

肝、心、

1、潜阳安神治阴虚阳亢的烦躁不宁、心悸、失眠及癫痫等

2、补肾明目治肝肾阴虚的耳聋、耳鸣、目昏

3、纳气平喘治肾虚摄纳无权的气逆作喘

10~30克

琥珀

甘、平

心、肝、

膀胱

1、镇静安神治心悸、失眼、多梦、健忘

2、活血化瘀治血瘀气滞所致的月经不通、腹中包块疼痛

3、利尿通淋治小便不利、尿痛、血淋、沙淋

1.5~3克

i=rT

龙骨

甘、涩,

心、肝、

1、镇静安神治神心失常、失眠多梦、心悸健忘

2、平肝潜阳治阴虚阳亢的头晕目眩、烦躁惊狂

3、收敛固涩治遗精遗尿、自汗盗汗、崩漏带下

15~30克

酸枣仁

甘、酸,

心、肝、

1、养心安神治血虚失眠、惊悸怔忡、头昏眼花

2、益阴敛汗治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10~15克

柏子仁

甘、平

心、肾、大肠

1、养心安神治心阴不足,虚烦失眠,惊悸怔忡

2、润肠通便治阴虚血少,肠燥便秘

3、益阴止汗治阴虚盗汗

6~15克

远志

辛、苦,

微温

心、肺

1、宁心安神治心血不足,心肾不交的失眠、惊悸健忘

2、祛痰开窍治咳嗽痰多粘稠及痰阻心窍、神志恍惚、惊痫

3~9克

夜父滕

甘、平

心、肝

1、养心安神治虚烦不眠、多梦、健忘

2、祛风通络治血虚肢体酸痛、风湿痹痛

10~15克

补气药归纳简表

药名

性味

归经

功用与主治

用量

备注

人参

甘、微苦微温

脾、肺

(1)补气救脱治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重危证

(2)补气健脾治肺虚咳喘,气短无力及肺肾虚喘

(3)生津止渴治热病津伤口渴、汗多

(4)宁神益智治神志不安的失眠多梦、惊悸健忘

3-9克

党参

甘、平

脾、肺

(1)补中益气治脾肺气虚,症见食少便溏、肢健乏力、或肺虚咳嗽,以及气虚体弱证

(2)补气生津治肺虚或热伤气津,见气短咳喘、口渴、多汗

9-15克

黄芪

甘、微温

脾、肺

(1)补气升阳治气虚,倦怠乏力、食少、便溏

(2)益气固表治表虚不固的自汗证

(3)托毒排脓治气血不足,疮痈脓成不溃

(4)益气利水治气虚水肿,小便不利

10-15克

白术

苦、甘、

脾、胃

(1)补脾益气治脾胃虚弱,见食少腹胀满、倦怠乏力、便溏

(2)燥湿利水治脾虚湿盛的腹胀泄泻、面色萎黄、水肿

(3)固表止汗治脾胃虚弱,肌表不固而自汗

(4)安胎治妊娠脾气虚弱,胎动不安

3-12克

白术与仓术均有健脾燥湿作用,但白术偏健脾,仓术偏燥湿

山药

甘、平

脾、

肺、肾

(1)补脾止泻治脾胃虚弱,症见食少体倦,便溏久泻

(2)养肺益阴治肺肾阴虚,症见久咳气喘、午后低热、自汗或心慌等

(3)益肾固精治肾气不足的遗精、带下、尿频

9-30克

大枣

甘、微温

脾、

冃、

心、肝

(1)补脾和胃治脾胃虚弱,食少倦怠或脾虚泄泻

(2)益气养心治虚烦不眠、悲伤欲哭、无故喜笑

(3)健脾止血治血小板减少证或过敏性紫癜

(4)缓和药性

3-15枚

甘草

甘、平

心、肺、脾、胃

(1)补中益气治脾胃气虚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症

(2)清热解毒治疮疡肿毒

(3)祛痰止咳治风寒风热咳嗽、热痰寒痰咳嗽

(4)缓急止痛治脘腹中挛急疼痛

(5)调和诸药在复方中用甘草,可减低药物的偏性和毒性

3-6克

甘草生用清热解毒,炙用补虚,本品能和诸药解白毒

饴糖

甘、温

脾、

胃、肺

(1)补脾益气治劳倦伤脾、气短乏力、纳呆食少

(2)缓急止痛治虚寒腹痛,症见喜温喜按、得食则减

