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作十二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5672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章写作十二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章写作十二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章写作十二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章写作十二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章写作十二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章写作十二题.docx

《文章写作十二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章写作十二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章写作十二题.docx

文章写作十二题

文章写作十二题

 王梦奎同志系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梦奎同志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也是一名声名远播的文章家。

《王梦奎文存》六卷以及他编的《怎样写文章》一书,展现了他作为文章家的风采。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文章大家在工作和写作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之谈,对广大秘书工作者提高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文章写作十二题

                                       作者:

王梦奎

 

   怎样写文章,这个题目很难讲。

文无定法,文章之道,有许多是可体会而难以言传的。

何况,写文章的人各有各的偏好和路数,“文章是自家的好”。

因为是同行同业的,同甘共苦,我讲些个人的零星体会,共十二个题目,长短不一,有些意见,是感想式的,只能叫作漫谈。

   一、文章怎样才算好

   对写文章,历来有不同看法。

有说是雕虫小技的,有说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曹丕《典论•论文》),不管怎么说,文章总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反映着现实,也记载着历史。

   写文章不是少数人的事,凡是知书识字的人,几乎都要写文章。

决议和决定,报告和讲话,论文和专著,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乃至书信、公告、便条,以及手机短信之类,都是文章,只是体裁和载体不同。

   研究室是参谋和助手班子,是以调查研究和文章写作为职业的。

我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期间,听河北省政府研究室的同志说,有一个顺口溜:

“研究室、体改办,拎个破包到处转,厚着脸皮蹭顿饭,写成文章没人看。

”我说这是表扬研究室和体改办。

“拎个破包到处转”说明艰苦朴素、工作勤奋;“厚着脸皮”才能“蹭顿饭”,说明没有特权;“写成文章没人看”,可能是别人不爱学习,也可能是文章写得不好,只有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文章怎样才算好,也是见仁见智,不容易一两句话说清楚。

甲认为好,乙可能不以为然;乙认为好,甲可能不以为然。

这和个人欣赏偏好有关。

   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要求。

不能把会议通知或者工作报告写成抒情散文和学术论文。

   虽然这么说,对于什么是好文章,还是有共识的。

文章的好坏,读者还是能分辨的。

经过千百年筛选淘汰而保留下来的优秀作品,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像《古文观止》中的许多文章,《唐诗三百首》中的不少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四大名著,长久流行而不衰,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古人讲义理、考据、辞章。

义理就是讲道理,有见解;考据就是材料要准确;辞章就是要有好的表现形式,这涉及文章的语言、章法和风格等许多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笔要好。

龙去脉,三言两语,清清楚楚。

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可以从古典小说借鉴简要交待事情经过的做法。

有的大块文章,开始头绪比较多,有的线索在讲述过程中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像“三国演义”中的徐庶,其实这是可以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事方法交待清楚的,只要细心,并不困难。

   五、标新立异

   文贵创新。

“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戴复古《论诗绝句》),创新就是标新立异。

随人脚后,人云亦云,不可能创新。

   谈判要有妥协,与人相处要寻求共同点,都是求同而存异。

与此相反,搞研究、写文章,要存同而求异,研究性的文章尤其如此。

如果讲一样的话,复印散发就可以了,何必再写。

网络上有各类文章的标准版本,满足官样文章的需要,一个程式,八股腔调,套话连篇,不可能有新鲜创造。

曹雪芹所批评的“千部一腔,千人一面”,是文章大忌。

古人说: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

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

”(欧阳询《艺文类聚》二十五引梁简文帝萧纲语)所谓“放荡”,就是要放得开,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是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要有新鲜的见解,也要追求不同于别人的更好的表达方式,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

即使同样的主题,同样的题材和体裁,在表现形式和语言上也要追求“新”和“异”。

毛泽东的文章,鲁迅的文章,即使不署名,细心的读者也能辨认出是谁写的。

同样的题目,不论是论文、散文还是诗歌,不同的作者可以写出不同的文章,而且各具特色。

   标新立异的根据,是基于现实生活的生动活泼的创造,是对中外优秀思想文化遗产的继承,而不是无根据的说些惊世骇俗的大话,用片面性、绝对化的言词哗众取宠。

郑板桥题书斋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是他的艺术追求,也是文章之道。

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说锤炼语言要下功夫,不是追求怪诞。

   六、深入浅出

   文章有四种境界:

