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试题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5827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9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试题库.docx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试题库.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试题库.docx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试题库

2021年中级经济师-根底知识〔环球资料〕

第一局部经济学根底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单项选择题】

1.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且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效劳的数量。

2.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多同时增加或减少,那么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穿插价格弹性为〔负值〕。

3.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大于1,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4.如果两种商品X和y的需求穿插弹性系数-2.3,那么〔x和y是互补品〕。

5.其他因素不变,导致供给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变动因素是〔产品价格〕。

6.能够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发生未知的因素是〔消费者偏好〕。

7.在构成商品需求的根本要素中,除消费者的购置欲望外,还包括〔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8.在互补商品之间,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降低,会引起另一商品的需求〔降低〕。

9.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为0.5,该商品现在的价格为2元,那么按点弹性计算公式,商品价格上升到〔2.6〕元,才能使需求量减少15%。

【商品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价格变动率=15%/0.5=30%】

10.当供给价格弹性系数ES〔大于1〕,表示供给富有弹性。

11.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

12.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首要因素是〔时间〕。

13.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为〔需求穿插弹性〕。

14.关于需求穿插弹性的影响因素表述〔A.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B.生活根本必需品的需求缺乏弹性C.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需求弹性越大D.一种商品有极少的替代品,那么该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小〕

15.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小于1,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16.需求价格弧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17.煤气和电子的需求穿插弹性系数〔大于零〕。

【替代品的需求穿插弹性系数大于零】

18.假设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20%,此时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了10%,改商品属于〔必需品〕。

1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那么该产品价格提高时〔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增加〕。

20.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商品需求数量的影响是〔需求量上升2.6%〕。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的变动率/价格的变动率】

21.政府为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应采取相应措施的是〔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22.关于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A.供给曲线与需求的相交时市场价格均衡价格,对应数量为均衡价格B.均衡价格时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良相互抵消时所到达的价格水平C.实际经济生活中,任何市场上的供求都是偶然、暂时的、相对的〕

23.最高限价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个价格之下进展,要保证最高限价实施,政府应〔实施配给制〕。

24.在我国,保护价格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实施保护价格会出现〔市场过剩〕。

25.某一时期,电冰箱的供给曲线向右平移的原因是〔生产电冰箱的本钱下降〕。

26.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曲线〔水平〕加总。

27.甲商品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甲商品需求变动分别为50单位和80单位,那么这类商品的价格变动共同作用下,该商品需求变动情况是〔减少30单位〕。

28.如果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那么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间是〔反方向变动关系〕。

29.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30.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在必要的时对某些农产品采取的价格干预措施是〔规定保护价格〕。

【多项选择题】

1.关于需求收入弹性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高档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B.必需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C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说明需求收入弹性搞、D.需求收入弹性小于0说明收入增加时买的少〕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是〔A.一种商品假设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B.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需求弹性越大C.时间越短商品需求弹性越小,时间越长商品需求弹性越大〕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因素有〔A.时间-首要因素B.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C.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

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A.时间B.商品的用途多少C.商品的重要性D.替代品的数量和相似程度〕

5.关于需求穿插价格弹性表述有〔A.需求穿插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B.需求穿插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C.需求穿插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关系〕

6.关于政府限价〔A.最高限价的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者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本钱B.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均属于政府对价格干预措施C.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导致市场短缺D.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会导致市场过剩〕

7.关于保护价格〔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导致市场过剩,其目的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开展,只适宜粮食等少数农产品实行〕

8.最高限价〔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本钱,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展〕。

9.政府对农产品的实施保护价格〔即保护价格可能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市场过剩〕。

10.关于需求和供给〔A.价格和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关系为需求规律B.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化为供给规律C.市场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

11.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产量来绘制某种产品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假设其他不变,价格上升时,坐标图表现为这种产品〔A.需求量沿着机动的需求曲线变化B.供给量沿着机动的供给曲线变动〕

【产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供给量上升】

12.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

13.导致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因素有〔A.替代品价格上涨B.互补品价格下降C.消费者偏好增强D.消费者收入增加〕

14.影响需求变动因素有〔A.消费者偏好B.消费者预期C.替代品价格〕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单项选择题】

1.〔价格消费曲线〕表示消费者收入不变,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效果最大化组合。

