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课程设计3546689462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54106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91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课程设计3546689462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模具课程设计3546689462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模具课程设计3546689462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模具课程设计3546689462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模具课程设计3546689462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具课程设计3546689462doc.docx

《模具课程设计3546689462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课程设计3546689462doc.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具课程设计3546689462doc.docx

模具课程设计3546689462doc

1引言

我国的模具工业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O%一8O%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型)。

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代消耗,是其它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近几年我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发展,2003年,我国模具总产值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现代模具行业是技术、资金密集的行业。

它作为重要的生产装备行业在为各行各业服务的同时,也直接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广泛的基础工艺装备。

有人说,现代模具是高技术背景下的工艺密集型工业。

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因此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我国模具工业作为一个独立、新型的工业,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之一,其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模具的CAD/CAE/CAM涉及面广、及多种学科与工业技术于一体,是综合型、技术密集型产品。

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和进步,CAD/CAE/CAM技术也日益成熟,在现代模具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模具制造业将从机械制造业中分离出来.而独立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模具制造技术向集成化、智能化、益人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本设计是小角板零件,材料是Q235,本次设计采用AUTOCAD辅助设计,大大缩短了模具设计过程的工作周期,提高了模具设计的效率。

由于本人所学模具知识水平有限,视野狭小,在设计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错误,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2小角板落料冲孔复合模及弯曲模设计

2.1小角板工艺性分析

材料:

Q235

材料厚度:

2mm

制造精度:

IT10

生产批量:

大批量

零件简图:

如图2.1所示

图2.1小角板零件图

工件厚度t=2mm,孔的边缘线距弯曲线的距离L>2t。

弯曲时,孔不会变形。

因此在工艺安排上应该先冲裁,再弯曲便可以达到图纸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该工件宜先冲孔落料,再弯曲达到图纸要求。

2.2小角板冲裁模设计

2.2.1小角板冲裁工艺性分析

1)制造精度

工件尺寸公差按IT10级制造。

查标准公差表,各尺寸公差如图2.2所示。

无其他特殊要求。

查有关手册可知,利用普通冲裁方式可以达到零件图纸要求。

图2.2小角板尺寸公差示意图

2)结构与尺寸

工件结构简单,外形对称。

孔的直径(相对厚度)大,孔壁>1.5t,这些结构因素均宜冲裁。

3)材料

表2.1常用冲压材料的性能和规格

 

碳素结构钢Q235,抗拉强度σb=380~470MPa,抗剪强度τ=310~380MPa,断后伸长率δ10=21~25%。

此材料具有较高的弹性和良好的塑性,其冲裁加工性能比较好。

根据以上分析,该小角板零件的工艺性较好,可以进行冲裁加工。

2.2.2确定冲裁工艺方案

该零件冲裁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采用的冲裁工艺方案有单工序冲裁,复合冲裁和级进冲裁。

一般对于上面这样的工件通常采用先落料再冲孔的加工方法。

由于该工件的生产批量为大批量,则有以下几种方案进行比较。

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表2.2中列有三种工艺方案。

序号

工艺方案

结构特点

1

单工序模生产:

落料→冲孔

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零件中批量生产的需求。

且两道工序中的定位误差,将导致孔心距尺寸精度难以保证

2

复合模生产:

落料-冲孔复合

同一副模具完成两道不同的工序,大大减小了模具规模,降低了模具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能提高压力机等设备的使用效率;操作简单、方便,适合中批量生产;能可靠保证孔心距尺寸精度

3

级进模生产:

冲孔-落料连续

同一副模具不同工位完成两道工序,生产效率高,模具规模相对第二种方案要大一些,模具成本要高;两工位之间的定位要求非常高,否则无法保证孔心距尺寸精度

表2.2方案比较

经过比较:

由于零件属于大批量生产,因此采用单工序冲裁效率太低,而且不便于操作;级进冲裁设备要求高,定位非常难难于保证精度;而采用复合冲裁,冲出的零件精度和平直度都较好,生产效率也高,而且零件的孔边距不小,模具强度也能够保证。

根据以上分析,该零件宜采用复合冲裁工艺方案。

由此确定工序如下:

下料——冲孔落料——检验。

2.2.3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

1)模具类型

根据零件的冲裁工艺方案,采用复合冲裁模。

如图2-4所示。

图2.3复合模

表2.3

根据上表比较:

采用倒装复合模。

2)操作与定位方式

虽然零件的生产批量较大,但合理安排生产可用手工送料方式能够达到批量要求,而且能降低模具成本,因此采用手工送料方式。

考虑零件尺寸以及厚度,为了便于操作和保证零件的精度,宜采用导料销导向、固定挡料销定距的定位方式。

3)卸料与出件方式

考虑零件的厚度较薄,采用弹性卸料方式。

4)模架类型与精度

由于零件厚度较薄,冲裁间隙较小,因此采用受力平衡、导向平稳的后置导柱模架。

考虑零件精度以及冲裁间隙,采用Ⅰ级模架精度。

2.2.4工艺与设计计算

1)冲裁件总长计算

工件相对弯曲半径r/t>0.5,弯曲前,后中性层长度不变的原则。

中性层曲率半径可按下式计算:

ρ=r+Kt(2-1)

式中ρ——中性层曲率半径,[ρ]为mm;

r——弯曲半径,[r]为mm;

K——中性层位移系数,查表取K=0.32;

t——材料厚度,[t]为mm。

可以算得:

ρ=r+Kt=2+0.32×2=2.64mm

当工件的弯曲角为90度时:

L=l1+l2+πρ/2=(90-4)+(40+15-4)+3.14×2.64/2≈141mm(取整)

根据以上计算,冲裁件如图2.4所示:

图2.4工件展开图

2)排样设计

(1)排样

冲裁件在板料或条料上的布置方式,称为冲裁件的排样,简称排样,排样的合理与否,不但影响到材料的经济利用率,降低零件成本,还会影响到模具结构、生产率、制件质量、生产操作方便与安全等。

(2)材料的利用率

排样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原材料。

衡量排样经济性、合理性的指标是材料的利用率。

所谓材料利用率是指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板料面积的百分比。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一个进距的材料利用率η的计算如下:

η=

×100%(2-2)

式中:

A——冲裁件面积(包括内形结构废料),(mm2);

n——一个进距内冲裁件数目;

B——条料宽度,(mm);

S——进距,(mm)。

(3)方案比较

为满足工件的尺寸要求和力求工作的简单话有以下两种方案:

该零件是一梯形,因此采用对头直排。

这样的排样对模具的要求的比较简单,生产方便。

考虑到补偿条料的定位误差,保证冲裁出合格的工件,在工件之间以及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要求留有搭边。

根据工件厚度,查手册可得搭边:

c=1.6mm,d=2.5mm

方案一:

如下2.5图所示:

图2.5排样方案一图

根据排样图的几何关系,可以算出条料宽度为

B=141+2×2.5=146mm

进距为

S=80+30+2×1.6=113.2mm

冲裁件面积为

A=80×55+30(141-55-15)+π/2×152-π(10/2)2-π(20/2)2-(5×5-π/4×52=6484.5mm2

因此,材料利用率为

η=nA/BS×100%=2×6484.5/(146×113.2)×100%≈78.39%

 

方案二:

如下图2.6所示:

图2.6排样方案二图

根据排样图的几何关系,可以算出条料宽度为

B=141+3×2.5+55=203.5mm

进距为

S=80+1.6=80.16mm

冲裁件面积为

A=80×55+30(141-55-15)+π/2×152-π(10/2)2-π(20/2)2-(5×5-π/4×52=6484.5mm2

因此,材料利用率为

η=nA/BS×100%=2×6484.5/(203.5×81.6)×100%=78.043%

由上面二种方案比较看出方案一的材料利用率要高些,在相同的要求保证下采用方案一比较好。

3)冲裁力计算

冲裁力是设计模具、选择压力机的重要参数。

计算冲压力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择冲压设备和设计模具。

选用冲压设备的标称压力必须大于所计算的冲裁力,所设计的模具必须能传递和承受所计算的冲裁力,以适应冲裁的要求。

冲裁力包括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的计算。

(1)冲裁力计算及压力机的选择

冲裁力的大小主要与材料性质、厚度、冲裁件周长、模具间隙大小及刃口锋利程度有关。

一般对于普通平刃口的冲裁,其冲裁力F可按下式计算:

F=K·L·t·τ(2-3)

式中:

F——冲裁力,N;

K——安全系数,取K=1.3;

L——冲裁件的冲裁长度,mm;

t——板料厚度,mm;

τ——材料的抗剪强度,Mpa;

在落料冲孔复合模中,冲裁力包含落料力和冲孔力。

由小角板零件图可知:

落料力:

L=(80-10)+3/2×2π×5+2(55-10)+(80-30-20)+2(71.15-5)+1/2×2π×15=416.5mm2

t=2mm

τ=345MPa

F落=K·L·t·τ=1.3×416.5×2×345=373.6KN

冲孔力:

L1=2×10×л=62.8mm

L2=2×5×л=31.4mm

t=2mm

τ=345MPa

F孔1=K·L1·t·τ=1.3×62.8×2×345=56.3KN

F孔2=K·L2·t·τ=1.3×31.4×2×345=28.2KN

2)卸料力、推件力和顶出力

从凸模上卸下紧箍着的材料所需的力叫卸料力;把落料件从凹模洞口顺着冲裁方向推出去的力叫推件力;

卸料力和推件力通常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见式(2-4)。

卸料力:

F卸=K卸·F落

推件力:

F推=n·K推·F孔(2-4)

式中:

K卸、K推——分别为卸料力、推件力系数,其值见表2.2;

n——同时卡在凹模内的零件数;

h——凹模直壁洞口的高度。

表2.4推件力、顶件力、卸料力系数

料厚/(mm)

K推

K顶

K卸

≤0.1

>0.1~0.5

>0.5~2.5

>2.5~6.5

0.065~0.075

0.045~0.055

0.04~0.05

0.03~0.04

0.1

0.063

0.055

0.045

0.14

0.08

0.06

0.05

卸料力:

F卸=K卸·F落=0.05×373.6KN=16.7KN

推件力:

F推1=n·K推·F孔1=3×0.055×56.3KN

=9.3KN

F推2=n·K推·F孔2=3×0.055×28.2KN

=4.7KN

(n=h/t=6mm/2mm=3个)

F总=F落+ΣF孔+F卸+ΣF推

=373.6+56.3+28.2+9.3+16.7+4.7KN

=528.4KN

4)压力中心的计算

图2.7冲孔落料压力中心图

选定坐标系xoy如图2.7所示。

按照压力中心的计算公式(2-5):

(2-5)

因为冲件对称于y轴,所以x0=0

L1=80mmy1=0mm

L2=55mmy2=27.5mm

L3=25mmy3=55mm

L4=71.15mmy490.58mm

L5=15π=47.1mmy5=2×15×sin90°/3.14=135.7mm

L6=2×5π=31.4mmy6=126.15mm

L7=2×10π=62.8mmy730mm

故:

y0=(L1×y1+L2×y2+L3×y3+L4×y4+L5×y5+L6×y6+L7×y7+)/(L1+L2+L3+L4+L5+L6+L7)

=58.74mm

5)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模具刃口尺寸及公差是影响冲裁件精度,因而,正确确定冲裁凸模和凹模刃口的尺寸及公差,是冲模设计的重要环节。

1)凸、凹模刃口尺寸公差计算的原则

实践证明,落料件的尺寸接近于其凹模刃口尺寸,而冲孔尺寸接近于其凸模刃口尺寸。

所以,落料时取凹模作为设计的基准件;冲孔时取凸模作为设计的基准件。

计算凸模和凹模尺寸时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1)冲孔时,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

凸模刃口的基本尺寸取接近或等于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以保证凸模磨损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使用。

而凹模的基本尺寸则按凸模刃口的基本尺寸加上一个最小间隙值。

(2)落料时,应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

凹模刃口的基本尺寸取接近或等于零件的最小极限尺寸,以保证凹模磨损在一定范围内也能冲出合格的零件。

凸模刃口的基本尺寸则按凹模刃口基本尺寸减小一个最小间隙值。

(3)在确定模具刃口制造公差时,既要能保证工件的精度要求,又能保证合理的间隙数值。

一般模具制造精度比工件精度高3~4级。

对冲孔

20mm、

10mm采用凸、凹模分开加工的方法,其凸、凹模刃口部分尺寸计算如下:

根据材料厚度,查手册可得:

图2.8冲裁间隙

Zmax=0.36mm

Zmin=0.246mm

Zmax-Zmin=0.114mm

 

查手册得,凸、凹模制造公差:

——凸模、凹模制造公差

——工件公差

图2.9冲孔、落料时各部分尺寸公差的分配位置

-δ凸=0.014mm

+δ凹=0.029mm

|-δ凸|-+|δ凹|=0.043<|Zmax-Zmin|=0.114

满足|Zmax-Zmin|≥|-δ凸|-+|δ凹|条件

冲孔应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间隙取在凹模上。

设工件孔的尺寸为d+△,其计算公式为:

d凸=(d﹢xΔ)