30-60克

(3)润肺止咳治肺虚咳嗽,干咳无痰、气短作喘

补血药归纳简表

药名

性味

归经

功用与主治

用量

备注

熟地

甘、微温

心、

肝、肾

1、补血滋阴治血虚面色萎黄、头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

2、补精益髓治肝肾阴虚,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及消渴症

10-30克

熟地偏补血,生地偏凉血

阿胶

甘、平

肝、

肾、肺

1、补血止血治虚劳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

2、滋阴润燥治心肾阴虚失眠心烦、燥咳、阴血亏损等

6-15克

本品生用、溶化内服滋阴作用好,炒用可入煎剂,止血功效较强

何首乌

甘、苦、涩、微温

肝、肾

1、补肝肾,益精血治肝肾亏损、精血不足,症见头晕眼花、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

2、解毒通便治疮痈、血虚便秘

10-15克

首乌茎滕名夜交滕,治失眠

当归

甘、辛、

肝、心、脾

1、补血调血治血虚的头昏、目眩、心悸、月经不调等

2、活血止痛治跌打损伤、痈疽疮疡、风湿痹痛

3、润肠通便治血虚肠燥便秘

6-15克

归身补血,归尾活血,全归和血

白芍

苦、酸、

微寒

1、柔肝止痛治肝气不和的胸胁脘腹疼痛、手足拘挛疼痛

2、补血调经治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

3、养阴平肝治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的头痛、眩晕

6-15克

白芍补血为主,赤芍活血为主

龙眼肉

甘、平

心、脾

1、补益心脾治心脾虚损的心悸、失眠、健忘

2、养血安神治老弱体虚、思劳过度、气血不足的心神不宁之证

10-15克

紫河车

甘、咸、

心、肺、肾

1、补肾益精治肾气不足、精血衰少,不孕、不育、阳痿、遗精、耳鸣、失眠

2、益气养血治气血亏虚,症见消瘦乏力、面色萎黄、产后乳少

1.5-3克

补阳药归纳简表

药品

性味

归经

功用与主治

用量

备注

鹿角

咸,温

肾、

1、补肾阳,强筋骨治肾阳虚,症见畏寒肢冷、神疲、阳痿、遗精、尿频、腰膝酸痛、头晕耳聋

2、补阳气,益精血治疮疽属气血虚寒者;治精血不足,筋骨无力、小儿发良不良

5~10克

鹿角有补肝肾、调冲任、固摄带作用,故可治崩漏下属寒者

补骨脂

辛、苦,

肾、

1、补肾助阳,固肾缩尿治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痛、阳痿、遗精、遗尿

2、温脾止泻治脾肾阳虚,症见五更泄泻,肠鸣腹痛

6~10克

巴戟天

辛、甘,

微温

1、补肾壮阳治肾阳虚衰致的阳痿、遗精、尿频及腰膝疼痛

2、强筋骨、祛风湿治腰膝风湿疼痛,筋骨痿软无力

6~15克

菟丝子

甘、辛、平

肝、

1、补肾壮阳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

2、养肝明目治肝肾不足,两目昏花

3、益脾止泻治脾肾两虚,食少便溏

9~15克

续断

苦、辛、

甘,微温

肝、

1、补益肝肾治肝肾不足,腰腿酸痛,足膝无力、风湿肢体疼痛

2、续筋接骨治跌仆损伤、骨折

3、固经止崩治崩漏、带下、胎动

9~15克

杜仲

甘、温

肝、

