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6708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2.docx

《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2.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2.docx

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2

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个案研究

济源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课题

《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个案研究》

研究报告

济水南街学校课题组

报告执笔人:

付东霞

一、课题的提出

(一)现实依据

南街小学属于济源市的市区学校,交通便利,外部环境比较复杂,周边有很多做生意的商户,学校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做生意的家庭,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从农村来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学习,并委托给学校附近的“托教班”管理,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

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并和孩子沟通交流,就导致了一些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较差,责任心不强,进取意识不强,一副对什么都是无所谓的样子。

我们南街小学作为普通小学,学校也有部分后进学生,所谓“后进生”就是指那些思想行为不够优秀和学习表现比较落后或者缺点比较多的一部分学生,这些学生在发展上总的来说是处于暂时落后状态的,他们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厌学情绪较重,学习成绩提高难度较大。

但作为学校来说,主要是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修养的合格小学生,需要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但由于应试教育和社会变革等因素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增多,这类学生还存在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后进的趋势,严重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家庭的生活质量,从长远来看,还将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稳定隐患。

所以我们必须探寻出一条后进生转化的道路,这样才能促使师生和谐、校园和谐,才能找回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组成员:

付东霞、刘东霞、聂敏花、周小喜

因此研究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不及待。

在后进生转化教育这项工作中,有很多一线的教师都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探索,也总结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也有许多教育理论工作者对后进生的转变进行了理论性的研究,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不少相关的理论。

但是,据我们调查了解,学校一线教师把教育后进生作为一项工程来做,有计划、有目的的研究还不多见;也有不少教师运用案例研究来进行后进生转化的探索,但表现出来的都不尽人意,特别是对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探讨。

所以,我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不仅能填补“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个案研究”的不足,而且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在教育教学中取得长远的利益。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选择了“小学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个案研究”这一课题,力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效的研究并转变后进生,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快速发展,以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二)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

“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而根据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称,在我国大约3.4亿的18岁以下青少年中,大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这些学生很多都被老师和家长列为后进生行列,他们在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什么希望,而成为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

因为是后进生,他们无法得到老师的青睐,成了班级可有可无的人;因为是后进生,他们很少见到父母的笑颜,成了家长的“心病”。

他们无法与父母沟通,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有浓重的厌学情绪,做事冲动,不考虑后果……因此研究后进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后进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觉地实现自我转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创新价值

   对于“后进生”问题的研究,目前偏重于理论研究的较多,案例研究也不少,但“后进生”问题是个性化的,适合于我校“后进生”转化可借鉴的不多,因此,我们选择“后进生”的心理表现、成因及转化个案研究这一课题,对于我市同类学校的“后进生”问题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于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课题随机选取南街学校二

(1)、二

(2)、二(3)、五

(2)、五(3)、六

(1)、六

(2)、六(3)为实验班,并在每班确定5名后进生对象来进行课题研究,学校分班是以公平原则来分的。

2、研究方法

⑴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问家长等手段了解学生能力发展、情感变化、知识结构改善、意志品质形成等情况。

⑵个案分析法:

选取后进生,跟踪调查,进行心理探访,分析后进生形成原因并帮助其转化,深入研究学生个体间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情况,加强定性与定量的分析。

⑶文献法:

通过收集、分析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全面正确把握“后进生转化”的实质内涵,为课题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

⑷经验总结法:

重视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创造相结合,纠正教育实践中的不良育人观,构建符合本校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转化后进生模式,分析后进生形成原因并帮助其转化,深入研究学生个体间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情况,从而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2、课题的界定

 “后进生“是指思想行为、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方面低于合格水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或家长往往称他们为暂时的表现比较差的学生,或暂时后进生。

根据我校后进生的状况,把他们分为思想行为后进生,行为习惯后进生,学习困难后进生三类,其中学习困难后进生占90%。

而学习困难后进生的学习习惯大多不好,主要表现为:

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听讲,不能积极思考,爱做小动作,作业拖拉,甚至经常不做,书写不规范,边写边玩等。

总而言之,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自卑感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二是逆反心理强,是非观念模糊,言行不一;三是自控能力差,学习基础差,缺少学习兴趣,自身丧失学习动力。

