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232294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docx

《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docx

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

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5月5日上午9:

00—11:

30)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I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所有客观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所有主观题请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第Ⅰ卷(阅读题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也曾“高陵”,也曾“疑冢”

2009年的最后几天,安阳掘墓于西高穴,迫不及待作出重大宣布——发现曹操墓。

中科院考古所虽称“初步认定”并非“最终结论”,但仍然激起一片质疑之声。

曹操墓原本是明确的。

曹操去世前两年就为自己准备了“归宿”: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

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三国志》)公元220年,曹操死于洛阳,即葬于此地(魏称高陵,亦称西陵)。

几十年后,时任西晋著作郎的陆机,“游乎秘阁”,“而见魏武帝遗令”,他披露了曹操“遗令”的部分内容:

“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

“遗令”的发现,进一步明确了曹操墓的具体方位。

晚唐的李吉甫写道:

“西门豹祠在县西十五里,魏武帝西陵在县西三十里。

”(《元和郡县志》)进一步标明了操墓的确切位置。

“高陵”是如何变成“疑冢”的呢?

我以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意识形态的干扰。

“七十二疑冢”的最早说法见于王安石的《将次相州》诗,其中有:

“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

”“八九丘”者,七十二冢也,就是对操墓难以确认的描述和评议。

王安石的诗句只是“疑冢说”的滥觞,“曹操疑冢”的说法大约到南宋初期才广为流传。

“高陵”是如何变成“疑冢”的呢?

我以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意识形态的干扰。

“七十二疑冢”的最早说法见于王安石的《将次相州》诗,其中有:

“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

”“八九丘”者,七十二冢也,就是对操墓难以确认的描述和评议。

王安石的诗句只是“疑冢说”的滥觞,“曹操疑冢”的说法大约到南宋初期才广为流传。

“疑冢说”起于宋代,与“正统论”的泛起不无关系。

宋代的士大夫为了论证赵宋政权的合法性,曾就“正统论”进行示激烈论争。

曹魏是正统的观点为司马光所认同,并体现在《资治通鉴》的编纂之中。

然而,这一观点在南宋却引起争议。

南宋朝廷蜷缩在东南一隅,势同三国时的东吴,占领北方大片土地的金政权,如同当年的曹魏。

如此一来,在舆情上,不仅“帝魏寇蜀”逐渐为“帝蜀冤寇魏”所取代,而且陈寿笔下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竟然成了篡汉的奸雄,狡诈的奸臣,连带其“高陵”也就成了“疑冢”。

南宋时,不仅“疑冢诗”所在多有,“疑冢词”也俯拾即是,如范成大诗云:

“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

那么,这“疑冢”又是如何变成“高陵”的呢?

西高穴的发掘,不仅迅速认定流传了几个世纪的“疑冢说”只是“民间传说”,而且迅速认定证据不全的西高穴为曹操高陵,而参与其中的不仅有考古专家,也有政府官员。

西高穴墓刚挖开,就有学者预言,开发曹操墓,每年至少能带来4.2亿元的经济效益。

在“疑冢”迅即变为“高陵”的过程中,没有看到确凿的考古证据,没有看到严谨的科学论证,人们看到的是曹操的高知名度所潜在的经济利益的强大诱因。

考古总要通过田野调查挖掘,找到一些早期人类活动的遗物,来研究和探求古人生活的状态与环境。

在这里,需要的是求真的精神与科学的态度。

舍此,或屈于意识形态的压力,或魅于经济利益的诱惑,“高陵”乎,“疑冢”乎,也就真假难辩了。

1.作者认为“曹操墓原本是明确的”,以下不属于这一观点依据的一项是(3分)()