1、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酸痛、下肢乏力、阳痿、尿频

2、安胎治肝肾亏损,引起胎动不安,腰痛欲堕

9~15克

本品与川断均可补肝肾,但杜仲补力强,为治腰痛及安胎良药,而川断通脉力胜,为治跌打损伤强肋骨之要药

淫羊藿

辛、甘,

肝、

1、补肾壮阳治肾阳虚,症见阳痿、腰膝酸软、妇女不孕

2、祛风除湿治风湿痹证的下肢瘫痪、筋骨拘挛

3、止咳平喘治肾虚咳嗽

4、降血压用治高血压病属阴阳两虚者

10~15克

狗脊

甘、苦,

肝、

1、补肝肾,强腰脊治肝肾不足,症见腰痛脊强、俯仰不利、筋骨无力

2、祛风湿,利关节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肌肤麻木

3~9克

益智仁

辛、温

脾、

1、温脾止泻,摄涎唾治食少泄泻、腹冷痛、口涎自流

2、补肾固精,缩小便治肾气虚所致的,遗精、早泄、夜尿

3~9克

肉苁蓉

甘、咸,

肾、大肠

1、补肾益精治肾虚阳痿,腰膝疼痛、妇女不孕

2、滑肠通便治老人体虚、产后血虚、肠燥便秘

10~18克

冬虫夏草

甘,温

肺、

1、益肾补肺治阳痿、遗精、腰膝酸软

2、止血化痰治肺肾两虚所致的久咳虚喘、劳咳痰血

3~5克

补阴药归纳简表

药名

性味

归经

功用与主治

用量

备注

沙参

甘,微寒

心、肺、胃

1、肺止咳治肺热阴虚、见燥咳、劳咳吐血、久咳声嘶

2、养胃生津治温热、病后或阴虚口渴,咽干

9~15克

南北沙参均有补肺胃阴作用,南沙参偏于化痰;北沙参补阴力强,但无化湿作用

麦冬

甘、微苦、微寒

心、肺、胃

1、养阴益胃治热伤津液引起的口干咽燥、大便燥结。

2、润肺清心治阴虚肺燥,见咽干口燥、咳逆痰稠、舌红少苔等

6~15克

天门冬

甘、苦、

肺、肾

1、养阴清热治阴虚潮热、盗汗、遗精等

2、润肺滋肾治肺肾阴虚,见干咳痰少、咽干口渴、咯血等

6~15克

二冬均有清热养阴作用,但麦冬偏养胃阴,天冬偏养肾阴

石斛

甘、淡,

微寒

胃、肾

1、养胃生津治热病伤津或胃阴不足的口干烦渴、干呕少食、胃脘作痛、舌光少苔

2、滋阴除热治阴虚津亏,虚热不退

6~15克

本品与生地均能清热生津,而生地在于养肾阴,

石斛主要养胃阴

百合

甘、微寒

心、肺

1、润肺止咳治阴虚肺燥咳嗽、痰中带血、咽喉干痛、手足烦热

2、养心安神治热病后期余热未尽,见神思恍惚、心烦、失眠多梦等

9~30克

玉竹

甘、平

肺、胃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治肺燥咳嗽、咽干痰稠以及肺胃燥热、津伤口渴

10~30

枸杞子

甘,平

肝、肾

1、滋补肝肾治肾虚精亏引起的腰膝酸软、阳痿等

2、养肝明目治肝肾不足的头晕目眩、视物不清

3、润肺止咳治阴虚劳咳,常与麦冬、贝母、知母等药物同用

9~15克

女贞子

甘、苦,凉

肝、肾

1、补养肝肾治肝肾阴虚,症见头目眩晕、失眠多梦、腰膝酸软

2、乌发明目治肝肾阴亏、须发早白、视物不清

9~15克

龟版

咸、甘,

肝、肾,心

1、补肾健骨治阴虚火旺,见骨蒸劳热、盗汗、小儿囱门不合

2、固经止崩治阴虚血热的月经过多、崩漏

10~30

龟版胶滋补力强,且具有止血作用

鳖甲

咸、寒

肝、肾

1、滋阴潜阳治湿热病后期阴液耗伤、夜热早凉及阴虚阳亢,虚风内动、头晕目眩

10~30

|2、软坚散结治胸胁积聚作痛、瘕肿块

功下、润下药归纳简表

药名

性味

归经

功用与主治

用量

备注

大黄

苦、寒

脾、胃、

大肠肝、心包

(1)泻热通便治胃肠湿热的大便秘结、腹痛拒按