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

深入浅出是最高境界,也最难。

没有对所论事物的深入认识做不到“深入”,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不可能“浅出”。

深入深出的“深出”固不可取,但“深入”还是好的。

实际上,在某些专业领域,也很不容易做到深入浅出。

浅入浅出在某些场合,例如文化普及和通俗宣传,也是需要的。

唯有浅入深出,卖弄博学,故作高深,用人人都难懂的语言讲述人人都知道的意思,变成小圈子人的“自产自销”甚至是自言自语,对社会没有多大用处,是文章大忌。

   深入浅出一向是文章大家所追求的。

毛泽东的文章,老一辈学者梁启超、胡适、冯友兰、吴晗、费孝通的文章,胡乔木、胡绳的文章,都是深入浅出的模范。

有些科学家,例如华罗庚和钱学森,文章也写得深入浅出,为读者所喜爱。

高手们的文章写得好,不仅是因为有独到的见解,也因为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写作技巧,能够用明白晓畅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所谓平白如话。

   古往今来,能够流传的好文章,都是深入浅出的,没有哪一篇是装腔作势、佶屈聱牙的。

读唐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完全是本色语言,没有任何生僻的地方,但意蕴深远,成为千古绝唱。

   做到深入浅出有文字技巧的问题,也有写作态度问题。

写文章、作报告,是和受众交流,把自己的意见告诉别人,和别人共享信息,或者希望引起别人的赞同和共鸣,态度一定要诚恳,就像和亲朋在谈话一样。

和亲朋谈话有谁是矫揉造作、虚情假意、故弄玄虚的?

毛泽东1957年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

“我们现在有些文章,神气十足,但是没有货色,不会分析问题,讲不出道理,没有说服力。

这种文章应该逐渐减少。

当着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不要老是想着‘我多么高明’,而要采取和读者处于完全平等地位的态度。

”有了这种态度,文风问题才能解决。

   “文章四境界说”,是我1998年在为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博士短论文丛”写得序言里最先明确概括出来的。

这是多年读书和写作的体验,也是形式逻辑的推演;深和浅、入和出,只有这四种组合。

这说明,形式逻辑也可以得到新的认识。

   七、简单明了

  文章要简明清爽,不能拖泥带水。

简单,才能明了。

简单明了,才能眉清目秀。

古代文字刻在龟甲上,后来刻在或者写在竹板上,很费力气,所有文章都很简短。

《论语》只有1万多字,《道德经》只有5000多字。

司马迁的《史记》写50多万字,在当时非常不容易,用一辈子精力。

古人说某人学富五车,那是指竹简和马车,如果是纸质印刷品,五大汽车,恐怕谁也读不了那么多。

如果是电子版图书,甚至十个光盘也读不完。

发明了纸和印刷术,书写方便省力,文章也越写越长。

据说海明威为了把文章写得简明,站着写,写得太长就累得写不下去了。

  有人说,白话文不能写的简短。

事实并不是这样。

有人和胡适辩论,只有文言文才能简短,并举推辞不就某职为例,复电用文言文就是“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只有12个字;胡适说,白话文可以只用5个字:

“干不了,谢谢。

”打电报因为按字数计费,都很简短,这是经济规律起作用。

世界性的高峰会议因为严格限定时间,发言都不长。

  要言不烦。

过去有“惜墨如金”的说法,有的评论甚至把“简”称为文章“尽境”,也就是最高标准。

清人刘大櫆《论文偶记》说:

“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

”简约是文章之道,不能“瘠义肥辞”(《文心雕龙·风骨》),内容稀薄而空话连篇。

  写文章的本领,在于把复杂的事情写得简单明了,不在于把简单的问题说的复杂。

  写文章的经历,往往是“短—长—短”,开初没有东西可写,文章长不了,小学生的作文都很短;学问有了长进,知识多了,文章也越写越长;能再由长到短,就成熟了。

这里是两个飞跃。

借用“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古话,文章之道可以说是“由简入繁易,由繁入简难”。

简,不是简陋和寒碜,不是只有平铺直叙而没有曲折多姿,也不是只要直白而不要含蓄,更不是要把文章写得干瘪枯槁;而是用简约的语言,准确表达思想,这是要高水平才能做到的。

实现由长到短,比由短到长要难得多。

可以说,由短到长,是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再实现由长到短,只有少数悟得文章之道的人才能做到。

写短文章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有一次肖伯纳给朋友写信,说对不起,我因为没有时间,不能把信写得短些。

当然,文章简约不仅是文字功夫,也和世事洞察有关。

  文章写得太长,有的是因为不得要领,不知道什么是重点。

这是认识深度的问题。

  写得太长也是文风问题,是思想和工作作风的反映。

毛泽东在延安批评过,党八股文章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1942年延安反对党八股的干部大会原来就叫“压缩大会”,他在这次会议上的署名报告《反对党八股》,列举党八股的表现,分析党八股的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及其危害,今天读来对我们写好文章和文件还很有启发。

现在的套话,也是一种党八股。

  国际交流中要注意简单、明了、响亮,还要尽可能做到中性和通用,因为中外文化差异很大,我们习以为常的,外国人不一定了解。

北京奥运会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上海世博会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都是好例。

当然也不是越简越好,例如有些简称和缩略语,时过境迁,不仅外国人不懂,中国人也不大清楚,比如“五讲四美三热爱”,恐怕很多人都很难准确说出是指什么,这就需要把话说全。

每年国务院向全国人大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虽然在这方面比较注意,负责翻译的人还是经常提出某些概念如何正确理解和表达的问题。

有鉴于此,我曾经设想,可以编一本《中国政治经济词汇中的数字》,以帮助人们阅读以往的文献。

林语堂说,演讲要像迷你裙,越短越好。

文章也是这样。

不是长文章都不好,不少世界名著是长篇巨制。

《庄子》说: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还是要根据内容需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可以换个说法:

同样的内容,要用最简约的文字表达;同样数量的文字,要表达更丰富的内容。

这也是投入产出关系的效益原则。

  八、剪裁得体

  作者一般都会掌握比较多的材料,这是文章的原料。

动起笔来有许多话要说,但只能围绕主题,讲最必要的话,援引最必须的事例和数据。

什么话说,什么话不说;什么话多说,什么话少说,要认真剪裁,有所取舍。

就像裁缝,拿到一块布,还只是原料,做成合体的衣裳需要剪裁和缝制。

初学写作者,往往不懂得这个道理,总想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写到一篇文章里去,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枝蔓横生,杂乱无章。

  郑板桥诗: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题竹石画》)剪裁,就是把冗繁的无用的东西去掉,让文章“得体”。

人的言行要得体,文章也要得体。

  文章要匀称,正像人体肥瘦匀称才好看。

要有骨有肉。

只有骨头没有肉,那只是文章提纲,肉太多就臃肿了,也不好看。

头重脚轻,头轻脚重,大肚子,干骨头架子,都是要避免的。

文章重点要突出,突出重点也要匀称,重点和非重点的摆布要恰当。

“红花也得绿叶扶”。

  要善于藏拙。

比如一个问题包括同样层次的三个方面,你对其中两个方面了解得多些,另外一方面了解得很少,不能深一脚浅一脚,知道得讲得很详尽,不大清楚的就一笔带过,这很容易暴露弱点。

与其如此,不如都讲得简略些,把同样层次的问题放在大体相同的位置上讲,讲到大体相同的详略程度。

这就像经济学上讲的“短板理论”,经济计划工作中的“短线平衡”。

也可以采取另外一种办法,就是把题目改的小一些,只写自己知道得比较多、理解的比较深的问题。

  大的文章或文件,往往要先经多番讨论,确定大纲,然后多人分头执笔写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因为很大的问题是一个人所难以完全把握的。

