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塔动力专业培训手册重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5084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1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铁塔动力专业培训手册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铁塔动力专业培训手册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铁塔动力专业培训手册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铁塔动力专业培训手册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铁塔动力专业培训手册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铁塔动力专业培训手册重点.docx

《中国铁塔动力专业培训手册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铁塔动力专业培训手册重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铁塔动力专业培训手册重点.docx

中国铁塔动力专业培训手册重点

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伤残的电压,等级的划分只考虑直接触电带来的伤害不考虑二次伤害。

国内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36V,具体安全电压值依据不同环境而定。

IEC标准将安全电压分为三类,住宅、办公室等一般场所安全电压为50V,隧道、涵洞和矿井下等高度潮湿场所安全电压为25V,游泳池、水槽等环境安全电压为5V。

国内标准将安全电压划分为5类,分别为42V、36V、24V、12V、6V。

一.1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安全用电对于人身安全而言,最要紧的是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触电分为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对于这二种不同的触电事故现象,应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

一.1.1直接接触防护措施

为了防止直接接触及带电体,常采用绝缘屏护间距等最基本的技术措施。

1)绝缘:

绝缘是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封闭起来,供以隔离带电体或不同电位的导体,使电流能按一定的路径流通。

常用的绝缘材料有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布、纸、矿物油等。

2)屏护:

当配民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不便于包以绝缘或绝缘不足以保证安全时,就应采用屏护装置,常用的屏护装置有遮拦、护罩、护盖、箱盒等,可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绝,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而引起触电、电弧短路或电弧伤人。

3)间距:

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以及防止火灾、过电压放电和各种短路事故发生,在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之间均应保持一定的间隔和距离。

间距的大小决定于电压高低、设备类型以及安装方式等因素。

基站低压环境作业时,人体与带电机柜之间保持至少30cm安全间距。

一.1.2间接接触防护措施

对间接触电,通常采用接地、接零等防护措施。

1)接地、接零保护:

采用接地、接零保护措施后,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线路上的保护装置会迅速动作而切除故障,从而防止间接触电事故的发生。

2)双重绝缘: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或线路因基本绝缘损坏或失效使人体易接近部份出现危险的对地电压而引起触电事故,可采用除基本绝缘层之外另加一层独立的附加绝缘(如在橡胶软线外面再加绝缘套管)。

3)自动断开电源:

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者载液体的绝缘老化、受潮与损坏时,如果电气设备的外露金属部件上等出现危险的接触电压,则须根据低压电网的小运行方式,采用适当的动元件和连接方法,一般通过熔断器、低路断路器的过滤脱扣器、热继电器以及漏电保护装置,当发生故障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动地断开电源,防止接触电压的危险。

一.2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一.2.1安全教育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安全工作,必须经常开展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可以采取广播、标语、事故现场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同时应抓好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一.2.2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一般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倒闸操作:

指合上或断开开关、刀闸和熔断器以及与此有关的操作,如交直流操作回路的合上或断开,熔断器的更换,市电、油机转换操作等。

倒闸操作应按规定的操作顺序由动力维护人员进行操作,复杂的倒闸操作应一人监护,一人操作。

倒闸操作的基本程序是切断电源时,先断开分路开关,再操作主闸刀,防止带载拉闸。

合上电源时,为防止带载合闸,应先合上主闸刀,再合上分路开关。

2)移动电具的使用:

移动电具是指无固定装置地点,无固定操作人员的生产设备及电动工具,如电焊机、电钻、电锤、电风扇、电烙铁等。

移动电具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

使用过程中如需搬动,应停止工作,断开电源后操作。

金属外壳的移动电具,必须有可靠的接地。

单相220V的电具应用三芯线,三相380V的电具应用五芯线,其中绿黄双色为专用接地线。

移动电具的引线,插头和开关应完整无损,使用前应用验电笔检查外壳是否漏电。

3)不停电工作的安全规程:

是指交充电源设备在日常维护中,工程割接时工作人员必须带电工作时的安全操作规程。

其一般规则是:

不停电工作必须严格执行监护制度,由经过训练的熟练工作人员操作,专人监护,工作中工具的金属裸露部分必须包扎绝缘物。

带电割接必须事先向有关部门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带电割接的缘由,割接时间、割接步骤(割接步骤中必须包括相应的安全措施)割接人员等内容有关部门批准方能实施。

开关电源

一.3基础知识

一.3.1直流开关电源

直流开关电源系统按其功能可分为交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直流配电单元与监控模块四个部分。

直流开关电源系统工作原理

交流配电单元可引入一路或两路三相交流电或单相交流电,经过机械/电气互锁,实现两路交流的手动/自动切换,保证同一时刻系统只使用一路交流电。

市电和油机通过交流切换屏的切换功能将其中一路交流电引入直流开关电源交流配电单元。

交流配电单元除了使用切换屏实现两路交流的切换外,在多数情况下,通过采用具有机械互锁的两个交流输入空开或具有电气和机械双重互锁功能的两路交流接触器实现两路交流的切换。

系统配置交流侧防雷器,用于抑制雷击冲击电压或浪涌过电压。

三相交流最后经交流输出开关分配给整流模块或给其它交流设备。

整流模块是直流开关电源系统的核心部分。

所有模块并联工作于系统中,将输入的单相或三相交流电经AC/DC变换后,输出稳定的直流电。

然后通过正负母排汇集后送到直流配电单元。

在交流输入异常或直流输出异常情况下,整流模块会发出告警或自动保护。

整流模块发生严重故障时,自动关机,退出工作,不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运行。

直流配电单元将汇总的直流电通过不同规格的熔断器或断路器分配给不同容量的直流负载,同时给蓄电池充电。

一旦交流停电,整流模块停止工作。

起后备作用的蓄电池开始给负载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直流电源。

整个系统通过监控模块实现智能管理。

监控模块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

在系统运行不正常的情况下,发出声光告警。

并且根据系统状态,实现系统管理和电池管理。

通过远程监控功能,监控模块能够把系统运行信息实时传送至后台监控中心,实现通信机房的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

一.3.1.1直流配电单元常用器件

直流开关电源直流配电单元常用主要器件有熔断器、分流器、直流接触器、空气开关、直流侧防雷器等。

以下将分别介绍熔断器、分流器以及直流侧防雷器的功能及特性。

熔断器:

熔断器主要用于过流和短路保护。

当电流超出限定值时,熔体熔化、分断电路。

由于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的特点,因而广泛应用在强电系统或弱电系统中。

熔断器的熔断过程大致分为升温、熔化和蒸发、间隙的击穿和电弧的产生、电弧的熄灭四个阶段。

熔断器的熔断时间(指第一、二阶段所需时间)与熔断电流大小有关,其规律是与电流平方成反比。

表示此规律的曲线称为熔断器的“安-秒”特性。

选择熔断器时,必须了解用电设备的过载特性,使其与熔断器安-秒特性基本吻合。

熔断器的操作使用注意事项:

1.熔断器额定电流=(1.5~2)×负载额定电流。

2.配电系统中,各级熔断器应互相配合。

一般要求前一级熔体比后一级熔体的额定电流大2~3级,以防止发生越级动作而扩大故障停电范围。

3.熔断器须安装可靠。

熔断器周围介质温度与被保护对象的周围介质温度基本一致,防止保护动作产生误差。

4.使用时经常清除熔断器表面尘埃。

在定期检修设备时,如发现熔断器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5.拆换熔断器时,应使用同一型号规格的熔断器,不允许用其它型号规格熔断器代用(除非已通过验证),更不允许用金属导线代替熔断器接通电器。

通常在熔断器的上端或下端都设置有检测线,以监测熔断器的通断状态。

熔断器

分流器:

分流器是直流配电单元中用于测量直流电流的器件。

它实质上是采用精密电工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精密电阻。

分流器通常串联在被测线路中,具有高度稳定性和良好的散热性。

a、1000A/75mv分流器b、300A/75mv分流器

分流器

直流防雷器:

