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点素材科技创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5207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热点素材科技创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热点素材科技创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热点素材科技创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热点素材科技创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热点素材科技创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热点素材科技创新.docx

《高考热点素材科技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热点素材科技创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热点素材科技创新.docx

高考热点素材科技创新

除了华为 更多中国企业要跻身全球研发投入50强

张田勘

2019年09月05日08:

05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9677.9亿元,比上年增加2071.8亿元,增长11.8%。

基础研究经费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90.4亿元,与研发经费投入保持同步增长。

  正如相关人员所指出的那样,在当前经济和财政形势下,中国的研发经费仍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实属不易。

尽管中国的研发经费持续增长,为科研提供了比较充足的“粮草和弹药”,但与世界主要科技大国相比,中国基础研究投入来源较单一,投入强度也偏低,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尚有差距。

  研发经费的投入是国力、科研能力的一个硬核指标,不仅体现一个国家创新资源投入和创新活动总体状态,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与GDP的比值)也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

这个指标可有效衡量科技和经济结合、发展方式转变的情况。

  在研发经费的投入上,首先要衡量的是总体上有多少经费,其次是投入的经费用于哪类和哪些研究,如用于应用研究还是基础研究。

  尽管中国2018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19%,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连续5年超过2%,并再创历史新高,不过,与科技强国和发达国家,如日本3.21%、美国2.79%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在研发经费的总数之下,还要看投入基础研究经费的多少,以及研发经费的来源,如政府投入还是企业投入,这些因素同样是极为重要的指标。

  中国的研发经费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仍以中央财政为主,基础研究经费的使用和支出绝大部分来自于高校和政府所属研究机构。

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政府所属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基础研究经费,分别为589.9亿元、423.1亿元和3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1%、10.1%和15.7%。

其中,高等学校对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增长的贡献为51.1%,是基础研究投入的主体。

  上述数据表明,无论是与自身相比,还是与科技强国相比,中国企业的研发经费相对较少,投入到基础研究的经费相应也更少。

  中国科研要更上一层楼和涌现更多成果,需要有更多研发经费投入。

然而,更多的研发经费投入不能依赖单一的中央财政为主的投入,而是需要企业和政府财政投入齐头并举,有了多元的投入,研发经费也会自然增多,分发到基础研究的经费也才能相应增加,因而可以资助更多和更重要的基础研究。

  相比而言,发达国家企业投入更多的研发经费,这是一种借鉴。

实践证明,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越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做大做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不仅有利于企业,也有利于全社会。

  欧盟委员会于2018年12月14日发布了《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对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家公司在2017~2018年度的研发投入情况进行了排名。

在全球2500家公司的研发投入排名的前50强中,中国仅有华为上榜;在前100名中,中国企业上榜11家。

  从中国总体来看,中国企业的研发总费用为712亿欧元,平均每家公司投入1.6亿欧元。

无论是研发总投入,还是平均投入,都与世界各大公司和企业的研发投入存在较大差距。

这也说明,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更大的上升空间,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事实上,研发投入最多的企业,也是赚钱最多的企业,如大众、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三星、英特尔等。

因此,中国的科研创新实力要成长,不仅需要政府财政的研究经费稳定增长,企业的研发经费同样需要大幅增长。

如此,才能充分平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多赢的结果。

让更多资源向基础研究领域倾斜

谭浩俊

2019年09月05日08:

00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李克强总理在9月2日主持召开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基础研究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卡脖子”问题根子在基础研究薄弱上。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杰青”基金在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上要发挥更大作用。

  一个国家能否产生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否拿出世界顶尖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否拿到诸如诺贝尔奖这样的世界顶尖大奖,都与基础研究密切相关。

没有强大厚实的基础研究做保证,就不可能在科技上有根本性突破、有引领世界潮流的创新成果。

  中国能够在短短的四十年时间内,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创造世界经济奇迹,除了积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运用世界上已经取得并公开的科研成果,大力吸引外资等之外,也与改革开放后重视科学研究、特别是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和知识分子工作在科研、技术、企业第一线有着密切关系。

