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45678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8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九.docx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九.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九.docx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九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高三语文3月模拟考试试题(九)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7题;共22分)

1.(2分)(2015高一上·磐安期中)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粗犷(kuàng)  商榷(què)   笔杆(gān)      汗流浃背(jiá)

B.挣脱(zhèng) 巷道(hàng)  一刹那(shà)    六艺经传(zhuàn)

C.摇曳(yè)     泥淖(nào)   气氛(fēn)    百舸争流(gě)

D.憎恨(zēng)   精髓(suǐ)   弄堂(nòng)     装模作样(mú)

2.(2分)(2016高三上·东城期中)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既使       座谈       梦呓       和盘托出    

B.厮杀       陷阱       针砭       如影随行    

C.嬉笑       诀窍       咋舌       尚方宝剑    

D.年青       法治       泻漏       丝丝入扣    

3.(2分)(2019高二下·天津期中)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发表声明或谈话,坚决拥护________《反分裂国家法》。

②在灿烂的灯光中,由24名聋哑演员表演的“千手观音”精妙绝伦,________人心。

③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使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________了4年。

A.制定   振奋   推迟    

B.制定   震撼   推迟    

C.制订   振奋   延迟    

D.制订   震撼   延迟    

4.(2分)(2016高一上·日喀则期中)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家庭真切、质朴、诚恳、实在的教导下,不知不觉之中,就形成了一个人的价值认知与价值底线,形成了一个人从举止容色到是非标准的基本思路。

B.每个农村孩子背后都系着一个渴望脱贫的家庭,提供完整教育链条上的公平,不仅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也为农村学生带来更多的成长红利。

C.诗歌创作要达到举重若轻之境,必须于外在的简洁下蕴含内在的厚重,若单纯在语言上求干净朴素,就可能陷于寡淡,直接影响诗意的生成。

D.深圳“12.20”滑坡灾害调查组认定,此次滑坡灾害的原因是由渣土堆填体滑动引起,不属于自然地质灾害,是一起生产安全事故。

5.(3分)(2017高一下·沈阳期中)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①________。

例如,普洛克拉斯早就断言: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亚里士多德也曾讲过:

“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些正是数学研究的原则。

”数学家徐利治说:

“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字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即数学在其内容结构上和方法上也都具有自身的某种美,即所谓数学美。

”数学美有别于其他的美,没有美妙的声音,②________,没有动人的节奏,没有深邃的语言,它却是一种独特的美。

正如德国数学家克莱因曾对数学美作过这样的描述: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

”可见,③________。

6.(6分)(2017高一下·甘肃期末)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正文,语言上有不得体之处,请按要求修改。

从报纸上拜读了贵公司招聘人才的广告,惠顾了贵公司的网站,得知了招聘工程人员的消息,决定应聘。

我是知名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

现惠赠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请尽快与我洽谈。

用词不当的是:

①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③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7.(5分)(2017·珠海模拟)请为下述消息拟一个标题并对新闻内容作简要评点。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颁奖在即,而由中国民间发起成立的一个以“中华文字始祖”仓颉命名的“仓颉文学奖”近日揭晓了32位获得提名人选,李敖、苏童、金庸、余华、刘震云、琼瑶、张贤亮、马原、韩寒、铁凝、舒婷、张炜等作家上榜,而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莫言在初选即被淘汰也引发不少争议。

据“仓颉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一一透露,“仓颉文学奖”是为了淡化和侵销诺贝尔文学奖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话语权而专门设立,奖金额将会是高于诺奖的1000万元人民币,李嘉诚、李彦宏、马化腾、丁磊、宗庆后、王健林、梁稳根、刘永行、杨惠妍、许家印、马云、史玉柱、吴亚军、陈光标等数十位极具文学理想和社会良心的杰出民营企业家均表示出了冠名或赞助意向,首届“仓颉文学奖”将在今年除夕揭晓首位获奖人选。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2分)

8.(10分)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

(2)小题。

风倒木

小瞎子坐在风倒木上,发呆。

倒木下是溪流,这棵树被风吹倒的时候,心甘情愿地躺在溪流上,变成一座独木桥。

小瞎子听姐姐说,独木桥是山神送给咱们的礼物,要不,打猎、采蘑菇,我们怎么进山呢?

姐姐是这么说的,她没有说还可以坐在桥上哭泣。

姐姐常常一个人偷偷坐在桥上哭。

小瞎子把手里的玉米饽饽掰成玉米粒大小的块儿,摆在风倒木上。

他的一双瘪瘪的眼睛躲在薄薄的眼皮后面,受到惊吓的小兔子似的颤动。

他偏着头,脸木僵僵的,微张着嘴,下嘴唇紧绷着下牙,上嘴唇似乎被什么硬器撬起,倔倔地翻挺,白而齐的上牙露在外面。

除了眼睛之外,他把脑袋上所有的机灵都抽出来集聚在一起,送到耳朵上。

他在听。

黄昏退去了,即便是盛夏,夜晚的大森林里仍然冰冷,山林幽森黑暗。

阳光下的骄子们屏息隐遁成无影无踪的秘密,夜游的生命挑起无边而沉重的黑色寂寥,人们啊因此躲在小屋里不敢出来。

可是,小瞎子敢,他怕什么呢?