(2-6)

d凹=(d凸﹢Zmin)

(2-7)

式中d凸、d凹——冲孔凸、凹模基本尺寸,mm;

Δ——工件制造公差,mm;

X——因数,当冲裁件精度在IT10以上时,x=1;

冲孔

20mm

d凸20=(d1+xΔ)

=(20+1×0.084)

mm

=20.08

mm

d凹20=(d凸1+Zmin)

=(20.08+0.246)

mm

=20.33

mm

冲孔

10mm

d凸10=(d2+xΔ)

=(10+1×0.058)

mm

=10.06

mm

d凹10=(d凸2+Zmin)

=(10.06+0.246)

mm

=10.31

mm

由于小角板落料形状较复杂,故采用配合加工方法,其凸、凹模刃口部分尺寸计算如下:

以凹模为基准件,因凹模磨损后,刃口部分尺寸都增大,因此属于A类尺寸。

按式(2-8)

Aj=(Amax-x△)

(2-8)

80凹=(80-1×0.12)

mm=79.88

mm

55凹=(55-1×0.12)

mm=54.88

mm

30凹=(30-1×0.084)

mm=29.92

mm

141凹=(141-1×0.14)

m=140.86

mm

凸模尺寸按凹模尺寸配制,保证单面间隙为Zmin/2~Zmax/2

2.2.5模具零、部件设计选用

1)凹模设计

因冲件的批量较大,考虑凹模的磨损和保证冲件的质量,凹模刃口采用直刃壁结构,刃壁高度取6mm,凹模轮廓尺寸计算如下:

沿送料方向的凹模型孔壁间最大距离为:

l=80mm

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凹模型孔壁间最大距离为:

b=141mm

查手册得,凹模壁厚c取40mm

因此,沿送料方向的凹模长度为:

L=l+2c=141+2×40=221mm

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凹模宽度为:

B=b+2c=80+2×40=160mm

凹模厚度可根据经验公式:

h=kb(h≥15mm)

式中h——凹模厚度,[h]为mm;

k——系数,查手册取k=0.2;

b——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凹模型孔壁间最大距离,[b]为mm。

凹模厚度为

h=kb=0.2×141=28.2mm≥15mm查手册得:

H=28mm

根据算得的凹模轮廓尺寸,根据GB/T2851.8-81选取标准凹模板轮廓尺寸为L*B*H=250mm×200mm×28mm。

其具体零件图2-10如下:

图2.10凹模零件图

2)凸凹模设计

凸凹模的内、外缘均为刃口,内、外缘之间的壁厚取决于冲裁件的尺寸。

为保证凸凹模的强度,凸凹模应有一定的壁厚。

凸凹模的最小壁厚值m一般可按经验数据决定。

不积聚废料的凸凹模最小壁厚值见式(2-15)。

  冲裁硬材料时    m=1.5t

冲裁软材料时    m≈t    (2-15)

对于倒装复合模,因为孔内会积聚废料,所以最小壁厚要大些。

其他外形尺寸按零件冲裁要求及固定配合要求而定。

具体凸凹模零件图2-11如下:

图2.11凸凹模零件图

3)凸模设计

采用B型圆形凸模,广泛采用台阶式结构,以防止卸料时从凸模固定板中拉出。

由于凸模形状简单,材料可以选用T10A,热处理硬度58~62HRC。

 

表2.5B型凸模(摘自JB/T8057.2-1995)(mm)

根据凸模尺寸及冷冲模标准,如表2-6,选用:

BⅡ10.15×60JB/T8057.2-1995T10A

BⅡ20.2×60JB/T8057.2-1995T10A

材料:

T10A

技术条件:

按JB/T7653-1994的规定

(1)凸模固定板

表2.6矩形固定板(摘自JB/T7643.2-1994)

根据落料凹模尺寸及冷冲模标准,查手册,应该选用:

固定板250×200×24—45钢JB/T7643.2-1994

材料:

45钢

技术条件:

按JB/T7653-1994的规定

(2)凸模垫板

表2.7矩形垫板(摘自JB/T7643.3-1994)

根据落料凹模尺寸及冷冲模标准,查手册,应该选用:

垫板250×200×6—45钢JB/T7643.3-1994

材料:

45钢

技术条件:

按JB/T7653-1994的规定

4)模架的选用

为了保证模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精度以使冲裁的工件达到应有的质量,选用应用最广泛的用导柱和导套作为导向装置的模架。

