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必修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4395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必修2.docx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必修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必修2.docx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评新人教必修2

第三单元测评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论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

①生命问题是人类最古老的问题之一。

早在先秦时期儒家的孔子就对生死问题理性对待,曾提出“未知生,焉知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求仁”的生死观,儒家入世精神重视个人生前的社会价值,强调个体生命的生存意义,将个人价值消融在社会历史的价值之中,对死亡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从而忽视了个人的生命存在。

这种将个体的人湮没在“道”的纲常伦理系统中的观念,最终束缚了人的自由发展。

不同于孔子,道家的庄子则对死亡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意识到了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并塑造了“至人”“真人”“神人”的理想人格来消弭这种人生的苦难和死亡的焦虑。

而到了西汉,儒家思想取得了独尊的地位,这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将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到等级森严的集体性社会中,他们以儒家的仁义道德为真理,以实现济苍生扶社稷作为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儒家圣人的“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在此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因此,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的是重生轻死。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东汉之前,死亡对中国人来说是模糊而神秘的。

②时至魏晋时期,中国的历史进入了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动荡不安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混乱、黑暗、痛苦的时代,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充满了奸诈、虚伪,很多知识分子被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无谓的牺牲品。

另一方面,汉末魏晋六朝却是史上精神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而正是在这种时代的动乱与精神自由的双重催动互生下,迎来了魏晋士人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而这种觉醒,首先的表现则是对个体生存困境的思索,也即对死亡的观照和冥思——死亡意识的觉醒。

对魏晋士人来说,一方面,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使魏晋士人极度珍惜生命,体味到了生命的极度尊贵;另一方面,魏晋时期,频繁的战乱、瘟疫的流行及随时随地都会遇到的政坛飞来的横祸,其结果是死亡枕藉、朝生暮死、人命如蚁,又使他们体味到了生命的极度卑微。

人生的短促、时光的飘忽、飞来的横祸,使人们不得不面对人类的必然归宿——死亡,不得不对死亡表现出了莫大的关注。

③魏晋士人悲生又悲死,对死的恐惧和对生的焦虑时时煎熬着他们,他们厌世不厌生,求生而不得,在这个生命情绪空前浓厚的时代里,面临的却是太多太多的死亡。

那么人生的意义何在?

生命的价值何在?

晋人提出了近乎颓废的人生观,人生只能追求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正所谓“为美厚尔,为声色尔”。

这种人生观使人们看到的只是空虚和黑暗,这种感伤主义的生命意识更加加深了魏晋士人对生的焦虑和死的恐惧,其中蕴含着深沉的生存悲剧感。

④魏晋士人在对死亡的观照与冥思中,痛苦地抒写着自己的人生答卷,他们炼丹服药、狂饮烂醉的同时又写诗作文、绘画书法、弹琴长啸,这里有近乎放荡的任诞、有近乎典雅的美丽,这是魏晋士人在观照和冥思死亡之后所建构的诗意生存空间,其中蕴含着魏晋士人对生的留恋、焦虑和对死的厌恶、畏惧,他们留给我们后人的是不同于传统伦理价值的生死观,是悲怆而又凄美的人格美——一种流传千古的魏晋风流。

(选自《试述魏晋士人的生命意识》,有删改)

1.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生死观,强调个体生命的生存意义,这是一种理性的态度。

B.儒家入世精神重视个人生前的社会价值,忽视个人的生命存在,将个体的人湮没在“道”的纲常伦理系统中,所以束缚了人的自由发展。

C.对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使道家想通过理想人格的塑造,来消弭这种人生的苦难和死亡的焦虑。

D.西汉的文人士大夫将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到集体性社会中,他们重生轻死。

死亡对他们来说是模糊而神秘的。

解析:

B项强加因果,与原文不一致,原文是“最终束缚了人的自由发展”。

答案:

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按照作者的观点,在东汉以前,虽然道家提出了“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观点,但这并不是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

B.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混乱、黑暗、痛苦的时代,而这为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提供了条件。

C.魏晋士人悲生又悲死,所以提出了近乎颓废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表现出他们内心的煎熬和对生命的淡漠。

