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市十一五重大项目研究报告提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4089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2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江市十一五重大项目研究报告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吴江市十一五重大项目研究报告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吴江市十一五重大项目研究报告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吴江市十一五重大项目研究报告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吴江市十一五重大项目研究报告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吴江市十一五重大项目研究报告提纲.docx

《吴江市十一五重大项目研究报告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江市十一五重大项目研究报告提纲.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吴江市十一五重大项目研究报告提纲.docx

吴江市十一五重大项目研究报告提纲

前言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国际产业及资本转移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给吴江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进入到“十五”后期,国家、省、市(县)开始进入“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和规划编制阶段,各项专项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成为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不同领域的延伸与细化。

长期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是国家和地方拉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最重要的力量,重大项目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核心部分,其规划是地区各项规划的重中之重。

重大项目投资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其规模、结构将直接决定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质量。

吴江市开全国县(市)对重大项目进行专项规划之先河,组织研究和编制吴江市“十一五”重大项目专项规划,是把握发展机遇、迎接挑战的重要举措,规划的实施将对吴江“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本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及《吴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编制,是吴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其目的是以吴江“十一五”期间重大项目投资为载体,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吴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目标;是吴江总体规划在重大项目投资领域的细化;是吴江市政府指导重大项目投资以及审批、核准地方重大项目和上报国家、省重大项目的基础;也是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安排财政补贴预算,进行资源配置,制定重大项目相关政策的依据。

本规划工作围绕吴江“十一五”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展开,系统回顾“十五”甚至“九五”地区固定资产及重大项目实施情况,分析建设成就、投资特点和存在问题;依据国家政策、区域发展态势、吴江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现状,分析吴江重大项目投资环境;应用区位商、产业竞争力模型等分析方法,比较吴江与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现状,研究投资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根据吴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目标、拥有的投资基础和面临投资环境、明确规划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深入分析吴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现状,预测吴江“十一五”总体规划目标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需求,确定固定资产(重大项目)投资项目规模、内容和结构,分析重大项目的资源需求和空间布局,提出规划实施的途径和保障措施。

本规划重大项目范围是指社会事业项目总投资(指固定资产投资,下同)在1千万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2千万元以上、产业投资项目总投资在3千万元以上,以及一些投资规模小于上述标准但对吴江国民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包括制造业、交通、水利、市政、房地产、文教体卫、物流商贸旅游商务、电力、信息化、农业等领域。

本规划空间范围为吴江市市域行政范围。

第一部分“十五”重大项目投资回顾

一、“十五”重大项目投资完成情况

(一)投资总量

“十五”期间,吴江市以“率先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与此相对应,地区的投资总量表现为持续增长的态势。

“十五”前四年吴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由2000年的62.18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89.7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2.17%;前四年累计完成投资额538.32亿元,2005年可完成投资22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额预计将达758.32亿元,相当于“九五”期间累计投资额177.33亿元的4.3倍,“十五”期间计划投资额300亿元的2.5倍,超额完成期初既定目标。

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重大项目划分标准,吴江市各乡镇及部门共上报“十五”期间实施的重大项目406项,项目涉及总投资合计达662.95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399个、预计竣工项目330个。

“十五”期间,重大项目各年完成投资额均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达50.79%,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平均增长水平,但同样受宏观调控影响,2004年新开工项目数和投资规模增幅明显下降,当年完成投资额年增长率仅为9.69%,2005年开始复苏,增长率预计达28.32%。

五年内,重大项目预计完成投资额为496.4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65.46%。

(二)实施情况

吴江市“十五”期间实施的重大项目建设周期较长,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建设周期多近1年,符合一般规律;2004年由于宏观调控影响,当年开工项目数较上年减少16.94%,但没有改变“十五”期间竣工项目数逐年上升的趋势,五年内重大项目建设周期呈缓慢下降趋势,项目投资效果逐年好转。