这种办法也有缺点,就是初稿往往自成体系,叠床架屋。

这需要通盘筹划,加以剪裁,使之浑然成为一体,不能留有拼凑痕迹。

中央许多重要文件都是这样做的。

  九、掐头去尾

  文章开头和结尾很重要。

开头要开门见山,引人入胜,不要弯弯绕。

结尾要戛然而止,留有余响,不要画蛇添足。

有的文章冗长落套,和开头结尾有关。

  “开拳便打”,直入主题,是文章简短和避免套话的重要方法。

章回小说常说“闲话休提,只说正话”,写文章也应该如此。

传说,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原稿开头讲滁州东边是什么山,西边是什么山,南边是什么山,后来改为一句话:

“环滁皆山也。

”这是剪头而显精彩的好例。

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引言很简短:

“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

”也是一语开篇的好例。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很有气势和历史感,又直入全书主题。

《古文观止》里的许多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很精彩。

比如韩愈的《师说》开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言简意赅,对师的职责作了准确的界定。

托尔斯泰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切合小说主题,又很有哲理,是作者的感慨和总结。

这些精彩的开篇让人过目难忘。

  读者不喜欢文章“穿靴戴帽”,因为这是累赘,没有实际内容。

掐头去尾,就是“脱帽去靴”,剪除累赘。

作者头尾讲得那两段套话,可能是为了配合某种形势。

中央文件已经讲清楚了,读者都明白,不用你再费口舌,掐头去尾剩下的“干货”才是需要你说的。

有时候生硬的去配合形势,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引起读者对文章意图的误解。

  在不少情况下,确实需要在文件或文章中,特别是在正式会议的文件和报告中,申明某些重要的政治原则,那就要在最显眼的地方,用最准确简明的文字加以表达。

在文章或者文件写成后,还要认真检查一遍,仔细想想,看在大的原则问题上有没有重要的疏忽和遗漏。

这种周到和细心是必须的。

话不在多,要说的正是地方,说的准确,说得恰到好处,不必唠唠叨叨地反复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政治立场是通过整篇文章体现的,要相信读者的理解能力。

  十、勤标点、多分段

  短句子,短段落,文章会显得干净利落。

  多分段有助于条理。

段落太长,不同的内容放在一段里纠缠不清,文章会显得沉闷,逻辑也不容易清楚。

标点有助于阅读。

句子太长,两行一个逗号,好几行一个句号,读起来很吃力。

古代没有标点,由老师教学生“句读”,即断句。

鲁迅文章没有顿号,都是以逗号代之,显得干净紧凑,读起来有节奏感。

  凡是能用短句子的,不要用长句子;凡是能分段的,不要合成一段。

各就各位,疏密有致,不要挤成一团,这样读起来清爽。

如果文章所论内容太多,不容易用分段的方法加以归纳条理,可以采用分几大部分,并贯穿以一、二、三、四、五……写若干条的办法。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著作,现在中央全会的许多决定,就是采取这种办法。