因此,本课题研究主要针对学习困难后进生,通过个案跟踪分析,着重摸清学生的心理、学习困难形成的主要原因,寻找和尝试指导帮助他们自主解决学习困难的方法,以促进他们品行、能力等方面的进步。

3、研究的主要内容:

(1)后进生的成因及后进生的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自身、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因素。

(2)学校教师教育方式如何适应后进生,研究班级中的后进生转化策略。

(3)课堂教学如何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并促使后进生的转变措施。

(4)学校、社会和家长如何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旨在对于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努力寻找到与后进生感情交流的契合点后,要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注意学生在进步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同时要调动后进生家长的积极性。

4、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充分发挥后进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主动地参与,了解自己心理表现及成因,自觉地实现自我转化。

(2)适时性原则

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或课外找准最佳时机进行研究。

(3)多样性原则

可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积累和整理等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

(4)效应性原则

强调后进生心理转化在教学中的实效性,努力使后进生的心理转化达到最佳效果。

(5)科学性原则

以科学理论指导课题组成员对后进生心理的应用研究。

(6)发展性原则

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研究对象,掌握研究信息;及时捕捉理论界的动态,调整研究策略、重点、步骤。

四、课题研究主要实施过程

(一)开展调查分析,了解学生情况

1、实施问卷调查

为了帮孩子分析影响他们优秀的原因,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及时改变我们的做法,尽可能多的帮孩子提高。

我们选取了各班期中考试成绩在全班后五名的学生做了一次专项调查,目的主要是了解后进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及影响他们优秀的主要因素,以便于采取更切合于他们学习的指导措施,达到尽可能提高的目的。

我们对实验班中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小学后进生的一般表现,其特征如下:

(1)学习习惯不好

学习成绩差是小学后进生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我们对三十名后进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查如下:

调查学生数(人)

学习成绩差

学习习惯差

学习能力差

学习方法差

30

30

22

4

3

百分率

100%

76.7%

13.3%

10%

调查结果显示:

学习成绩很差的占100%,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占76.6%。

我们对这部分学困生进行追踪调查发现,这些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与他们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和影响有关,具体表现为:

放学不回家,贪玩;上课不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还经常挑逗影响他人学习;不按时完成作业,书写马马虎虎,字迹潦草;学习无兴趣,不爱读书,不爱动脑筋。

(2)自卑且缺乏竞争意识

他们由于学习成绩差和兼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良行为,因此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常被同学冷落、嘲笑;常挨家长的打骂。

他们的学习困难重重,常品尝受挫,极少有成功体验,从而形成自卑心理,遇事不愿或不敢去竞争,他们自认为自己就是天生的笨,学校班上的好事与己无关,"好学生"与己无缘,常做出些出格的事情来表现自己。

为此,我们对后进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项目

不能

你每次做错事能想到他的后果吗?

13.6%

86.4%

做错事后你能主动承认吗?

5%

95%

每次做错事后,老师能和平细语的给你讲道理吗?

15.3%

84.7%

你能做到把心事说给老师、家长、或同学听吗?

40.5%

59.5%

经常挨批评,对你能起到作用吗?

20.6%

79.4%

你认为老师能像对待其他同学那样对待你吗?

3.2%

96.8%

如果让你当班干部你能做好吗?

94.2%

5.8%

你能否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87.6%

12.4%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后进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多数后进生对自己不相信,不能从自己的身上找到优点,感到自卑。

(3)易认错,有向好的愿望

经调查了解,我们发现95%的小学生犯了错误很容易承认错误,并很会做保证,但隔不多久又会犯同样的错误,呈现出反复多不稳定的态势,调查反映出90%的后进生有较强烈的向好愿望,他们常在能胜任的事情上格外的卖劲。

例如:

劳动、打抱不平等等。

这一特征是转化“后进生”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积极因素。

调查思考: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感觉提高后进生最主要的应该是对孩子因材施教,给他恢复自信的机会,慢慢恢复孩子的自信心,然后教师和家长多给孩子一些心理的安慰或鼓励,不要一看孩子成绩差就不问原因,大批狠批一通,把所有的错都归及在孩子一人不努力上。

这样缺少了父母和老师的关爱,孩子更容易自我放弃或者是破罐破摔。

所以,我们要切实加强家校联系与合作,双管齐下。

希望我们真正地落实到实际上,去关心我们的每一个孩子,特别是薄弱生,让他们脸上充满自信,让他们内心洒满阳光!