2.效用就是商品或效劳满足人民某种欲望的能力,是人们一种心理感觉,因此没有客观标准。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行者的不同芳芳,二者得出的结论根本一样。

3.消费者对同意无差异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无差异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离远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

4.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同方向,其他全是反方向,即无论证产品还是抵挡品,图带效应和总效应全是反方向。

5.消费者效用最大的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

6.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导出。

7.在消费者均衡点上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

8.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称为〔替代效应〕。

9.消费者收入增加使购置商品的支出增加,图形上表现为〔预算线向右平行移动〕。

10.预算线反映了〔消费者收入约束〕。

11.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相对价格〕。

12.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主要区别是〔效用是否可加总〕。

13.在消费者偏好的根本假定中,保证消费者偏好一致性的是〔可传递性〕。

14.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倾斜,斜率为负,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15.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消费者偏好〕。

16.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程度越高,是根据偏好的〔多比少好〕假定来判定的。

17.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效用水平一样,但所消费的两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18.当消费者总效用到达最大时〔边际效用为零〕。

19.边际效用随消费者的增加而〔递减〕。

20.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许,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分析的,两者得出的分析结论是根本一样的。

【多项选择题】

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①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③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为负。

2.消费者均衡实现的三个前提条件:

①偏好不变;②收入不变;③价格不变。

3.需求规律与需求曲线:

①需求规律是价格与需求之间成反向变化;②需求曲线反响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对应关系;③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使需求与价格成反方向;④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4.使需求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化的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5.在给定的预算线坐标图上,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消费者收入和商品的相对价格〕。

6.预算线:

①预算线的位置取决于消费者收入和商品的价格;②两种商品的价格及收入都同比例方向变化,预算线不懂;③其他情况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上升会导致预算线左移;④其他情况不变,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预算线向右旋转;⑤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比率的负值。

7.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设条件是〔①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任意两个组合能明确说出自己偏好程度;②消费者偏好有完备性、传递性和多多益善;③消费者对数量多的两种商品组合偏好大于数量少的两种商品组合偏好〕。

第三章生产及本钱理论

【单项选择题】

1.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生产出来的总数量或总产出称为〔边际产量〕。

2.产量8个单位时,总本钱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本钱为11元,那此时边际本钱为〔19元〕。

【平均本钱=总本钱/总产量,总本钱=9*11=99元,边际本钱=99-80=19元】

3.当平均总本钱随产量增加而下降时〔边际本钱小于平均总本钱〕。

4.总固定本钱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一条直线〕。

5.由于短期固定本钱为一常数,不受产量的影响,因而〔边际本钱〕就是产量变动引起的可变本钱变动。

6.短期本钱函数和长期本钱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固定本钱〕。

【短期本钱分为固定本钱和可变本钱】

7.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总价格成为〔隐本钱〕。

8.企业购置或租用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成为〔显本钱〕。

9.经济利润是指楪祈的总收益和总本钱的差额,经济利润成为〔超额利润〕。

10.当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死投入增加100%时,产量增加大于100%,此时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

11.在技术不变情况下,生产中所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生产函数〕。

12.①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到达最大值,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负数;②边际产量为正,总产量就在增加。

13.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不断增加,总产量〔先增后减〕。

14.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平均产量增加〕。

【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依次到达最高点时,边际产量=平均产量,且平均产量最大】

15.所有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的关键是〔利润最大化〕。

16.在生产者行为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根本假定的前提是〔经济人假设〕。

17.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对企业的本质进展开创性探讨:

①交易本钱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性原因;②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交际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③当企业的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大于市场的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企业就应运而生了;④企业的本质或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多项选择题】

1交易费用是围绕七月所产生的本钱费用,包括:

①.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尔因素可能带来的损失;②签订契约所花费的本钱;③监视契约所花费的本钱;④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本钱。

2.①利润包括正常利润和经济利润;②企业所有本钱的显本钱和隐本钱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总本钱;③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

3.本钱曲线:

①平均固定本钱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②平均可变本钱曲线是一条U形曲线。

4.①平均总本钱、平均可变本钱、平均股东本钱、边际本钱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②当边际本钱=平均总本钱,边际本钱曲线与平均总本钱曲线交于剪辑本钱曲线的最低点;③总本钱曲线最低点最早出现且边际本钱曲线及平均可变本钱曲线的最低点。