D.魏晋士人既体味到了生命的极度尊贵,又感受到生命的极度卑微,这使他们对死亡表现出了莫大的关注。

解析:

C项理解不正确,原文说魏晋士人“厌世不厌生,求生而不得”,所以不能表现出对生命的淡漠。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家塑造的“至人”“真人”“神人”的理想人格并未能消弭魏晋士人人生的苦难和对死亡的焦虑。

B.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混乱、黑暗、痛苦的时代,正是这种无序的时代背景使得魏晋士人具有了精神的自由。

C.魏晋时期很多知识分子被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无谓的牺牲品。

这使魏晋士人体味到了生命的极度卑微。

D.魏晋士人对生的留恋、焦虑和对死的厌恶、畏惧,有时外化为近乎放荡任诞的行为和对艺术之美的追求。

解析:

B项“无序的时代背景使得魏晋士人具有了精神的自由”,于文无据。

答案:

B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19分)

墨竹赋

[宋]苏辙

与可①以墨为竹,视之良竹也。

客见而惊焉,曰:

“今夫受命于天,赋形于地。

涵濡雨露,振荡风气。

春而萌芽,夏而解驰。

散柯布叶,逮冬而遂。

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以闲媚。

涉寒暑之徂变,傲冰雪之凌厉。

均一气于草木,嗟壤同而性异。

信物生之自然,虽造化其能使。

今子研青松之煤,运脱兔之毫,睥睨墙堵,振洒缯绡。

须臾而成,郁乎萧骚。

曲直横斜,稼纤庳高,窃造物之潜思,赋生意于崇朝。

子岂诚有道者耶?

与可听然而笑曰:

“夫予之所好者道也,放乎崇竹矣。

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

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

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

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

猗猗其长,森乎满谷。

叶如翠羽,筠如苍玉。

澹乎自持,凄兮欲滴。

蝉鸣鸟噪,人响寂历。

忽依风而长啸,眇掩冉以终日。

笋含箨而将坠,根得土而横逸。

绝涧谷而蔓延,散子孙乎千忆。

至若丛薄之余,斤斧所施。

山石荦确②,荆棘生之。

蹇将抽而莫达,纷既折而犹持。

气虽伤而益壮,身已病而增奇。

凄风号怒乎隙穴,飞雪凝冱③乎陂池。

悲众木之无赖,虽百围而莫支。

犹复苍然于既寒之后,凛乎无可怜之姿。

追松柏以自偶,窃仁人之所为,此则竹之所以为竹也。

始也余见而悦之,今也悦之而不自知也。

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

虽天造之无朕④,亦何以异于兹焉?

客曰:

“盖予闻之,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

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

况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非耶?

”与可曰:

“唯唯。

注:

①与可: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北宋著名画家。

与苏轼、苏辙是表兄弟。

②荦确(luòquè):

形容怪石嶙峋的样子。

③凝冱(hù):

冻结。

④无朕:

没有迹象或先兆,这里形容天地造物之自然。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信物生之自然    信:

诚然,确实。

B.庐乎修竹之林庐:

搭建茅庐。

C.绝涧谷而蔓延绝:

陡峭的。

D.悲众木之无赖赖:

倚靠,仗恃。

解析:

C项,绝:

横越,穿越。

答案:

C

5.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能直接表现文与可画墨竹“有道”的一项是(  )(3分)

①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以闲媚 ②须臾而成,郁乎萧骚

③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 ④蹇将抽而莫达,纷既折而犹持 ⑤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 ⑥而予以为有道者非耶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解析:

①④是墨竹的特点,⑥是客的询问。

这三句不是直接表现文与可的“有道”的,排除即可。

答案:

B

6.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墨竹赋》是以对话体结构全篇的一篇赋作。

赋中借客之口赞美竹子,将竹子的禀赋与道德人格结合起来写,既表现了竹子的特性,又展示了个人的胸襟。

B.与可指出画竹必须心随竹转,情与竹游,发掘竹的深层次的美韵。

这段文字既是展示竹的神韵的美,也是表现画家胸襟的美,同时又是表现艺术构思的过程,情、理、物象结合得天衣无缝。

C.喜爱竹子的文与可留心观察竹子的变化,熟悉竹子的各种姿态,在作画时把全部精力集中在运笔上,并力求准确展现竹子的姿态风貌,因而所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十分逼真。

D.文末借助客人之口,用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这两个典故,把题旨升华到了“万物一理”这个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上。

解析:

C项,“把全部精力集中在运笔上,并力求准确展现竹子的姿态风貌”理解错误,原文有“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

答案:

C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子研青松之煤,运脱兔之毫,睥睨墙堵,振洒缯绡。

(5分)

(2)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

况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非耶?