(2)泻火凉血治热毒致的吐血、衄血、目赤、牙痛、火烫伤、湿热黄疸、肠痈、胆囊炎

(3)逐瘀通经治血瘀闭经

2-12克

大黄性猛烈,易伤正气,非实证不可妄用,用于泻下通便,宜生用

芒硝

咸、苦、寒

胃、大肠

(1)软坚泻下治里热燥结,便秘、腹满、腹痛

(2)清热解毒治目赤肿痛、口疮、咽痛、肠痈

3-15克

元明粉为芒硝经风化而成,作用缓和,质纯净,多为眼科、口腔科外用,孕妇忌用

番泻叶

甘、苦、寒

大肠

(1)泻热通便治热结便秘

(2)行水消肿治腹水膨胀

缓下1-2克急下3-6克

本药对截瘫引起的便秘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芦荟

苦、寒

肝、大

(1)泻下导滞,泻热清肝治习惯性便秘与热结便秘;以治大便秘结兼见肝经实热致的头晕、头痛、烦躁易怒、惊痫抽搐

(2)疗疳杀虫治虫积腹痛、面黄消瘦的小儿疳积

1-2克

郁李仁

辛、苦、甘、平

大肠、小肠

(1)润肠通便治肠燥便秘

(2)利水消肿治脚气、水肿、腹满、二便不利

6-12克

本药的酊剂有显著的降血压作用

甘、平

脾、大

润肠通便治老年人、妇女产后血虚便秘

10-20克

本药内服60-120克在1-2小时后可1

出现呕吐、腹泻、四肢麻木、烦躁

不安、精神错乱等中毒症状

固涩药归纳简表

药名

性味

归经

功用与主治

用量

备注

浮小麦

甘,凉

敛肺止汗,益气除热治阳虚自汗,阴虚盗汗、骨蒸劳热,常与生地、麦冬、黄芪、牡蛎同用

15~30克

麻黄根

甘,平

止汗治自汗、盗汗,冶气虚自汗,常与黄芪、白术等同用;治阴虚盗汗常与生地、五味子、牡蛎同用

3~9克

五味子

酸、甘,

肝、肾、

1、固表敛汗、敛肺止咳治阴虚盗汗或阳虚自汗;肺虚咳喘

2、益肾固精、生津止渴治肾虚精滑不固;津液不足、口干作渴

3~9克

本品可治心烦失眠、无黄疸性肝炎,降转氨酶有效

山茱萸

甘、酸,

微温

肝、肾

1、收敛固涩治自汗、盗汗,若大汗虚脱,则与人参、附子同用

2、补益肝肾治肝肾不足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

9~30克

涩肠止泻药

乌梅

酸、涩,

、大脾h

开W扬

1、敛肺止咳治久咳虚喘,常与罂粟壳同用

2、生津止渴治消渴证,常与天花粉等同用

3、驱虫止痛治蛔虫腹痛、呕吐等

3~10克

乌梅炒炭有收敛止血作用,尤其对有热的便血、崩漏效佳

肉豆蔻

辛,温

脾、胃、

大肠

1、涩肠止泻治脾胃虚寒的久泻不止、脱肛

2、温中行气治脾虚气滞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3~10克

河子

苦、酸、涩,平

肺、大肠

1、涩肠止泻治脾胃阳虚的久泻、久痢、脱肛

2、敛肺利咽治肺虚久咳、久喘、失

3~10克

生用止咳,煨用止泻

罂粟壳

酸、涩、

肺、大肠、肾

1、涩肠止泻治久泻、久痢

2、敛肺止咳治肺虚久咳、久喘

3、止痛治心、腹用筋骨疼痛,效果良好

3~9克

金樱子

險平

肾、膀胱、大肠

1、固精缩尿治肾气不固的遗精、滑精、小便频数、白带

2、涩肠止泻治脾虚,久泻、久痢

6~15克

固精

芡实

甘、涩,

脾、肾

1、健脾止泻治脾虚久泻不止

2、固精止带治肾精不固的遗精、滑精及湿热带下

6~15克

、止带、缩尿药

桑螵蛸

甘、咸、涩、平

肝、肾

1固精缩尿治肾气不固引起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2、补肾阳治肾虚阳痿证,常与鹿茸、苁蓉同用

