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高血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5808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治疗高血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医治疗高血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医治疗高血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医治疗高血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医治疗高血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高血压.docx

《中医治疗高血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疗高血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治疗高血压.docx

中医治疗高血压

中医治疗高血压

中医认为,高血压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肾虚型、血粘稠型、肾虚+血粘稠型(混合型)。

1、肾虚型:

高压160,低压90——主要表现为低压不高,高压很高,压差大;这种类型需要补充相关的营养治疗。

2、血粘稠型:

高压150,低压110——主要表现为,低压高,压差小;这种类型需要活血化瘀,清血排泄毒素治疗。

3、混合型:

高压160,低压120——主要表现为,高压也高,低压也高,压差小。

这种类型即需要补充营养又需要排泄毒素治疗。

治疗高血压中药和西药各有特点,西药降压作用快而明显,但伴随的头痛、眩晕、失眠、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等症状往往得不到改善。

中药降压作用虽然慢一些,但是比较温和,不仅不良反应小,上述伴随症状也处理得好,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高血压是西医的病名,中医里面没有这个名称,但自古对“高血压”的症状有很多的描述,如眩晕、头痛、肝风等。

中医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第一个是情志失调。

尤其两种情绪很有影响,一个是怒,大怒可以伤肝,引起血压升高、头痛。

另一个是忧,老年人若是为一些事不开心,会闷出病来。

所以,老年人平时要保持心情愉悦。

《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第二个病机是饮食不节。

正确的做法是禁食肥甘厚味。

“肥”是指油腻的东西,甘是指甜的东西,特别是老年人要少吃。

因为中医认为肥者令人内热,热郁化火,甘者令人中满,难以消化。

正常的物质代谢完全被打乱了,就会造成动脉硬化、血压升高。

另外,少吃盐,少饮酒。

第三个病机是过度的劳或逸,这都会引起血压的改变。

中医认为劳力过多耗伤元气,经脉有失所养。

老年人尤其要避免劳神过度。

劳神过度伤阴,阴一虚,肝阳上亢就来了。

还有房劳不能过多。

安逸过多也不行。

中医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越是不动,气血越不流畅,导致脾胃功能异常,痰湿内生。

第四个病机是有家族史,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中医说是先天禀赋不足。

不论是分析病因还是从治疗角度,中医认为,高血压主要和肾、肝、脾三个脏器密切相关。

肾主藏元阴、元阳,高血压患者主肾精不足,对头脑就不能营养了,故而眩晕。

同时“肾开窍于耳”所以耳鸣、耳聋成为肾虚的一个症状。

另一大症状就是腰膝酸软。

患者多表现为舌质红,脉细。

肝不足可以表现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也有肝肾阴虚。

但高血压患者肝阳上亢、肝火上炎为多见主要症状为头痛口苦、面红眼赤舌苔黄脉弦。

脾主运化,主人体代谢。

患者肢体困倦,手脚无力就与脾虚有关,还可伴舌苔腻,脉滑。

中医辨证论治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主要有几个证型。

肝阳上亢型,这种证型在高血压里面是比较多的。

病人脸红、火气大是阳证但其病根为阴虚。

主要症状是眩晕、头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肢体麻木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疗应以平肝潜阳为主。

主方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藤(后下)15克、黄芩15克、白芍15克、牛膝10克、杜仲12克、桑寄生15克、生地15克、石决明(先煎)30克、夜交藤15克。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潜阳,黄芩清肝火,白芍柔肝,可以把人的脾气改善一些,牛膝、杜仲、石决明、桑寄生、夜交藤都是对高血压有好处的。

汤药可加减运用,譬如眼睛干涩,加枸杞子、菊花,杞菊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如果心慌、睡眠不好,可以加点酸枣仁、石菖蒲、远志等宁心安神养血的药。

或可用成药天麻钩藤颗粒冲剂。

肝肾阴虚型,此型以虚为主,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眼睛干涩、口咽干燥。

因有内热,所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可以用方药,生地15克、女贞子12克、淮山药15克、旱莲草12克、玄参15克、菊花(后下)10克、枸杞子15克、丹皮10克、生牡蛎(先煎)20克、龟板(先煎)20克,加减运用。