(5分)

解析:

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子”,你;“振洒缯绡”是省略“于”的省略句。

“一理”,同样的道理;“所从为之者”,所从事工作的人,或所做这事的人;“非耶”,对不对,是不是。

参考答案:

(1)如今你却用松烟制成的墨,用兔毛制成的笔,漫不经心地看着作画的墙壁,然后在绢帛上尽情挥洒。

(2)世上一切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不一样而已,更何况您把这道理寄托在竹子中,我说您是得道的人,难道不对吗?

参考译文:

文同擅长画墨竹,画出的竹子看起来和真的一样。

客人见到他画的竹子之后非常惊讶,说:

“大自然赋予了竹子生命和形貌。

竹子受到雨露滋润,存在于天地间。

春天竹子开始萌芽生长,夏天竹笋就脱离竹壳,舒展为竹。

等到叶子慢慢增多,到了冬天竹子就长成了。

竹子性情刚直,长得姿态却娴雅妩媚。

历经寒暑变化,笑傲面对冰雪严寒。

草木所吸收的天地间浑然之气是一样的,嗟叹它们生长的土壤一样,但是性情却不一样。

确实万物生长有其天然的本性,除了造物主谁能够驾驭的了?

如今你却用松烟制成的墨,用兔毛制成的笔,漫不经心地看着作画的墙壁,然后在绢帛上尽情挥洒,不一会儿就画好了。

竹子枝叶纷繁茂盛,极为传神,仿佛能听到风吹竹叶发出的声音。

画出的竹子弯直横斜,粗细高低,形态各异,窃取了造物主的神妙构思,赋予画竹以蓬勃生机。

你难道就是那得道的人吗?

文同听过了之后笑着说:

“我所追求的就是道,把这种追求寄予在竹子中了。

我开始在高山的南面隐居,在竹林附近修建房屋。

视听淡漠,对外界无牵挂。

早晨和傍晚都和竹子在一起,在竹林间吃饭,在竹荫下睡觉休息,看到竹子形态体貌的变化很多。

每当风住、雨停的时候,山林间空旷幽静,太阳出来,竹林就显得特别秀丽茂盛,布满了整个山谷。

竹叶像是翠鸟的羽毛,竹上的青皮像是青玉,非常淡薄,竹上的寒露好像都要滴下来了。

只有蝉和鸟在林间鸣叫,人的声音寂寞而寥落。

我顺着风长啸一声,终日看着那苍茫的远方。

新的竹笋带着笋壳一起落下,根在土里生长,穿过涧谷蔓延开来,生出成千上万的子孙。

到了被斧头砍过,比较稀薄的地方,怪石嶙峋,荆棘丛生。

竹在那种地方艰难地抽出来却不能伸展开,虽欲倒却顽强支撑着,虽环境艰难元气受损却更加坚强,身体弯折形状却更加奇特。

狂风怒号的天气,天寒地冻,叹息别的树木即使很粗大却没有自持。

竹却依旧在严寒之后苍翠,没有那种可怜的姿态。

使自己与松柏同列,这是效仿仁者的做法,这就是竹子为什么称之为竹了。

我一开始见到竹子就很喜悦,现在这种喜悦的感觉已经融入自己身体里了。

来了兴致之后,挥毫泼墨,那真切的竹子就在眼前了。

虽然自然的竹子是天造地设的,可是这与墨竹又有什么分别呢?

客人听了之后说:

“我从前听说,庖丁是个杀牛的厨师,但是学养生的人从他那里学到了养生的道理;轮扁,是制造车轮的木匠,读书的人却从中学到了读书的道理。

世上一切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不一样而已。

更何况您把这道理寄托在竹子中,我说您是得道的人,难道不对吗?