A.《三国志》中明确记载,曹操生前为自己准备的墓葬居于贫瘠之地。

B.《三国志》中记载,曹操生前为自己准备的墓地在西门豹祠西原上。

C.据曹操“遗令”中记载,人们登上铜雀台可以看见其墓地西陵。

D.《元和郡县志》中明确了曹操墓的确切位置在元和县西三十里的地方。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疑冢说’起于宋代,与‘正统论’的泛起不无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疑冢说”之所以兴起于宋代,与“正统论”在宋代泛起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B.宋代的一些士大夫提出并主张“疑冢说”,是为了论证赵宋政权的合法性。

C.“疑冢说”的兴起,表明人们对历史史实的认定有时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D.宋代之前的人们没有提出“疑冢说”,是因为宋代之前没有产生“正统论”。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安阳掘墓于西高穴,就迫不及待作出重大宣布——发现曹操墓,其实宣布的这一结论尚缺乏确凿的考古证据和严谨的科学论证的支撑。

B.王安石的诗《将次相州》只是“疑冢说”的滥觞,而“疑冢诗”和“疑冢词”在南宋的俯拾即是则表明“疑冢说”在南宋的广泛流行。

C.在南宋,“帝魏寇蜀”的观点取代“帝蜀寇魏”是因为南宋朝廷蜷缩在东南一隅势同三国时东吴,而金政权,如同当年的曹魏。

D.由于意识形态的干扰,本来明确的曹操墓成了“疑冢”,又因为经济利益的诱惑,曹操墓诸多疑冢中的一处成了所谓明确的“高陵”。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

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人。

少而智勇,好立名节。

魏兖州刺史令狐愚坐事伏诛,举州无敢收者。

隆以武吏托称愚客,以私财殡葬,服丧三年,列植松柏,礼毕乃还,一州以为美谈。

泰始中,将兴伐吴之役,下诏曰:

“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

”兖州举隆才堪良将。

初,凉州刺史杨欣失羌戎之和,隆陈其必败。

俄而欣为虏所没,河西断绝,帝每有西顾之忧,临朝而叹曰:

“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

”朝臣莫对。

隆进曰:

“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

”帝曰:

“必能灭贼,何为不任,顾卿方略何如耳。

”隆曰:

“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任。

”帝曰:

“云何?

”隆曰:

“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虏何足灭哉!

”帝许之,乃以隆为武威太守。

公卿佥曰:

“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

隆小将妄说,不可从也。

”帝弗纳。

隆立标简试。

自旦至中,得三千五百人,隆曰:

“足矣。

”因请自至武库选杖。

于是西渡温水。

虏树机能等以众万计,或乘险以遏隆前,或设伏以截隆后。

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

奇谋间发,出敌不意。

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铠,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贼咸以为神。

转战千里,杀伤以千数。

自隆之西,音问断绝,朝廷忧之,或谓已没。

后隆使夜到,帝抚掌欢笑。

朝议加隆将士勋赏,赐爵加秩各有差。

太康初,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

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

虏据险距守,隆令军士皆负农器,将若田者。

虏以隆无征讨意,御众稍怠。

隆因其无备,进兵击破之。

毕隆之政,不敢为寇。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七》)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禀陛下威德禀:

告诉

B.宜得猛士以济武功济:

成就

C.隆卒悉被犀甲被:

穿着

D.赐爵加秩各有差秩:

俸禄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马隆有谋略的一组是(3分)()

①隆以武吏托称愚客②率之鼓行而西③横设赏募以乱常典

④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⑤后隆使夜到⑥隆令军士皆负农器

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兖州刺史令狐愚犯罪被杀后,整个兖州没有人敢替他收尸,而马隆却异乎常人,其既勇且义的行为赢得了大家的普遍赞赏。

B.在皇帝有西顾之忧而朝臣们又都无言以对之时,马隆毛遂自荐,主动请命,招募勇士三千多人,转战千里,杀伤之敌数以千计。

C.平定河西之役,由于得不到马隆的消息,朝廷非常忧虑,等到马隆的使者回到朝廷,皇帝十分高兴,朝廷给予将士们不同的奖励。

D.南虏常常犯边,马隆凭借险要的地势,让战士假扮成耕田的农人,乘敌人懈怠时,一举击破了他们,任期内南虏不敢轻举妄动。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