如果阴虚较重,内热也较重,主要表现为口干明显、大便秘结,喝水较多,加知母、黄柏,阴虚而致心火偏旺、心烦失眠者,加黄连、酸枣仁、夜交藤、石菖蒲、远志等都可以。

或可用成药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

痰湿中阻型,此型常见于偏胖、血糖偏高、血脂偏高的高血压病人。

病人的表现也是头晕,但与前两者不同是一种头被蒙起来的昏沉沉的感受,还有胸脘痞满,胸口好像有东西塞住,胃口不好,甚至恶心,浑身困倦。

舌体比较胖,且有齿印,苔腻,脉弦滑。

治疗既要平肝健脾,又要化痰去浊。

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半夏1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3克、钩藤(后下)15克加减运用。

半夏化痰祛湿,白术健脾祛湿。

若胃口很不好,可以加些砂仁、厚朴、炒麦芽、鸡内金若还夹杂一些热象,可加黄连、瓜篓、菊花、夏枯草。

若症状不是很严重,煮点薏苡仁粥吃,既能降暑,又能祛湿。

瘀血阻络型,主要指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高血压合并心脏病的患者。

表现为胸闷胸痛,痛为刺痛、痛处固定还有心慌、心悸、四肢发麻、口舌青紫,舌质暗或有紫色,脉细涩,或者有早搏。

也可以用活血化瘀方为主方加减运用,川芎10克、地龙10克、生地15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赤芍15克、葛根15克、山楂15克、桃仁10克、牛膝10克、生甘草5克。

成药可以用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血府逐瘀胶囊、通心络等。

有的高血压病人血压升高以收缩压为主,尤其老年人,收缩压170,180毫米汞柱。

舒张压仅有60,70毫米汞柱如果用药,收缩压降到150毫米汞柱,舒张压可能会降到50毫米汞柱,病人马上就会头晕,对这种病人,可以加些金石一类(矿石类)的药,即中医认为重镇安神类药。

石决明、珍珠母、灵磁石、龙骨、代赭石等。

有的病人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特别是中青年高血压,收缩压可以不高130135毫米汞柱。

但舒张压达到95100毫米汞柱,有时也难降下来。

对于这种病人往往选用一些咸寒软坚的东西。

如龟板、鳖甲、牡蛎、穿山甲等。

高血压常见不适症状的中医治疗

【头痛】中医认为头痛多由肝阳上亢、肝火上炎或痰浊蒙窍或气血两虚或血瘀引起。

肝阳上亢者用天麻钩藤冲剂。

若是肝火上炎,用龙胆泻肝汤。

若是痰浊蒙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若是气血不足,面色苍白,人无力,蹲下去再站起来时头昏欲倒,用养血清脑颗粒。

若是瘀血阻络,治宜活血化瘀,用血府逐瘀胶囊或通心络、复方丹参滴丸等。

也可随证加减。

若头痛且热象明显苔黄、舌质红、口干可以加白芷、生石膏等清胃热、肺热药。

若还有肝火可加黄芩、龙胆草等清肝热药。

有的人(尤其是老太太)吹风则头痛加重者,加防风、羌活、藁本。

若还不行建议加一些虫类药物。

很多虫类药物可活血化瘀,且祛风作用明显。

如僵蚕、地龙、全蝎、蜈蚣若头痛兼头颈强直,可以加葛根、羌活,葛根用量要大-30克。

若头痛且头晕厉害,可用菊花、钩藤、夏枯草,若头痛且胸闷胀是痰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眩晕】其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是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湿中阻、肝肾阴虚、瘀血阻络等。

可对证使用以下中成药全天麻胶囊治疗肝阳上亢所致头晕天麻首乌片治疗血虚眩晕六味地黄丸治疗肝肾阴虚所致头晕有的人气短乏力、面色苍白为血虚要用些补血的药如熟地、阿胶、首乌、枸杞子等。

肾虚引起的眩晕主要表现为精神疲乏、人健忘(尤其近记忆很差)、腰膝酸软、耳鸣耳聋要加补肾药物如桑椹子、首乌、旱莲草、巴戟等对湿阻所致的头晕要加一些半夏、天麻、石菖蒲若眩晕类似帕金森肢体发麻或者手抖要加些镇痉熄风药如石决明、钩藤、羚羊角粉。

注意并非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能补肝阳上亢、肝火旺者不但不能补反而要清泻肝火要加生石膏、栀子、黄芩或者龙胆草等。