”文同听过之后说:

“大概是这样子的吧。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第8~9题。

北陂杏花①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东栏梨花②

苏 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

①本诗写于王安石罢相后隐居江宁(今南京)时,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②写本诗时,苏轼在徐州为官。

8.两诗都把花比作了“雪”,请结合诗句,分别赏析。

(5分)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鉴赏。

王诗中“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是写杏花的颜色和高洁品性的;苏诗“一株雪”是写梨花的颜色和诗人的“惆怅”之情的。

参考答案:

王诗中的“雪”写出了杏花的颜色和飘落的形态,表达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苏诗中的“雪”写出了梨花的颜色,表达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9.两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6分)

解析:

对诗歌情感的鉴赏,要抓住诗中表露情感的关键词,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

参考答案:

王诗表现了诗人高洁孤傲的人格操守,展现了不愿被世俗沾染践踏的情怀。

苏诗抒发了诗人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与伤感。

(意思相近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认为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都归结于消灭的句子是:

“          ,        。

”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3)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怨无悔的句子是:

“              ,          ,           ?

” 

答案:

(1)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2)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乙 选考题

请在第三、四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题。

(25分)

赤壁怀古怀东坡

陈世旭

①跋涉过千山万水,在一个叫“黄州”的地方久久停留。

只为向一位我极其崇拜的诗人顶礼,是他将一段绚烂的文学史凝固成赤色的坚岩。

②黄州古城,赤鼻矶头,林木葳蕤,亭阁楼榭半隐在绿丛。

一山陡峭,站立着昔时的汉川门。

褐色石阶沿坚岩蜿蜒,石阶磨出了凹陷,记录着岁月。

条石护栏下面,苏东坡热爱的翠竹挺拔直上,微风轻拂的竹叶簌然。

③上八卦桥,经锁春台,绕楼花园,过蜂腰桥,问鹤亭下,荷花池回环曲折,莲叶间传出平平仄仄的清韵。

登高一览,远山似眉黛,原野一碧万顷。

是谁问:

君见否,苏子泛舟作赋、酹江邀月?

④相隔了一千年的沧桑,浩瀚大江的岸际线已随波涛滚滚的历史远去。

永远留下的是诗人的歌吟和歌吟中的诗人的灵魂,以及后世人们的无尽浩叹,一腔怅惘。

⑤九百三十四年前那个晦暗的春天,被贬谪的诗人蹒跚走出落满乌鸦的御史台。

整整四年又四月,团练副使躬耕于黄州荒芜的坡地,中国最伟大诗人的行列有了“东坡居士”。

⑥“神祇编织不幸,以便人类的后代歌唱。

”(《荷马史诗》)一场乌台诗案,让总是不合时宜的诗人因言获罪,曾经锦衣玉食的荣华轰然坍塌。

诗人瞬间由仕宦而成流人;由繁华京都到偏僻小城;由高第府宅到小寺寄居,“与僧人蔬食”到“自筑雪堂”,又“筑建南堂”,方“得其所居”。

⑦但历史的悖论决定了:

落寞者成圣。

⑧乱石穿空,正直遭受强暴;惊涛拍岸,论证谁是风流人物。

庙堂是滋生阴谋的牢笼,山野才有五谷丰登的沃土。

真正的天才不会耿耿于冤屈、戚戚于困境。

固然是朝廷放逐了诗人,又何尝不是诗人放逐了朝廷。

遗世独立,凭虚御风,去追逐流水行云。

江上明月,山间清风,诗人回归于清纯和空灵。

⑨或竹笠草屐,与渔樵杂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一掬苦汗,使一泓清流落英缤纷;或一蓑烟雨,放浪山水,“终日无事,啸咏而已”,倚杖听江声,夜饮醒复醉。

一杯酒在胸膛燃烧着另一杯酒,“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心则随风景而去,苍茫不可知;或焚香静坐于寺院,“撷亭下之茶,烹而饮之”,物我相忘,身心皆空,跟和尚聊天,尽兴处,打个喷嚏也是诗。