2005年在建的215个项目中,预计完成139个,另有76个将结转到“十一五”期间续建。

需结转项目中包括制造业项目18个,如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温超导和稀土合金项目、差别化涤纶厂的多功能复合短纤维项目、桃源镇的1万吨氯代异氰尿酸项目;含服务业项目24个,如盛泽博金大酒店项目、盛泽东方丝绸市场项目、华东商贸城项目、盛泽盛虹财富中心项目;含基础设施项目21个,如吴江汽车站搬迁项目、平望镇污水处理厂项目、苏震桃一级公路工程、八坼互通及跨线桥工程、吴江天然气工程;结转的社会事业类项目主要包括市青少年科技文化中心、市老年公寓、市中医院迁建、市图书馆、市档案馆、检察院技术用房、人民法院审判大楼等13个项目。

二、“十五”重大项目投资的主要特点

(一)投资规模持续攀升

“十五”期间,吴江市重大项目投资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相同的持续增长态势。

首先是投资项目个数逐年增加,2001~2005年实施重大项目数分别为44个、114个、172个、196个、215个,2005年项目个数比2001年增加近四倍;再次从完成投资额情况来看,年投资总量也在不断扩张,2001年投资额为31.46亿元,2002年、2003年在此基础上高幅增长,当年完成投资额分别达到59.96亿元、115.56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90%,2004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以来,投资增幅虽稍有起伏,但总体仍趋平稳增长,2004年投资额为126.76亿元,同比增长9.69%,2005年预计投资额为162.66亿元,年增长率为28.32%。

(二)投资结构有所调整

“十五”期间,吴江市重大项目投资主要以工业投资为主,但投资结构也表现出有所调整的态势。

一产、二产比重平稳中有所下降,三产投资前四年平稳增长,2005年增长速度加快。

重大项目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从2001年的0.29:

87.16:

12.55调整为2004年的0.05:

76.77:

23.18,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上升了10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有所调整。

(三)民资仍是投资主体

“十五”期间,吴江市放手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企业扩大投资领域,并加强了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本外地民资共同投资。

五年内实施的重大产业项目中,民资项目163个,占产业项目的82.74%,项目总投资293.21亿元,占70.38%,累计完成投资199.51亿元,占62.82%,其中,外来民资投入27.22亿元,投资地区主要来自浙江、福建、上海、深圳、南京、无锡、北京等地。

同时,民间资本还积极参与到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重大项目中,例如市中医院迁建、市天然气工程、市区域供水工程中均有民资投入。

(四)投资重点突出

“十五”期间,吴江市重大项目投资重点突出:

产业项目注重传统优势产业的投入,基础性项目集中在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电力能源等项目,社会事业项目则注重教育投资。

这类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按时完成,事关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对加快实现“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城市建设、交通、电力项目还对优化吴江市的投资环境,打造良好的投资平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各项固定资产投资中起着基础性、关键性和保障性的作用。

这些投资中,又以丝绸纺织、IT相关产业、城乡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以及电力能源五个行业投资体量最大,五年内累计完成投资额预计达365.78亿元,占重大项目的70%以上。

三、“十五”重大项目投资的主要问题

(一)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服务业投资比例偏低

“十五”前四年吴江市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三次产业结构为0.21:

74.21:

25.58,五年内重大项目预计完成投资额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0.12:

70.68:

29.2,投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一是第一产业投资偏低,五年内仅实施了2项农林重大项目,项目数占重大项目的0.49%,完成投资额5790万元,仅占0.12%。

二是第三产业投资比重虽有所提高,但仍然低于周边城市,第三产业投资的增长率未能达到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应增长的要求,“九五”期末吴江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为37.4%,而到2004年,这一比例降为32.9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和居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自身生活的要求已经从单纯的衣食住行转向了对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的更高追求,这也为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由于投资是产业形成的先导和基础,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投资将起到导向作用,从目前状况看,吴江市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投资比重仍显不足,有待提高,“十一五”期间吴江市若要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首要任务应是加大服务业投资。