肝肾阴虚、气血两虚者必须补补一补血压就下来了。

【肢体麻木】中医认为高血压的肢体麻木不外乎几个方面风、痰、瘀、血虚总的说是气血运行出现了障碍。

治疗原则是熄风通络、化痰活血。

可用些中成药如小活络丹、大活络丹、华佗再造丸、鸡血藤片等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辨证治疗。

如果是痰湿为主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阴雨天加重舌苔白且腻舌体胖可加半夏、白术、白芥子、乌梢蛇、南星等药或加天麻、钩藤。

如果是风痰瘀阻夹在一起则主要表现为针刺样疼痛半身不遂(实际上已经中风了)有瘀血舌质绛紫色这时加大活血药的用量如桃仁、红花、地龙、全蝎、蜈蚣等还有一种是血虚的肢体麻木指病人体内无足够的血来滋养或者气不足不足以推动血的运行病人头昏眼花、心悸失眠看上去面色苍白这时候就要用补气血的药如当归、熟地、川芎、鸡血藤、阿胶等。

【失眠】失眠主要与肝火旺、阴虚、痰热有关。

对肝火所致的失眠治宜泻火平肝用龙胆草、黄芩、栀子、石决明等药物再适当地加些酸枣仁等药阴虚失眠一般用天王补心丹或者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些远志、酸枣仁、菖蒲等药。

痰火扰心即感觉喉咙口有东西堵在那里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俗称“梅核气”加上舌质偏红苔黄这些表现治宜清化热痰用半夏、陈皮、菖蒲、瓜蒌、南星、竹茹、茯苓等成药可用礞石滚痰丸。

部分降压成药简介

珍菊降压片有两个西药成分和三个中药成分可乐定和双氢克尿噻、珍珠成粉、野菊花、芦丁。

珍珠母性咸味凉性咸能软能柔可以滋肝阴味凉能下能清可以平肝火另外它还能镇心宁神因此又可治心悸、烦躁、失眠。

野菊花可以疏风清热可治疗眩晕。

芦丁保护血管改善血管的通透性。

所以此药中医组方合理。

双氢克尿噻在珍菊降压片中仅有5毫克量很小如果病人一天服用不超过3片(注意一天最多只能用3片)总量也就15毫克即使是糖尿病人也可以用。

如果用了3片血压还降不下来则要加别的药或换用别的药。

但是痛风病人和高尿酸血症的病人不能用因为双氢克尿噻是利尿剂会影响体内尿酸水平。

复方罗布麻片里面同样有双氢克尿噻还有维生素B类的成分。

山绿茶降压片它含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以它实际上也是个中西复方的药物。

口服是一次24片一天3次。

这三个药物都是中西复方的大家都要了解里面有哪些西药这样一旦您要合用其他西药的时候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者增加不必要的副作用。

还有一些常用的中成药

松龄血脉康含有葛根、松叶、珍珠层粉适用于肝阳上亢的高血压者。

天麻钩藤冲剂平肝熄风可以用于高血压特别用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出现头痛、眩晕、眼花、面发红、肢体麻木者。

一日3次每次1包。

脑立清丸含磁石、代赭石、珍珠母用于肝阳上亢者。

杞菊地黄丸是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枸杞子、菊花。

主要用于肾阴虚引起的头晕。

一日3次每次9克可长期服用。

即使血压不高老年人用来补肾也很好。

还精煎口服液含很多补肾药如生地、熟地、何首乌、桑椹子、女贞子、沙苑子、锁阳、钟乳石、牛膝、菟丝子、续断这些药阴阳都补非常适合老年人的平补。

即使没有高血压有一些肾虚的老年人用此药也很好。

还有血府逐瘀口服液或者血府逐瘀胶囊适用于有血瘀证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有冠心病心绞痛者。

