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5361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关于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关于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产业结构调整调研组

按照县委安排,从5月5日-15日,县政协主席辛科科带队,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成立四个小组,分别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高玉峰、县委常委、副县长燕三全、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委办主任史志强、县长助理刘邵任组长,进企业,到乡镇,入农户,对全县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先后深入香庙乡、炭店乡、车家庄乡、义门镇四个乡镇及部分企业,实地查看了15个产业结构调整示范点,并分别在有关乡镇和企业召开了4次座谈会,组织三个产业涉及的30多个部门和单位召开座谈会2次,审定调研材料。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彬县位于咸阳市西北部,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辖8镇8乡247个行政村。

到2009年底,总人口34.43万,其中农业人口30.8万人。

耕地44.12万亩,果园50万亩(其中苹果35万亩,干杂果15万亩)。

有煤炭企业8户,非公企业8379户,从业人员31527人。

各类市场32个,大型超市3个,农家连锁店182个,粮食购销点3处。

运输车辆1574辆,其中客运车812辆,货运762辆。

金融机构7家,县级保险公司5家,保险代办点32个,从业人员1500人,存款余额55.98亿元,保险收入5447万元。

旅游景点9处,接待游客6.2万人次,旅游收入1700万元。

建成各类房屋115.7万平方米,其中商品房92.78万平方米,廉租房1.4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33万平方米。

全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15亿元、43.11亿元、9.8亿元,要加快经济发展,冲刺“陕西十强”,就要调整现在产业结构。

二、产业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冲刺“陕西十强县”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农业产业稳步发展。

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2.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3元,分别较2005年增长93.8%、123.3%。

其中,粮食面积稳定在43.2万亩,平均亩产280.1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32公斤。

水果面积35万亩,总产35.5万吨,实现产值6.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5.6%。

干杂果面积15万亩,总产6万吨,实现产值57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

渔业养殖水面54.1公顷,其中水库45.6公顷、池塘3公顷、塘坝5.5公顷,渔业总产量53吨,实现产值6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05%。

蔬菜面积2.72万亩,产值5200万元(其中设施果蔬2070亩,年产值3100万元),较2005年增长193.5%。

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73.59万头(只),其中存栏69.38万头(只),出栏104.21万头(只),实现产值1.2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0.2%。

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出五个特点:

一是粮食生产基础稳固。

在粮食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保持了提高单产、总产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

粮食产量连续6年丰收,亩产保持在200公斤以上,旱塬小麦创出了亩产过600公斤、玉米亩产过1000公斤的高产记录。

二是农业结构趋向多元化。

全县粮经比由2005年的6:

4调整到2009年的4:

6,初步形成北塬果、粮、油、烟,南塬养畜、良种繁育,川道设施农业的格局。

三是支柱产业优势凸现。

全县水果园面积已发展到50万亩(苹果、柿子),占农业总产值的60.5%,奠定了果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的基础地位。

四是畜牧业生产稳步推进。

全县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规模养殖户达到了673户,其中30头以上的养猪户425户,5头以上的养牛户23户,300只以上的养兔户35户,500只以上的养鸡户35户,规模户养殖总量达到13.73万头(只),占畜禽饲养总量的7.9%。

五是特色产业不断发展。

大棚蔬菜、西瓜、蘑菇、晋枣为主的设施农业发展势头强劲,金银花、丹参等药材种植规模逐步扩大,獭兔、鹌鹑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初具规模。

到2009年底,全县建成了“一村一品”示范村67个(其中省级示范村16个、县级示范村51个)。

六是农副产品效益提高。

以润杨农业开发公司、北极康旺食品加工厂、彬县一品鲜饮食公司、咸阳吕彬肉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斯威特奶品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多,逐渐拉长了产业链条,使农产品增加值有所提高。

七是财政投入力度加大。

五年来,全县各级财政用于果树苗木补助、新优技术推广、生态果园建设、设施农业、地膜玉米吨良田、养殖业以及龙头企业的扶持资金高达1200万元,其中争取省市财政支农项目资金430万元,县财政投入77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工业产业迅速壮大。

县委、县政府按照“煤炭强基、转化做大、三产配套、环境优化”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三大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县工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工业经济成倍增长。

2009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2.57亿元,是2005年11.8亿元的6.15倍。