正是这些具有很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第一线探索,在第一线努力,在第一线从事基础研究工作,才使得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能够在条件并不太好、基础很薄弱的情况下不断具有新的突破。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过去四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以解决居民的生活和就业为落脚点,基础研究也重点围绕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发展水平而展开,取得的创新成果重点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发展水平方面,在高科技领域缺乏持续全面的创新。

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长期不足,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流失严重,一些著名大学的科研人员很多都转向金融、证券、互联网等方面,很难再潜心于基础科学研究。

  不仅如此,在科研经费的安排和使用方面也都受功利主义影响,不向基础研究倾斜,而是大量转移到一些并没有多少科技含量的方面。

只要不在政策、资源、资金等方面体现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大学、研究机构也好,企业也罢,科研人员、包括大学生就很难把重点放在基础研究方面,就很难投身于基础研究领域,那么,基础研究水平就无法提升,科技水平也难以真正提高。

  基础研究好比大楼的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基础打牢了,科技的大楼才会稳健,才能够越砌越高。

不然,纵然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也是不扎实的,缺乏稳固条件的。

其中,能否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基础研究领域,为基础研究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就成了非常关键的方面。

我国的科研水平与过去相比,确实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原因就在于基础研究水平不高,地基夯得不实,科研缺乏广度和深度。

  李克强总理把基础研究看做是“卡脖子”问题,可谓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有关方面在资金安排、基金设立和使用等方面,一定要多给基础研究开绿灯,真正把基础研究当作未来中国经济、中国科技、中国创新、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有效提高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提高基础研究人员的待遇,引导更多的科研人才从事基础研究。

这对中国经济转型十分重要,对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十分重要,对中国的未来十分重要。

ZAO可装糊涂,法治不能怠慢

2019年09月05日08:

17:

28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南都社论

从8月31日一夜刷屏爆红,到9月3日被主管部门约谈,ZAO只用了4天时间。

在4天的时间里,ZAO经历了投资人追捧、服务器承压、隐私权受质疑、微信封杀等种种事件。

9月3日,工信部约谈陌陌,要求对ZAO存在的用户隐私协议不规范等问题,组织开展自查整改,依法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

ZAO随后在微博作出回应,表示不会存储个人面部生物识别特征信息。

“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如此简单有趣的玩法,引来无数人的追捧似乎并不意外。

唯其如此,现在的反转来得未免太快了一点。

为什么会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反转?

有人归结为专业人士的质疑。

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如果仅仅是专业人士出面质疑,因其数量不多,要达到反转的效果无疑还需要一个过程。

据媒体报道,实际上就在最初追捧ZAO、向朋友圈上传换脸照片的时候,很多用户就已经有了隐隐的担心,只不过在最初的那一刹那,这种担心被好奇、惊喜暂时埋没了而已。

但因为事关隐私,这种担心又很可能在一夜之后复苏。

而正是这样一大股力量的汇入,铸就了今天ZAO的尴尬。

这一点说明了什么?

一言以蔽之,它说明用户的网络隐私保护意识正在迅速觉醒。

明白了这一点再来看ZAO的用户协议,简直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按照ZAO此前的授权协议,用户上传发布内容后,意味着同意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以及ZAO用户在“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可以对用户内容进行全部或部分的修改与编辑(如将短视频中的人脸或者声音换成另一个人的人脸或者声音等)以及对修改前后的用户内容进行信息网络传播以及《著作权法》规定的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全部著作财产权利及邻接权利”。

“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类似表述,明目张胆地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几乎肯定会招来公众的怒火,难道企业对此居然全无省察?

在舆论压力之下,ZAO更改了隐私协议的部分条款。

9月3日,ZAO又致歉称,作为一个初创产品,在大家核心关切的问题上“确实考虑不周。

”为什么考虑不周?