口服液是一日3次每次10毫升。

其他中医辅助疗法

药枕里面装些野菊花、竹叶、桑叶、白芍、川芎、磁石、蔓荆子、青木香、蚕砂、荞麦皮等能凉血、安神、平肝。

足浴用钩藤20克、野菊花20克冰片少许布包加温水睡前泡脚30分钟。

敷贴蓖麻仁50克、吴茱萸20克、附子20克、生姜100克、冰片10克共研成泥每晚贴敷双脚涌泉穴七天为一疗程可连用34个疗程。

气功肯定是有效的尤其体弱病人不妨试一下。

常用辅助降压药膳

决明子粥决明子平肝气、明目且夏季可用决明子茶清暑。

做法炒决明子1015克煎汁去渣放入50克粳米冰糖适量煮粥。

适合春夏季食。

一日1次57天为一疗程。

鲜芹菜汁功效降血压、平肝、镇静、解痉、和胃止吐、利尿。

适用于眩晕头痛、颜面潮红、精神易兴奋的高血压患者。

葛根粉葛根有降压作用把葛根粉和大米放在一起煮粥吃。

菊花加乌龙茶对高血压病人有效菊花疏风清热可以治疗眩晕。

菊楂决明茶用菊花、山楂片、决明子泡茶喝。

还有人把金银花、山楂、菊花放在一起泡。

常见的降压中药材有哪些呢?

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

  1、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每次10~15克。

  2、葛根,

味甘辛性凉,单用降压,效果不够明显,现在用葛根降压片(葛根、钩藤等)治疗高血压病,降压效果明显,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肢麻、耳鸣等症状有良效。

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着,每次15~30克。

葛根葛根含有葛根黄酮,可改善脑血液量,尤其对改善椎底动脉循环具有良好的作用。

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伴有头痛、头晕、颈项不适者。

取葛根10~30克水煎服,每日1次,或其提取物葛根黄酮每次1~2克,每日1~2次。

  3、川芎,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症,这是常见的降压中药材之一。

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与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4、野菊花,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作用,治疗高血压病,可以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每次10~15克。

野菊花的外形和菊花相似,野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

可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证。

同时又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野菊花95%乙醇浸提物主要含有野菊花内酯、黄酮苷等水难溶物质,对麻醉猫、正常狗均有一定的降压效果,而且降压作用缓慢、持久,是较理想的降血压药物。

野菊花能够抑制交感神经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压作用明显。

  5、臭梧桐,祛风除湿降血压,复方单味皆可,每次10~20克。

臭梧桐臭梧桐又称八角梧桐,含有臭梧桐甲素,具有镇静、降压作用。

可用臭梧桐每日10~30克水煎服或其提取物臭梧桐甲素片2~3片/次,2~3次/日。

  6、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肝热证候者,可配伍决明子、黄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关于降压的有效成分,过往一直以为是其所含的钾盐。

采用夏枯草汤治疗1、2级高血压40例,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2.5%,夏枯草汤治疗辨证为肝火上炎、络脉郁滞型的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降低血压及脉压的效果,还可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7、罗布麻叶,

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作用。

味淡涩性凉,有平肝降压,清热利水作用,用于肝阳上亢或肝热型的高血压症引起的头痛、眩晕及烦躁失眠等,可单用,亦可配伍夏枯草、钩藤、野菊花同服。

以单味代茶饮用,每次6~10克。

罗布麻叶罗布麻叶中含有黄酮甙,黄酮甙具有抑制血管中枢而使血压下降的作用,每天10克煎水服用,或提取制成片剂服用。

  8、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等症状的作用,味苦寒,无论是煎剂、浸剂,均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黄芩含有黄芩甙,为主要降压成分。

常与菊花、钩藤、草决明等配伍,每次9~12克。

治疗神经性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可使血压降低,头痛、胸闷、烦躁等症状明显改善和消失。

  9、地龙,

熄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降压。

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味咸性寒,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有较明显的降压效果。

多复方使用,每次10~20克。

地龙地龙含有黄嘌呤和地龙素B1,作用于中枢血管神经系统,使内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同时本品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与臭梧桐配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

  10、钩藤,

平肝熄风清热,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等症,常与石决明、白芍、夏枯草、菊花同用,每次20~30克。

钩藤钩藤含有钩藤碱,具有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

表现为明显的胆碱能性,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可用单味药水煎服。

  11、石决明,平肝潜阳,适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证,常与菊花、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同用,每次30~45克。

  12、天麻,平肝熄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

常与川芎配伍,如天麻丸。

若为湿痰眩晕可配用半夏、白术、茯苓等健脾燥湿药物,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这是常见的降压中药材之一,它每次用9~12克。

决明子:

味甘性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有降血压和降胆固醇功效,对于防治血管硬化与高血压病有一定疗效。