直流防雷器用于-48VDC直流开关电源系统直流侧防雷。

防雷器能承受8/20μs15KA的雷电冲击。

艾默生直流开关电源选用的直流防雷器如图所示。

该防雷器具有三个接线端子,分别连接机柜的直流负母排、正母排以及机壳。

防雷器面板上有三个指示灯,用于指示保险管工作状态。

当保险管正常时,指示灯全亮,如果任一保险管断,则对应指示灯灭,应立即更换同型号的直流防雷器。

直流防雷单元

更换直流防雷器时为带电操作(-48VDC)。

带电操作时应注意工具绝缘,连接的三根电缆裸露端子小心拆下后立刻进行绝缘包扎。

更换上新的防雷板后,再逐一将电缆的绝缘胶带拆除,并连接牢固。

直流接触器:

分为常开型直流接触器和常闭型直流接触器。

常开型接触器的线包两端在没有吸合电压的情况下,其主触点处于断开状态;而常闭型直流接触器则刚好相反。

接触器线包吸合电压为48VDC,主要作用是用来对直流低电压进行下电保护,包括电池保护(BLVD)和负载下电保护(LLVD)。

用于此两种功能的直流接触器通常选用常闭型(少数系统选用常开型)。

直流接触器除了实现电池保护和负载下电外,还有一个选配功能,即应急照明控制。

当市电正常时,直流接触器断开,直流应急照明灯灭;市电停电时,接触器吸合接通,直流应急照明灯亮。

实现此功能的直流接触器通常选用常开型,其通、断状态由交流监控CPU板控制。

监控模块

电源监控系统是电源系统的控制、管理核心,它使人们对直流开关电源系统的管理由繁琐、枯燥变得简单、有效。

通常其功能表现在三方面:

1.全面管理电源系统的运行、方便地更改运行参数,对电池的充放电实施全自动管理,记录、统计、分析各种运行资料。

2.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准确地给出故障发生部位,指导管理人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缩短维修时间,从而保证电源系统安全、长期、稳定、可靠的运行。

3.通过“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功能,实现电源系统的少人值守或全自动化无人值守。

监控模块

一.3.2监控模块电池管理技术

监控模块的电池管理功能包括充电管理、电池温度补偿、电池下电保护、电池容量计算、电池测试等。

下面列举一些电池管理方面相应的关键参数及其参考值。

电池管理功能

参数设置

充电管理

均浮充

浮充:

53.5V(根据电池配置设置)

均充:

56.4V(根据电池配置设置)

充电限流

充电限流点:

0.1~0.20C10(根据供电环境调整)

充电过流点:

0.3~0.5C10

浮充转均充条件

转均充容量比:

80%

转均充参考电流:

0.06C10

定时均充周期:

30天~100天(根据供电环境调整)

均充转浮充条件

稳流均充电流:

0.01C10

稳流均充时间:

180分钟

均充保护时间:

12小时(根据供电环境调整)

与电池相关的异常情况

温度补偿

温度补偿中心点:

25℃

温度补偿系数:

48V电源系统为72mV/(℃*组),24V电源系统为36mV/(℃*组)

下电保护

负载下电(初始值):

44.0V

电池保护(初始值):

43.2V

电池测试

电池测试终止电压:

48V

电池测试终止时间:

120分钟

电池测试终止剩余容量:

70%C10

一.3.2.1均/浮充管理

直流开关电源系统监控模块提供自动周期定时均充、交流上电均充功能。

系统均/浮充控制是通过监控模块向整流模块发均/浮充控制命令来实现的。

周期定时均充要求必须是系统处于长期浮充状态的时间达到定时均充周期时间(参数可设)。

周期定时均充的时间为均充保护时间(参数可设)。

交流上电均充条件是电池容量下降到一定程度(转均充容量比,参数可设)或充电电流达到一定数值(转均充电流,参数可设),任一条件满足,系统转入均充。

当系统转入均充状态,如果充电电流小到一定程度(稳流均充电流,参数可设),均充持续一段时间(稳流均充时间,参数可设),系统自动转入浮充。

在均充过程中,如果在均充时间达到均充保护时间或有异常情况发生,则监控系统不管上述条件是否满足,将自动强制转为浮充,确保系统安全。

异常情况包括交流停电、电池支路断、整流模块通信中断、电池充电过流等。

监控模块均/浮充控制原理如下图所示。

系统均/浮充控制原理

一.3.2.2电池测试

监控提供电池核对性放电测试功能,并可记录电池测试资料。

监控根据测试终止电压(参数可设)控制整流模块的输出电压,使得整流模块的输出电压低于蓄电池电压,蓄电池开始放电。

当系统检测到测试终止电压、测试终止容量或测试终止时间任一条件达到时,电池测试将会终止,恢复电池充电。

测试终止后,系统根据转均充条件判断是否需要转均充。

在电池测试过程中,如果系统发生异常,监控将自动终止电池测试。

艾默生电源系统电池测试功能工作原理及电压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电池测试工作原理

电池测试电压变化示意图

一.4基础知识

蓄电池是一种电能的贮存装置,有各种形状、大小、电压和容量。

一.4.1工作原理

当两种金属(通常是性质有差异的金属)浸没于电解液之中,它们可以导电,并在“极板”之间产生一定电动势。

电动势大小(或电压)与所使用的金属有关。

不同用途的蓄电池其电动势不同。

例如:

铅酸电池、镉镍电池、锂电池、锌银碱性电池等。

蓄电池工作原理图

蓄电池依据电解液性质分为酸性蓄电池(铅酸电池)和碱性蓄电池两大类。

一.4.2组成结构

阀控式(VRLA)铅酸蓄电池由电极(正负极群)、电解液,隔板、电池槽及附件组成。

①电池壳体

②电池盖

③正负极群(板栅)

④隔板

⑤连接条

⑥端极柱

⑦安全阀

蓄电池结构图

正极板由板栅及表面活性物质膨松状二氧化铅(PbO2)构成,负极板由板栅及表面活性物质海绵状铅(Pb)构成,正负极板之间有一层隔板。

正负极板示意图

隔板有以下功能和作用:

1.保持正、负极板绝缘;

2.吸附电解液,保持电解液不流动及负极板处于湿润状态;

3.气体信道,因隔板具有高孔隙度,使正极产生的氧气容易通过到达负极板;

4.压紧活性物质,延缓活性物质脱落。

电解液由纯净的浓硫酸和纯水调配而成,吸附在隔板中,既起导电作用,又参与电化反应。

端极柱为蓄电池外接端子。

安全阀用于单向调节蓄电池内压,防止空气进入蓄电池内部。

上述结构为2V单体电池结构;对于容量较小(≤200Ah)的电池,可做成由6个单体串联构成的12V电池。

除12V外,也可组成6V的电池。

12V蓄电池结构示意图

一.4.3蓄电池寿命

1.蓄电池的寿命

蓄电池属于消耗品,有一定的寿命周期。

蓄电池厂家提供理想条件下的设计使用寿命有3--5年,6--8年的情况。

设备类型

更新周期(年)

其它条件(或)

基站及汇聚点2V阀控式密封蓄电池。

6

实际容量低于60%额定容量。

基站及汇聚点6V、12V阀控式密封蓄电池

4

容量低于额定容量60%。

实际使用条件往往比设计的使用条件要差,尤其是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每升高10℃蓄电池使用寿命将缩短一半,所以实际使用寿命要短。

如果蓄电池电压在放出其额定容量80%(对照相应放电率的容量如C10、C3等参数)之前已低于1.8V/单体(1小时率放电为1.75V/单体),则应考虑予以更换,充分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2.影响蓄电池寿命的因素

影响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寿命的因素很多,既有电池设计和制造方面的因素,又有用户使用条件和维护方面的因素。

1)蓄电池设计和制造因数对其寿命的影响

正极板栅耐腐蚀性能和电池的水损耗速度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

由于现在的蓄电池的正极板栅的厚度加大,采用PB-CA-SN-AI四元耐蚀合金,根据板栅腐蚀速度推算,电池寿命可达10~15年。

然而从电池使用结果来看,水损耗速度成为影响密封电池使用寿命的最关键因素。

对一般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而言,由于采用“贫液式”设计,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活性物质的量以及电解液的量处于最佳匹配状态,所以电池容量对电解液量极为敏感,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电池失水10%,电池容量降低20%;电池失水25%,电池寿命结束。

