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名师教案教学设计1011121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4152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7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名师教案教学设计101112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名师教案教学设计101112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名师教案教学设计101112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名师教案教学设计101112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名师教案教学设计101112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名师教案教学设计10111213.docx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名师教案教学设计101112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名师教案教学设计10111213.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名师教案教学设计10111213.docx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名师教案教学设计10111213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10.1

劝学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2.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注重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比喻的含义和内在的联系。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全文比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

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

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

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介绍荀子。

明确荀子的生卒年代、历史地位、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重点介绍荀子散文的特点和文学地位,说明本文出处。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

《劝学》一文的这些特点较为明显。

而《劝学》一文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比喻的运用,它多达20个,且形式灵活。

巧妙有力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方法和态度。

这些比喻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是学习本文的重点、难点。

因此只有准确理解比喻的含义,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解题。

从“劝”字入手,在比较古今词义不同的同时,明确“劝”在此处应是“鼓励”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劝阻”语义不同。

“劝”是手段,“学”是目的,明确本文主旨是劝勉人们学习。

四、学习课文。

1.讲解第一自然段。

(1)提问:

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

①是全文的文眼。

②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词语:

已。

2.讲解第二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明确:

蓝→青,水→冰,木→轮,(金)钝→利。

以上四组都说明一个道理:

在外力作用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

对人而言,这个外作用力就是学习。

君子因其博学而且经常反省,才能达到智慧清明、行无过错的境界。

分解比喻句的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教师举例示范,用图示法引导学生分析,目的在于教会方法。

然后两三个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

此方法以训练思维推理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第二段为例作分析。

本段用了五个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为此作者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五种事物进行设喻、论证。

“青出于蓝”,是讲靛青从蓝草中取出,但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冰寒于水”,是说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比水更冷。

这两个比喻句可以归纳扩展,得出:

客观事物(如蓝、水)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如青),有所提高(如冰)。

又结合本文所论中心事情是学习,联想一下,可得出同样道理:

人只要不断学习,就会改变,就能提高。

这一分析推理的过程用图示可表示为:

(略)

“輮以为轮”的比喻,说的是直木经过加热可以做成车轮;“木受绳则直”,木头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就砺则利”,金属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这三个比喻说明客观事物(如直木、木头、金)经过人工改造(如车柔、绳、砺),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如为轮、直、利)。

根据同样道理推论:

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

可见学习的意义十分重大。

这一分析过程,同样可以用图示表示:

(略)

以上的推理过程其实是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分析的目的是寻找规律,教给学生具体方法,启迪思维。

(3)总结本段中心思想。

明确:

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4)词语:

輮、槁暴、受、就

3.讲解第三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请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

从四个方面说明,即:

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

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4)词语:

致、绝、假

【作业布置】

背诵前面学过的几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情况

1.讲解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

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3)词语:

跬镂一焉

二、总结全文。

提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

本文中心论点是:

学不可以已。

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三、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四、完成习题

五、引导学生根据注释读懂原文,积累相关文言常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在此基础上,将背诵全文。

 

10.2师说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

2.学生自主探究

3.多媒体辅助。

【教学设想】

结合《劝学》总结文言文的基本学法:

读通(搬字音、查字音),读懂(搬词义、问老师),耐心(要勇于研究注释),决心(树立学好文言文的决心)。

本课拟采用目标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优点是既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也让学生便于总结他们掌握了什么。

作为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要力求把它当作现代文来上,把重点词义的解释放在理解课文中去进行。

文章整体结构的理解放在背诵前进行。

理解文言文的内容,牵引学生进入文本采用问读法进行。

【教学过程】

一、预习安排

利用词典和课下的注释,把课文读通,读畅。

并且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课堂进程

1.老师介绍文学常识。

抓住如下中心词介绍:

韩愈、古文运动、写作背景、解题。

2.老师出示案例,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引入文章。

有一位数学老师,他辅导的学生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

有一回,一个获奖学生的家长很不客气地对他说:

“你应该感谢我儿子,没有他你就不会出名。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对这位家长的观点作何评价?

(老师引导学生明确:

老师的宽泛定义,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

3.齐读文章,学生活动:

你能大致地说一说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吗?