黑暗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他打一生下来眼前就是黑的,小瞎子最不怕的就是黑。

飞鼠子开始向风倒木俯冲,它们有穿透黑夜的大眼睛。

落在风倒木上吃玉米饽饽,窸窸窣窣的声音和小溪流一样动听,和一棵草、一滴露珠弄出的动静一样可爱。

小瞎子挪了一下屁股,玉米饽饽又摆了一溜。

又有几只小飞鼠在小瞎子的面前滑翔而过,带来柔软的细风。

小瞎子笑了,想,如果自己的头上长了树枝树叶子,那么这会儿必是悠荡起来了。

姐姐悄悄摸来,拉了小瞎子的手往家去。

两个人走出了林地,转过山脚,邻人的苞米地黄豆地在月光下静默地沉睡。

姐姐的呼吸平缓了,拉着小瞎子的手温热了起来:

弟,你不怕吗?

飞鼠子都是死孩子的魂儿呢。

她悄悄地说,生怕惊扰了什么。

小瞎子笑了,脑子里掠过柔软的细风:

飞鼠子有什么可怕?

一阵风罢了。

姐姐捏了捏小瞎子的手,不知道是责备还是赞许。

两个人听着自己的呼吸声和脚步声,半天没言语。

大山的后面,月亮底下,传来震颤夜空的长啸,不知道是几只狼。

每一次长啸后面都有一段意味深长的停歇,像是某种试探和思谋。

姐姐矮了身子贴近他:

狼,怕不?

小瞎子几乎笑出了声:

狼有什么可怕?

声音罢了。

他使劲握了握自己的手,没想到姐姐“哎呀”了一声,抽出自己的手来,甩了甩,重新牵住小瞎子,叹着气:

我知道你想什么呢,你不要做傻事。

那冤家的确不是人,可是,再忍熬几年吧,等他上了些岁数,说不定就好了。

谁他妈不是人啦!

你这娘们竟然敢合计谋害亲夫!

一个高壮的黑影从一棵矮墩墩的山柳树后跳出来,直接扑向了姐姐。

小瞎子耳朵里全是熟悉的声音,哭声,骂声,拳头砸、脚踹的劲力似乎只有奔扑死亡的一条路了。

小瞎子总是不明白,每一次都不明白,他为什么一定要打死姐姐?

他为什么一定要打死我?

可是,小瞎子知道自己再也不要知道这个问题了,那个高大的男人抓住了小瞎子的脖领子,他的脑袋、身子于是像狂风中的树枝一样乱颤。

小瞎子把手探向腰间,拔出尖刀,“啊”一声惨叫划破了星空,更结束了黑夜。

小瞎子带上锁子上了路,耳朵里满满嘈杂慌乱的声音,他知道是邻人的和乡亲们的。

他又那样偏着头仔细听。

那些叹息、叫骂、猜测没有一丝遮掩。

人们总是那样,他是个瞎子,可是,他们总不经意地又当他是个聋子:

完了,小瞎子一定被砍了头了。

这次小瞎子笑出了声,他正了正头,大声说:

砍了头有什么可怕?

脖子冰凉罢了!

像是一声炸雷,炸开了之后便是一片瘆人的沉寂,人们都被小瞎子的话惊呆了,蒙在一种似睡非醒的境遇里不能自拔。

这时候,一个女人嘹亮的哭声从林子里传来:

哎呀,风倒木断了,我的羊儿掉到水里了,我的羊儿被断木砸死了!

我的羊儿啊……疼煞我啦……

小瞎子站住了,女人的声音缭绕在他的耳边久久不去,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暖暖的,静静地想,我断了头,姐姐也会这样心疼的。

于是,小瞎子浑身一热,两股热泪就从他瘪瘪的眼睛里流了出来,小溪流一样不断了。

这是小瞎子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流泪。

(1)文中划线语段有何作用?

请结合情节内容分析。

(2)小说为什么以“风倒木”为题,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理由。

9.(12分)(2018高三上·牡丹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

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

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

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昐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欧阳修曾有诗云:

洛阳地脉花最宜,牲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

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

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

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因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一一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

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

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

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

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缤纷一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

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

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贍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国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

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枝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溥的花瓣层层相裏,透出一副做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

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仲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采立,无动于衷。

惊愣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一一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

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咸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

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国,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

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一一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织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

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

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

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在想象中创造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白雪塔铜崔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想象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象微风夜露中颜动的牡丹花香;想象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想象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

想象给予你失望的纪念,给子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

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一一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

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

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

那花辯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牲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适。

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

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

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甘愿自己冷落自己。

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

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

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遺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

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

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的只可意会。

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真看过牡丹,理由是洛阳牡丹不仅奇美,而且有传奇的身世,只有在洛阳人们才能尽情欣赏到杜丹的绝世姿容

B.作者认为看花者没有欣赏到牡丹花开的辉煌灿烂也没有任何遗憾,因为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看花者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C.文题为“牡丹的拒绝”,其“拒绝”的表层原因为习性一遵循花期和自然规律;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个性一一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甘愿自己冷落自己。