电池失水途径有:

电池槽、盖渗漏;环境温度过高;节流阀频繁开启或阀门开启后关闭不了,导致氢气和氧气逸出,同时带走酸雾;热失控现象。

热失控现象:

电池在充电后期(或浮充状态),由于没有及时调整充电电压,使电池的充电电流和温度发生一种累积性的相互增强作用,此时电池温度急剧上升,从而导致电池槽盖膨胀变形,失水速度加大,甚至电池损坏。

2)蓄电池使用条件和维护对其寿命的影响

众所周知蓄电池使用的环境温度、充放电流、放电深度、电池容量的合理配置、定期维护是保证电池正常寿命的关键。

环境温度过高,蓄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加剧,在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的减压阀会频繁开启加速了失水速度,从而降低了蓄电池寿命;放电深度以及放电电流及终止电压与蓄电池寿命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具体情况详见表蓄电池放电深度与使用寿命之间的关系(25℃)和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与放电电流之间的关系。

蓄电池工作温度会影响到蓄电池的容量、内阻、充电效率、充电电流等,温度升高蓄电池的容量会增加;内阻减小;充电效率增加;同一浮充电压,充电电流增加。

如果在浮充电压为55.2V时,环境温度为26℃时,寿命为10年;环境温度为36℃时,寿命4年。

蓄电池放电深度与使用寿命之间的关系(25℃)

放电深度(%)

设计充放电循环次数

5

10000

20

2000

50

800

100

350

从上表可以看出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应该视具体使用情况而定。

在一定程度上蓄电池的寿命由其充放电的循环次数来决定,而不是以使用多少年来衡量的。

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与放电电流之间的关系

放电率

单节电池终止电压

电池组终止电压

20H

1.85V

44.4V

10H

1.80V

43.2V

3H

1.75V

42.0V

1H

1.70V

40.8V

0.5H

1.60V

38.4V

从上表不难看出:

放电电流越大,放电时间越短,蓄电池实际放出的容量越小;放电电流越小,放电时间越长,蓄电池实际放出的容量就越大(即放电深度越深)。

所以放电电流过大和过小,都应尽量避免,放电电流过大时电池会因在极短时间内电池电压降至极低而导致电池失效;放电电流过小则会造成电池深度放电而低效报废。

一.5发电操作规范

一.5.1出发前检查

1.对发电机做一检查(水位、燃油位、机油位、启动电池电压以及是否存在漏水、漏电、漏油、漏气)。

2.应带有必要的工具,如测电笔、万用表、电筒等常用工具。

一.5.2发电前的检查和准备

1.应将油机放置在水平位置,尽量避免阳光直射或被雨淋到,严禁将油机放在基站内发电,禁止发电机的进、排气风口对准基站门口方向或对上风方向排放废气。

2.检查开关电源监控屏上的内容,特别注意直流电压值和负载电流值。

判断油机功率是否满足基站负载要求,如不满足需减少负载电流或电池充电电流。

(如单相油机只可带一个模块,10kW三相油机带三个模块,但是需对模块或充电电池电流进行限流。

)具体情况视基站实际情况和电池充电电流确定。

3.检查基站电力进线情况(对初次发电的基站,此步必不可少)。

检查内容包括外线是否有电;油机切换开关中接线是否正确;有无对外供电情况,如有对外供电坚决切除。

检查范围从电表箱至基站内交流开关箱。

4.检查正确无误后,依次把基站内开关电源分路开关、空调分路开关、交流配电屏内的总开关打至“off”。

无油机切换箱的基站,先将电缆线的一端接入到交流配电屏内的剩余空开的下桩头,再将另一端接到油机的装头上。

有油机切换箱的基站把切换箱中闸刀从“市电侧”打至“油机侧”。

以此断开油机切换箱市电的连接。

把电缆连接至切换箱上,确保电缆两头连接都牢固可靠。

一.5.3发电后检查

1.开启油机,运行3-5分钟。

待其稳定后,检查控制屏上的各表数值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

2.测量油机输出电压、频率等是否正常。

3.检查外部各管系与零件连接处有无漏油、漏水现象。

一.5.4送电

1.万用表测量油机输出电压无误后,合上发电机输出开关。

2.无油机切换箱的基站,将接线空开合上,再合上“开关电源分路”开关(千万不能把交流配电屏中的总开关合上,防止油机电倒送给电网)。

有油机切换箱的基站把基站内在交流配电箱内的总开关合上,再合上开关电源分路开关,观察模块工作情况和监控屏上显示的充电情况。

3.观察送电后的油机工作情况:

声音、电压、频率、油压等。

一.5.5发电中的检查

1.发电的过程中应有人在现场值守,注意倾听油机运行时声音的变化。

2.定时观察油机控制屏上的电压表、电流表、频率表、油压表、水温表。

遇到下列情况应紧急停机:

机油压力突然下降;柴油机出现不正常的声音;飞轮松动;柴油机飞车;柴油机水温或油温急剧上升;柴油机管路断裂;柴油机使用现场出现易燃易爆潜伏事故。

3.定时观察市电情况,以便及时知道来电信息。

4.发电机运行期间,严禁往发电机内加放燃油(若要加放燃油必须停机后操作),至少留有一名维护人员值守,负责定期检查站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保护发电机及状态检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修。

一.5.6来电后的检查

来电后,应对市电进行测量。

确认电压无缺相、无过压、无欠压等情况。

一.5.7油机下电

1.关闭发电机输出开关,无油机切换箱的先把油机端的线缆拆除,再将交流配电屏内剩余空开的这端的线缆拆除。

有油机切换箱的先将油机接头拔出,在将油机切换箱中的闸刀打至“市电侧”。

2.依次将基站内交流配电屏内的总开关、开关电源分路开关、空调分路开关打至“ON”,检查空调相序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将空调相序进行更换。

3.检查开关电源和设备工作情况。

4.对发电时开关电源整流模块或充电电池电流的限流操作恢复原设置。

一.5.8停机并检查

1.待油机空载运行5分钟后,停止油机工作。

2.检查油机各部件情况,有无松动、渗漏之处。

3.检查燃油使用情况,回去后及时补充。

4.把电缆线收好归位,锁好切换箱门。

5.关闭基站门,结束发电。

一.6原理

一.6.1制冷循环

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又称节流阀)、蒸发器四个部分组成。

全部系统的构件,由管道依次连接。

单级蒸气压缩主要是指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低温蒸气,经压缩机一次压缩到冷凝压力而言。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

蒸发器、制冷剂在其中沸腾,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后,由液态转变为气态。

压缩机:

消耗一定的外界功后,把蒸发器中的气态制冷剂吸入,并压缩到冷缩压力后排入冷凝器中。

冷凝器:

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空气或常温水)后,冷凝成液体。

膨胀阀(节流阀):

将冷凝后的高压液态制冷剂通过其节流作用,降低到蒸发压力后,送入蒸发器中。

用管道依次将这些设备连接,便形成一个封闭系统。

系统工作时,压缩机将蒸发器所产生的低压、低温制冷剂蒸气吸入汽缸中,经压缩使压力升高(温度也升高)到稍大于冷凝器内的压力时,将汽缸内的高压制冷剂蒸气排到冷凝器中。

所以压缩机起着压缩和输送制冷剂蒸气的作用。

在冷凝器内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气与温度较低的空气(或常温水)进行热交换而冷凝为液态制冷剂。

这时液态制冷剂再经过膨胀阀降压(降温)后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后而再次汽化。

这样,被冷却物体便得到冷却;而制冷剂蒸气又被压缩机吸走。

因此,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压缩、冷凝、膨胀、蒸发这样四个过程,完成一个循环。

防雷接地

一.7基础知识

一.7.1接地系统基础知识与分类

一.7.1.1接地基本概念

接地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关系到设备和维护人员的安全。

因此,掌握理解接地的基本知识,正确选择和维护接地设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接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