3~9克

海螵蛸

咸、涩,微温

肝、肾

1收敛止血治妇女崩漏及外伤性出血

2、固精止带治遗精、早泄、赤白带下

3、生肌祛湿治下肢溃疡、疮面多脓、湿疹

4、制酸止痛治胃酸多、胃痛以及溃疡出血等

3~12克

化湿燥湿药归纳简表

药名

性味

归经

功用与主治

用量

备注

霍香

辛、微温

脾、

冃、

(1)解暑化湿治夏季伤暑,见头昏胸闷、恶心呕吐

(2)和中止呕治湿阻中焦,胃失和降、呕吐

(3)行气止痛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

6~12克

本品为湿困脾阳的良药

佩兰

辛、平

脾、胃

(1)芳香化湿,醒脾和胃治湿浊内阻、中气不运、脘闷呕吐

(2)清暑辟浊治外感暑湿,湿浊内蕴

6~12克

为醒脾和胃要药

香薷

辛、微温

肺、胃

(1)发汗解表治夏季外感风寒,内伤于湿

(2)利水消肿治颜面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

6~10克

苍术

辛、苦、

脾、胃

(1)燥湿健脾治脾被湿困,运化失司

(2)祛风胜湿治风寒湿痹证,关节肢体痛

(3)明目治青盲、夜盲证

(4)散寒解表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

6~9克

苍术挥发油及大量的维生素A、D等对夜盲、软骨病、皮肤角化症有效

白扁豆

甘、微温

脾、胃

(1)化湿消暑治暑湿内伤的吐泻腹痛

(2)健脾止泻治俾虚泄泻,赤白带下

(3)解毒和中治酒精、鱼蟹、河豚中毒

6~15克

活血药归纳简表

药名

性味

归经

功用与主治

用量

备注

川芎

辛、温

肝、胆、

心包

(1)活血行气治血瘀气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腹痛、肢体麻木、胸痹及跌打损伤

(2)祛风止痛治头痛、风湿痹痛等

3-9克

为血中气药,活血行气,散风止痛,为治头痛良药,亦为妇科常用之活血药

丹参

苦、微

心、心

包、肝

(1)活血祛瘀治血热瘀滞引起的月经不调、闭经、经前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2)活血消肿治痈肿疮毒(3)养血安神治失眠、头痛、头晕、心悸