说是“古今往事千帆去,风月秋怀一篴知”,却没有人能真正读懂他的内心。

⑩池岸断壁上,睡仙亭有石床石枕,醉卧过泛舟归来的诗人。

多情的人早生华发,背倚绝壁,心头过尽千帆。

听江涛高一声低一声,荆棘丛生的心,打开千古的怀抱,一如不系之舟。

风生水起,宠辱皆忘,任音符的一江春水,沿着文字的阶梯,升华或沉沦。

苦难是一种宿命,而永恒不需要证明。

那一夜,诗人面对大江长天,凝神伫立于船头。

“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一袭衣髯飘逸,在漫江透明的月色里时隐时现。

目光越过壁立的山峰,宽大的衣襟里,藏着如椽之笔。

举手若电,寒气凛冽的长剑,从诗歌的战场划过。

豪气在刹那间逼近,照亮了语言。

莫大的痛苦与盖世的才气,惊呆了历代狷狂之士的眼睛。

乌台诗案是政治迫害,却成就了文化奇观。

因为歌吟,苏东坡跌入人生的“井底”;同样因为歌吟,苏东坡攀上时代的巅峰。

绝世的才情,让一个蛮荒之地,从此万树繁花,千年烂漫。

一首词,两篇赋,让一座城池获得巨大的光荣:

“唯楚有才,黄郡实当其半。

”(《湖北通志•人物志序》)

贬谪是诗人的不幸,贬谪于黄州却是诗人的大幸。

“黄州山水清远,土风厚善。

其民寡求而不争;其士静而文,朴而不陋。

虽闾巷小民,知尊爱贤者……”不愧为苏东坡人生最重要的驿站。

漫步黄州,空气里弥漫着苏东坡的气息,到处是诗人的身影,到处是诗人的足迹,街道、地名、书院、广场乃至肉、饼、羹,皆冠其名。

“苏东坡”,早已植入黄州市井的生活。

长江依古城流过,水面浮着雾霭,含了浪漫的品质。

月色将至,繁星现出微光。

山岚、村庄、树木,对岸的灯火轻笼于空明。

柔风在林中徘徊,相伴怀古的幽情。

“世界的存在为了一本书。

”(法·马拉美)

赤壁的存在为了苏东坡。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开头,写自己跋山涉水到黄州久久停留的目的是向苏轼顶礼,既引出了文章写作的对象,并奠定了情感基调。

B.九百三十四年前的春天,苏轼被贬到黄州,开始了在荒芜的东坡躬耕的务农生活,“东坡居士”的称号也因此诞生。

C.文章第②③段通过描写黄州的自然风物自然引出苏东坡和黄州的渊源,为下文作者进一步写对苏东坡的怀念做铺垫。

D.诗人由仕宦而成流放之人,由繁华的京都贬官到荒凉的黄州东坡,这不是朝廷放逐了诗人,而是诗人放逐了朝廷。

E.苏轼在黄州期间听江涛高吟,看风生水起,忘宠辱得失,悟人生哲理,因贬谪黄州十分侥幸,视黄州为人生驿站。

解析:

B项,“九百三十四年前的春天,苏轼被贬到黄州,开始了在荒芜的东坡躬耕的务农生活”理解不准确,原文是“被贬谪的诗人蹒跚走出落满乌鸦的御史台”。

D项,“不是朝廷放逐了诗人,而是诗人放逐了朝廷”理解错误,原文是“固然是朝廷放逐了诗人,又何尝不是诗人放逐了朝廷”。

E项,“因贬谪黄州十分侥幸”理解错误,原文是“贬谪是诗人的不幸,贬谪于黄州却是诗人的大幸”。

答案:

AC

(2)解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6分)

①固然是朝廷放逐了诗人,又何尝不是诗人放逐了朝廷。

②贬谪是诗人的不幸,贬谪于黄州却是诗人的大幸。

解析:

对这两句的理解,要在结合具体的语境的前提下,重点理解“固然……又何尝不是”“是……却是”的语句关系,以及“放逐”“贬谪”的含义。

参考答案:

①因乌台诗案朝廷流放了苏东坡,苏东坡因此远离了滋生阴谋的朝廷,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凸显了其遗世独立的可贵品格。

