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笔记整理讲课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5852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笔记整理讲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笔记整理讲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笔记整理讲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笔记整理讲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笔记整理讲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笔记整理讲课教案.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笔记整理讲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笔记整理讲课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笔记整理讲课教案.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笔记整理讲课教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笔记整理

现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例证﹛梁启超的小说届革命/王国维的悲剧思想/鸳鸯蝴蝶派/林译小说﹜

●梁启超,晚晴开始的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的观念变革首要功臣,是本时期内重要的散文家,他的“新文体”就足以囊括一时代,立一界碑。

提出诗届革命,文届革命,小说届革命.

●“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内最有成就

●其中小说届革命声誉最著,<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小说启蒙,新民的工具作用。

强调社会功能。

●真正提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的是王国维。

他受到康德和叔本华的影响很大。

在文学观念上,他将文学从文以载道的奴婢位置上解放出来,成为独立的存在。

●王国维对文学现代性的贡献:

引进了叔本华与康德,确立了悲剧。

●林译小说的贡献:

打开了现代作家的审美事业;为中国作家接受西方的文学观、价值观打下基础;创作了迥异于中国的表现手法。

《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述》《撒克逊劫后英雄略》

●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派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小说品种有社会、言情、历史、武侠、侦探诸种,创作量比清末大,杂志上也不在靠翻译支撑,统称鸳鸯蝴蝶派(也叫礼拜六派)是都市文化的产物。

第一次提到了婚姻自由,反对包办婚姻。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是徐枕亚的《玉梨魂》,徐是哀情鼻祖,是用骈文写的小说。

●“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

第一章五四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陈独秀主编《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上海创刊,后改名《新青年》移址北京》为主要阵地兴起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上提出了“民主”与“科学”口号

●1917年1月,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它从“八事”入手: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陈词,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

●2月,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学,建设新鲜的真诚的写实文学

●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要从“肉“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

●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推出《易卜生专号》

第三阶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北京)

发起人:

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邵钧、许地山。

“为人生”的文学宗旨。

主要是针对鸳鸯蝴蝶派的旧派文学消遣,娱乐的作用。

在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

代表了整个五四主义除了鲁迅以外批评现实主义

文学刊物:

革新了《小说月报》。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

)主要倾向于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

最初成员:

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

刊物:

创办了《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后期出版了《创造月刊》、《文化批判》。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的“内心要求”推崇文学的直觉与灵感,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3语丝社(1924年11月),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文章。

成员:

鲁迅被称为语丝派主将,周作人、林语堂等。

刊物:

《语丝》周刊

4浅草沉钟社,浅草1922年沉钟1924。

成员:

(浅草社)冯至。

(沉钟)杨晦、蔡仪

刊物:

《浅草》季刊、《沉钟》周刊。

“为艺术而艺术”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特别是德国浪漫主义。

沉钟社,五四时期挣扎最久的社团。

5湖畔诗社(1922杭州)

成员:

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等

作品:

曾出版诗集《湖畔》以爱清诗闻名。

6新月社(1924北京)

成员:

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胡适。

多英美留学生。

发展过程:

聚餐形式---新月俱乐部---新月社

刊物:

《晨报副刊》、《新月》月刊、《诗刊》季刊。

第4节20年代文学争论

7学衡派(1921南京)

成员:

吴宓、梅光迪、

学衡派最大价值在于对五四激进主义的纠偏作用。

在美国受白碧德新人文主义的影响,标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

他们也击中了新文学倡导者的弱点和要害,如白话诗创作的简单化倾向,以及过多否定传统文化、传统戏曲等得偏激情绪。

第五节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1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人的解放;文学观念的重大变化(接受悲剧);文学的世界性

2五四文学风貌是特征是:

个性主义,文体自觉,世界性

第二章20年代小说

第一节鲁迅的生平,思想及创作

1生平:

童年家道中落

1898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接触了严复的天演论,进化论思想

1902东京弘文学院,关注科学

同年9月去仙台学医

仙台第二年幻灯片事件

1906年离开仙台回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先后发表人之历史,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

1909离开日本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1912到南京任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

不久回到北京

1918参加新青年活动,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5、1926年支持群众运动

三一八后受北洋政府通缉,离开北京前往厦门大学任教。

不久又受聘于中山大学

1927年抵达广州接触到马克思主义

1927年离开广州10月定居上海

1936年10月19号在上海逝世

2受到进化论与尼采的个性主义影响很大。

3青年时期主要是尼采思想主张:

破坏偶像、要做超人、精神上无比充实的人,追求精神

4中年以后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5鲁迅创作最多的时他的杂文,广泛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是前期杂文的特点。