实现工业增加值41.28亿元,是2005年的7.4倍,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31.7%提高到68.7%,提高了37个百分点。

优势产业初步形成。

以煤炭为主的工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9年煤炭企业发展到8户,生产原煤1622.9万吨,产值达到67.0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2.3%,煤炭产量占咸阳市总量的61.1%。

电力、果汁、建材等产业的优势初显,全年发电量达到1.89亿度,生产浓缩果汁8212吨,生产砖瓦13500万块(页),完成产值1.27亿元。

骨干企业引领作用明显。

全县规模以上骨干企业达到19户,产值过5亿元企业达到4户,过10亿元的企业3户,过20亿元的企业2户,骨干企业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

企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下沟煤矿的30度大顷角皮带运输、大佛寺煤矿的通风瓦斯氧化技术和装置等先进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循环经济初显雏形。

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路子,逐步形成园区小循环、区域再循环、全县大循环的格局,工业园区初步形成,并入住企业6户。

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十一五”以来,全县第三产业连续五年以17.6%的速度增长。

2009年底,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3%,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吸收劳动就业的主体,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是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份额有所提高。

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由2005年的5.05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9.80亿元,增长了18.4%,增长幅度明显。

二是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

2005年,全县一、二、三产从业人员构成比为39.2:

41.6:

19.2,到2009年已演变为24.7:

49.9:

25.4,从事第三产业人员不断增多,所占比例提高了6.2个百分点。

三是第三产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

近年来,全县第三产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涉及旅游、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社区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事业等方面,并且有了较快发展。

2009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03亿元,同比增长20.8%。

从2009年三个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一、二、三产业都有所发展,产业结构(增加值)比为11.9:

71.8:

16.3。

工业产值偏大,一、三产业产值偏小。

产业结构形状为中间大,两头小,呈“枣核形”。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制约瓶颈颇多

概括起来有“四缺”、“四难”。

“四缺”:

一是缺资金。

目前,县乡财政支农资金相对短缺,加之信贷门槛过高、贷款额度偏小和贷款程序复杂等状况依然存在,农民贷款难、融资难仍然是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是缺技术。

县农果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8名,仅占规定总数的41.1%,远远低于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规定标准的80%;县果业办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3名,平均每名技术人员指导果园超过1万多亩,指导效果不佳。

县畜牧局现有技术人员35名,平均每万头只畜(禽)仅有畜牧技术人员0.22名,技术指导和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三是缺能人。

农业产业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农民不懂经营,看不到所从事的产业前景,信心不足,往往半途而废,加之部分群众素质不高,乐于拿现成,怕担风险,开办企业、回乡创业以及发展农业企业积极性不高。

四是缺水源。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香庙乡康宁村、义门镇秦家庄村等村没有足够的水源,人蓄饮水问题都未解决,更谈不上发展设施农业,严重制约生产和扩大规模。

以上这些问题,虽然是个别的,局部的,通过发展能够解决的,但至少目前对产业结构调整有局部影响。

“四难”:

一是规模经营难形成。

目前,全县大部分新发展的种植、养殖业仍是示范户、专业户,没有形成规模。

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协会大多数规模较小,辐射带动功能不强。

二是产业效益难提升。

目前,苹果、柿子是全县农业主导产业,但1992—1993年栽植的苹果树,大多已经老化,腐烂病、早期落叶病比较严重,相当一部分果园亩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亩均收入在4000-5000元的户相对较少。

加之柿子品种老化,化费、农药、套袋价格高,投资大,群众实际收益不大。

三是产业链条难拉长。

全县苹果加工仅靠通达果汁厂,干杂果加工仅靠润杨公司柿饼加工生产线和小章镇西堡村、北极镇旺安村柿子加工等几家小作坊来支撑。

畜牧产品加工方面仅有9家企业(其中肉类加工企业8家,奶类1家),除绿鑫肉联厂外,其余8家全部为个体加工小作坊。

农产品仅局限于出售原产品或者进行简单原料加工,产业链条短,增收环节少,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通过调查发现,果业、畜牧业、饲草业等几大支柱产业普遍存在这种情况。

四是利益共同体难巩固。

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纽带尚未形成。

目前,仅有的几个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基本上还是一种松散的买卖关系,而不是一种利益共同体。

企业忽视原料基地的重要性,只算眼前帐,不能给农户从良种、肥料、技术等服务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调动不起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二)工业产业仍有薄弱环节