本设计选用后侧导柱模架导柱,导套分别装在上,下模架的后侧,凹模面积是导套前的有效区域,可用于冲压较宽条料,且可用边角料。

送料及操作方便,可纵向,横向送料。

此类模架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表2.8后恻导柱模架(摘自GB/T2851.3-1990)

根据冷冲模标准,如图2-10,选用:

模架250×200×220~265ⅠGB/T2851.3-1990

技术条件:

按JB/T8050-1999的规定

⑴下模座

表2.9后恻导柱下模架(摘自GB/T2855.6-1990)

根据模架尺寸及冷冲模标准,选用:

下模座250×200×60GB/T2855.6-1990

技术条件:

按JB/T8070-1995的规定

 

⑵上模座

根据模架尺寸及冷冲模标准,选用:

上模座250×200×50GB/T2855.5-1990

技术条件:

按JB/T8070-1995的规定

⑶导柱

表2.10A型导柱(摘自JB/T7187.1-1995)

根据模架尺寸及冷冲模标准,选用:

导柱A32m5×210JB/T7187.1-1995

技术条件:

按JB/T7653-1994的规定

⑷导套

根据模架尺寸及冷冲模标准,选用:

导套A32H6×100×45JB/T7187.3-1995

技术条件:

按JB/T7653-1994的规定

 

表2.11A型导套(摘自JB/T7187.3-1995)

⑸模柄

表2.12凸缘模柄(摘自JB/T7646.2)

根据冷冲模标准,选用:

B50JB/T7646.2

材料:

Q235

技术条件:

按JB/T77653-1994的规定

5)卸料装置设计

本设计采用的是用于薄件冲裁的弹性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板、弹性元件和卸料螺钉。

⑴弹性元件

根据配合尺寸以及冷冲模标准,如表2-9,可以选用:

聚胺酯弹性体32×10.5×20JB/T7650.9-1995

表2.13聚酯氨弹性体(摘自JB/T7650.9-1995)(mm)

⑵卸料螺钉

根据尺寸以及冷冲模标准,可以选用:

 

表2.14圆柱头内六角卸料螺钉(摘自JB/T7650.461994)

圆柱头内六角卸料螺钉M10×70JB/T7650.6

材料:

45

热处理硬度35~40HRC

技术条件:

按GB/T3098.3-2000的规定

数量:

4个

⑶卸料板

根据凸凹模尺寸,卸料板轮廓尺寸定为200mm×200mm×18mm。

其他尺寸根据卸料装置和安装固定要求确定。

材料可以选用45钢。

6)推件装置设计

⑴顶板

根据模架尺寸以及冷冲模标准,顶板选用:

表2.15顶板(摘自JB/T7650.4-1994)(mm)

顶板A40JB/T7650.4

材料:

45

热处理硬度43~48HRC

技术条件:

按JB/T7653-1994的规定

⑵推杆

根据尺寸及冷冲模标准,可以选用:

表2.16带肩推杆(摘自JB/T7650.1-1994)(mm)

推杆1推杆A8×120JB/T7650.1

材料:

45

热处理硬度43~48HRC

技术条件:

按JB/T7653-1994的规定

 

⑶顶杆

根据尺寸及冷冲模标准,可以选用:

表2.17顶杆(摘自JB/T7650.3-1994)(mm)

顶杆8×40JB/T7650.3

材料:

45

热处理硬度43~48HRC

技术条件:

按JB/T7653-1994的规定

数量:

2个

7)定位零件设计

⑴固定挡料销

根据冷冲模标准,如表2-13,选用适当尺寸的固定挡料销:

表2.18活动挡料销JB/T7649.9-1994(mm)

活动挡料销6x16JB/T7649.9

材料:

45

热处理硬度43~48HRC

技术条件:

按JB/T7653-1994的规定

⑵导料销

根据冷冲模标准,如表2-14,选用适当尺寸的导料销:

表2.19导正销(摘自JB/T7647.3-1994)(mm)

导料销2M6×16/T119.1

数量:

4个

⑸螺钉

根据冷冲模标准,如表2.20选用适当尺寸的螺钉:

螺钉M10x60GB/T70.1

 

表2.20圆柱头六角螺钉JB/T770.1-2000

⑹销

根据冷冲模标准,选用适当尺寸的销:

表2.21

销1销M6×55GB/T119.1

销2销A8×80GB/T119.1

2.26压力机选择及模具的闭合高度

1)压力机选用原则

确定压力机规格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