D.文章取材于真实的经历,却又冲破“写真”的疆域,说传闻、引佳句、驰骋想象,“实”与“虚”水乳交融。

(2)文章全篇未写牡丹的盛开,却铺写了牡丹的一次坠落场景,请分析这个场景描写的作用。

(3)此文的视角和人称有些特别:

全篇无“我”,处处是“你”。

这样的视角和人称的选择有何好处?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题;共30分)

10.(11分)(2017·广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彭时,字纯道,安福人。

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

明年,郕王监国,令同商辂入阁预机务。

闻继母忧,力辞,不允,乃拜命。

释褐逾年参大政,前此未有也。

天顺元年,徐有贞既得罪,岳正、许彬相继罢。

帝坐文华殿召见时,日:

“汝非朕所擢状元乎?

”时顿首。

明日仍命入阁,兼翰林院学士。

阁臣自三杨后,进退礼甚轻。

为帝所亲擢者,唯时与正二人。

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日彭公真君子也慈寿皇太后上尊号,诏告天下。

时欲推恩,贤谓一年不宜再赦。

时日:

“非赦也,宜行优老典。

朝臣父母七十与诰敕,百姓八十给冠带,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

”贤称善,即奏行之。

门达构贤,帝惑之,日:

“去贤,行专用时矣。

”或传其语,时矍然曰:

“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

”因力直之。

且日:

“贤去,时不得独留。

”语闻,帝意乃解。

五年得疾在告,逾三月,帝趣赴阁视事,免朝参。

疏言:

“光禄寺采办,各城门抽分,掊克不堪。

而献珍珠宝石者,倍估增直,渔竭帑藏。

乞革其弊,以惠小民。

”帝优诏褒纳。

畿辅、山东、河南旱,请免夏税盐钞,及太仆寺赔课马。

京师米贵,请发仓储五十万石平粜。

并从之。

时以旧臣见倚重,遇事争执无所避。

而是时帝怠于政,大臣希得见。

万安同在阁,结中贵戚畹,上下壅隔,时颇怀忧。

时立朝三十年,孜孜奉国,持正存大体,公退未尝以政语子弟。

有所论荐,不使其人知。

燕居无惰容,服御俭约,无声乐之奉,非其义不取,有古大臣风。

(节选自《明史·彭时传》)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B.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C.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D.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国是中国古代一种政治制度,多指皇帝外出时,由重要人物留守在宫廷处理国事。

B.明清时期作为宰辅的官员,以大学士的身份进入内阁参与国家机要事务称为入阁。

C.释褐是指脱去丧服,换上官服,即做官的意思,新进士及第授官亦称为释褐。

D.尊号是指加给皇帝或者皇后的称号,意在歌功颂德,赞美他们的文治武功等。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彭时富有才华,深受重用。

他先是经过殿试考中了状元,后来他被破例提拔,参与国家机要事务,深受皇帝倚重。

B.彭时刚正耿直,力持正理。

他时常引据大义,与李贤争论是非;当李贤被陷害时,他也能极力维护,打消了皇上罢免李贤的念头。

C.彭时关心百姓,体恤民生。

他向皇上建议实行优待老人制度,并提出了减免税收、革除弊端等一系列施惠百姓的措施。

D.彭时心怀国政,奉公持正。

他在朝三十年,精诚辅政,坚持原则,不向家人透露朝中政事;选拔推荐人才,不让当事人知道。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传其语,时矍然日:

“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

”因力直之。

②燕居无惰容,服御俭约,无声乐之奉,非其义不取,有古大臣风。

11.(7分)(2019高三上·淄博开学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

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

②孔父即孔子。

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二句描写诗人缘溪而上、雾气蒸腾的情景,从正面描写出路上雾气浓重,持续时间长。

B.三四句写出暖冬之景。

蚊虫飞舞,野凫少见行人,人离去才忽自觉,沉默刹那,四散而去。

C.本诗既借景抒情,又运用典故,寄托了深沉的情感。

D.写山中湿气浓重,阴云层层,一如诗人内心的沉郁。

写蚊蚋集、凫鸭乱,以动衬静,那种静寂也是诗人内心的孤独的外化。

(2)请分析最后四句中诗人表达出的情感。

12.(6分)(2018·温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①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

“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

②子谓公冶长:

“可妻①也。

虽在缧绁②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③妻之。

(《论语·公冶长》)

【注】①妻:

嫁给,给某人做妻子。

②缧绁:

捆绑犯人用的绳索,指牢狱。

③子:

这里指女儿。

(1)上述材料体现了孔子为人处世的________的态度。

(2)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孔子是如何察识学生的。

13.(6分)(2020高三下·汉中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突出表现了秋江景物特点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屈原以鹰、雕之类的鸟自喻,表明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共1题;共5分)

14.(5分)(2018·南通模拟)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中有学问,比中有情怀,比中有智慧……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7题;共2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22分)

8-1、

8-2、

9-1、

9-2、

9-3、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题;共30分)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2-1、

12-2、

13-1、

13-2、

13-3、

四、作文(共1题;共5分)

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