(二)产业投资项目结构不尽合理,特色产业投资集中度不高

产业投资项目集中在吴江市的支柱行业领域,“十五”期间吴江市重大项目中丝绸纺织、IT相关产业、光电缆项目数分别为86个、18个、13个,完成投资额分别达到111.69亿元、107.47亿元、8.35亿元,合计占工业项目投资额的比例超过了85%。

而吴江市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后劲较足的成长型行业领域如彩钢板、羊毛衫、纺织机械三个特色产业投资集中度不高,重大建设项目不多,项目数分别为1个、1个、4个,合计完成投资额仅为4.12亿元,占工业项目投资额的1.62%,不利于吴江市三大特色产业的企业、行业及技术、产品的结构调整、优化,很难使彩钢板、羊毛衫、纺织机械等潜力行业发展成为具有组织完善、技术先进、合力大、对外竞争力强的产业群。

(三)内涵式投资过于薄弱,投资效率亟待提高

“十五”期间,吴江市全社会投资以及重大项目投资总量屡创新高,但投资增长方式总体上仍属于外延扩张型,新建、扩建项目较多,技术改造和设施更新较少,内涵式投资不足。

前四年全社会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67.37亿元,占总投资的68.24%;更新改造累计完成投资97.89亿元,仅占总投资的18.18%,而2004年更新改造完成投资28.80亿元,同比又递减了6.89%;在406个重大项目中,更新改造项目更是不足一成。

全社会科技投入总量不到GDP的1%,绝大部分企业研发经费不足,科技创新缺乏动力;基本建设投入与更新改造、科技投入的鲜明对比,反映当前吴江市固定资产投资偏重经济规模的扩张,以产业集群为主要支撑的工业性投资会因为更新及研发投入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自身技术创新、名牌战略的实施和规模型知名企业的建设,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滞缓和产业效益的低下,在区域范围内缺乏产业竞争优势。

同时,也会间接地促使地区投资效率的下降,出现投资率、投资弹性系数等指标均高于周边昆山等地的现象,2001~2004年吴江市投资弹性系数高达1.8,而苏州、昆山则分别为1.42和1.06,这使得地区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规模投资和资源开发,产业效益一直得不到提升。

在当前资源紧缺的形势下,内涵式投资不足、投资效率不高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十一五”期间吴江市应注重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提高投资效率。

(四)外商投资总量和效果相对偏低,外资利用层次不高

从项目经济类型看,“十五”期间吴江市民资投入仍是占据全市投资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随着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的退出而逐年减少,而在新一轮世界产业转移和分工影响下,吴江市吸引外资的优势相对减弱,同时受制于国家财税政策,利用外商“不实惠”,影响了部分开发区的吸引外资热情。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含港澳台)投资比例明显低于昆山以及苏州市的平均水平,并且利用外资份额在逐年下降,从2001年的14.60%降到2004年的12.05%;在“十五”后期重大产业项目外资投入绝对值也在明显减少,2003年为36.17亿元,2004年降为16.85亿元,2005年预计仅为12.52亿元。

另从2005年上半年统计数据看,2005年上半年吴江市完成注册外资5.29亿美元,到账外资3.0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7.12%和15.28%,其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8.53亿元,同比下降14.56%,外资总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此外,吴江市“十五”期间外资的投资效果也不显著,外资投资领域主要在开发区的IT产业,而该行业以台资企业为主,生产模式以加工为主,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较低,外资利用层次不高。

(五)资源制约矛盾突出,资源使用方式和效率有待改变

“十五”是吴江市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和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发展阶段,首先,现状吴江地区的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不高,地均产出低于其它周边地区,同时,产业发展形成的污染问题相对突出,尤其体现在水环境污染层面;其次,近年来随着重大项目数和投资规模的逐年上升,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再次,环境容量趋于饱和,货币政策、土地政策仍保持较强紧缩力度,重大项目投资领域面临的土地、资金、环境等资源瓶颈制约问题较为突出。

由于国家实现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生产要素制约因素中土地瓶颈制约最为突出,用地计划已不能满足吴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如平望镇的雅婷纺织、利腾服饰、三联印染、新江和服绸、威纶纺织等项目均因土地问题而不能如期开工建设;市预防保健中心、人防指挥所等项目也由于土地指标的限制而影响到整个项目进度。