5.短期总本钱可分为固定本钱和可变本钱,其中可变本钱主要包括〔①原材料;②燃料;③动力〕。

6.投入主要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

①劳动、②资本、③土地、④企业家才能。

7.生产函数图形及位置关系:

①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到达最大值;②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递增;③劳动边际产量递减且小于平均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减;④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想交时,平均产值到达最大值;⑤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减的。

8.企业及形成:

①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主要组织形式;②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③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减少了签订契约的数量,可以大量节约交易本钱;④企业本质或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⑤从企业产生后,社会上形成两交易,即企业外部市场交易和企业部交易。

第四章市场构造理论

【单项选择题】

1.行业中某一个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其他企业参照这个价格来制定和调整本企业产品的价格,与其保持一致,那么这种价格模型称为〔价格领袖制〕。

2.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企业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关于价格歧视根本条件是〔不同市场必须有效的隔离,同一产品不可以在不同市场流动〕。

4.自然垄断与〔规模经济〕有密切关系。

5.关于垄断竞争市场和生产者行为:

①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②垄断竞争市场的产量一般低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产量;③企业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价格;④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不是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

6.完全垄断企业实行的价格歧视的根本原那么是〔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且等于边际本钱〕。

7.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构造是〔完全竞争市场〕。

8.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供给者的市场构造成为〔完全垄断市场〕。

9.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既可以同质又可以有差异的〕。

10.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是〔产品是否具有差异性〕。

11.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进展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本钱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

12.划分市场构造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①本行业部生产者数目;②本行业部各个生产者的产品差异程度;③进入障碍的大小。

1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

14.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边际本钱曲线就是〔供给曲线〕。

15.完全竞争市场:

①横轴表示需求量、纵轴便是价格,那么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②企业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和需求曲线都是一条线;③企业产量决策的根本原那么是边际本钱等于边际收益;④在长期生产中,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原那么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本钱,即边际收益等于长期边际本钱。

16.一家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得到了5万元的总收益,且边际收益是200元,那么平均收益是〔200元〕。

【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单位产品价格=200元;销售量=总收益/单位产品价格=50000/200=250单位】

17.具有“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等于产品市场价格〞特征的市场类型是〔完全竞争市场〕。

【企业平均收益=边际收益=产品价格】

18.价格歧视的根本条件是:

①卖方具有垄断地位;②必须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以上;③市场必须能有效隔离。

【不管耐用品还是非耐用品均可实施价格歧视】

19.完全垄断市场:

①不存供给曲线;②需求需求向右下方倾斜;③完全垄断企业索取的价格超过边际本钱的程度,受制于需求价格弹性;④当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垄断者可确定较高的价格。

20.垄断竞争市场的企业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21.将消费者分为具有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两组或多组,分别对各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此种价格歧视的类型是〔三种价格歧视〕。

22.完全垄断的厂商:

①面临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②利润最大化产量条件是边际收益=边际本钱;③完全垄断市场上,企业平均收益=单位产品价格,企业边际收益<平均收益或价格。

【多项选择题】

1.关于垄断竞争企业与完全垄断企业:

1.共同点:

①都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②两者在价格和产量决策时军遵守边际收益=边际本钱的原那么。

2.区别:

①垄断竞争企业需求曲线不是市场需求曲线,而是每一个具体企业的需求曲线;②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既是企业需求曲线又是市场的需求曲线;③垄断竞争企业的产品具有替代性,而行业中存在企业的进入退出,因此其面临的需求曲线比完全垄断的企业面临需求曲线具有更大的弹性。

2.卡特尔是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形成的模型之一,含义:

①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卡特尔是欧佩克;②我国企业之间实施卡特尔是行为;③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当一些企业联合起来一起行动,就形成了卡特尔。

3.价格歧视分为三级:

①第一级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按照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的企业产品;②第二类产品,也称为“批量作价〞,指按照不同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但每个购置一样数量的购置者支付的价格一样;③第三类价格歧视,按不同购置者或不同市场规定不同的价格。

【企业实施价格歧视的原那么:

①不同市场边际收益=边际本钱;②垄断企业对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市场规定的较高的价格,实行“少销厚利〞;③对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规定较低的价格,实行“薄利多销〞】

4.完全垄断市场:

①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②企业的平均收益=单位产品价格,边际收益<平均收益,单位产品价格随着销售量增加而下降;③企业的边际收益<平均收益;④企业通过产量和调整价格实行利润最大化,,原那么是边际收益=边际本钱。

5.完全竞争市场:

①整个行业的需求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②整个行业的供给曲线都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③边际收益=平均收益=价格,即企业的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和需求曲线都是一条线;④企业的边际本钱曲线是短期供给曲线。

6.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

①政府垄断;②对某些特殊原材料完全垄断;③对某些产品的技术专利权形成的完全垄断;④自然垄断。

7.完全垄断市场:

公用事业、电力、固定;完成竞争市场:

农产品;

寡头垄断市场:

汽车、钢铁;垄断竞争市场:

烟酒、糖果。

8.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①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②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存在差异;③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有充分的了解;④市场规模大,资源自由流动。

9.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

①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②产品具有差异性;③进出市场较容易,不存在障碍。

10.市场类型划分的标准是:

①竞争程度;②垄断程度。

第五章生产要素理论

【单项选择题】

1.土地供给曲线是〔垂直线〕。

2.短期资本供给是一条〔垂直线〕,长期资本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的曲线〕。

3.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是〔向后弯曲的〕。

4.完全竞争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5.完全竞争生产者面临的要素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6.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是〔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7.生产要素:

①边际物质产品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加;②边际收益产品便是增加单位要素使用所带来的的收益增加;③边际产品价值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价值;④边际要素本钱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的本钱增量。

8.工资上升,消费者更加富有而追求闲暇,减少劳动供给,这是工资增加〔收入效应〕。

9.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其条件是〔劳动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

10.边际收益产品=边际收益*〔边际物质产品〕

11.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那么是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根据企业部生产状况和市场情况,确定要素使用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即〔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本钱〕。

12.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各种生产要素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生产最终产品,说明生产者对生产要素需〔联和需求〕。

【多项选择题】

1.关于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①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表现为劳动供给增加;②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派生需求〔引致需求〕和联和需求〔复合需求〕;③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为水平线;④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为右下方倾斜。

2.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与①编辑收益产品曲线、②编辑产品价值曲线重合。

3.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用工资增加〔①替代效应、②收入效应〕来解释。

①当工资低而收入减少时,工资上升,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劳动供给增加;

②当供给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相比照拟富有,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减少。

4.影响生产要素价格的因素主要包括:

①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②消费者的需求曲线;③生产者在产品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④生产者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

5.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①生产者完全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承受者;②生产者面临要素供给曲线为水平线;③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与编辑要素本钱曲线重合;④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本钱曲线与平均要素本钱曲线重合。

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单项选择题】

1.科斯定理,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的前提是〔财产权明确且交易本钱为零或者很小〕。

2.科斯定理含义〔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且交易本钱为零或者很小,无论在开场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3.生产的外部经济:

生产者的私人受益小于社会收益。

4.资源配置中,到达帕累托最优的是〔不使社会中的某些成员福利变差,就无法使其他成员福利改善〕。

5.在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中,帕累托最优状态指〔不存在帕累托改良〕。

6.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而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资源配置称为〔帕累托改良〕。

7.对于可能产生的〔正外部性〕的行为,政府一般应通过补贴的措施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8.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污水,因此导致了附近粮食大幅度减产,但该厂却又不对农民进展相应赔偿,这种现象存在,通常称为〔生产的负外部性〕。

9.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为了解决〔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失灵〕。

10.在买卖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质量差的商品往往将质量好的商品驱逐市场,这种现场称为〔逆向选择〕。

11.市场机制是一种利益调节机制,它只有在〔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物品〕方面才能完全调节作用,才真正具有效率。

12.从经济学理论上说,生产的外部经济会造成〔产品供给少〕。

13.交完汽车保险后不认真开车,从而造成的保险公司损失,属于〔道德风险〕。

14.具有竞争性,但不具有排他性物品属于〔准公共物品〕。

15.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完全非排他性的物品称为〔纯公共物品〕。

16.当居民和厂商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且对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17.西方经济学一般均衡的理论试图说明的问题是〔所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衡〕。

【多项选择题】

1.信息不对称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的一种情况,表现形式是:

①逆向选择和②道德风险。

2.政府对垄断干预的方式:

①对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进展管制;②制定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