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4170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docx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模拟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宽慰(wèi)  眼眶(kuàng)斗折蛇行(dòu)  纷至沓来(tà)

B.怠慢(dài)  萦绕(rǎo)  苦心孤诣(yì)   刻骨铭心(mín)

C.陨石(yǔn)  蓦然(mò)   呕心沥血(lì)   挑拨离间(jiàn)

D.狩猎(shòu) 怡然(yǐ)   装模作样(móu)  戛然而止(ji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B.有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已突破4亿人,2020年有望突破5亿人。

C.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

D.中国女篮的整体水平正在上升,随着一批有天赋的年轻球员加盟,使得我们的队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聊斋志异》的作者是宋代人称“聊斋先生”的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神奇怪异的故事。

D.《诫子书》旨在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4.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把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

B.“山坡上收几颗粮食,草场上养些牛羊。

”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夸张。

C.“寒舍”用来谦称自己的家;“驾临”是欢迎对方到来的敬辞。

D.“舍生取义”与“扑朔迷离”两个成语均出自《木兰诗》。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憾  霎时  风云变幻  招摇撞骗

B.枯燥  彷徨  名富其实  轻歌曼舞

C.帷幕  驰骋  销声匿迹  自圆其说

D.狡辩  堕落  川流不息  振耳欲聋

二、字词书写

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用正楷书写)

(1)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hén_______一寸深。

(2)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jué_______强挺立的一种树!

(3)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mì_______藏身的地方。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节选)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

“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

“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

你们站出来!

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7.选文中“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中“这”指代什么?

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8.选文画线句子“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9.下列选项中,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选文依次选取了群众大会演说、起稿政治传单、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

B.选文开头两段在全文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概括前面作为学者的部分,引出后面作为革命家的部分。

C.“口的巨人”是指闻一多先生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

“行的高标”是指闻一多先生笃行务实,勇于牺牲。

D.选文结尾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崇高品格和“言行一致”的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笔墨童年

余秋雨

①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②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③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

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④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

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

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⑤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

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

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

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

“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⑥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

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⑦其实岂止是李白。

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⑧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

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

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

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

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

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⑨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

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

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

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

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⑩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

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

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

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

“敬惜字纸。

”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⑪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⑫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

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

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

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⑬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⑭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⑮这是我的起点。

(选文有删改)

10.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1)__________

(2)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3)__________

(4)乡人敬惜字纸

11.本文语言简洁生动,表现力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从不同角度赏析以下语句的表达效果。

(1)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

(提示: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

(提示:

从词语的角度)

12.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13.作者余秋雨是当代著名学者和作家,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

四、对比阅读

赞将军之品格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

“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吾欲入营劳军。

”亚夫乃传言:

“开壁门。

”壁门士请车骑曰:

“将军约:

军中不得驰驱。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上曰:

“嗟乎,此真将军矣!

昔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A),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B)!

”称善者久之。

月余,汉兵至边,匈奴亦远塞,汉兵亦罢。

乃拜周亚夫为中尉。

(选自《史记·绛候周勃世家》)

(乙)孝文①且崩时,诫太子②曰:

“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

孝景三年,吴楚反③。

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

因自请上曰:

“楚兵剽轻,难与争锋。

愿以梁④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上许之。

太尉既会兵荥阳⑤吴方攻梁梁急请救。

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

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

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

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C)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⑥。

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吴兵既饿,(D)引而去。

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

吴王濞弃其军,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保于江南丹徒。

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降其兵,购吴王千金。

月余,越人斩吴王头以告。

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

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选自《史记·周亚夫传》)

(注)①孝文:

即汉文帝刘恒.②太子:

指汉文帝之子汉景帝刘启。

③吴楚反:

指吴.楚等七个诸侯国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④梁:

梁国,西汉时期诸侯国.位于今河南省东部山东省南部。

⑤荥阳:

地名。

⑥食道:

粮道。

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将军亚夫持兵揖曰(______)

②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______)

③羼以梁委之。

(______)

④量帝使使诏救梁。

(______)

15.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太尉既会兵荣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

16.把“而、耳、乃、耶”四个文言虚词分别还原到(甲)(乙)文的A、B、C,D处。

17.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②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18.(甲)文中汉文帝称赞周亚夫为“真将军”,(乙)文中再次用一句话表明此观点。

请写出这句话,由汉文帝对周亚夫的行为不怒反赞的态度可以看出汉文帝是个怎样的人?

19.结合(甲)(乙)两个文段内容,简要概括周亚夫在哪些方面表现出了“真将军”的特点。

(不少于三点)

五、句子默写

20.默写

①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③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④杜甫的《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的秀美、高大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

⑤杜甫的《望岳》中表现诗人登岳的愿望和豪情,以及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

⑥杜甫的《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之情的语句是:

____,___。

⑦杜甫的《石壕吏》中写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名之者谁______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

(3)杂然而前陈者______

(4)林壑尤美______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3.《醉翁亭记》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4.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

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齐鲁青未了    青:

山色

B.造化钟神秀    钟:

钟爱

C.阴阳割昏晓    割:

D.会当凌绝顶    凌:

登上

26.下列诗句最能证明诗人杜甫写此诗时未登上泰山的一项是()

A.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的题目为《望月》,“望”贯穿全篇,且全诗紧扣“高大”二字进行描写。

B.诗歌前三联间接描写泰山的景物,从侧面表现了泰山高大雄奇之美。

C.诗歌最后一联用众山的“低小”进一步反衬出泰山之高大。

D.诗歌表现出青年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

八、综合性学习

28.班级开展“走进《红星照耀中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红星照耀中国》的三段选文,探究纪实作品“用事实说话”的方法(注意加点部分的作用)。

(1)传说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

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

贺龙躲在一个村子里,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这时有几个国民党收税的来了。

他就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卫队的武装。

从这一事件中,他缴获了足够的手枪和步枪来武装他的第一支农民军。

(2)“红军教我读书写字。

”老表说,“现在我已经能够操纵无线电,用步枪瞄准。

红军帮助穷人。

”“就这么一些?

”“红军对待我们很好,我们从来没挨过打。

”老表说,“这里大家都一样。

不像在白区里,穷人是地主和国民党的奴隶。

这里大家打仗是为了帮助穷人,救中国。

红军打地主和白匪,红军是抗日的。

这样的军队为什么有人会不喜欢呢?

(3)就拿我所见到的来说,农民们对我的红军旅伴并无不满的流露。

有些农民似乎还十分友善。

他们很自愿地把他们的一点点吃的东西卖给我们,毫不犹豫地收下了苏区的钱。

我们在中午或傍晚到达一个村子时,当地苏维埃的主席就立即给我们安排住处,指定炉灶给我们使用。

我常常见到农村妇女或她们的女儿自动给我们拉风箱生火,同红军战士说说笑笑。

九、作文

29.作文

在成长的旅途中我们一路走来,有时会享受到温润的阳光雨露,有时也会遭遇无情的电闪雷鸣……回眸成长历程,盘点记忆中有关成长的点点滴滴,我们收获颇丰。

在一次次心灵的震颤中,我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苦闷走向开朗,从幼稚走向成熟。

成长路上,学会用低调衬托心灵。

成长路上,学会平和、豁达、包容、忍耐、从容、积极、感恩……

以“成长路上,学会        ”为题。

要求:

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及学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二、字词书写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对比阅读

1、

五、句子默写

1、

六、课内阅读

1、

七、诗歌鉴赏

1、

八、综合性学习

1、

九、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