针对这一问题,“十一五”时期应对重大项目节约使用土地,实现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第二部分“十一五”重大项目建设环境

一、“十一五”重大项目建设外部环境

(一)国家政策环境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投资体制改革、循环经济、金融货币、土地政策的紧缩以及一些相关的产业政策等陆续出台。

国家政策环境的改变,对国家和地区投资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约束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未来地区投资以持续、集约发展为基本出发点,投资重点从以前的经济领域向生态、社会、环境等领域全面拓展,实现投资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出台,将有利于落实企业的投资自主权,扩大大型企业集团的投资决策权,进一步拓宽企业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同时也对政府投资资金的管理更加严格,实现政府投资的决策程序和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地区投资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国家在2003~2004年间出台的一系列金融货币和土地方面的相关紧缩政策,对地区经济运行尤其是县域经济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具体表现为:

①项目建设用地难度加大,招商引资出现困难;②一些行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与限制。

吴江投资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十一五”重大项目的规划必须落实以上国家的相关最新政策,从中寻求自身的发展机遇,改变地区的投资结构,从而改善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此获得经济的新一轮发展。

(二)长三角区域投资环境

吴江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连接江苏、上海、浙江,是承东接西、承南启北的纽带,长三角区域的整体投资环境直接影响着吴江市的投资经济的发展。

长三角区域经济基础良好,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尤其是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经济区,已经在空间上形成了连绵的城市带和产业带。

如沿江、沿海、沿湾(江苏长江沿岸、浙江杭州湾及上海、宁波等地)形成了化工、造船、能源等工业带;沿沪宁、沪杭铁路以及沪宁、沪杭甬、苏嘉杭高速公路形成了IT高新技术产业带。

但另一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工业结构相似性较高,产业同构现象比较严重。

江苏沿江地区大都采取了同样的“沿江开发=港口+重化工+物流”的发展模式,导致江苏沿江县市产业同构现象加剧的趋势,严重影响各地市的协调发展和培育有本地特色的市场竞争力。

吴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区域,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其投资重点需在分析自身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重点研究长三角的投资环境,从大尺度范围内考虑未来产业的发展,制定地区产业的发展战略,调整现状产业结构,强化重点企业的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争取更好地参与到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中去。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试验区域,由国家发改委主持、两省一市(江苏、浙江、上海)合作的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吴江市可以借助这样的一个大好发展机遇,利用自身的区位条件,重点在地区重大项目投资方面做好文章,通过高效率、大规模的投资拉动需求,从而实现地区新一轮的快速经济增长,逐步缩小与昆山、张家港等地的差距,成为区域内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

(三)江苏省“十一五”投资需求环境

根据江苏省“十一五”重大项目专项规划(草案)中关于全省“十一五”投资增长需求增长的分析,十一五”期间,虽然江苏将努力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内需与外需共同带动转变,但适度规模、结构合理的投资增长仍然是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保证。

随着江苏经济不断向多元化的空间拓展,投资规模、投资方向和投资主体都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十一五”期间,投资将形成国资、民资、外资“三足鼎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比翼齐飞”的良好格局。

与此相对应,江苏省“十一五”的重点项目的重点导向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是重大项目建设围绕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一批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工业项目,以及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第三产业重大项目;二是通过实施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农村人口转移、统筹城乡发展;三是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加快富民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四是努力克服资源环境约束,着重解决土地、能源、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加快实施循环经济、生态环境整治的重大项目建设,提升资源环境的支撑能力。

从“十一五”重大项目需求增长上看,我省“十一五”期间将呈现出投资需求总体持续增长的态势,吴江需要从全省重大项目的投资方向出发,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确定自身重大项目的目标与任务。

二、“十一五”重大项目建设内部环境暨项目需求

(一)经济、产业环境

1、经济持续增长刺激地区重大项目的建设与发展

吴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部,是苏州,乃至整个江苏对上海、对浙江的重要门户之一。