3-15克

当归与丹参均有补血活血作用,当归补血之功大于祛瘀,而丹参祛痰之功大于补血

桃仁

苦、

甘、平

心、肝、

大肠

(1)破血化瘀治血瘀经闭,痛经,跌仆瘀血肿痛

(2)润燥滑肠治肠燥便秘

6-9克

红花

辛、温

心、肝

(1)活血通经治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

(2)祛瘀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3-9克

延胡索

辛、

苦、温

帕心

活血行气止痛治气血阻滞的各种疼痛,脘腹胁痛,配川楝子;疝气痛配小茴香;血瘀痛经、腹中包块,配当归、三棱等

6-9克

生用破血,酒炒行血,醋炒止血

郁金

辛、

苦、寒

心、肺、

肝、胆

(1)行气解郁治气血郁滞的胸腹胀满疼痛,痛经、经闭

(2)凉血止血治血热瘀滞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便血

(3)清心开窍治湿温病,浊邪蒙蔽清窍,神志不清,胸脘痞闷

3-9克

鸡血藤

苦、微甘、温

肝、肾

(1)补血行血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

(2)舒筋活络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麻木

9-15克

泽兰

辛、微温

肝、膀胱

(1)活血祛瘀治血瘀经闭,痛经以及产后血滞腹痛

(2)利尿消肿治产后小便淋沥腹痛,肢面浮肿

6-15克

五灵脂

咸、温

(1)散瘀止痛治气血瘀滞的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下,脘腹疼痛

6-9克

本品治蛇、蝎、蜈蚣咬伤,

(2)祛瘀止血治瘀血崩漏,月经过多,少腹刺痛

可内服或外敷伤处,与雄黄配用

穿山甲

咸、微寒

肝、胃

(1)消肿排脓治疮痈肿毒初起,或脓成不溃者

(2)通经下乳治血瘀经闭,腹痛,以及乳汁不通

(3)祛风通脉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3-10克

王不留行

甘、苦、平

肝、胃

(1)通利经脉治血瘀经脉不畅而腹痛,以及乳腺不畅,乳汁不下

(2)利尿通淋治石淋,小便淋沥不畅

3-9克

水蛭

咸、苦、平

破血化瘀治血瘀经闭不通跌打损伤、瘀血阻滞疼痛

3-6克

庶虫

咸、寒

(1)破血消瘀治血瘀经闭腹痛、产后瘀阻、肝硬变

(2)续筋接骨治跌打筋骨折伤

5-10克

二棱

辛、

苦、平

肝、脾

(1)破血行气治血瘀闭经、肝脾肿大

(2)消肿止痛治食积气滞,腹胀疼痛

3-9克

三棱、莪术均为破血行气药,但三棱长于破血通经,而莪术善于破气消积止痛

莪术

辛、

苦、温

肝、脾

(1)破血行气治血瘀气滞之闭经腹痛

(2)行气消积治食积气滞,腹胀疼痛

3-9克

益母草

辛、微苦、微寒

心包、肝、肾

(1)活血调经治血瘀月经不调、痛经、月经后期、恶露不尽及崩漏

(2)祛瘀止痛治产后血滞腹痛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3)利水退肿治小便不利、水肿

6-30克

本品为妇科经产要药

牛膝

苦、

酸、平

肝、肾

(1)活血祛瘀治库存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胞衣不下

(2)强筋骨,利关节治腰膝酸痛、软弱无力、关节肿痛

(3)引血下行治虚火上炎、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4)利尿通淋治热淋、血淋、茎痛

6-15克

活血祛瘀宜用川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宜用怀

牛膝

姜黄

苦、

辛、温

脾、肝

(1)活血通经治血瘀气滞,症见胸胁胀痛、月经不调、脐腹刺痛

(2)行气止痛治跌打损伤血瘀疼痛、风湿痹痛

5-10克

乳香

苦、

辛、温

-

心脾

(1)活血止痛治血瘀气滞的脘腹疼痛、心血瘀阻的心绞痛

(2)消肿生肌治疮疡溃破、久不敛口、红肿疼痛

3-9克

止痛力强,为外伤科常用要药

没药

苦、平

心脾

(1)活血止痛治血瘀痛经,经闭,脘腹疼痛,跌打损伤

(2)消肿生肌治痈疽肿痛、疮疡溃而不敛口、新肌不生等

3-9克

没药与乳香均能散瘀活血止痛,乳香偏调气,没药偏行瘀,二者合用,对气血凝滞的诸痛尤佳

理气药归纳简表

药名

性味

归经

功用与主治

用量

备注

陈皮

辛、苦、

脾、肺

(1)理气健脾治脾胃气滞,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反胃恶心

(2)燥湿化痰治湿痰咳嗽,症见痰多色白,胸膈胀闷,恶心呕吐

3-9克

橘红止咳嗽化痰;橘络化痰通络;橘核理气散结止痛;橘叶疏肝散结

青皮

辛、苦、

肝、胆、胃

(1)疏肝破气治肝气郁滞,胁肋胀痛

(2)消积化滞治食积停滞,脘腹胀痛

6-9克

陈皮多用于脾胃气滞,青皮多用于肝胆气滞

枳实

辛、苦、

微寒

脾、胃、大肠

(1)破气消积治湿阴气滞,水饮痰饮积心下之痞证

(2)下气通便治积滞引起的大便秘结、腹痛

6-9克

桔实与枳冗功用相似,枳冗力较缓,功专理气宽胸

香附

辛、微苦、微甘,平

肝、三焦

(1)疏肝理气治肝郁气滞,症见胸胁胀满,脘腹疼痛,食欲不振

(2)调经止痛治月经不调,经来时少腹,乳房胀痛

3-9克

为血中气药,妇科诸病多用,

醋炒则消积

木香

辛、苦、

脾、胃、大肠

(1)行气止痛治胃肠气滞,症见脘腹胀痛呕逆,或食积气滞,泻痢后重

(2)健胃消食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

3-9克

为行气止痛要药

乌药

辛、温

脾、肺、肾、膀胱

(1)理气止痛治胃脘胀痛,小腹冷痛,疝气、痛经

(2)湿肾缩尿治虚寒性小便频数

6-10

香附、木香、乌药皆为理气要药。

但香附疏肝胆气滞,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