明确:

本文主要讲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陋习。

4.学习第一段:

(1)朗读:

点读第一段──老师纠音,并指明朗读中的缺陷──学生齐读。

(2)老师出示三个问题,请同学们进入文本,利用课下注释理解文本,然后参与三个问题的讨论。

理解与翻译中要注意下列词的用法与意义:

受、闻、师。

①老师是干什么的?

②人为什么需要老师?

③选择老师需不需要考虑他的年龄大小?

(3)各自背诵第一段──点背──齐背。

(4)老师总结:

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

”指出学习的必要性: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接着指出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总之,这一段提出全文的论点:

人们从师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并阐明了择师的态度和标准。

5.学习第二段:

(1)朗读:

点读──师正音──齐读。

(2)理解文本: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弄懂这一段所写的内容,参与下面问题的讨论,并且在理解与翻译的过程中掌握下列几个词的意义:

师道、出人、犹且、众人、身、耻师、惑、族、谀。

①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在从师学习的态度上有何区别?

为什么“圣益圣,愚益愚”?

②今之众人对自己和对孩子在从师的态度上有何区别?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的态度上有何不同?

④本段文字所写的内容是?

(抨击了“耻学于师”的陋习。

⑤本段文字论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对比。

(3)熟读──背诵──齐背。

(4)老师总结:

本段运用了三个对比,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陋习,这是结合当时的现象从反面进行批判。

文段上是首尾照应的,前面提出师道之不传,欲人之无惑的现实,然后通过三个对比来说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尾两句与首句照应,再次说明了师道之不复的原因。

6.学习第三段:

(1)朗读:

点读──齐读。

(2)理解文本:

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内容,掌握重点词语有:

常师、徒、贤、不必、术业、专攻、通、时、嘉、贻。

讨论下列问题:

①作者列举孔子拜师一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孔子为什么我们要拜这些人为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各自背──齐背。

(4)老师总结:

这一段,列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大“圣人”、大学者孔子的例子,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而且还为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一石三鸟,事例选得非常精当。

7.学习第四段:

(1)朗读:

点读──齐读。

(2)理解文本:

对照课下注释理解内容,应掌握的重点词语有:

传、拘、嘉、贻。

并参与讨论一个问题:

作者写《师说》这篇文章的直接动因是什么?

(3)各自背──齐背。

(4)老师总结:

这一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但作者并没有把它作为附记来写,而是围绕中心论点来写:

他赞扬李蟠“不拘于时”(与上层“士大夫之族”相反),“学于余(从师学习),”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就是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论点。

8.理解全文结构:

(这是为学生背诵课文作准备。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并形成如下板书:

三、段意论点

1.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中心论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2.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感也难矣!

3.用具体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分论点:

圣人无常师。

4.说明写本文的原因结论:

向后学号召。

(1)不拘于时;

(2)能行古道。

照应以上两个分点

四、背诵全文:

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写作的结构之后,要求学生快速地背下全文。

五、课后拓展:

1.学了本文你思想上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2.现在我们还需不需要老师?

请谈谈你的见解。

 

11.反对党八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分项列举、边破边立的写作方法。

2.领会本文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语言风格。

3.了解论证的层次。

【教学重难点】

1.分项列举、边破边立的写法。

2.重点语段的层次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先看一篇小文章:

徐灵胎《刺时文》。

大家知道这篇文章是在讽刺什么吗?

对,就是古代科举制必须完成的八股文。

这是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中国封建皇朝考试制度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

这种文章的每一段落都要死守固定的格式,连字数都有限制,考生只能按照题目的字数敷衍成文,所以,实际上它是一种没有内容,专讲形式的文字游戏,是封建统治者愚弄和奴化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

这种文体起于宋代,到明代逐步形成固定格式。

清代大盛,清末渐趋没落。

八股文在结构上有固定划一的格式,每篇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股、起股、中股、后股、末股八部分组成。

在内容上,八股文只能为圣贤立言,试题出自书五经。

这种内容固定而形式死板的文体,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对文化思想发展危害极大,其流毒也甚为广远。

二、介绍写作背景:

1942年,为了总结历史经验,肃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恶劣影响,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党中央开展了全党的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演。

是继《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后又一篇重要的整风文件。

三、阅读课文,梳理全文结构

1.梳理全文结构。

全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分为三个部分。

(1)提出论题,总领下文。

提出本文的中心论题是分析党八股的坏处,并说明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把党八股八个方面的问题叫做八大罪状。

(2)列举罪状,逐条分析。

(2-9)

列举党八股的八大罪状,每条具体分析。

(3)提示中心,结束全文。

(10)

全文结论。

指出反对党八股的意义。

2.重点研读文章第二部分,以“罪状一”为例,体会层进式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及论证方法。

提问: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什么叫“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有什么危害?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明确:

(1)所谓“空话连篇,言之无物”,就是文章写得很空、很长,或是写得又短又空,它们都没有什么实际内容。

这是讲文章的内容问题。

(2)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是写作目的不正确或不明确。

有的人写文章不是为了用马列主义去宣传群众,武装群众,而是为了哗众取宠,“欺负幼稚的人”;二是写文章时不看情形,不看对象,只管自己写,不管读者读,因此动辄万言,令人生畏。

(3)在群众中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

(4)文章无论长短,重要的是要有内容,言之有物。

提问: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进行论述?

明确:

例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这段开头用“懒婆娘裹脚,又长又臭”的比喻,形象地批判了那种长而空、令人生厌的文章。

接着用设问句“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进行逻辑推理,点明其动机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进而分析其效果也是坏的:

“群众见了就摇头”;“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讲清“幼稚的人”、“坏影响”、“坏习惯”的含义)。

紧接着以斯大林的演说为例,树立正面典范,从对比中提出战争时期的写作要求。

然后再用设问句:

“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

”把问题引向深入,强调了“应当禁绝一切空话”。

接着用《资本论》和俗语为例证,指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

”最后用“最不应该”、“最要反对”等语句,强调反对党八股第一大罪状的必要性,其中的两个“最”字和一个“必须”,表示态度坚决,语气强烈。

四、课堂小结

1.层进式的论证结构

2.多种论证方法结合

五、操练起来

1.按照“罪证一”的分析方法,自读“罪证四”“罪证五”。

2.仿照作者的写法,以“反对________”为题,写一个400字左右的议论文段。

 

12.拿来主义

【教学目标】

1.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2.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当今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2.学会分析当今中外文化交流的现象。

3.体会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教学设计】

1.课文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重点放在课文后半部分,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和讽刺语句的含义,明确什么是“拿来主义”。

2.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教学时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重要语段加强朗读训练,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

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指导预习。

读“预习提示”。

“提示”有两段,第1段写什么?

学生回答后要求思考:

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批“送去主义”?

由此理出文章结构层次,归纳每部分的大意。

第2段写什么?

学生回答后,要求阅读课文时勾画出犀利、幽默的词语和比喻论证的语段,并体会其含义。

三、研习新课。

1.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

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

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

“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

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

“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

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

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

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10段):

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2.研习第一部分:

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1)提问:

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

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讨论,明确:

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

“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

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2)提问:

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

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

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

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3)提问:

“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

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4)小结:

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

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给字注音并解释:

礼尚(shàng;崇尚、重视。

)自诩(xǔ;夸耀,说大话。

)残羹(gēng;有浓汁的食品。

)冷炙(zhì;烤肉。

)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引申为体面。

二、研习新课。

1.研读第二部分:

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指名朗读第5.6.7段,注意对吝(lìn)啬(sè)、髓(suǐ)、蹩(bié)正音。

(1)提问:

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

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

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讨论,明确:

“摩登”是针对上文“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其讽刺意味是很浓烈的。

“吝啬”是针对上文“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2)提问:

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

第9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

运用比喻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怕:

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

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

“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走散)。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

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2.研读第三部分:

要求学生朗读文章最后部分,简要说出每句话的内容。

第1句话:

结论是我们要拿来。

第2句话:

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

第3句话:

拿来主义的结果。

第4句话:

拿来主义者应具备的条件。

第5句话:

从反面指出拿来主义的意义。

提问:

这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

明确:

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

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

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提取要点,归纳中心:

本文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