是因为无知,还是因为其盈利模式导致了对用户隐私的漠视?

这是一个需要企业扪心自问的问题。

是否真把用户的隐私权利放在心上,难免会有企业装糊涂,这不奇怪,重要的是监管需要及时跟上。

就ZAO的具体情况而论,其主要是为了娱乐而涉及到个人隐私,但当下刷脸技术已经运用到包括金融、信用等多个领域,假若缺乏高效有力的监管,各种麻烦和问题一定会层出不穷。

现在,工信部出面约谈,是一个强烈的警示信号,其作用毋庸置疑。

在此之前,ZAO已经修改了其用户协议内容,在用户协议的开头部分增加了“特别提示”,但舆论认为“仍不足以打消用户的担忧”。

按照工信部的要求,ZAO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整改动作以增信释疑,不妨拭目以待。

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正如专家所说,生物信息不可再生,“一旦泄露,你不可能再有第二张脸了”。

享受技术进步又守住安全底线,用户自己先要把牢“生物隐私”的大门,与此同时,鉴于个人信息保护与大数据之间监管存在现实的模糊地带,因此包括立法、执法和司法在内,法治必须发力。

2018年5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在欧盟历经四年立法商议后正式生效,条例以强化用户主权为特色,不仅扩大了监管范围,惩戒力度也堪称空前,因此被公认为史上最严格的数据保护条款。

欧盟的做法或许可以给国内监管者提供不乏借鉴价值的思路。

ZAO火不火,取决于动机纯不纯

2019年09月05日08:

17:

20

来源:

澎湃新闻网

柯锐

近来很火的“ZAO”被监管部门约谈了。

9月3日,针对媒体公开报道和用户曝光的“ZAO”App用户隐私协议不规范,存在数据泄露风险等网络数据安全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对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问询约谈。

其实,在被监管部门约谈之前,一度很火的“ZAO”就已明显降温。

在朋友圈里一度热闹非凡的换脸潮,似乎也不见了踪影。

这个“ZAO”,到底是大数据时代凝聚创新精神的产品,还是一个利用用户隐私信息打擦边球,甚至不惜触碰法律红线的生意?

现在,它正面临市场和监管的双重考验。

这款换脸APP的确爆火了一阵子。

不过,其隐私泄露、“霸道”协议等问题也很快暴露出来。

面对质疑声,“ZAO”官方回应,将对相关协议进行修改,并称将保护隐私。

但是,这种单方面的说辞没能挽救用户和公众的信心。

相关平台也快速做出了反应,如微信已将“ZAO”屏蔽,其分享链接已无法访问。

不少用户在质疑和担忧中,已经放弃了这个娱乐工具。

如果“ZAO”不能真正获得用户信任,这个产品的红火有可能成为昙花一现。

APP产品的市场竞争激烈,而一些娱乐类社交APP却能脱颖而出。

如今,利用AI,用户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可以把自己的脸替换到明星身上,完成与偶像同台飙戏、出演经典影视剧的心愿。

无疑,这个产品的开发者是深谙用户心理需求的。

但是,人们担心,如果该公司不具备信息安全保护能力,极易造成用户的隐私泄露,甚至担心犯罪嫌疑人可以利用“ZAO”服务器中的敏感信息假冒他人实施诈骗。

也有网友说,ZAO只不过是用户上传一张照片,技术完成视频换脸,人们一直在各个平台上传大量照片和视频怎么就不担心安全隐私了?

