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金融发展特征及其风险管理的分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24958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金融发展特征及其风险管理的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子金融发展特征及其风险管理的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子金融发展特征及其风险管理的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子金融发展特征及其风险管理的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子金融发展特征及其风险管理的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金融发展特征及其风险管理的分析.doc

《电子金融发展特征及其风险管理的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金融发展特征及其风险管理的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金融发展特征及其风险管理的分析.doc

电子金融发展特征

及其风险管理的分析

电子金融是在国际互联网上实现的金融活动,包括电子金融机构,交易,市场和监管等到方面。

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金融活动,是存在于电子空间的金融活动。

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

它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网络时代的。

  一电子金融发展的必然。

  电子金融的发展,是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决定的。

首先,在电子商务体系中,电子金融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完整的电子商务包括商务信息流,资金支付和商品配送三个阶段。

表现为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个方面。

银行能够在网上提供电子支付服务是电子商务中最关键要素和最高层次,起着联络双方的纽带作用。

可是,电子金融是未来金融业主要运行模式。

电子商务开创了一个新的经济环境,这种新的经济环境需要金融业的积极参与才能更好的发展,同时金融业又必须适应这一环境的变化才能获得在未来的电子化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其次。

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从而金融走向网络化。

电子商务使网络交易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控制,信息获得的成本比传统商务运行方式大大降低。

表现在资金中介作用被削弱,现现脱媒现象。

电子商务的出现动摇了金融行为在价值链中的作用。

使传统的金融机构失去了在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信息优势。

  最后,降低成本。

电子金融的巨大吸引力,建交一个金融网络站。

可以每天面对数以万计的用户查询和交易而不降低服务质量,同时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BooaAllenHamitor估计:

银行处理一笔交易的费用,虚拟形态的网络银行比平均物理形态的分行的成本低100倍。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金融机构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

提高了经营效率。

这个电子金融得以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纵观电子金融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运用于金融产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最初应用范围仅局限于银行体系或局域网中,运用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工作效率。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互联网商业性应用的发展,传统金融开始向电子金融转变。

1995年10月,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CSFNB,SECURITYFIRSTNETWORKBANK成立标志电子金融业务的真正诞生。

电子金融从此开始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兴起。

电子金融是金融与网络技术全面结合的产物,其包括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期货,网上支付,网上结算等金融业务。

  二全球电子金融发展的具体表现

  

(一)繁荣的网上银行,它凭借低成本,快捷的服务迅速发展。

发达国家85%银行已开始网络服务业务,像花旗,汇丰,樱花等世界著名的银行集团都有自己成熟的电子金融部门。

  

(二)活跃的网上证券业。

最近新加坡与澳大利亚的证券交易所通过联网,实现上市股票的相互交易,而香港的证券交易所与东京证券交易所,香港股票交易所,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欧洲一些交易所也借助网络实现了一天24小时的证券交易。

  (三)稳步发展的网上保险业。

自美国国民第一证券银行首创通过互联网销售保单业务,现美国已有50%的网络用户,通过互联网查询机动车辆保险费率,有30%的用户倾向于网上投诉,英国于2000年建立“屏幕交易”网站,提供七家本保险商的汽车和旅游产品。

用户数量以7%速度递增。

  (四)电子货币,信用卡等电子支付产品的广泛应用。

英国西斯敏银行和米银行1995年开发了智能卡为基础的MODEEX电子货币系统。

并在伦敦建立国际总部。

并向美国,加拿来大推广了这一系统,大大推动了货币应用。

据JUPIRER通信公司统计,2000年,美国联网商业的营业额为73亿美元,其中有一半电子货币,智能卡等支付。

  三电子金融实现创新

  

(一)业务创新

  电子金融以客户为中心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创新特征,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扩大市场份额和竞争实力,电子金融必须进行业务创新。