一是结构不尽合理。

煤炭产业在全县工业中比重过高,其他产业所占比重很小,虽然引进了180万吨煤制甲醇、30万吨甲醇改性汽柴油、2×2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等项目,但依靠煤炭生产拉动工业经济发展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工业产业链条偏短,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

如原煤、陶土还处于开采阶段,深加工产品很少。

苹果、柿子产量很大,但以苹果、柿子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少之又少,经济效益未充分发挥。

二是融资比较困难。

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型工业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资金周转困难,制约了企业扩大再生产。

三是骨干企业较少。

全县虽过10亿元产值的企业有3户,但没有形成现代化的企业集团,产品开发、市场开拓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全县除煤炭外,其它工业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很小。

四是环保形势严峻。

全县工业企业主要以生产原煤为主,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地下采空等问题相继出现,而防灾体系、生态环保等配套措施还不尽完善,预防地质灾害的配套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五是基础设施薄弱。

路、水、桥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工业经济发展需求,彬麟公路、彬湫路等级低,火石咀泾河大桥承重小,水资源不足等严重制约煤化工及加工业的发展。

(三)第三产业发展亟需加强

一是产业总量不大。

第三产业每年都能以较快的速度递增,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仍然不高,对税收的贡献也十分有限。

2009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9.80亿元,占GDP的16.3%,总量仍然偏小,远远小于第二产业产值。

二是内部结构不优。

商业饮食、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稳步发展,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大,而新兴产业发展比较滞后,所占比重较小。

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个体户大多层次低、规模小,竞争能力不强,缺乏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经营。

在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业、生活服务及交通运输业方面,绝大多数设施滞后,规模不大,档次不高,链条不长,运营机制不灵活,运营方式陈旧,服务环境差,经营领域狭窄。

在物流业方面,一些物流服务只能承担运输,缺少装卸、仓储、存货管理及分拨、分销、包装、流通加工等增值服务。

三是资源挖掘不够。

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县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房产等新兴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但由于这些资源没能得到很好的挖掘,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是管理体制不顺。

由于第三产业涉及门类多、范围广,管理职能分散,难以从整体上制定统一的规划和发展政策,不能适应市场竞争需要。

五是消费需求不足。

全县居民消费仍以实物类商品消费为主,服务类消费比重较小。

表现在:

大多数家庭所获得的收入主要用于购买或修建住房、子女求学和养老,而这些支出占去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费很少;加之农资价格上涨,仅有的余款都投资在生产上,无力在其它方面消费,尤其精神方面消费匮乏。

四、对策建议

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合理的产业结构应为“三角形”:

即第一产业产值最小(在10%左右),为三角形的顶部;第二产业次之,为三角形的腰部;第三产业产值最大,为三角形的底部。

而目前,全县“枣核形”的三产结构不是理想的产业结构。

因此,将“枣核形”变成三角形,调整产业结构就非常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虽然通过调整,全县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三五年不会有根本性的转变。

要将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到理想化的“三角形”,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不断地进行调整,使产业结构逐步向合理化、理想化发展。

而且社会在进步,人们的需求在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就永远不能停歇。

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稳一、优二、进三”。

“稳一”是在稳定农业生产、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的同时,加快发展集约农业、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优二”是发展提升第二产业,在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同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进三”是进一步优化城市服务功能,培育和发展第三产业的新兴行业,努力扩大第三产业规模,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协同带动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应按照“巩固优化第一产业,发展提升第二产业,壮大繁荣第三产业”和“依托资源,因地制宜,龙头带动,规模发展,突出特色,多元并存,延长链条,提高效益”的原则,不断优化第一、二产业,带动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力争在“十二五”末,粮食总产14.5万吨,农业总产值29.7亿元,工业总产值35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5亿元,财政收入5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一)巩固优化第一产业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落实大力加强农业的各项措施,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和“三高”农业,加快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按照“调优、调特、调名、调强”的思路和“依托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模发展”的原则,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实施,着力建立“三区一带一中心”的农业产业格局,全力打造5个科技园区,强势推进十大基地建设。

“三区”:

即北塬农业综合区和南塬粮畜综合生产区、山坡柿草综合生产区。

北塬农业综合区包括北极和新民两大塬区,重点发展粮食、优质苹果、烟叶、中药材、农产品加工;南塬粮畜生产区包括南部塬区和龙高、香庙塬区,重点发展粮油、养殖、优质苹果、优质小杂粮、食用菌;山坡柿草综合产业区,主要包括泾河、水帘河、太峪河、四郎河、红岩河流域的山坡村庄,重点发展柿子、核桃、大枣、鲜杂果、牧草。

“一带”即川道设施农业生产带。

包括泾河、红岩河和太峪河川道,重点发展大棚礼品西瓜、蔬菜、晋枣和酥梨、柿子。

“一中心”即以县城城区、城区周边村、产业园区和各乡镇为中心,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庄园经济、农家乐和设施农业。

“五个科技园区”:

一是设施农业园区。

以泾河川道沿线为重点,积极发展高效设施生态农业,实现泾河川道设施大棚全覆盖。

二是大棚蘑菇生产园区。

以龙高塬区大棚蘑菇生产为重点,示范推广大棚蘑菇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益。

三是优质烤烟生产园区。

以永乐塬区优质烤烟生产为重点,推进现代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小麦良种生产繁育生产园区。

以底店、水口塬区小麦良种生产繁育生产为重点,配套推广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

五是川道农业综合开发园区。

以小章镇哈家店、炭店乡林家堡、虎家湾七星台、太峪河川道农业综合开发为重点,大力发展庄园经济、观光农业。

同时,狠抓园区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示范效果,真正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推动全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源。

“十大基地建设”即:

一是建设38万亩优质水果(其中苹果32万亩,梨6万亩)生产基地,优果率达到85%,早、中熟品种发展到25%,加工型品种达到15%;二是建设20万亩干杂果生产基地。

其中:

柿子发展到13万亩,大枣发展到2.5万亩,核桃发展到4.5万亩;三是建设10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

即以韩家乡、底店乡为重点的5万亩优质小杂粮基地和以香庙乡、南塬乡镇为重点的5万亩“双低”(低硫甙、低芥酸)油菜基地;四是以泾河川道沿线为重点,建设1万亩设施瓜果蔬菜生产基地;五是以新民镇、龙高镇为重点,建设100万只家兔生产基地;六是以韩家乡为重点,建设10万只肉羊生产基地;七是建设城关、龙高、炭店、底店4个乡镇农家乐示范基地;八是建设永乐、香庙、龙高3个劳动力培训转移示范基地;九是以车家庄乡为重点,建设1万亩金银花种植基地;十是以永乐、城关为重点,建设1万亩绿化苗木繁育和花卉生产基地。

(二)发展提升第二产业

工业是第二产业的主体产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要加大力度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一手抓总量增长,一手抓结构优化,依靠科技进步创新,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按照“煤炭强基、转化做大、三产配套、环境优化”的总体思路和“依托资源、产业多元、结构合理、生态环保、统筹规划、综合开发”的原则,建设“五大园区”、打造“五大板块”、延伸“七大链条”。

到2015年,打造100亿元企业2个,50亿元企业1个,原煤产量达到3600万吨(其中精煤24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20万KW,甲醇180万吨,丙烯40万吨,煤制甲醇改性柴汽油30万吨,页岩油10万吨,水泥120万吨,地面煤层气(瓦斯)抽采利用量6000万立方米。

全县能源效率达到40%,单位产值能耗下降20%。

工业总产值突破350亿元。

“五大园区”即:

朱家湾—官牌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新民煤化工业园区、大佛寺-下沟煤炭工业园区、景村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北极塬食品工业园区。

“五个板块”即:

煤炭生产板块(包括小庄、文家坡、雅店、大佛寺煤矿等),煤化工板块(包括煤制甲醇改性柴汽油、甲醇、丙烯、页岩油等),煤层气开发利用板块(在火石咀、下沟、小庄、文家坡、雅店等矿井建设低浓度瓦斯发电厂及煤层气开发项目等)、煤矸石发电板块(彬煤公司、新民化工区等)、煤建材板块(包括粉煤灰综合利用、再生铝、新型建筑材料等)。

“七大链条”即:

一是煤炭工业产业链。

以原煤生产变精煤加工和煤炭深加工,形成煤炭工业产业链。

二是煤、电、铝及铝制品和机械加工工业产业链。

以煤炭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铝冶炼,配套建设煤炭机械制造、加工、锻造等,形成煤、电、铝及铝制品和机械加工产业链。

