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企业对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23156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亚迪企业对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比亚迪企业对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比亚迪企业对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比亚迪企业对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比亚迪企业对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比亚迪企业对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doc

《比亚迪企业对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亚迪企业对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比亚迪企业对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doc

题目:

比亚迪公司对外投资可行性研究

姓名:

官瑶

学号:

09333204

时间:

2012.04.20

目录

一、前言

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产品介绍

1.企业概况

2.企业发展

3.资本市场

4.企业产品

三、比亚迪对外投资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2.产业环境分析

3.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4.竞争对手分析

四、销售目标

1.营销目标

2.财务目标

五、投资策略

1.模式

2.4P组合

六、发展前景

七、自我评估总结

1.结论

2.建议

一、前言

本报告研究对比亚迪汽车行业的市场监测、跟踪研究为基础,以大量的市场调研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海关、工商、税务及相关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对比亚迪汽车行业的市场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报告内容涉及比亚迪汽车行业的国内外发展概况、生命周期、市场规模、需求和供给、价格、市场集中度、竞争格局、用户需求、产业链上下游、渠道、进出口状况、重点子行业、细分地区以及比亚迪汽车行业的各项经济指标。

同时,本报告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环境,对比亚迪汽车行业的投资环境、投资风险、投资策略、投资前景和投资价值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并对比亚迪汽车行业的营销、投资和应对风险等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和意见。

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企业概况】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现拥有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

比亚迪稳居全球第一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地位,镍镉电池、手机锂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手机按键出货量全球第一;手机外壳出货量全球第二。

比亚迪汽车已快速成长为最具创新的新锐民族自主汽车品牌,更以独特技术领先全球电动车市场。

在新能源方面,比亚迪成功推出了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电动车、LED等绿色产品,立志于继续引领全球新能源变革!

【企业发展】

比亚迪始终保持超常规的发展速度。

从1995年创业时20余名员工,到2010年年底,比亚迪已拥有逾20万名员工;从1995年创业时的外租厂房,到2010年年底,比亚迪已建成广东、北京、陕西、上海、长沙等全国各地共十一大工业园,占地面积逾1,5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

【资本市场】

2002年7月31日,比亚迪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发行上市(股票代码:

1211HK),创下了当时54支H股最高发行价记录。

2007年12月20日,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股票代码:

0285.HK)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表现理想。

2008年9月27日,美国著名投资者巴菲特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附属公司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比亚迪2.25亿股股份。

巴菲特投资对于加速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及其它环保产品在北美和欧洲市场乃至全球的推广都极具战略意义。

【企业产品】

比亚迪三大产业:

IT、汽车以及新能源。

IT领域:

作为一站式手机零部件供货商,比亚迪生产各种优质的手机零部件。

作为业界领先的ODM供应商,比亚迪依托垂直整合发展模式,为客户提供包括产品设计、制造、测试、装配及售后等全方位服务。

公司IT产品及业务主要包括充电电池、塑胶机构件、金属零部件、五金电子产品、手机按键、微电子产品、液晶显示屏模组、光电子产品、柔性电路板、充电器、连接器、不间断电源、直流电源、太阳能产品、手机装饰、手机ODM、手机测试、手机组装业务、笔记本电脑ODM、测试及制造组装业务等。

公司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技术创新、研发实力的提升和服务体系的完善,主要客户为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通讯业顶端客户群体。

汽车领域:

2003年,比亚迪正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现"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

发展至今,比亚迪汽车产业分布在深圳坪山、西安、北京、上海、惠州、长沙、韶关七大工业园,在整车制造、模具研发、车型开发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业格局日渐完善并已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创新的新锐品牌。

汽车产品包括各种高、中、低端系列燃油轿车,以及汽车模具、汽车零部件、双模电动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等。

代表车型包括F3、F3R、F6、F0、S8、G3、M6、L3、G3R、S6等传统高品质燃油汽车,以及领先全球的F3DM双模电动汽车、e6纯电动车及K9纯电动大巴等。

比亚迪汽车已成为最具创新的新锐民族自主品牌!

新能源领域:

比亚迪"三大绿色梦想"解决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让科技创新造福人类、荣耀世界!

太阳能电站

采用独创的技术和工艺,大幅度降低了太阳能应用成本,让太阳能发电获得与煤电相当的成本,加速了太阳能发电普及过程,对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储能电站

比亚迪基于铁电池核心技术实现能源储存,形成对智能网的技术支持。

依托先进的铁电池技术,比亚迪电池储能电站可以满足能源存储、削峰调谷的需求,通过均衡用电,解决智能网在建设中的储能难题,形成对智能网的技术支持,对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功率波动进行平滑。

同时,比亚迪储能电站相比于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现有储能技术,具有明显的成本和运行寿命优势,储能效率更是高达90%以上,远高于抽水蓄能的60—70%,经济效益突出,需求巨大,应用前景广阔。

全球电力需求逐年增长,用电高峰和低谷的负荷差距越来越大,电池储能电站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将给电网储能领域带来革命性的技术更新,具有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电动车

电动车在城市公共交通和个人交通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008年12月15日,全球第一款不依赖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比亚迪F3DM在深圳上市,吹响了解决能源紧缺、二氧化碳减排和环境污染三大问题的号角。

在比亚迪双模电动车的过渡下,纯电动车时代亦不再遥远。

2010年1月,e6纯电动车获准公告上市;2010年5月,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即全球首批纯电动出租车,批量推出上路运营。

2010年1月,K9纯电动客车研发成功;同年9月,K9正式下线;2011年1月,K9在深圳、长沙分别投入载客试运营。

比亚迪逐步确立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

目前,全球最资深的传统汽车发明者奔驰与全球最年轻的电动汽车技术先锋比亚迪已经展开合作!