让他们对学习多一些动力和激情,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孩子们慢慢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的!

2、分析问题成因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进一步对后进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心理因素等问题进行跟踪分析,寻求其原因。

(1)社会原因:

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上网吧打游戏、聚众打架等现象,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着消极影响;加上我们南街学校周边环境的影响,学生思想浮躁,不安心学习,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家庭原因:

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家长没有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不过问子女的思想和学习情况。

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子女,对子女要求不严,引导督促不利,有的家长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致使孩子成为家长的对立面。

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学生得不到温暖和教育,给子女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这样就致使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3)学校教育原因:

学校目前的评价机制,导致教师对学生进行成绩排名、分类,还有教师对后进生的讽刺与挖苦,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当然也有个别教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后进生冷眼相待,对后进生置之不理,在这种冷漠态度下生活久了,后进生便滋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致使后进生在后进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4)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学习态度,没有吃苦的精神,不愿多用一点时间学习,学习没有自觉性,全凭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光知道享受,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除此之外,生理因素和性格因素,也是后进生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

小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学生既有积极向上的心理活动,也有不少消极的心理活动。

后进生比一般学生的消极心理更多一些,对自己往往缺少正确的认识与评价,看不到自己的长处,遇到问题不愿与他人沟通,总感觉心里抑郁,以至产生心理障碍。

(二)多方位探索途径,实施后进生转化

针对后进生的现状和成因,课题组成员多方位探索途径,对后进生实施转化,主要从思想教育、家校联系、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

1、探索多种方式与后进生进行沟通

教育家布鲁姆认为:

“任何教师都可以帮助所有的学生学得优秀、迅速,并充满自信。

”后进生之所以没有信心,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症结。

我们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就必须把他们心中的结打开。

因此,教师首先要和他们形成良好的帮扶关系,相信后进生,帮助他们树立“我能行”的信心,要多和他们交流沟通,适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成为他们的朋友。

要多对后进生进行心理疏导,树立信心。

为此,我们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心理疏导,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1)找“闪光点”

利用心理课、班会,帮助学困生寻找自身优点,树立自信心。

在一次心理教育课上,聂敏花老师让同学们写出自身的“闪光点”,然后当众宣读,事先已估计到后进生一定写得很少,果然,李某等人表情漠然,只字未写。

聂老师知道学习上的劣势使他们饱尝了失败的痛苦,失去了自信。

此刻,鼓励他们树立自信的机会来了。

聂老师让同学们帮他们找“闪光点”,中队长说:

“去年我在冬季长跑比赛时,摔了一跤,已跑在第一的李某立即停下来把我扶起来,并问我疼不疼。

虽然他没有拿到冠军,但我认为他就是那次比赛的冠军。

”听完他的话,聂老师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李某笑了。

接着,同学们纷纷举手列举这些后进生的“闪光点”。

(2)树榜样

我们经常通过个别谈话、晨会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爱迪生、牛顿等杰出人物的事例,促使他们产生强大的内驱力,让他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无全才”的观点。

此外,我们还常拿身边进步的学生给他们做榜样,使后进生树立我也能进步的自信心。

(3)降目标

课题组老师们按“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对后进生降低要求。

对于学习习惯很不好,经常不写作业的同学,要尽量减少他们的各项作业,但基本的题目还是必须要做的。

对有难度的题目,就让他们选择做,做对了,就给他们加小红花或者五角星,每次得红花或五角星时,他都很开心。

这样就增强了后进生的自信心。

(4)创造表现机会,增强自信心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都有表现自我、期望成功的心理特征。

可在平时的学习中,这些后进生都很少有表现的机会。

为增强他们的信心,我们就注意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特长与个性。

赵某性格孤僻,对老师的教育常有抵触情绪,但他乒乓球打得好。

于是,老师就抓住他打乒乓球的特长,拜他为师。

他很认真,一边教,一边示范,并信心十足地对老师说:

“周老师,我一定让你的球技超过王齐飞!