②贬谪是诗人人生的遭际,而被贬到山水清远、土风厚善的黄州确实是苏东坡最大的幸运,因为他在此收获了丰厚的文学创作成果。

(3)赏析第⑨段画线的句子的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

(6分)

解析:

对语句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首先要明确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其次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表达效果。

这段文字运用了对偶、引用、化用等手法,是描写苏轼在黄州的贬谪生活的,表现了苏轼的旷达,率真。

参考答案:

画线的语句使用了对偶、引用、化用等手法,概括写出了苏轼贬谪黄州后的躬耕、宴饮、郊游、赋诗等生活情景,突出表现了苏轼旷达、率性的文人情怀。

整散结合,文采斐然,表现力强。

(4)导学号74760025文章的收束句是:

“赤壁的存在为了苏东坡。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8分)

解析:

此题探究语句在文中的深层含义,黄州对苏轼来说十分重要,“一词两赋”影响深远,黄州改变了苏轼,苏轼也使黄州、赤壁成了文化的故乡。

参考答案:

黄州是苏轼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的人生驿站,他在这里度过了四年四个月的流放生活;一首词两篇赋让一个蛮荒之地的赤壁变得千年烂漫;“苏东坡”植入了黄州的市井生活,黄州弥漫着他的气息,刻下了他的烙印;赤壁的壮丽山水、风土人情成就了苏轼的千古文名。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题。

(25分)

王安石逸事

林语堂

王安石是个怪人,思想人品都异乎寻常。

学生时代很勤勉,除去语言学极糟糕之外,还算得上是个好学者,当然是宋朝一个主要的诗人。

不幸的是,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除去与他自己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

毫无疑问,他又是一个不实际的理想主义者。

倘若我们说理想主义者是指的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的人,王安石正好就是这等人。

王安石的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人是以此等恶习为众所周知的。

苏洵在《辨奸论》那篇文章里刻画王安石说:

“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

”又说他“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王安石是否喜欢以这样特点异乎常人,我们无从知道,但是一个人把精力完全倾注在内在的思想上,自然会忽略了他的外表,这话倒不难相信。

有一个故事流传下来,说他从来不换他的长袍。

一天,几个朋友同他到一个寺院里的澡堂会。

在他由浴池出来之前,朋友们特意偷偷地在外头留一件干净的长袍,用以测验他是否知道衣裳已经被换了。

王安石洗完出来,把那件新袍子穿上,朋友动了手脚,他完全不知道。

不管怎么样,他总是身上穿了件衣裳就行了。

又有一天,朋友们告诉王安石的胖太太,说她丈夫爱吃兔肉丝。

胖太太大感意外。

她说:

“我不相信。

他向来不注意吃什么。

他怎么会突然爱吃兔肉丝了呢?

你们怎么会这样想?

大家说:

“在吃饭时他不吃别的盘子里的菜,只把那盘兔肉丝吃光了,所以我们才知道。

太太问:

“你们把兔肉丝摆在了什么地方?

大家说:

“摆在他正前面。

太太明白了,向众人说:

“我告诉你们,明天你们把别的菜摆在他前面,看会怎么样?

朋友们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调换了,把兔肉丝放得离他最远,大家留意他吃什么。

王安石开始吃靠近他的菜,桌子上照常摆了兔肉,他竟然完全不知道。

还有一个故事说王安石在扬州太守幕府时,他彻夜读书。

那时的太守是韩琦,他后来做了宰相。

王安石总是苦读通宵,天将黎明之时才在椅子中打盹。

等睡醒时,已然晚了,来不及洗脸梳头发,便连忙跑到办公室上班。

韩琦一看他那副样子,以为他彻夜纵情声色,就向他劝导几句。

韩琦说:

“老弟,我劝你趁着年轻,多用功念点儿书吧。

王安石立在那儿未做分辩。

在去职之时,他告诉朋友说韩琦不赏识他。

后来,王安石的学者名气日大,韩琦对他的看法也有了改变,也愿把他看作自己的属下,王安石却很恼怒,事情赶巧的是,王安石在京师接受朝廷一项高位那一年,正好韩琦罢相。

王安石记日记甚勤,竟写了七十册,他曾有这样批评韩琦的话:

“韩琦别无长处,惟面目姣好耳。

但是王安石这个怪人,除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