(3分)

译文:

(2)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孔常典。

(4分)

译文:

(3)自隆之西,音问断绝,朝廷忧之,或谓已没。

(3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13分)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雏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8.请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一下诗中的田园生活图景,并简要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9.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5题)(5分)

(1)我欲因之梦吴越,。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卧龙跃马终黄土,。

(杜甫《阁夜》)

(3)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4),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5)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6)履至尊而制六合,,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

(7),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8),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三、(25分)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1~14题。

复活的麦子

罗春会

①所有的庄稼都是春种秋收,只有麦子,却是秋播,夏收。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秘密?

我并不想探寻究竟,只想它真是庄稼里的另类。

②人的死亡是一种永恒,而植物的死亡却是新生。

就像麦子,它把自己快乐地埋葬在土地里。

深秋,麦田里的芊芊新苗,是麦子重新开始走向生命的一个过程。

这过程是残酷的,它的残酷是必须经过一个冬天的寒冷。

春来,新生的麦苗是土地上最美丽的孩子:

葱绿的、欢闹的、热烈的麦苗紧紧拥抱着大地。

春风飘过,麦苗成了麦子,像母亲一样怀孕了。

直挺挺的麦秆上长着麦穗,一个个饱满得像至妇的肚子一样,里面包裹着的无数麦子。

走过麦田,那些与风亲吻的麦子,那些当空气拥抱的麦子,那些与自然亲密相爱的麦子快乐地跳着集体舞,它们是在为自己的新生而舞。

可它们从没想过,自己在整个生命过程里所经历的从埋葬、复活再历寒冷以至成熟最后割杀都是为了被人类所吞噬。

但麦子从没有向谁倾诉,似乎这就是它必然的归宿,这就是麦子的思想。

麦子的思想很简单,人的思想很复杂。

可我不知道是麦子主宰人,还是人在把握麦子。

③看着颗粒饱满的麦子,我总把它想象成一个母亲,只有母亲的肚子里才可以孕育一个孩子,没有母亲,就没有人的生命。

麦子的存在为生命提供可以享用的食品,只有麦子不断地复活,才有人的不断延续。

我是吃麦子长大的北方人,我每天都要嚼食麦子做成的食物,没有麦子,我不知道自己还喜欢用什么来填饱肠胃。

我常常想,是麦子在掌控着我的生命。

麦子的死亡,是为了满足我的生命;麦子复活,我的生命才复活。

④亲爱的麦子!

⑤可我却已经远远地离开了麦子!

某些时候我甚至有些厌弃麦子,感觉到它的琐碎和细微。

麦子在滋润我的肠胃的时候,我却用自己的肠胃消化麦子的生命。

可麦子却并不仇视我,它继续复活,继续以自己来养活我,营养我,让我活下去。

他还为我的眼睛铺展一卷庞大的风景,秋天——冬天——春天——夏天,然后慷慨地走近我的肠胃里,被我毫不客气地消灭掉。

⑥我为自己的思想惭愧!

甚至不能为麦子唱一支歌!

⑦冬天的冷在残酷着麦子的生命,这或许是麦子复活必需的条件。

我忘记时间、空间和地域,是不是对麦子的复活是一种无情的冷漠?

因为我已经十多年没有走进麦田,当我远远地看着麦田那些稠窑汹涌的麦浪时,觉得它们就像长期劳作在土地上的农民。

但我从没有想到过它们和农民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我在生活的过程中十分体恤农民的艰辛,我并不鄙视土地上的农民,我以一个医者的视角探视他们的生命,我还以学者的心态俯视他们的人情。

许多时候我只能以自己仅有的情感去体味。

⑧但我不得不承认麦子的复活养育着我的生命,也在滋润着我的情感和良知。

就像农民,没有农民和麦子,我将会饥饿,将会因为饥饿而死去。

⑨一位哲人说:

麦子是上帝在人间的化盘身,是来拯救人类的。

可现在麦子一定很累了。

很累的麦子会不会变老呢?