  13、生槐花:

味苦性微寒,近年临床用于高血压病,可降血压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

  14山楂:

味酸甘性微温,功能消食化积,活血降压,有人曾用山楂糖浆(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0.65克)日服3次,每次20毫升,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高血压患者50例,服药1个疗程后,显效35例,好转12例。

  15、淫羊霍:

味辛甘,性温,其主要功效为补肾壮阳,祛风湿,降血压,单用或复方制剂,能使血压降低,症状改善。

  16、吴茱萸:

味辛苦、性热,功能疏肝下气,散寒止痛,近年来有人用其研末醋调敷足的涌泉穴用于降血压效果较明显。

17、杜仲是一种干燥的树皮,是一种名贵的滋补药材,杜仲性味平和,补益肝肾,具有降血压,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气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亏虚、肾气不固者。

主要可用于治疗肾虚腰痛、胎动胎漏、高血压等。

杜仲主要降压成分为松脂醇二葡萄苷。

杜仲水提取物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具有抑制作用,并有降压作用,且降压疗效平稳、无毒、无不良反应,主要通过直接扩张血管和抑制血管运动中枢而使血压下降。

而杜仲雄花所含松脂醇双糖甙、桃叶珊瑚甙、绿原酸、多糖等多种活性成份均有降血压、降血脂作用。

美国哈佛大学胡秀英教授研究认为,杜仲(指是杜仲皮,成分远不及雄花)是目前世界上最高质量的无毒副作用的天然降压药物。

  使用杜仲降血压以泡茶为佳。

将5~10克杜仲茶浸泡在一杯(350毫升)沸水中至少十分钟后饮用(浓淡依个人口味调整),可连续浸泡,亦可煮服,每天早、午、晚空腹饮用,每次1杯(350ml),则药效更佳。

18、黄柏主要直接作用于血管运动中枢,使血压下降。

19、黄连具有较强的乙酰胆碱能作用,抑制交感神经,扩张血管而发挥降压作用。

20、延胡索延胡索含有延胡索乙素,能够抑制血管中枢达到降压作用。

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伴有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的患者。

应用提取物延胡索乙素,每次50~100毫克,每日2~3次。

21、汉防己甲素本品具有直接反射性扩张血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或交感神经系统而达到降低血压作用,同时有消炎、镇痛、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

每次60~120毫克,每日3次。

22、萝芙木本品根、茎、叶均含有生物碱,其提取物制剂为降压灵。

通过抑制血管运动中枢而发挥降压作用。

每片降压灵含有萝芙木生物碱4毫克。

剂量为降压灵1~3片/次,1~3次/日。

23、牡丹皮临床与实验均证实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取其单味药水煎服或泡水代茶。

24、

决明子:

决明子味苦、甘而性凉,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等功能。

决明子中蛋白质的降压作用,与该蛋白质在肠道内分解后形成的氨基酸和多肽短链的吸收进血有关。

决明子中低聚糖产生的降压作用,与其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的增殖有关。

但是决明子药性冷凉,有泄泻和降血压的作用,就不适合脾胃虚冷、脾虚泄泻及低血压等患者服用。

25、茺蔚子:

本品为益母草的果实,味甘性微寒,能活血调经、凉肝明目和降血压,常与决明子、生地、钩藤等配用。

26、青木香:

味辛苦性微寒,可单用或配伍其它降压中药内服。

但其中含有肾毒性物质——马兜铃酸,久服可能伤肾,因此在遣方用药时最好避而远之。

27、稀莶草:

味苦性寒,有祛风通络、清热降压作用,可同臭梧桐等配伍,用于高血压及风湿病。

28、洋葱性温,味辛甘。

有祛痰、利尿、健胃润肠、解毒杀虫等功能。

可治肠炎、虫积腹痛、赤白带下等病症。

洋葱所含前列腺素A,具有明显降压作用,所含甲磺丁脲类似物质有一定降血糖功效。

能抑制高脂肪饮食引起的血脂升高,可防止和治疗动脉硬化症。

洋葱提取物还具有杀菌作用,可提高胃肠道张力、增加消化道分泌作用。

洋葱中有一种肽物质,可减少癌的发生率。

  洋葱中含糖、蛋白质及各种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机体代谢起一定作用,较好地调节神经,增长记忆,其挥发成分亦有较强的刺激食欲、帮助消化、促进吸收等功能。

