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实验与研究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4654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实验与研究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实验与研究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实验与研究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实验与研究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实验与研究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实验与研究1.docx

《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实验与研究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实验与研究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实验与研究1.docx

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实验与研究1

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实验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上数学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遇到困难表现出较强的自制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学业成绩优良;而有些学生学习数学缺乏自觉性,常需要老师、家长再三叮嘱,遇到困难或障碍就不能坚持学习,导致学业成绩落后,这些现象除了与智力因素有关外,还与非智力因素中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有关。

尤其是学习习惯,因为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也都有重大影响。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的传统观念是把对知识的理解与能力的训练看成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任务,甚至认为是教学的首要目标,而把培养学习态度、兴趣、习惯训练放在陪衬的地位,有的甚至弃置不顾。

目前世界各国教育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把知识与技能放在首位的观念已经陈旧、老化,必须来一个彻底转变。

新的观念认为,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把它放在首位,使其发挥主导作用,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并认为这是培养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这是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

“治标先知本”,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做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故我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通过多种教育渠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听讲、思考、阅读、作业等学习习惯。

2、研究对象:

本校四年级学生

3、研究时间:

一年

4、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即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在典型的环境中或特定的条件下所进行的教学探索活动。

通过研究,对两个不同的群体进行差异性的比较,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5、研究内容

(一)了解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特点。

心理学认为:

习惯是一种稳定的动力定型,是长时期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

它是后天获得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有良好的(积极的),也有不良地(消极地),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学业成绩,而且还会引起学生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不求上进。

学习习惯的形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

积极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者的学习倾向,从而导致重复某种行为,形成习惯;对某种事物的兴趣爱好,提高了学习者对事物的兴奋性,导致重复学习,形成习惯等。

从这些因素及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因为这时期的学习习惯有以下特点:

1、不稳定性。

对于港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对数学学习是没有社么习惯可言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设么都不动,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影响下,逐步学会听课书写、回答问题、做作业等。

但这习惯及不稳定,强度很弱,随着年级的升高,某些学习行为重复次数多了,会逐步形成某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一旦学习动机下降,学习兴趣降低或教师放松要求,就会前功尽弃。

2、可塑性大。

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大,有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一时没有形成,甚至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但只要严格训练,是可以得到纠正或形成好的学习习惯的,而且年级越低,越容易改变。

如:

正确的读写习惯在低年级就要养成,否则的话难以纠正。

3、可刺激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外部刺激的强度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小学生还不能做到有意识、自觉地进行行为练习,所以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持久地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加以耐心指导、严格训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渐进性。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各种行为开始是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或示范及书上的例题进行练习的,以后这种行为练习重复的次数多了,形成了稳固的动力定型,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

解应用题应该先审题,学生先是根据老师的提示或要求进行读题、分析,等解题次数多了,学生一看到应用题,立即产生条件反射,知道解应用题首先要仔细审题,从而养成审题的习惯。

(二)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教育

1、有计划地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清初学者陆陇其说:

“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工夫只在绵密不间断,不在速也。

”培养习惯更是如此,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必须经过长期反复训练才能形成。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培养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必须要有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切实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

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一般的学习环节,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方面制定出具体要求及检查方法,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入手,到激发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

2、调动内因,形成动力,促进培养学生的自律性。

(1)明确学习动机,激发主动性。

用事实教育学生,如给学生讲述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自觉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2)榜样教育,引进竞争机制。

善于用身边的事例为学生树立榜样,把激励和竞争带进教室,从而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3)指导学生制订计划。

指导学生制订出有个性特点的、具体切实的个人学习计划,有效地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4)家校联系,改善教育环境。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教育还要依靠家庭的力量。

为此,定期召开家长会或经常以书面形式与家长联络,是督促、巩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组与控制组情况对照

表一:

数学学习习惯情况对照表(实验前)