民主与科学是前期杂文创作的指导思想,彻底反封建精神是他杂文始终的灵魂。

第二节鲁迅研究概况

1冯雪峰,瞿秋白

2孤岛及延安阶段

31950-1966年鲁迅研究—陈涌

41976—1989年鲁迅研究钱理群(心灵的探索)严家炎王富仁(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

590年代至今鲁迅研究众生喧哗的时代代表懈志熙的《生的执着》王晓明《

无法直面的人生》汪晖的《反抗绝望》杂志《读书》

第三节《狂人日记》《阿Q正传》

1《狂人》受果戈理同名小说和尼采的思想影响。

狂人是先知先觉者大胆利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2思想成就:

a国民性批判(愚昧麻木精神胜利法即把现实的屈辱瞬间转化为虚幻的胜利改造国民思想

B知识分子的启蒙悲剧

第一代知识分子孔乙己赵太爷

第二代知识分子魏连没吕伟普–鲁迅自己的反映及自我写照---“几乎无事”的悲剧

第三代知识分子《伤逝》以手记的形式

C对辛亥革命不彻底性的批判

三《呐喊》与《彷徨》的艺术成就

强烈而自觉的悲剧意识

小说艺术的创新,

格局的高度不重复性

小说的白描手法

小说艺术特点:

曲折冷峻(奇崛)

1小说的结构有:

横切结构(孔乙己,风波)空间角度

纵向结构—时间形态

2鲁迅受外来影响来自俄罗斯文学,东欧弱小民族文学与日本文学。

果戈理的讽刺艺术,托尔斯泰的对本阶级的批判,契科夫—影响其体裁短篇小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病态心理的挖掘,安德列耶夫的阴冷

第三章20年代的小说

第一节20年代小说概述

一问题小说(五四新文学革命后才出现1918--1920)

1文学主张:

为人生。

表现并讨论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问题。

问题小说的主题,题材比较广泛。

2代表性作家冰心,叶绍钧,许地山,庐隐,王统照。

3作品:

庐隐代表作《海滨故人》王统照,《雪后》《微笑》

4作用:

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精神心理的需求

问题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社会针对性,追求哲理色彩,留下思考余地,社会功利的倾斜使之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毛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所冲淡,削弱了审美价值,是一个尚未生熟的文学流派。

二乡土小说(1923年)

1文学主张:

在“为人生”的前提下,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客服“思想大于形象”的通病。

2代表作家:

鲁迅乡土小说范型的先行者,许杰、王鲁彦、许钦文、废名(开沈从文之先河)、邰静农、蹇先艾等

3代表作: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许钦文《鼻涕阿二》废名《竹林的故事》

邰静农乡土小说成就很高《烛焰》《红灯》

4作用:

乡土小说对现代文学整体格局也有长远影响。

乡土小说在艺术上无疑比问题小说更成熟,大多主义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人物性格比较鲜明,注重地方风物习俗画的描绘。

作者们自觉追求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

三浪漫抒情小说(20年代)P55

1代表作家:

郁达夫首推,郭沫若,倪贻德,叶灵凤《鸠绿媚》,陶晶孙《木屐》

2文学主张:

与为人生写实派对峙,不注重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而是忠于自己的“内心要求”,标举自我情绪的审美表现。

3以郁达夫为代表的浪漫抒情派小说,在艺术表象上有共同的美学特征,形成独特的小说文体:

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

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注重宣泄,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理,心态,因此称为“情绪小说”“情调小说”

在创作方法上:

小说以浪漫主义为主,同时兼采某些现代主义技巧。

浪漫抒情派小说在五四时期中最明显受西方文学影响的文学现象

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施托姆《莱茵胡》,屠格涅夫,卢梭《忏悔录》,

4浪漫抒情小说的根本特征:

散文化和诗化倾向

5作用:

五四浪漫抒情派小说以自我为中轴,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浓重的感情投影。

个性主义是他们最突出的精神印记。

就艺术表现而言,是浪漫主义的基调上加进了现代音符,这种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更新了传统小说的作法,丰富了小说的体式。

第二节叶绍钧许地山冰心

A叶绍钧《倪焕之》叶唯一一篇长篇小说,也是20年代最长的。

突出的艺术成就:

对小知识分子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同情讽刺兼备,是她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结构多变,精于布局,结尾饶有余味的小说风格

6受华盛顿欧文、契科夫(描写小人物讽刺与同情兼备)、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小人物卑琐人物的刻画,抹布情节精髓)影响

7是文学创作的多面手,短篇小说最擅长,在童话创作上则是现代中国童话的开山

8长篇小说的结构:

讲故事《十日谈》,串珠子结构《儒林外史》,流浪汉结构《骆驼祥子》;网状结构《子夜》《战争与和平》;意识流结构(内心独白,心理小说);新旧约全书结构

B许地山。

1小说特点:

异域色彩浓厚和传奇性;小说的宗教氛围:

佛教色彩浓烈;

2代表作:

《命命鸟》《缀网劳蛛》

C冰心

代表作:

散文《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短篇小说散文集《超人》

21921年发表《超人》标志着冰心开始心理问题小说,何彬欲以“爱的哲学”战胜尼采超人式的“憎恶哲学”进一步发表了《悟》《烦闷》共同构成了冰心的“爱的三部曲”

3冰心小说形成了她独特的个人风格,是现代小说领域,继鲁迅之后,稍早于郁达夫的文体家。

冰心体的文学语言,典雅秀逸,清丽淡远。

以白话为主,杂糅古今中外,努力实践“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方化”,把率真的自我和童真的个性,自然地渗入流利、凝练的文字之中,呈现出诗情洋溢、含蓄不露的闺秀风范,冰心体是冰心文学创作的最大成就。

第三节郁达夫(创造社的发起人和最重要的小说家)

一生平及美学来源

1日本佐藤春夫和田山花袋---私小说

2卢梭(18C)法国启蒙时代伟大的思想家---社会契约论/回归自然的命题-对文学史上的贡献:

讲真话《忏悔录》“自我袒露的道德勇气”

3屠科涅夫:

“多余的人”的形象—郁达夫成为“零余者”

二郁达夫小说:

《沉沦》《迟桂花》

小说思想内容:

1“零余者”的感伤与悲哀

2人道主义与爱国主义情怀

3颓废的气息

三郁达夫小说对于欲与色的描写与“黄色文艺”“色情描写”的本质区别:

(怎么理解郁达夫的颓废色彩?

1是作者自觉得反叛封建道德,抨击封建礼教的叛逆精神的惊世骇俗之举,有力的揭穿了假学道们的把戏,使他们感到作伪的困难。

2其次,郁达夫的这类笔墨,并非张资平似的肉欲挑逗和官能刺激。

作者以严肃的笔触,力图在文学作品中探讨人的自然本性,探究灵与肉,爱与欲冲突的深层奥秘。

郁达夫笔下的主人公所感到的“性的苦闷”与“生的苦闷“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就赋予了其一定的社会意义。

3作者的描写不是对性行为,性生活的无意义的展览,它伴随着作者痛苦的自我解剖,自我认识,是他对纯真爱情的向往追求而求之不得的结果。

4郁达夫在描写这些总是在经历紧张的内心冲突,时有冲突而尚思克制。

四郁达夫式的抒情小说,主要特征:

1自我的写真。

2感伤抒情

3结构的散文化

4流丽,清新的文笔

第四章20年代的新诗

(一)

1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抗战爆发,中国新诗发展大致经历了词曲化的新诗、自由诗、小诗、格律诗、象征诗、现代诗几个阶段

2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夏威夷游记》里提出“诗界革命”口号

3诗歌领域的革命性突破是在五四文学革命完成的。

3胡适及初期的白话诗人彻底打破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规范,创立自由体的白话诗。

成为20实际中国汉语诗歌的主流样式,在体式上与中国古典诗歌实现全面的断裂。

A胡适《尝试集》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别集。

开始尝试白话文写作,摆脱了古体诗的束缚。

无所依傍,开风气的作用。

B沈伊默《三弦》

4朱自清与俞平伯等1921年组织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

D郭沫喏《女神》为诗坛开了浪漫的新风。

与女神同时出现的是湖畔诗人与小诗

5湖畔诗人(1922年春在杭州成立)受西湖爱情诗歌的影响,多为爱情诗歌为主。

代表人物:

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人湖畔诗社,

代表作品:

《湖畔》,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

6小诗

代表人和作品:

冰心《繁星》《春水》宗白华(20C最杰出的美学家)《流云》

冯至《昨日之歌》《吹箫人的故事》---鲁迅推崇冯至的叙事诗“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作用:

小诗的讲求凝练与侧重表现内心世界,在新诗的艺术探索旅程中具有桥梁的意义

7新月诗派(朱自清称格律诗派)---1926年出现于诗坛并对于新诗的发展成重大影响,新月派与新月派有联系却不等同。

代表人物:

徐志摩、闻一多

刊物:

《晨报副刊诗刊》

文学主张:

新月诗派反对感伤主义,反对放纵,主张理性和节制;在艺术上要求艺术的“和谐”“均齐”,强调诗人戴着镣铐跳舞,表现为追求诗歌的格律,它是倾向于古典主义。

8流派是社团的纵深发展,有社团不一定有流派,流派是有共同的艺术追求与美学风格

9象征主义--是人类表达方式的一种伟大革命

发起人:

波德莱尔。

象征分为私社象征(只有自己知道)和公众象征(别人都知道)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在中国最初被翻译为象征主义后统称为新浪漫主义,被视为对自然主义的反动。

象征主义丰富了人类的表达方式。

10象征诗派(1925年出版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为起点)

代表人物:

为李金发,后期创造社三诗人穆木天,冯乃超、王超清都是有影响的的象征诗派诗人。

代表作:

《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弃妇》

一、闻一多(现代杰出爱国诗人)生平及美学思想

1生平:

原名家骅,湖北浠水人,前期新月派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

2闻一多有通过哪些表现方式哪些作品表现了文化乡愁?

《太阳吟》方式:

大量的中国的传统典故《忆菊》--以秋菊起兴《孤雁》--以流落失群的孤雁自比

3作品:

《红烛》自由体,浪美主义色彩;《死水》格律体,新古典主义

4闻一多诗歌的三美: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中国的诗歌注意意象的叠加

●音乐的美:

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节奏感要强。

●绘画的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闻一多留美时研习美术多年,对色彩之美特别敏感。

●建筑的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各行相差不能太大,以求整齐之感。

第五章20年代的新诗

(二)P94

第一节郭沫若创作道路

郭沫若

●杰出的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哲学家。

●研究甲骨文四大家之一

●历史学家(用历史唯物轮来研究)

●沫若是1919年发表新诗时用的笔名。

开始阅读梁启超、章太炎的政治文章,和林纾翻译的外国作品。

庄周、屈子以及林纾的小说浓重的浪漫主义精神对他后来的文学倾向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梁、章等人的民主主义思想,则激发他向往反清爱国民族主义。

●在1913年初到日本留学,深受王阳明哲学的影响(王阳明理论核心是“致良知”,宋明理学的高峰。

●同时王阳明学说引到老庄,孔子哲学和印度哲学。

接触泰戈尔。

后又喜欢德国诗人海涅、歌德、又由歌德到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著作。

●斯宾诺莎,主要理论泛神论:

人和自然的融合是互相对话的,突出了人的价值;中国古代人和自然的融合是自我泯灭的融合。

神是非人格的本原,这个本原不在自然界之外,而是和自然同等的。

实际上否定了超自然的神的主宰作用,其实质是无神论。

泰戈尔“无神论者”

●《女神》的出版,不仅确立了郭沫若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卓越的地位,同时也为中国新诗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人的努力下,创造社在日本正式成立。

郭沫若是这个社团的发起人和核心人物。

●郭沫若是表现自我感情的“主情主义”

第二节《女神》

●是由郭沫诺的第一部新诗集(不是新中国第一部,之前有胡适的《尝试集》,也是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杰出成就和影响巨大的新诗集。

●之后读到美国惠特曼的《草叶集》

●《女神》的成功在于五四时代精神与诗人创作个性的高度融合统一。

共分三辑。

第一辑受到惠特曼影响,第二辑受到歌德影响,第三辑受早期泰戈尔影响而创作一些清新恬淡的抒情小品。

●思想成就:

1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理想代表作《凤凰涅槃》----菲尼克斯的科美体(comedy)2对自我的歌唱代表作《天狗》扩张的自我3歌唱自然(动感自然)《地球,我的母亲》4破坏偶像的精神。

《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晨安》

●郭沫诺循着泰戈尔—歌德—斯宾诺莎—庄子的轨迹,整合出带有自己主体文化意识的泛神论。

●女神的艺术成就:

1为20世纪的文学确立了浪漫主义的样式(《女神》浪漫主义用的方法:

神话、传说、典故来自我表现,来展开想象;用庞大的诗歌形象)2女神创造了自由体诗(是区别《尝试集》最主要的特点)3女神创造了豪迈爽朗激越的艺术风格。

●浪漫主义特点:

情感排第一位;想象(与绝对、本体、神性而联系在一起即神秘色彩);回归自然

●《女神》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和贡献在于,集中而强雷地表现了冲破封建藩篱、扫荡旧世界的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是鲁迅扬的“摩罗诗力”的具体展现。

第六章20年代的戏剧

1、1907年在日本东京的春柳社组织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黑奴吁天录》这是中国第一次比较完整的近代话剧演出。

2什么是爱美剧?