三是煤气化、液化、精细化工、成品油加工工业产业链。

以洁净煤深加工、油母页岩开发为基础,形成煤气化、液化、精细化工、成品油加工工业产业链。

四是能源再生利用工业产业链。

加大报废矿区残煤开发利用,对井下残煤进行气化、液化深加工,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能源再生利用工业产业链。

五是建材工业产业链。

开发陶瓷粘土、综合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生产陶瓷制品、电磁材料、水泥和墙地砖等建筑材料,形成建材工业产业链。

六是食品工业产业链。

大力发展养殖业、饲料加工业,促进肉、蛋、奶全面发展,壮大印刷包装业,形成畜牧养殖,肉食品深加工、贮藏、精包装、出口、外销的食品工业产业链。

七是系列果品深加工产业链。

巩固浓缩果汁,发

展果脯、果醋、果品饮料等果品深加工,形成系列果品深加工产业链。

(三)壮大繁荣第三产业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全县经济结构,活跃城乡经济,缓解就业压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调整思路:

坚持“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发挥优势,挖掘资源,拓宽领域,提高水平”的方针和“转变观念,放手发展,扩充总量,提升质量”的思路,以城乡一体化为驱动,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以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建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辐射周边的区域性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中心。

到2015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30亿元,力争达到35亿元,占GDP的比重在20%左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5万多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65%左右。

一是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首先,应继续抓好国有商业企业的改革。

除推行承包经营制外,还应实行拍卖、兼并,实行跨区域、跨行业的经营,以及组建集团公司等多方面的改革。

对农贸市场通过资源整合,重点培育成农产品批发服务企业;将现有的

新市街、名仕花园、西大街、龙高、香庙、北极、新民等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并在城区新建东关、大佛寺、瑶池头三家农贸市场,乡镇再建十一家农贸市场,达到乡乡有农贸市场的目标。

其次,应抓好流通市场的建设,建立独具特色的商业市场。

加快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和大型商场的建设,逐步形成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程度较高和聚集、辐射力强的专业市场和大型超市。

应紧抓国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机遇,大力建设农家店,实现村村有超市的目标,促进经济发展。

依托福银高速、西平铁路、312国道和四通八达的县乡道路,整合物流资源,降低成本,加快现代物流建设,开展运输、仓储、装卸、分类、包装、加工、配送等一条龙服务,发展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物流体系。

再次,应大力发展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制和客商投资等多种成分的流通服务业,形成多元化的流通格局。

鼓励个体、私营运输户组建民营运输企业。

力争到2015年全县建成3个大型物流中心,培育5个有规模的物流企业。

二是应加快发展生活服务业。

一是商贸餐饮住宿业。

在彬州大厦、开元酒店、海鑫酒店、彬州宾馆等标志性餐饮企业建设的基础上,引进一批知名的餐饮连锁企业,规划建设一批设施先进、服务档次较高的饭店、酒楼,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发展餐饮住宿业。

建设特色小吃一条街,形成多风味、多品种的餐饮品牌,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要。

二是房地产开发业。

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提升房地产业的整体实力。

延伸房地产消费链条,激活建材、装潢、家电、信息等市场,提升物业服务档次。

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要求,扩大房地产物业管理覆盖面,新建住宅小区全部推行物业管理,已有住宅小区力争用2至3年的时间全部实现物业管理。

三是中介服务业。

把握中介市场逐步开放的趋势,积极推进中介组织向市场化、专业化发展。

针对全县中介服务发展薄弱的特点,应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扶持、培养中介服务行业,特别是会计、法律、商务等现代服务行业,至2015年,初步形成种类齐全、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

四是社区服务业。

把社区服务与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和充实社区服务设施,健全社区服务组织,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开展社区商业便民、医疗卫生、家政服务、文化娱乐、教育科普、体育健身、就业信息咨询、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等服务,实现公益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吸纳更多富裕劳动力就业。

五是文化体育业。

依托开元广场、中达广场、豳风苑、紫薇山公园等,开发广场文化,可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和广告业,有所侧重地引进健身、体育运动俱乐部等项目,形成高、中、低档兼有的文体娱乐业发展格局。

六是教育卫生业。

加强基础教育,巩固九年义务教育,逐步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多元化方式办学,全方位增加教育投入,形成政府和民办教育相结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