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测试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4695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测试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测试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测试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测试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测试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测试及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测试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测试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测试及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测试及答案

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颁发诘责(jié)不逊(xùn)摧枯拉朽

B.娴熟翘首(qiào)屏息(bǐng)眼花瞭乱

C.浩瀚教诲(huì)锃亮(zèng)殚精竭虑

D.篡改炽热(chì)窒息(zhì)惨绝人寰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春天像小姑娘,花容月貌的,笑着,走着。

B.队伍分散开去,摩肩接踵,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C.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

D.他在选择高考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大事。

D.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国宝的“前世今生”。

5、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立春以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拟人)

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比喻)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知道它在唱什么。

(比喻)

D.柳树的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的低垂着。

(拟人)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种植物墙,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可以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②在巴西,绿色围墙是用空心砖砌成的,砖上附有树胶和肥料,再种上草籽,小草便从里面长出来,绿满墙面。

③“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

④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

⑤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绿色围墙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墙”。

A.④①③②⑤B.③⑤①②④C.③⑤②①④D.⑤③②①④

7、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②_____________,秋色老梧桐。

(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③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八月湖水平,______。

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小石潭记》与《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相似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关雎》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被我们常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同窗好友将要跟随父母去外省就读,你在他的留言本上写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作为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与元微之书①(节选)

白居易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

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②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④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

微之!

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封题()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

瞥然⑤尘念,此际暂生。

注释:

①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

②殚:

尽,全。

③动弥旬日:

常常满十天。

④泰:

安适。

⑤瞥然:

形容时间短暂。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

(1)流水周于舍下

(2)大抵若是

(3)去我万里

(4)信手把笔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4.下列句子都省略了一个虚词,根据文意推断,依次填入正确的一项是()。

(1)()置草堂

(2)飞泉落()檐间(3)封题()时

A.之;于;因B.于;之;因C.因;于;之D.于;因;之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

2.环绕;这样;距离;执、拿

3.(我)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中的僧人,有的坐着,有的睡着。

4.C

5.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水的热爱之情;对挚友的怀念和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乐观)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好沉的一抔土

石英

①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灵了。

②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

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

那是个盐碱沙荒、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③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意外地发现:

这里不仅地阔,而且土肥,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不腻而匀和;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

以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质,任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

④果然,在后首那块干松的地段,好一片秋禾!

风过时,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那千支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秋熟的图景。

⑤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

如此潮润的沃土,瞅着都会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被闲置的。

⑥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抔土来,觉得好沉重,真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

“你的手感不一样吧?

”我们的老向导、四十年的治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来了,接着他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

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甘,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户。

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能不重?

⑦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还是哲理上的深远含义?

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诸种情味,羼和着千年万载艰辛的汗珠。

经过漫长历史淘滤,轻浮的、劣质的分子被冲出河口,混杂于海水中;能够落下来的便执著地痴恋于河口,不肯随波逐流。

这些分子多是精华,它们当然最凝重。

⑧这土,攥在手里是无声的,我却觉得它储留、凝结着我们这个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

太遥远的且不说,七十多年前,就有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哭泣,更有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雄浑声浪……

⑨我更深深感悟到:

我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抔普通的土,一时竟合不得扔弃它——它值得我珍惜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

这时我不仅觉得它的分量沉重,而且攥得好苦!

⑩但不论是何种滋味,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

现在,我闻到的是风赠秋熟的醇香;眼前,是驰向海口的两栖机动勘测船。

王总兴致勃勃地向我透露:

三年以内就将结束这里“有水无航,有油无厂,有口无港”的局面。

“到那时,你再来看!

⑪他的语气是那么坚定,那么充满信心;不需怀疑,他过去四十年间的治黄成绩就是金质“信用卡”。

⑫至此,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

土,被攥成紧紧的一团,我随手把它揉碎,轻松地撒开去,土星儿均匀地铺在地面上,幻觉中,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新洲远景图……

(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我”对黄河口的土的情感为行文线索,思路清晰。

B.第⑥段王总诗意的话语,丰富了“我”对黄河口土的认识。

C.文章使用“闻”“捧”“攥”等词语,写出“我”爱土成性。

D.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议论,语言朴素,充满哲理。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1)赏析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加点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⑨段写“我”将土“攥得好苦”,第⑫段写“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我”心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5.作者为什么认为黄河口的土“好沉”?

请简要分析。

2、母亲鞋

梁晓娜

①临近母亲节,不知道从哪传出儿女送鞋给母亲,母亲便可平安的说法。

聪明的商家自是不肯错过狠狠赚一笔的商机,各种优惠条幅铺天盖地:

“母亲节,全场买两双即送一双母亲鞋”“母亲节当天,买母亲鞋五折”“买母亲鞋满88即送康乃馨一支”等等。

我接孩子放学的路上,碰到朋友一手拿康乃馨,一手提着新鞋,和母亲有说有笑,朋友一脸灿烂。

我真想也能给自己的母亲买一双鞋,可再也没机会了!

心里对母亲的愧疚油然而生。

②母亲去世的时候,穿的是那种极其便宜的凉鞋。

我们找遍了她的箱箱柜柜,连双像样的皮鞋都没有。

我们兄妹四个,虽说不是百万富翁,可家家小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

谁家也不缺吃不缺穿,但谁也没有想起为故乡的母亲做些什么,母亲从未开口要求过什么。

她总是说:

“家里有钱花,我们有衣服有鞋,身体也好,什么都不缺!