”课间,他多次到办公室提出要教老师打球,与当初一见人就躲的赵某判若两人。

 案例一:

(2)班的丹丹是一个内向的小姑娘,不爱说话,虽合群,但不爱与小朋友合作,交流。

从不主动参加小组集体活动,发现在参与活动中总有退缩行为,畏惧心理,最明显的特征是自信心不足。

问她话时要么声音如蚊子般轻,要么就语气神态很特别,脸红红的几乎是大声喊着说话。

案例分析:

发现这一现象,聂老师及时与家长沟通后了解到:

其一;本身性格比较内向,造成孩子不爱说话,不愿与人交往;其二:

父母因工作繁忙,生活环境单一,使孩子缺少语言交往的机会,所以孩子没有语言交往的经验,语言表达能力差,无法与别人用语言来交流,使孩子的性格更趋内向;其三:

很少带孩子出去玩耍,很少接触其他同龄伙伴,在家里面对着那四四方方的墙壁,也很少于孩子交谈。

这就造成孩子的自理能力相对较弱,动手能力不是很强,形成孩子胆小、软弱,遇事缩手缩脚、优柔寡断的性格,不利于培养她勇敢坚强的个性。

辅导措施:

(一)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在参与中体验到合作的成功与交流的快乐

首先,聂老师详细了解丹丹的身体状况、性格、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一方面多接近,多给予鼓励;另一方面,要对她课上多提问,请她当值日生、负责人,给她锻炼的机会,使她在实践中增强自信心;帮助她与她说说话,提高她对老师的信任,从而愿意与老师交往,以减轻她离开亲人的心理压力。

   其次,聂老师多关注她,及时帮助她排忧解难,让她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她的“闪光点”,鼓励其大胆地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心,及时给予帮助,使她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提高她的自信。

   再者,发动班上能力强的孩子,主动邀请她参加活动,积极与她交流,让她从被动到主动,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逐渐适应这个新的集体班级。

蕊蕊是班里活泼开朗的一个女孩子,孩子们都很喜欢她,于是聂老师就请蕊蕊带丹丹玩,起初丹丹很害羞站着不敢动。

可是有一天中午来学校了,我想找她们谈话,可是怎么也找不到,结果发现她们在厕所里正聊的起劲呢,她们俩就成了好朋友,不论是做游戏还是去户外活动,他们总在一起玩。

(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转变家长教育方式。

1、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起个好榜样。

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做为家长,首先要审视自身的原因,应给孩子营造一个民主的、宽松的、温暖的家庭气氛,在重视智育的同时,幼儿的身心发展同样重要,鼓励家长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带领孩子走出家门,放放风筝,做做游戏等亲子活动。

与孩子建立亲密、平等的关系,孩子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陶冶了情操,让孩子在细节中感到,来自于父母的温暖与重视,使之增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信精神。

2.鼓励父母要以赏识的眼光,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和喜好,好恶,在与其玩耍、交谈阅读时觉察她,从中记下孩子的性格倾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创造机会,父母应多给孩子创造发挥他们的才智机会。

比如家里有人过生日时,应鼓励孩子表演节目,随时找机会让孩子帮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孩子越做越自信,才不会退缩在自卑自闭的角落里。

(2)耐心等待,既然给了机会,就要耐心等待孩子发挥潜力,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做不好而干脆自己来做,更不能因其做不好批评孩子,而压抑了孩子的潜能。

(3)给予鼓励,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需要家长对孩子多激励,多鼓舞,使孩子树立起一个积极的自信心心态。

有父母积极的响应,幼儿良好的自信心就会在平常生活中得到大力的提高。

教育效果:

经过一学期的家校配合,丹丹在自信上起了质的飞跃,她不再是那个胆小、不爱说话的小女孩了。

如今,她很乐意参与各种活动,尤其喜欢参加我们班级的课十分钟演讲,丹丹最喜欢表演的就是讲故事,声音洪亮,常常赢得同伴们的掌声,在课上,她独特的见解常常搏得同伴的喝彩,这种在活动中显露出来的自信精神还是她树立自信心的表现。