麦子老了,谁来哺育我们枯竭的心灵呢?

麦子还能不断复活吗?

⑩我的视线又转回到那一片在春风里摇曳着同一姿容的麦子,它们在春光中平铺成灿烂的笑容,似乎在回答我刚才的疑惑。

11.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5分)

答:

 

1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6分)

(1)麦子的思想很简单,人的思想很复杂。

(3分)

答:

 

(2)麦子是上帝在人间的化身,是来拯救人类的。

(3分)

答:

 

13.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表现了麦子在春天欢快生长的景象,请对其表达特色进行简要的赏析。

(6分)

答:

 

14.请结合全文内容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

同时,联系实际,谈谈对生活中像麦子一样的人的认识。

(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虽然中国的大学生在毕业前缺乏“职场基本礼仪”教育是个遗憾,但职场上有的人仗着知晓一些职场基本礼仪就盛气临人,眼睛长在头顶上,也许是更大的礼仪上的遗憾。

B.昨日上午,备受关注的方玄昌、方舟子遇袭案在石景山法院开庭审理,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肖传国等5人被指控犯有寻衅滋事罪。

C.另一个置疑直接针对南科大的校名。

有人提出,教育部规定新建高校不允许使用“中

国”“南方”等大词,南科大应改名为深圳科技大学。

D.广州亚运会上的中国女排精神,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中国女排精神一脉相成,二者都是在逆境中敢于顽强拼搏、勇于争取胜利的精神。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肖的一项是(3分)()

A.规范和整顿农村市场,加大对农村市场的打假力度,保护农民利益,这是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

B.当人们纷纷向西南旱区捐钱捐物献爱心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你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

C.作家的笔触深入到那个时候中国老百姓生活的各方面,市井风情,人生百态,在作家笔下无不穷形尽相。

D.郭德纲体现了北方性格的“浑不吝、爱谁谁”,周立波体现了南方性格的“油光光、歪唧唧”,他们两人一时间分立南北两地,聚集人气并迅速飞黄腾达。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11年1月17日,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播出了30秒的宣传片《中国国家形象——人物篇》,这在中美关系史上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B.以汉字“人”作为核心创意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和形象大使“海宝”,正张开热情的双臂和自信的微笑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朋友。

C.“鑫诺六号”通信广播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所为主研制,用户为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

D.大学毕业生的毕业选择对其家庭情况会有一定影响,父母的“职业等级”高,收入好,毕业生往往会选择继续学习而不急于就业。

18.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补写两个句子。

(4分)

当碧绿苍翠的树叶变黄飘落后,我们却收获了累累的硕果;

当圣洁壮丽的雪野悄然消失后,我们却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也许,生活中如果有些东西没有失去,我们就不可能有崭新的获得。

 

19.下面这份请柬共有五处表达不当,请你指出来并加以修改。

(5分)

请柬

刘刚先生:

您好!

身体还好吧!

兹定于1月26日上午举行元旦茶话会,届时务必光临。

此致

敬礼!

2011年1月20日

××市政府

(1)

(2)

(3)

(4)

(5)

20.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回答问题。

(6分)

中新网成都电12月16日,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认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一只雌性大熊猫,并将其命名为“佳兴”。

据称,学校认养大熊猫,这还是第一次。

据介绍,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原名“成都石室外国语实验学校”,创建于2000年6月,此次出资5万元人民币认养大熊猫“佳兴”后,遂将学校名改为“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以表达对国宝大熊猫的关爱以及对保护和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支持。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消息的内容。

(不超过15字)(2分)

答: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

请简要论述。

(50字左右)(4分)

答:

 

 

五、(60分)

21.请以“走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根据题目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蚌埠市2011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