三、比亚迪外部环境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入WTO后对外贸易的增加,我国汽车行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形成了多品种、多功能整车的生产体系。

伴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该行业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中,在此背景下,现对比亚迪整车制造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以便我们能及时地识别威胁发现机会,更加从容的应对外部环境的多变及挑战。

一、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治—法律因素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从建国初到现在,政府一直是比较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可以说政府对于我国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重要角色,是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政治和法律的因素可以说是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晴雨表,因为我国的汽车行业起步晚,基础不好,所以政府给予的一些利好政治、法律因素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宏观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看来我国的政治法律环境还是比较有利于汽车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节能环保的汽车。

例如2009年通过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就给出了很多有利于汽车行业发展的政治法律因素如下:

减征乘用车购置税、促进汽车消费信贷、支持汽车企业重组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汽车企业技术投资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等等。

同时,我国的进出口关税政策也十分利于我国汽车对外出口。

而且也明显可以看出,国家对于节能减排类型的汽车在政治和法律上是给与大力支持的,并且这种支持力度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其次,政府执法机构力度不断增强,约束企业营销活动的立法不断增多。

它不仅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利益,让大家能够放心买车,更是有效地保护了企业间相互的利益,防止了同行业间的不正当竞争而导致的整个行业的发展停滞。

(二)经济因素

经济环境是直接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想要生存下去并且得到长远发展的企业都必须密切关注着经济因素对它的影响,因为国家的一个经济政策的变化都将对它产生重要影响。

只有把握好有利的经济因素,改变不利的因素才能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1.宏观经济的发展

首先,宏观经济环境的良好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有利于拉动汽车的市场需求,提升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力。

其次,宏观经济的发展使我国汽车行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有了更多的出口机会。

2.消费能力的改变

由于近些年扩大内需的要求,国内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消费习惯的转变及消费能力的增加,我国的汽车行业更应该抓紧机遇提供消费者所需要的汽车。

3.基础设施及产业集群的完善

首先,我国的汽车制造业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对于汽车行业降低生产成本,高效率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汽车企业间大规模的重组,合并所形成的产业集群效应也十分利于汽车行业的各企业资源优化配置。

4.国家对于该行业的经济支持

可以明显看出,我国政府一直重视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民族企业和生产节能车的企业更是加大经济上的支持力度。

每年国家都会发放相关专项支持资金,支持该行业的企业自主创新、走出国门。

5.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各国经济活动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在世界范围内相互联系。

这一国际经济环境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面对国外的层层壁垒、保护主义以及进入障碍,它给我国的汽车行业也带来了福音。

因为我国的汽车行业可以再更广阔的市场范围里发展,增加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社会—人文因素

1.消费观念的改变

总体来说,中国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念比较保守,不利于提高汽车的消费,但是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国民的消费观念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开始追求个性、越来越看重品牌和质量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低价格。

这非常利于我国汽车制造业扩大生产规模种类,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

2.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汽车的设计可能有一定影响不利于我国汽车行业对外的销售。

(四)技术因素

1.核心技术的要求

总体看来,我国的汽车行业大多要依赖于国外的先进技术支持,核心技术比较缺乏,这对我国汽车行业的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是非常不利的。

2.创新新技术的要求

汽车行业的新技术更新快,特别对于节能型的技术目前比较抢手。

3.专业技术人员

总体上看,我国汽车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缺乏,不利于我国汽车行业长远发展。

二、产业环境分析

(一)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

新的行业进入者往往拥有新的生产能力和相关必备资源,渴望建立有利的市场地位,他们的加入必然对企业产品间的市场占有率提出挑战,势必激发企业间的激烈竞争。

首先,我国汽车行业的最大新加入者就是国外的汽车企业。

他们拥有优越与我们的资金、技术和品牌影响力,这一点将是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巨大挑战。

他们往往具有较大的规模和雄厚的资金,而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规模经济性没有达到最大,这会使他们很容易进入并且打开我国的市场。

所以从阻止新加入者的规模经济和资金需求因素上说,对我国汽车制造业是很不利的。

其次,国外汽车的品牌认可度和产品多样性都比我国要高,这使得他们一旦打入我国市场,将比我国企业更具竞争力。

(二)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在我国国内,汽车制造业呈现出“各路英豪逐鹿中原”的局面,汽车制造业中形成了奇瑞、吉利、比亚迪、上汽、北汽等许多具有竞争力的汽车制造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