但是,二者的情形可能不同。

因为我们在支付宝等支付平台进行人脸识别时,平台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能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例如,进行支付时部分用户还需要输入与账号绑定的手机号进行校验。

而且支付刷脸没有对人脸这一敏感信息进行更改。

说到底,“ZAO”被质疑,还是因为“换脸术”没能给用户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前不久,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谈人脸支付时表示,人脸信息非常敏感,有技术也不能滥用。

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沉积了海量网民和信息。

AI技术的发展使得“ZAO”这样的产品应运而生。

但是,如果创业者只看到所谓的风口和商业利益,而无视用户的安全焦虑,甚至把用户的敏感信息和隐私当作自己的核心商业资源,则可能自己是圈到了钱,却把风险推给了用户和社会,这样的商业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如此产品,不仅需要换“脸”,可能更需要换“心”。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创业机遇,但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在风口出现时“圈钱就走”的产品。

好在,如今广大用户的隐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凡是动机不纯的产品,都红火不了太久。

朱巍:

技术应用须守法律、伦理底线

2019-09-0501:

16环球时报朱巍

  从技术角度讲,AI+人脸识别是互联网应用发展方向,颠覆性地改变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应用,也是未来5G时代万物互联、人机互联的重要基础。

从法律角度看,人脸识别,特别是AI+人脸识别,平台获取的数据信息属于个人信息,是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中的核心隐私。

  尽管隐私权本质属于民事权利,如果平台事先充分告知用户收集数据的范围、类型和目的,按照合法性、正当性和必要性的基本原则依法使用,一般来说,平台是可以通过网民协议等方式处分用户数据信息的。

不过,移动端作为网络支付和社交平台,人脸识别就好比能够打开用户家大门的钥匙。

网民协议作为君子协议,平台好好遵守倒是无妨,一旦发生了信息泄露或不当使用,这个危害是非常大的,数据的可复制性,将注定事后处置不能完全去除危害。

  在我国“一法一决定”实施之前,对个人数据违法违规使用问题大都以“亡羊补牢”为主。

网安法实施之后,立法将信息数据安全置于最高保护地位,重点放到了信息数据的提前保护,“未雨绸缪”的新举措将数据信息泄露风险降到了最低。

即便数据信息没有被侵害,只是存在较大风险的情况,例如此次“ZAO”软件的“换脸”应用,相关机关也可以依法进行必要的监管。

  “技术无罪”,这句话是需要前提的。

第一,技术应该遵守法律。

快播案刚过去没几年,P2P技术被用作传播淫秽信息,这就是技术应被法律纠偏的地方。

第二,技术应具有可控性。

以网络信息传播为例,虽然网络服务提供者享有“避风港规则”的法律豁免,但网站必须设置举报端口和信息过滤机制,如果连基本的信息安全制度都不遵守,那么平台就需要承担“红旗规则”的法律责任。

第三,技术必须向善。

好的技术发展不能仅以流量、获利、生态和市场占有率为评价方式,好的技术应该是核心技术,创新才是技术发展的灵魂所在。

我们要时刻牢记,技术本身也是双刃剑。

只考虑赚钱的技术,最终会失去人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的平台很难走得远。

  我们必须承认,立法具有一定滞后性,技术又走得过快,这对矛盾的解决机制中,还有“第三种力量”——道德伦理,技术的进步必须受到道德性的约束。

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视频换脸,甚至作为监控学校师生上课的工具,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行为。

换脸的代价是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侵害人格权事件的发生、影视作品版权和演员表演权的损害。

监控师生上课的代价,是让教学失去精彩内容吸引学生的意义,让老师失去课堂控制的权威,让未成年人敏感信息存在曝光的可能,让学生失去天真烂漫的天性。

  即便是网民协议写得再好,法律授权获取得再完整,换脸技术和课堂监控仍然不应成为AI+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所,前者涉及人格尊严和信息安全,后者涉及师道尊严和学生自由,这都是伦理道德制约技术应用的重要体现。

  互联网下半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只有核心技术才能带来真正的市场和红利,换脸和课堂监控这类“花拳绣腿”,特别是在平台信息安全技术和制度保障尚未百分之百完备的时候,应尽快喊停。

(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全球首个“数字人”将诞生,“云生存”的痛苦要成现实?

