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解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263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0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解析版.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解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解析版.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解析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2016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水铸锅B.石蜡熔化C.钢铁生锈D.水的蒸发

2.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合金也属于金属材料

B.合金的所有性能一定优于组成它的纯金属

C.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D.合金中可能有非金属

3.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l2+2NaBr=2NaCl+Br2B.Fe2O3+3CO=2Fe+3CO2

C.Zn+CuSO4=ZnSO4+CuD.CuO+H2=Cu+H2O

4.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铝不与酸、碱反应

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5.铁钉在钉入木制品时,有经验的木匠习惯用口水将铁钉润湿,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使铁钉更容易钉入木制品

B.这是为了使铁钉更易生锈,防止脱落

C.这是为了防止铁钉生锈而腐蚀

D.增大钉入时的摩擦力

6.合金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下列关于合金及纯金属的各项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含碳量:

生铁>钢B.抗腐蚀能力:

不锈钢>纯铁

C.硬度:

纯铜>黄铜D.熔点:

纯锡>武德合金

7.下列铁制品的防锈方法不合理的是(  )

A.汽车外壳﹣﹣烤漆B.水龙头﹣﹣镀防护金属

C.公交车扶手﹣﹣涂防锈油D.脸盆﹣﹣烧涂搪瓷

8.保险丝的作用是当电路上电流过大时,使其中的金属线(或片)产生高温而熔断,以保护电路免于受到伤害.所以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除了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外,还一定要具有(  )

A.较小的密度B.较小的硬度C.较低的熔点D.较高的熔点

9.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Zn、Ag、CuSO4溶液B.Cu、ZnSO4溶液、AgNO3溶液

C.Zn、Ag、稀硫酸、ZnSO4溶液D.Zn、Cu、稀硫酸、AgNO3溶液

10.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不反应,取过量X放入Y(NO3)2和Z(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经检验,滤渣中只有X、Z.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B.Y>Z>XC.Y>X>ZD.X>Z>Y

11.下列验证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中(“﹣”表示未进行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AB.BC.CD.D

12.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考察和研究,认为我国使用的铁锅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并向全世界推广,其主要原因是(  )

A.可有效减少缺铁性贫血B.熔点较高

C.价格便宜,不易生锈D.传热慢,保温性能好

13.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试剂错误的是(  )

试剂

物质

杂质

试剂

A

炭粉

铁粉

稀盐酸

B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灼热的氧化铜

C

氯化钾固体

二氧化锰

D

氧化铜

氧气

A.AB.BC.CD.D

14.某不纯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  )

A.ZnB.CuC.MgD.Ag

15.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

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0个B.1个C.2个D.3个

 

二、填空题

16.铝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  元素.

(2)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3)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Al2O3存在,Al2O3属于  (填字母序号).

A.单质B.氧化物C.碱D.盐

(4)工业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2Al2O3

4Al+3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在Al2O3中铝的化合价为  .

(5)铝可制成蒸锅,主要利用铝的延展性和  性.

17.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

A.金属硬币B.铝制导线C.铜制火锅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洁净的铁钉在下列情况下容易生锈的是  (填字母).

A.在干燥的空气中B.在潮湿的空气中C.浸没在植物油中

(4)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写出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

(5)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一洁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18.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H溶液中的溶质是一种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物质B和E的化学式为B  、E  .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3)写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  .

(4)写出C物质在生活、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

19.某工厂产生的铜屑中含有少最铁屑.现要回收利用其中的铜,需除去其中的铁屑,张山同学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方案:

(1)以上两个实验方案中,从回收利用率角度考虑,你愿意选择  .

(2)两个方案中都有过滤操作,该操作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3)写出两个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方案甲  ;

方案乙  .

(4)你能否再设计一个不同原理的方案?

写出你的方案  .

 

三、实验探究题(共20分)

20.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

(1)图1是教材中炼铁高炉及炉内化学变化过程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若图1中采用的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请写出A区和B区所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区  ;B区(焦炭的作用)  、  .

(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对固体产物成分等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粉末,实验装置如图2.

[进行实验]该小组按上述实验设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了实验,测得下列数据:

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铁粉末的总质量66.0g(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②反

应后玻璃管和内盛黑色固体的总质量65.8g(冷却到室温称量).

[分析与讨论]本实验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华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大家提出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

物质

性质

四氧化三铁

氧化亚铁

氧化铁

铁粉

颜色

黑色

黑色

红色

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

不能

不能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铁.

③四氧化三铁、铁粉都能被磁铁吸引,而氧化亚铁、氧化铁均不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与猜想]

①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  和  .

②进行猜想:

黑色固体粉末可能

a.全部为铁b.  c.  .

[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黑色固体粉末为(写名称)  .

计算过程:

[反思与评价]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

②实验装置图中采用虚线框内的装置,其作用有  .

A.收集一氧化碳B.吸收二氧化碳C.检验二氧化碳.

21.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铬(Cr)是重要的金属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r,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

(1)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的三种可能的假设:

a.Al>Cr>Cub.Cr>Al>Cuc.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金属

Cr

Al

Cu

与盐酸反应发生现象

气泡产生缓慢,金属逐渐溶解

气泡产生激烈,金属迅速溶解

无气泡产生,金属无变化

【控制实验条件】

(2)打磨三种金属发生的是  ;上述实验使用等浓度的盐酸溶液的理由是盐酸的浓度不同,会影响反应产生的气体的速率.

【得出结论】(3)原假设中正确的是  (填假设中a,b或c).写出铬(铬与盐酸反应后显+2价)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计算题

22.小娟想测定Cu﹣Zn合金和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末标明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她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合金是  合金.

(2)小娟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后,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你帮助她计算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2016年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铁水铸锅B.石蜡熔化C.钢铁生锈D.水的蒸发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铁水铸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水的蒸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合金也属于金属材料

B.合金的所有性能一定优于组成它的纯金属

C.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D.合金中可能有非金属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

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

【解答】解:

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合金的所有性能不一定优于组成它的纯金属,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一定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