受多个组群的辐射作用,是唯一一个同时具有“两环”(环太湖和环上海)城市特征属性的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区位。

良好的区位条件使得吴江市的经济发展基础良好,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百强县中一直排在前十名左右。

“十五”期间,吴江市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以及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大好机遇,逐步调整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呈现出持续性线性增长的态势。

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340.1亿元,其中三次产业结构为4.35%:

62.69%:

32.96%,地方财政收入为22.34亿元,工业总产值高达1210.5亿元。

为发挥全省“两个率先”排头兵的作用,“十一五”吴江市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内外需求和动力也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期间吴江市经济提出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投资增长显得尤为必要,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则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撑和保证。

因此,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从某种意义上刺激了重大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对吴江“十一五”期间重大项目的建设力度和强度均有着很强的推进作用

2、集群式、规模化发展对产业、科技项目提出新要求

在经过全国性的几次经济发展浪潮以及苏南模式的经济发展以后,吴江市产业呈现出“一镇一业”的发展态势,并且逐渐向集群式、规模化方向发展。

规划采集了1994~2004年的数据,运用区位商和行业比重的方法,计算了吴江市在苏州、江苏省内的区域优势行业,以及吴江市地区的支柱产业。

结果显示,IT产业、丝绸纺织业、光电缆产业、有色金属加工业是吴江市制造业行业中的优势产业,其中又以IT产业、丝绸纺织业、光电缆产业为支柱产业,此外包括电梯制造行业、缝纫机制造业、服装业、日化及精细化工业具有一定的基础与实力,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地方产业发展现状特征暨地域空间分布看,吴江市近年来包括IT产业、丝绸纺织业、光电缆业在内的支柱产业的发展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形成了一些龙头企业,如盛虹集团、恒力集团、亨通集团等,这些企业的存在对于带动地区产业链的完善以及产业集群的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诸如电梯制造、缝纫机制造等基础稍弱、势头良好的成长型产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形成地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而一些几乎没有基础,但是外在市场空间赋予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需要在未来重点培育。

根据本规划针对苏州五县市产业竞争力的专项研究,可以知道吴江市现状产业效益相对较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竞争压力较大,为了优化和提升地区产业结构,促使吴江市产业在现状基础上实现集群式、规模化发展的目标,势必对产业及相关重大项目提出新的要求。

产业集群发展体现在投资方面一是重点项目、二是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的引进可以以此培育和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则可以更好地刺激产业向高端、品牌方向发展,实现产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因此,提高地区产业集群式、规模化发展势必需要在“十一五”期间增强龙头企业引进、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基地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力度,以此提高地区的产业效益,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地区经济的新一轮发展增加推进剂。

(二)社会发展环境

1、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要求实施一批文教卫等社会事业重大项目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地区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需要精神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与此相匹配,以此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吴江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十一五”期间通过相关重大项目的实施带动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是现状吴江市文化教育“十五”期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南邮吴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设立提升了地区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为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但是吴江市文教、体育事业发展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差异性,诸如松陵、盛泽等地区外来人口较为集中,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滞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步伐;

二是吴江市尽管现状已基本形成市、镇、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但是与地区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相比还存在一定问题,每千人拥有床位数不足、缺乏高等级、专业医疗场所等极大限制了地区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

三是从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要求来看,地区科技事业在投资项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得以解决:

①科技投入仍然不足与科技投入空间存在差异并存,目前全社会科技投入总量不到GDP的1%,投入空间主要集中在七都、盛泽,而诸如一些生长型产业所在区域(横扇、芦墟……)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②科技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短缺,低于周边兄弟县市水平;此外,与经济发展相对应,一些信息化的社会保障工程也亟待建设,如“市民”卡、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等;

四是吴江市的老龄化现象逐步凸显,势必增加对社会保障的需求。

现状吴江市社会保障设施如敬老院已经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社会保障事业的形式将会呈现出多样性,必然要求在“十一五”期间根据新的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