这种创新在金融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

比如在信贷业务领域,银行利用互联网上搜集引擎(SEARCHENGINE)软件,为客户提供适合个人需要的消费信贷,房屋信贷,信用卡信贷,汽车信贷服务;在支付业务领域,新出现的电子账本呈递支付业务(EBPP,ELEETRONICBILLPRESERTNENT&PAYMENT)通过整合信息系统来管理各式账单(保险单据,账单,抵押单据,信用卡单据等)。

在资本市场上,电子通讯网络(ECNS,ELECTRONICCOMMUMICATIONNETWORKS)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可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交换信息和进行金融交易的平台,有了ECNS,买方和卖方可以通过计算机相互通讯来寻找交易的对象,从而有效的消除了经纪人和交易商等传统的金融中介,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

  

(二)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金融机构放弃过去那种以单个机构的任凭余力去拓展业务的战备管理理想,充分重视利用与其他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服务商,资讯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站的业务合作,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可双赢的局面。

另一方面,电子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也趋于网络化。

传统商业模式下的最直接官僚管理模式将被一种网络化的扁平结构所取代。

  (三)市场创新

  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市场本身也开始出现了创新。

一方面,为了满足客户全球交易的需求和网络世界的竞争新格局,金融市场开始走向国际联合,如2000年4月英国伦敦的证券交易所,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宣告合并,另一方面,迫于竞争压力一些证券交易所都在制定上市公司转变的战略。

因为作为公开上市的公司,交易所将可以利用股票资金以更富有的方式与其它的交易所发行体,投资者及市场参与者建立战略合伙关系和联盟。

  (四)监管创新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电子金融监管呈现自由化和国际化合伙两方面特点。

一方面,过去的分业经营和防止垄断的传统金融监管政策将被市场开放。

业务融合和机构集团化的新模式所取代。

另一方面,随着在网络上进行的跨国界金融交易量越发巨大,一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已经不能控制本国的金融市场活动,因此,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合作就成为了电子金融时代监管的新特征。

  由电子金融促进的以上的四方面的创新与传统金融相比,电子金融具有以下四大新特征,表现在:

  1虚拟化的服务方式。

电子金融的业务虚拟化,电子金融实行一切交易,服务和办公活动无纸网络化,一切的业务文件,办公文件电子化,电子支票,汇票采用数字化方式鉴名实现了使用票据,单证的全面电子化,而交交易信息的传递通过计算机的数据通信网进行,采用数字验证技术和公开密码技术等保证交易的安全可靠,并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往来业务结算。

其次,电子金融服务机构虚拟化。

金融业可应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络银行等电子金融机构,从事虚拟化的金融服务或者传统金融机构以现有的专用网络与INTERNET联网,提供服务或设立网站。

虚拟化的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虚拟现实信息技术增设虚拟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

金融机构的物理结构和建筑的重要性大大降低,最后,电子金融中的交易媒介货币虚拟化。

在货币发展史中,自从几乎没有价值的作为代用货币的纸币代替实物货币,货币形态的虚拟性就开始呈现出来,但此时货币仍有形的实物,直至网络现金,网络钱包等网络货币的出现,才标志着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的来临。

电子金融中使用的交易媒介是通过信息网络传输的,反映商务活动和金融活动的信用关系的电子数据。

“?

”是不受时空控制的光和电。

使得货币在反映经济中的信用关系的同时,其虚拟性更加突现,网络货币的流通费用,使用成本低,在计算机的保存的成本也最低。

  2,模糊化业务边界。

电子金融促进金融交易工具的创新,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网络信息技术使不同金融业务间的信息转换成本大大降低,并为金融机构开展多样金融业务创造了条件,使原来的金融业务存在的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分受到很大的冲击,各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日趋类似,从而减少了传统金融中各类金融机构针对同一客户的重复劳动,并提供全能型的金融服务,使两者受益。