2019年09月05日08:

17:

04

来源:

新京报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当我们讨论人类的存在时,往往绕不开这样的哲学终极问题。

但是在波澜壮阔的数字时代,这样的问题对我们提出了更多维度的挑战。

最近,78岁的美国作家安德鲁·卡普兰参与了Nectome公司的HereAfter计划,利用对话AI技术和数字助理设备,在云上实现形象的永生。

他将成为第一个数字人类——“AndyBot”。

而Nectome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持续进行以计算机模拟的形式复活人类大脑的工程。

《黑镜》成真,数字人类的永生

对于死亡的恐惧,或许是亘古至今人类社会的永恒恐惧。

有人说人有三种死亡:

首先是肉体的死亡,生命在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刻就结束了。

然后是社会关系的死亡,在葬礼上,亲友们和逝者做最后告别的时刻,生命就结束了。

最后是记忆的死亡,当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离世后,生命就彻底结束了。

从这个角度上讲,亲友们与“数字人类”的交流,至少保证了逝者避免了后两个意义上的死亡。

探讨科技发展与人性的关系的科幻剧集《黑镜》,有三集和这个议题有关。

在第二季的《马上回来》中,女主人的丈夫意外离世。

悲痛欲绝的她,借助丈夫在社交网络上留下的海量信息,塑造了一个具有人工智能的丈夫的复制体。

尽管一开始并不能接受这个以假乱真的“丈夫”,但是最终却与人工智能产生了情感的缠绵。

在第三季的《圣朱尼佩罗》一集则为我们塑造了圣朱尼佩罗这样一座“虚拟城市”,它基于所有游戏玩家的记忆所组成。

每个玩家都以访客的身份来到这里,进行各种人生体验。

他们在现实世界中濒死前,可以选择将个人意识上传到云端,在圣朱尼佩罗这座永恒之城中实现永生。

而到了第四季的《暗黑博物馆》一集,《黑镜》更进一步,涉及了数字人类是否具有人权这样的议题。

一名死刑犯,为了妻子和女儿,决定将自己的意识出售给暗黑博物馆。

结果载入了他的意识的“数字人”,在博物馆中被游客们一次次地虚拟地“杀死”,饱经折磨。

这三部剧集,可以说是层层递进地探讨了数字人类与我们的关系。

从一开始的模拟人,到后来的记忆上传,再到数字人类的“人权”,科技的进步不仅带来生活的便捷,更是不断给我们带来观念和人性的挑战。

安德鲁·卡普兰即将成为的“AndyBot”,或许还仅仅是这种探索的第一步。

我们目前只是用机器学习的技术,通过对人类各种言行数据的深度学习,实现一种逼真的模拟。

即便在未来,当“数字人类”的亲友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和卡普兰交流时,他们的交流的对象也仅仅是一段代码,而非卡普兰本人。

这种技术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帮助我们缅怀亲人。

尽管这段代码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逼真地表现出卡普兰的言谈举止特征。

但如果这段代码逼真到一定程度,以至于卡普兰的亲人们都无法辨别真伪呢?

这颇似赝品持有人的心理:

如果全世界都分辨不出来这是赝品,那么真的和假的还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也可以联想到“缸中之脑”的悖论:

或许我们的肉身并不存在,眼前的世界都是无数感应器和我们大脑建立的虚拟链接。

看上去,如果技术足够发达,这样的假想有可能会成真。

我们既可能是庄周,也可能是梦蝶,“我思”并不一定能代表“我所在”。

后人类时代,赛博格的焦虑与噩梦

从当前看,高度仿真的数字人和完全能够上传的意识,看上去还有些天方夜谭。

但是或许人类演进的历程会呈现出另一种渐进的路径,那就是赛博格(Cyborg)——一个机械控制论和有机生命体复合的概念:

人在科技的推动下,变得越来越智能化、机械化。

而机器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越来越人性化。

最终两者合二为一,形成一种人类——机械的复合体,被称为赛博格。

赛博格正是我们每天正在发生的故事。

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我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智能设备。