据家长反应,丹丹现在性格开朗多了,愿意叫人了,还常给妈妈讲在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现在她已能快快乐乐地充满自信地参与各种活动了。

2、探索课堂教学中后进生转化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关注这些后进生,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成功感,同时还要多考虑他们的感受,布置作业也要分层布置,以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

后进生的成因各有特点,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他们往往都有想学好的愿望,只是由于经常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帮助和督促,使学习障碍积重难返,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

为此,教师抓住课堂教学环节,从解决情感问题入手,关爱后进生,为后进生创造学习机会,鼓励后进生及时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跟上学习进度,增强学习自信心的。

具体措施如下:

(1)为后进生创造听懂课的机会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但后进生因知识缺漏较多或智力发展较慢等原因,往往不能适应正常的教学进程,又听不懂课,进而出现不专心、注意力分散的现象。

因此,在讲授新知识的关键处或易错易混的内容时,都特别提醒他们把手中的事放下来,坐端正集中注意听讲,排除能够引起注意分散的一切无意干扰,促进形成有意注意。

教学中凡是重点、难点内容,都要有意识地放慢教学速度,并让后进生复述所讲内容或回答简单问题,检查他们是否已初步掌握所教知识,及时了解后进生应注意什么,适时辅导。

尽量争取使后进生在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当然,有些问题课堂上一时解决不了,就在课后及时补救。

(2)为后进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

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这对后进生也是同样的。

因此,课堂提问后,先留一定的时间让后进生思考,然后再指名回答。

尽量做到对后进生优先提问,优先展示技能。

这样,一方面使后进困生注意听讲,另一方面使后进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

教师从“四个注意”入手:

注意避免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顺利,而只提问好学生或越俎代庖;注意尽量将练习安排在课内进行,以便通过练习进一步了解后进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注意对后进生辅导,要以启发、再启发为主,不要急于让后进生在机械的模仿中得出正确答案;注意对学有所得的后进生,要不断给予鼓励、表扬,对收获较少的后进生,要不急躁、不单纯批评,而要耐心分析问题,对症下药予以解决。

(3)为后进生多创造读、说、议等动口的机会

对思维能力较弱的后进生来说,动口多读、多说、多议十分重要。

为此,语文课要重视,数学课更要重视。

如在课题组成员聂敏花老师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造条件让后进生反复读,间插教师的提问、启发,使他们在读与问的过程中,就会逐步理解和掌握基本题的结构、思路、方法、算理。

在课堂讨论问题时,也尽量鼓励后进生先开口说、大胆议。

一方面让后进生在说和议中,进行出声思维;另一方面也促使后进生认真听他人说和议,了解正确的思考方法。

为了避免后进生说和议出现错误而失去信心,可以先让好的学生回答,再鼓励后进生复述正确的思考过程,或提出类似的问题再让后进生说、议一遍,诱导他们“跳一跳,摘到桃”,使他们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4)为后进生创造多动手、多实践的机会

分析小学生的思维规律可以看出,每一个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但后进生思维水平往往多停留在依靠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上,难以实现这一过程的转化。

但是,后进生多具好动性,他们的手在做什么,眼睛就看什么,头脑也想什么。

根据这一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后进生多动手、多实践就具有更深的意义。

如课题组成员聂敏花老师在教学概念知识时,鼓励后进生亲自比一比、摸一摸、画一画、量一量、摆一摆,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多种感官接触、从材料中获得较深刻的感性认识,然后再引导他们逐渐向理性认识转化。

(5)为后进生创造暴露和矫正错误的机会

由于后进生大多具有自卑心理和不良学习习惯,致使他们经常不愿意暴露和不想了解自己的错误。

只有知错才能纠错,所以,教师主动创造良好环境,多形式、多渠道地创造条件让后进生大胆地暴露自己的错误。

抓住“准确”、“求实”、“及时”三个环节,及时搜集后进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信息,随时发现和排除后进生学习道路上的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