“非营业性质“的业余话剧,反对戏剧商业化。

3田汉(20年代的戏剧创作中,成绩最丰)受象征主义的影响—梅特林克

作品《咖啡店一夜》《名优之死》《获虎之夜》

4新浪漫主义:

(P107)19C末30C初,西方一现代理性哲学为美学基础,与传统写实主义象对抗的艺术流派。

第七章20年代的散文

●1927年鲁迅《野草》的出版,标志散文的成熟。

●20年代散文勃兴的原因:

大背景:

北洋政府军阀混战放任的态度1五四个性主义自我价值的追求,有利于自由写作(最根本)2中国散文传统没有被断绝(对明代小说的继承弘扬)3异域散文的影响:

兰姆(英国小品文大家)、唯美主义散文家:

文井荷丰、小泉八云(日本)

●俞平伯属于周作人“美文”一派。

20年代散文集《燕知草》《杂拌儿》

●叶圣陶《未厌居习作》

●许地山《空山灵雨》

●瞿秋白《俄乡纪程》《赤都心史》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

●梁玉春《春集》《泪与笑》,受兰姆影响最深。

他被称为“中国的爱丽亚”嗜读兰姆的《伊利亚随笔》

●郭沫若《橄榄》

●现代散文的主要特点:

第一:

五四运动对于“人”的观念的发现,影响于散文,便是表现个性,革新了散文的内容。

第二:

扩大了表现生活的愿望

第三:

问题多样,表现自由,不拘一格

第四:

承受了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

第五:

新文学运动的初期和20年代的散文都表现散文作者们深厚的学养,在思想和艺术上达到很高的成就

第六:

中国古代散文的深刻影响

第一节周作人朱自清(两大散文大家)

●周作人的散文观:

载道(可憎)与言志(表现性灵)、平淡冲和的艺术境界、散文需要趣味(情趣和礼趣),韵味(韵外之致)、散文史观(中国散文是继承明代的小品文)

●周作人的散文历来以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两种风格。

提出“美文”概念。

●朱自清散文文人气颇重,重情是其散文的最主要特点。

长于写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名篇体现了她观察细致,描写精确的特点

第二节《野草》---重点P125

●思想成就:

是启蒙者悲剧情绪的象征性表现《颓败线的颤动》《影的告别》----充满paradox(饽论)《死火》;反抗绝望的精神《过客》---独幕剧;对庸俗倾向的批判《立论》

●艺术成就:

象征主义;大量运用梦境

●运用paradox最成功的聂鲁达和阿根廷的博尔赫斯和帕斯

●象征主义和象征手法的区别:

手法是局部的,私人象征;主义是整体的公众的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量尝试散文诗创作的第一人

●《野草》的本质是诗,是鲁迅痛苦灵魂的写照

●《野草》在思想和艺术上大量吸取了外国文学的营养,而又化为自己的血肉,表现出鲁迅的开放性。

《野草》的苦闷彷徨-----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影响

深刻警策与隐晦------尼采的箴言体著作

诗情温厚柔美处-----屠格涅夫的散文诗

对罪恶的描写---波德莱尔《恶之花》的影子

●《野草》对现实现象和梦境的交错描写,把一些微妙难言的感觉、直觉、情绪、想象、意识与潜意识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有着丰富的心理内涵。

这显然吸收了西方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艺术、也是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艺术观的表现。

第八章30年代的文学思潮

1、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时间:

1930年成立到1936年自动解散。

(30年代最重要;对30年代的中国贡献很大)

●刊物:

成立于左联之前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北斗》----参考新文学流派

●目的:

清算过去和确定目前文学运动的任务。

●文学活动: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理论的译介、传播与运用。

二自觉地加强了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被介绍到国外,中国现代文学开始走向世界。

三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

四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提倡和发展。

●缺点:

(政治上)受到“左倾”路线的影响,搞了不少左的政治活动;

(组织上)存在着宗派主义、关门主义,把作家团体当成政党组织;

(文学理论)照搬前苏联革命文学理论,忽视文学的本体特性

(文学创作)在某些作家中存在着轻视艺术规律,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

2、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错位的论争”:

(左翼作家和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之间)

●梁实秋是针对左翼作家倡导的无产阶级文学进行论证。

●主张人学是表现人性的;是贵族的事业;是少数人的事业;文学没有阶级性。

●在阶级斗争的时代,阶级性大于人性,在和平年代,人性大于阶级性

●鲁迅认为梁实秋的文学是“矛盾而空虚的”,文学只能通过人才能表现“人性”。

同时也反对吧文学的阶级性绝对性的倾向。

《文学的阶级性》

3、30年代还有左翼作家对林语堂,周作人“性灵文学”的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