这样做有助于把复杂的问题条理化,减少起承转合,节约篇幅。

  减少起承转合,还可以借鉴文学上意识流的写法,有某些跳跃,省略某些过渡性的意思和段落,读者能够理解。

这也有助于文字的精简。

  十一、反复修改

  文章是改出来的。

即使做不到千锤百炼,反复琢磨修改总是不可少的。

当然也有一气呵成的文章,古人所谓文不加点,倚马可待。

看鲁迅有些文章的手稿,没有修改的痕迹,但他是反复思考后,有成竹在胸才动笔的。

马克思有些手稿,改的连恩格斯也很难辨认。

列宁十月革命后在一个代表证上,在“职业”一栏里登记是“著作家”。

列宁只活了五十几岁,而且公务繁忙,竟写出几十卷著作,有一篇短文,是开会早到了,倚坐在台阶上一气呵成的,但他的大量文章也是经过修改的。

我们的文章不能和这些大家相比,更要反复琢磨修改。

党代表大会的报告和中央全会的决议,都是经过多次讨论,反复修改才定稿的。

  文章写成后,要多看几遍,把多余的字、词和段落删去,把引文和资料核实,把必须补充的内容补充进来。

要特别留心有没有硬伤。

高手的文章老到天成,看似没有雕琢,实际上往往是雕琢的不留痕迹,即所谓无斧凿痕。

  文章修改,包括内容的补充完善和字句的斟酌推敲。

用字、用词,最要紧的是恰当,恰如其分,不是话说得越满,评价拔得越高越好。

适度,有分寸,才能准确表达思想,也才能有说服力。

真理是朴素的。

 最好看名家的手稿。

从名家的手稿中,可以体会应该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提供了许多改稿的范例,也提供了怎样写各种体裁文章的范例。

有不少文章,经名家修改而生色,有画龙点睛之妙。

  文章修改要听听别人的意见,旁观者清。

别人征求对文稿的意见,我通常是提一些具体的建议,哪一段可以删去,哪个观点可以再斟酌,或者加一点什么意思,加一句什么话,一般是写在稿本上。

我提的意见不一定对,但大多比较具体,可供作者参考。

征求意见的人,最怕听到“再深刻一些”,“再概括一些”之类意见。

谁不想深刻和概括?

问题是怎么才能深刻和概括。

  十二、文无定法

  鲁迅说过,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

文章写法既然是一种技巧或艺术,不是告诉一种方法就可以如法炮制的。

这是科学和技巧或艺术的不同。

  陆游说: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写文章,功夫也多在文字技巧之外,就是研究的深入,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和对世事的洞察。

厚积,才能薄发。

  但就提高文章写作技巧而言,唯有多读和多写。

把文章当作一种事业追求,不懈努力,总会有收获。

“上天不负苦心人”。

写文章要取法乎上。

要多读名家的文章,不是一家而是各家,不是一种体裁而是各类体裁,不仅从内容品味而且从文章形式品味。

读多了,就可能逐渐悟其奥妙。

  读书对于写作的好处是用不着多说的。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对于读书,我有两点体会:

一是阅读面要广,不要仅限于专业领域;二是要会读书,独立思考,不存成见。

有的要精读,大量的是浏览。

对于名著,不限于体会其观点,也要细心揣摩其思路和方法。

  要多写,写各类体裁的文章,熟能生巧,会越写越顺手。

驾驭文字的能力提高了,就能够得心应手,比较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发生想得清说不明、说得好写不出的问题。

  写文章要早起步。

“文自胡说始,诗从放屁来。

”“初生牛犊不怕虎”,容易放得开。

起步晚了,容易发生眼高手低的问题。

30岁时可以拿60分的文章去投稿,40岁就不会有这种勇气了。

普通干部有这种勇气,当了官就可能没有这种勇气了。

  十多年前我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的时候,为青年人编了一本《怎样写文章》的小册子,内容是辑录毛泽东、鲁迅、郭沫若等文章大家关于怎样写文章的论述,以及中央关于文件写作的有关文件,想不到出版后受到欢迎,能够一再重印。

这说明,写文章的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中办、国办、全国人大、国家机关工委,前几年几乎人手一册。

前不久新闻出版总署举办读书沙龙活动,第一本就是《怎样写文章》。

这都是我没有想到的。

我也因此常被问起关于怎样写文章的问题,甚至要我就这个题目作报告。

我始终不敢应命,因为文无定法;虽然数十年来孜孜以求,但并没有写出什么好文章,很难说出对别人有帮助的意见。

这里所讲的,只是多年来读书和写作的一些零星体会,拉杂散漫,不成系统,也不完全,例如关于文章逻辑和语法修辞问题,基本上没有涉及。

所讲的这些,也只是自己的追求,心向往之,并不是都做到了。

读者朋友们不少都是写文章的,我很可能是贻笑大方。

如果由于这里所讲的内容,能引起大家对于写文章得更大兴趣和注意,我就很满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