组别人数项目

注意力集中参与课堂讨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质量好

实验组40人65.37345.372.265.8

控制组40人60.474.242.173.363.4

(以上数据为百分数。

从此表看,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学习习惯在实验前无明显差异。

表二:

数学学习习惯情况对照表(实验后)

组别人数项目

注意力集中参与课堂讨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质量好

实验组40人89.395.087.492.582.1

控制组40人64.578.953.672.875.8

(以上数据为百分数。

从此表看,实验后,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学习习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说明培养教育的方法与措施有一定的效果。

 

表三:

第一学期数学测试成绩对照表

期中期末

平均分优良率标准差平均分优良率标准差

实验组89.275.215.492.486.17.6

控制组87.373.216.587.175.615.8

p<0.08<0.06

表四:

第二学期数学测试成绩对照表

期中期末

平均分优良率标准差平均分优良率标准差

实验组93.888.45.693.591.44.8

控制组88.478.114.386.478.615.2

p<0.05<0.01

(从表三和表四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与学习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

2、结果

(1)从上述结果看,就学习成绩而言,学习习惯的直接效应较为明显,实验组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活力得到激发,而这种活力一旦被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会有质的变化。

(3)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影响和作用,其中教师本身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

3、分析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优化教学,使教育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的:

“教育是什么?

简单地说,只需要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洛克也曾经说过:

“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新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优化教学,提高学生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需要的根本措施。

因而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我们教师的一项根本任务和重要职责,也是教学目的之一。

小学阶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数学能力的培养。

(1)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

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

上课专心听讲包括“看、听、想、做”四个方面,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应教育学生听课时,集中注意力,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同学的回答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还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操作学具,做好练习。

同时,老师讲课时应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方法灵活多样,力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每个学生都乐意听讲。

(2)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独立的思考习惯尤为重要。

要使学生独立思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组织好思考材料。

思考材料一般在知识的关键处,通过设计提问的形式出现;二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以前,当我提出问题后,个别优秀生能很快举手回答,但大多数中下程度的学生来不及思考。

于是,每次提问后,我就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各级水平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三是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难,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总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探讨,共同解决,为学生提供发挥求异思维的空间。

总之,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产生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以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认真阅读课本习惯的培养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阅读课本应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要逐字逐句的反复读,边读边想,弄清知识的结构,概念的含义及公式、法则的由来,对关键性的词句,要求学生类似阅读语文课文一样进行圈、点、画。

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有些内容可以采取边讲解边要求学生看课本的办法,如:

在教学中,有些段落由学生先看书,等我提问后再讲解。

有些结论规律我先不讲,让学生看书后复述。

习题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独立读题,尝试自己理解题意。

另外还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和课后的阅读,如:

预习时,让学生思考明天学的内容于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或有什么联系,看例题自己试做几道题等。

复习时要求学生先读所学的内容,在做作业等。

阅读数学课本要求学生手脑并用,这样持之以恒地反复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独立阅读课本的习惯。

(4)认真完成作业习惯的培养

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活动,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须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课堂上因为有老师督促检查,学生一般还比较认真,而家庭作业中常常出现许多不良的习惯,如:

边看电视边作业;拼命赶速度、草率马虎;依赖家长或抄袭作业等,这些都影响作业的质量。

为此,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我就提出明确要求,并取得家长的协助。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学生作业中的许多错误是没有认真审题造成的,因此,要下功夫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如:

计算题,要求学生要先检查题目里的数字、运算符号是否抄错,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否简便。

应用题则应先读几遍题目,弄清意志条件和问题,研究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最后考虑列式。

审题后,要仔细计算,草稿也力求有条理、清楚,以便检查。

这些都严格要求,以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认真书写也很重要,它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以及审美意识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做数学作业时,我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数字和符号书写也要规范,作图、竖式要用尺规等。

同时还经常讲评,并以典型示范、表扬进步为主。

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学生时代是培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抓紧这个黄金季节,努力帮助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现代人的素质,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