从此,金融业中的原来以业务为主的板块式分工将在互联网上以客户为中心的条纹式业务综合扎取代,信息技术将大大的促进金融混合经营发展。

  3,开放的经营环境

  虚拟的电子金融机构打破传统金融机构及业务网络的地载限制。

使得经营活动突破时空局限。

只需设置互联风的终端即可将业务延伸到世界各地。

只需开通电子金融业务就可以吸引巨大的客户群体,使得其有能力向其注册地之外向世界各地的潜在客户提供AAA服务,即在任务时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为客户提供365天的,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全方位的实时服务,电子金融的经营者或客户通过各身的电脑终端就能随时与世界任何一家客户或者金融机构办理证券投资,保险,信贷期货交易等金融业务,而在交易中使用的网络货币由于可以摆脱务国货币的束缚(类似金块)而成为国际通行的交易媒介,同时,为市场主体行为的国际化提供了便利,促进金融业务的国际化。

  4,透明化的市场运行

  获取和处理信息都是有成本的,经济主体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的根源即在于交易费用过高。

而实时,快捷的电子金融交易使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从机时使金融市场运行的透明性极大提高,表现为交易信息的传递,交易指令的执行,清算程序及市场价格的形成的透明性,对金融市场交易者而言的市场充分性,公开性。

在实际生活中,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在上述各方面的透明性较低,证券市场相对则重透明性较大,但仍存在具有特权的经纪人参与信息传递和价格的形成,仍存在具有一定垄断性的清算体系来参与结算。

而电子金融由于降低交易双方之间不必要的交易成本,促使直接交易市场的形成,并使市场价格对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是透明的,最终实现在信息面前人人平等。

市场的透明使市场主体能够选择更有利的价格,增强价格比较和对经济商和监督能力,提高竞争效率,促使市场交易者在选择金融服务时逐渐以透明度低的传统金融机构转向透明度高的电子金融,但有关交易者本身的信用况况等信息的透明性则有可能逊色于传统金融活动中交易双方的直接面对面的情况。

  上述电子金融的特征使电子金融能够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满足个人及企业客户的丰富个性化金融需求。

电子金融的发展为各国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各国提出了挑战,使各国面临着不同的传统的新的金融风险,上述电子金融的主要特征决定了各网络经济金融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的类型和特点。

  五电子金融条件下的金融风险

  基于前述电子金融的特征,电子金融邮风险可分为两类:

一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导致的风险和基于电子金融业务特征导致的业务风险。

  

(一)电子金融技术风险

  1,安全风险。

电子金融的业务及大量的风险控制工作都是由电脑程序和软件系统完成,那么电子系统的技术性和管理性安全就成了电子金融运行的最为重要的技术风险。

而这种风险不仅来自计算机系统停机以及磁盘列阵破坏等不确定因素,而且来自网络外部的恶意攻击以及病毒破坏等因素。

最新的对发达国家的不同行业调查表明,系统停机对金融业造成的损失最大。

网络黑客攻击活动能以每年10倍以上的速度增长,其利用网上的任何漏洞和缺陷非法地进入主机,窃取信息,发送假冒电子邮件,更改信息或破坏系统等。

我们知道计算机网络病毒是通过网络进行扩散与作案的。

传播速度是计算机的几十倍,一旦某个程序被感染,刚整台机器,整个网络也很快感染,破坏力强。

在传统金融中,安全风险可能只带来局部的损失,但在电子金融中,安全风险导致整个网络中止,是一种系统性风险。

  2,技术选择风险

  开展电子金融业务必须选择一种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来支撑它的运行。

而在技术选择上存在技术选择失误的风险。

这种风险既来自选择的技术系统与客户终端软件的兼容性差导致的信息传输中断或速度降低的可有,也可来自于选择被技术变革所淘汰的技术商业机会的巨大的损失。

对于传统金融而言,技术选择失误,只是导致业务流程趋慢,业务处理成本上升,但对电子金融机构而言,则可能失去全部市场,甚至失去生存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