所含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蒜氨酸等,也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从而可起到防止血管硬化作用。

发散风寒

  因为洋葱鳞茎和叶子含有一种称为硫化丙烯的油脂性挥发物,具有辛简辣味,这种物质能抗寒,抵御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能刺激胃、肠及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且洋葱不含脂肪,其精油中含有可降低胆固醇的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积内停等症。

降血压

  洋葱是唯一含前列腺素A的植物,是天然的血液稀释剂,前列腺素A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因而会产生降血压、能减少外周血管和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预防血栓形成作用。

对抗人体内儿茶酚胺等升压物质的作用,又能促进钠盐的排泄,从而使血压下降,经常食用对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病人都有保健作用。

提神

  它能帮助细胞更好地利用葡萄糖,同时降低血糖,供给脑细胞热能,是糖尿病、神志萎顿患者的食疗佳蔬。

降血糖

  洋葱还具有降血糖作用,因洋葱中含有与降血糖药甲磺丁脉相似的有机物,并在人体内能生成具有强力利尿作用的皮苦素。

糖尿病患者每餐食洋葱25~50克能起到较好的降低血糖和利尿的作用。

对抗哮喘

  洋葱含有至少三种抗发炎的天然化学物质,可以治疗哮喘。

由于洋葱可以抑制组胺的活动,而组胺正是一种会引起哮喘过敏症状的化学物质;洋葱可以使哮喘的发作机率降低一半左右。

[2]

治疗糖尿病

  很久以前,洋葱就被用来治疗糖尿病,到了现代,医学也证明洋葱确实能够降血糖;而且不论生食或熟食,都同样有效果。

原来洋葱里有一种抗糖尿病的化合物,类似常用的口服降血糖剂甲磺丁胺,具有刺激胰岛素合成及释放的作用。

其他疗效

  洋葱的妙用还不止上述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类似洋葱和生姜等具有的特殊气味还有安神助眠的作用:

取洋葱适量,洗净,捣烂,置于小瓶内盖好,睡前稍开盖,闻其气味,10分钟内即可入睡,洋葱特有的刺激成分,会发挥镇静神经、诱人入眠的神奇功效。

一般在使用10天至一个月后,睡眠就会明显改善。

感冒的时候,喝加了洋葱的热味噌汤,很快就可发汗退烧。

如果鼻塞,以一小片洋葱抵住鼻孔,洋葱的刺激气味,会促使鼻子瞬间畅通起来。

如果咳嗽,以纱布包裹切碎的洋葱,覆盖于喉咙到胸口,也可以很快抑制咳嗽。

为什么要吃洋葱的四大理由

  洋葱因为味道有辛辣味道,很多人都不愿意吃,特别是切洋葱的时候流泪的痛苦,不吃也罢了。

但是吃洋葱是有很大的作用,在欧美被誉为饮食之蔬菜类“蔬菜皇后”的洋葱,除了味道外,它的鳞茎和叶子中所含有的特殊营养物质,更还能帮助体质虚弱增强体质。

  能被称之为“蔬菜皇后”,洋葱中的营养成分自然是相当丰富,不仅富含钾、维生素C、叶酸、锌、硒,及纤维质等营养素,更有两种特殊的营养物质——槲皮素和前列腺素A。

这两种特殊营养物质,令洋葱具有了很多其他食物不可替代的健康功效:

  1、预防癌症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社会里,有一种食物能够预防癌症,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更何况,科研人员经研究还发现,洋葱和其家族成员可以帮助预防和控制各种癌症。

是“各种”哦!

在法国,一个针对女性所做的研究发现,那些摄取较多洋葱和大蒜的女性,其罹患乳腺癌的几率较低。

相信你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一定会在自己的菜单上加上洋葱的名字吧!

  洋葱的防癌功效来自于它富含的硒元素和槲皮素。

硒是一种抗氧化剂,能刺激人体免疫反应,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同时还可降低致癌物的毒性。

而槲皮素则能抑制致癌细胞活性,阻止癌细胞生长。

一份调查显示,常吃洋葱比不吃的人患胃癌的几率少25%,因胃癌致死者少30%。

  2、维护心血管健康

  洋葱是目前所知惟一含前列腺素A的蔬菜。

前列腺素A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因而会产生降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