”我们每年为爱人、为孩子、为自己添置着不同款式的皮鞋,唯独忘了母亲。

一直到那个暴雨骤起的夏夜,母亲猝不及防地走了。

③母亲没来得及说一句话,她做的最后一个动作,就是用仅能动的那条腿强撑着下地,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她的意思,她是要回家,不愿做开颅手术。

也许她在那一刻,想的最多的是,为我们省下那笔高昂的手术费。

我和二姐怕她光着的双脚撑在地上,再冻着了,便握着她的光脚往床上挪。

可当我触摸到那双痩瘪的光脚时才发现,母亲的脚是那样的冰,是那样的凉。

母亲生病住院后,我们为了方便照顾,竟一直让她光着双脚,没为她穿过一双暖和的鞋,全然不知她的冷暖。

母亲就这样走了,光着双脚,带着我们不知不顾的寒冷,走了。

④安葬了母亲之后,我们兄妹几个又像多年前一样,在高速路口挥挥手,各自向不同的方向奔去。

⑤一年后,我们又从天涯海角飞回故乡为母亲过周年祭日。

母亲的坟头已长满了青草,我们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到母亲的坟。

打电话给父亲,告诉他我们到了村外。

父亲知道我们一定会先去坟地看母亲,就打着雨伞,拿着两双旧胶鞋来了。

父亲说:

“家里下一星期雨了,快把你们的高跟鞋脱了吧,路太难走!

这是你妈的胶鞋,下葬的时候忘了烧。

你们凑合着穿一天!

”我和二姐接过父亲递过来的鞋,鞋上布满了补丁,里面仿佛还有母亲的余温。

我终于没能忍住,失声痛哭。

姐姐说:

“除了哭,咱们还能给母亲做什么?

”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更加大声地哭泣。

⑥那夜,我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金灿灿的黄昏,母亲就坐在门前的枣树底下纳鞋底。

母亲每扎几下,就抬头看看红彤彤的天,暖暖的阳光斜照在母亲干皱的脸上。

小时候的我们,不知道踩碎了母亲多少个斜阳。

如今回想起来,母亲就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黄昏里,将自己一生的年华,都纳进了儿女们脚上的千层鞋底。

母亲一生为我们做过太多的鞋,可是长大后,我们谁也不愿穿母亲做的布鞋,觉得穿着一双黑布鞋走在楼宇林立的都市里特别寒碜,尽管母亲做鞋的手艺是村里最好的。

母亲仍不厌其烦地做着我们水远都不会穿的布鞋,一双一双挤满了家里那个蓝色的布包。

⑦母亲走了,这些崭新的布鞋成了母亲的遗物,一双双布鞋静静地望着我们,望得我们泪如泉涌……

(选自《河南能源报》2016年11月03有删改)

1.文章开头写商家热闹的促销活动和遇见朋友与母亲有说有笑的情景,有何作用?

2.你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母亲就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黄昏里,将自己一生的年华,都纳进了儿女们脚上的千层鞋底。

3.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母亲走了,这些崭新的布鞋成了母亲的遗物,一双双布鞋静静地望着我们,望得我们泪如泉涌……

4.下面句子划线部分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何作用?

(1)她总是说:

“家里有钱花,我们有衣服有鞋,身体也好,什么都不缺!

(2)那夜,我做了个梦,梦见一个金灿灿的黄昏,母亲就坐在门前的枣树底下纳鞋底。

母亲每扎几下,就抬头看看红彤彤的天,暖暖的阳光斜照在母亲干皱的脸上。

四、写作题(40分)

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B

C

C

C

C

①隔叶黄鹂空好音②人烟寒橘柚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④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⑤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⑦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D

2.紧承上文;欲扬先抑;强调印象中黄河口土质的粗糙、贫瘠;与下文写土的肥沃、清香形成对比。

3.示例: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高粱穗比作硕大的锣鼓槌,形象地写出高粱穗的饱满;“擎”赋予高粱以人的动作,生动地写出高粱的壮硕。

示例:

“腾出”写出珍鸟受惊吓后急速飞离的情态;“飘落”写出珍鸟的轻盈;给秋熟图景增添了生机。

4.沉重的历史已经过去;新中国治黄成绩显著;新洲的美好前景指日可待。

5.来源地域广阔,汇聚九省区沙土精华;凝结中华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有历史厚重感;历经淘滤,不随波逐流,成为精神动力。

1.照应题目(点题),引出我对母亲的追思(思念、缅怀),衬托出我内心无母可孝的难过和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

2.母亲为我们做布鞋耗去了她美好的人生岁月,她把对子女深沉的爱都纳进了一双双鞋里。

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3.“望”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鞋人的情态。

作者睹物思人,仿佛觉得是母亲在望着自己。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内心的自责以及失去母亲的痛苦之情。

4.语言描写。

表现母亲处处为子女着想,不愿给子女添麻烦。

(2)环境(景物)描写。

写出了傍晚时的美丽温馨,烘托出母亲纳鞋底时内心的愉悦,衬托了母亲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