没有智能手机在身边,我们很快就会抓狂——这种焦虑和我们失去一个器官相比别无二致。

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和人造器官已经开始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智能设备义体化看上去已经是大势所趋。

我们也越来越习惯地借助虚拟助理设备为我们的行为做出决定:

听歌、接受新闻推送、选择饭店和确定交通路线。

最新的科技已经触及到意识的载体——大脑。

人工海马体和意识芯片,已经开始能够帮助脑萎缩的人承载一部分意识。

而俄罗斯一位富豪投入巨资,进行意识上传的研究,试图为自己实现一种永生的路径。

如果我们一直以来认为植入人工器官并不能改变我们作为人类的本质,那么当我们越来越多的器官被智能设施义体化,甚至当我们的记忆已经开始从脑细胞转移到芯片中时,我们必须直面忒修斯之船的悖论了:

当我们的肉体和意识的构成和承载要素都在不断地被替换的时候,我们是否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类?

我是否还是我?

这可能会延伸到一个更加终极的思考。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定义和边界都在不断地延展,决定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或许并不是永远不变的。

或许我们应该展开更深一步的讨论:

数字技术是否能创造人类?

是时候开展这样的讨论了。

□李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智慧城市业务负责人)

克隆宠物,且慢流行

2019年09月05日08:

30:

37

来源:

钱江晚报

谢军

为复原爱宠而花重金克隆,看似不可思议,但有人却义无反顾。

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家住杭州的荟荟花费38万元克隆已故宠物狗,引发不少质疑。

有人认为,“克隆了肉体,能克隆灵魂吗?

”“有这么多钱为什么不去帮助贫困儿童”。

而在荟荟眼里,狗狗能唤起特殊而温馨的回忆;相较于失去爱宠的悲痛,花这些钱抚平心伤很值得。

对于把钱用在宠物身上的举动,可能没有养过小动物的朋友无法理解,但宠物对主人情感寄托非常重要。

对于荟荟花38万元克隆宠物狗的心情,笔者可谓是感同身受。

与父母聚少离多的童年,让笔者只能与宠物狗“小伙伴”玩耍,它也就成了笔者的好朋友。

有了宠物狗的陪伴,笔者不再孤单、害怕,与父母分离不再哭泣,甚至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敢与担当。

而面对宠物狗病故,笔者却难以抑制内心的悲伤。

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的城镇居民越来越多,宠物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城镇饲养宠物狗、猫人群达5648万人,宠物市场规模达到1708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了20.5%。

而且,人们对待宠物的观念早已物换星移,从起初将宠物看家护院到被视为“家人”“伙伴”,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改善宠物生活质量掷金。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因情感寄托而克隆已故宠物,也有企业因商业需要克隆宠物。

曾参演2014年中国电影排行榜首的《心花路放》的小狗“果汁”便被克隆出一只新的“果汁”。

宠物市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延伸产业,克隆宠物规模化生产便是其一。

低成本、需求大、成功率高……日新月异的克隆技术弥补人与宠物相处时限缺憾,也刺激了人们对宠物克隆的需求。

面对美好发展前景的克隆宠物市场,商家对宠物克隆产业化生产趋之若鹜。

不过,克隆技术的进步不等于社会的认可。

为守护人类社会的安全与未来,克隆技术在宠物领域的应用必须接受法律制约,在法律与道德框架下,走向科学、安全、经济、伦理等价值最大化的应用高台。

任何违反法律规定、职业伦理及道德规范的克隆技术应用都必须被惩治与制裁。

而在动物保护法律体系尚未形成的当下,监管要紧随商业化宠物克隆步伐,加快出台有关规范标准。

对其在哪些领域可以应用,如何应用都需要有明确的规范和监管。

还要看到的是,如果在相应法律制度尚未形成前提下,推动克隆宠物商业化,放任未经严格医学和科学论证的产品流入社会,物种的生态平衡受到影响与否犹未可知。

花开花落自有时,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皆常态。

克隆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