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三标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体化稿件编号.A201109176.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22654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三标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体化稿件编号.A20110917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三标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体化稿件编号.A20110917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三标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体化稿件编号.A20110917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议三标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体化稿件编号.A20110917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议三标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体化稿件编号.A201109176.doc

《浅议三标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体化稿件编号.A20110917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三标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体化稿件编号.A201109176.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议三标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体化稿件编号.A201109176.doc

浅议三标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体化

摘要:

随着质量管理体系、三标管理体系与内部控制指引在企业应用的推广,一个企业并存多套管理体系给企业带来的组织效率低下和资源的浪费越来越突出。

本文从三标体系与内部控制体系原理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两套管理体系的一体化的必要性,明确提出以管理活动为主线融合两套体系,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实施步骤,具有理论创新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三标、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活动、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A201109176

作者:

吴中生,南京南自科林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财务部主任,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江苏,南京,浦口高新开发区星火路国电南自科技园,邮编210032,电话:

13951003690邮箱wzhongsheng@

作为全球150多个国家机构参与的国际化标准组织(简称是ISO,全称是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发布的质量管理标准与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与环境管理标准(以下简称“三标体系”)已成为全球企业通用标准与管理体系。

而随着金融风险的加剧和财务数据严重欺诈事件的出现,1992年美国著名的COSO委员会以《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为依据诞生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也成为资本市场上全球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指导文件。

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从2009年开始先后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并首先在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推广使用。

然而企业在应用两种管理体系获得其中的益处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身着“两张皮”的尴尬。

一、存在的问题

1.两套体系规范的经营活动与过程存在交叉与重复,又不能互相替代。

两套管理制度都是覆盖公司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各方面,涵盖企业全过程管理。

两套制度都有各自的体系和制度文件。

企业在执行两套管理制度的时候,有许多要求指向同一活动或流程,但却要符合不同的标准,在提供检查资料时,文件依据也不同。

在企业内部,会导致疲于应付,带来员工的不满情绪,造成效率低下和资源的浪费。

2.审核机构不同,各自独立。

两套制度的监督机构不同,发布机构不同,企业需要应付不同的检查,并为检查付出一定的成本,给企业了带来管理成本增加。

外部审核方面,三标体系是由三标认证机构,而内部控制审核目前上市公司通常由会计报表的审计机构。

日常工作的内部审核方便,三标体系一般由公司内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内部控制通常由内部控制部门或内部审计部负责。

3.企业较多的是被动的接受,主动意识较弱。

无论是三标体系还是内控体系,三标体系认证是被迫接受,内控体系较多是适应资本市场及监管部门要求。

二、制度一体化的必要性

如果说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制度就是企业骨架,企业的物质和精神都需要骨架来支撑。

三标体系与内部控制体系就是支撑企业管理健康运行的骨架,两套体系与企业其它管理体系相互依存。

这里试着从两套体系的比较来讨论三标体系与内部控制体系一体化的必然性。

1.从体系的目标来看,都要求合法,并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目标殊途同归。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管理活动就是运用一定的资源,通过计划、决策等去实现目标的过程。

德鲁克说,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三标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只是不同的管理工具,其终极目标都是完成企业的使命。

2.从体系的原则来看,都采用了过程管理的方法,都注重识别过程中的风险,并采取措施防范。

但从出发点来看,三标体系是站在顾客及为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角度,而内部控制体系是站在效益及风险可能带来损失的角度,是从公司战略、经营、财务报告、成本效益的角度。

3.从体系的基本要素来看,都关注内部环境对控制活动或风险产生的影响。

4.从控制的活动来看,两套体系都是覆盖公司全过程的,具有全面性。

三标体系重点活动是涉及为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相关活动,较少涉及预算管理、战略管理、资金管理,并侧重于质量风险及控制措施的纪录情况,内控体系重点活动涉及战略管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研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内部信息传递,并侧重于运营效率的提高,从管理目标来看,内控体系更加完整。

三标体系由早期的质量管理体系,扩展到健康、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是与时俱进,适应环境不断变化的结果,也是质量管理体系内在要求。

随着三标体系的发展,三标体系GB/T24001目前已经逐渐覆盖企业的资产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活动,向真正全面的管理体系演变。

5.内部控制体系从内部环境与控制活动的途径识别内部风险,与企业加强管理提升效益的思路不谋而合,表现出了更高的兼容性。

市场环境在变,企业的管理理念也在变。

而任何一种管理理念与管理工具的应用都离不开内部环境与控制活动。

而三标体系注重过程文件的输入输出,与企业自身其他管理制度不配套时,会形成程序与制度的脱节,容易走形式化。

随着三标体系与内部控制体系发展,作为实现不同管理任务的两种管理方法或体系,共同点越来越多,兼容性也越来越多,两套体系走向一体化成为必然。

表1:

三标体系与内部控制体系比较

比较项目

异同点

三标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

适用范围

相同点

普遍适用

普遍适用

不同点

生产和服务企业产品质量资格认证条件

上市公司、境内大中型企业,其他企业可参照

国内发布机构

不同点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

目标

描述

合法合规、保护环境、满足顾客需要、员工职业健康

合法合规、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相同点

都要求符合法律法规、把保护环境作为企业的责任

都要求符合法律法规、把保护环境作为企业的责任

原则

描述

1)以顾客为中心;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8)建立互利供方

1)全面性原则;2)成本效益原则;3)制衡性原则;4)适应性原则;5)重要性原则

相同点

1)过程管理、全面、系统管理;2)持续改进并适应;3)风险识别与防范

1)过程管理、全面、系统管理;2)持续改进并适应3)风险识别与防范

不同点

关注顾客为焦点,重视文件记录与产品安全

重视风险控制与公司的安全,出发点更广

要素

描述

7要素:

领导和承诺,方针和目标,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评价和风险管理,规划(策划),实施和监测,审核和评审

5要素:

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

相同点

实质内容相同,包括影响活动的辅助与支持性活动

实质内容相同,包括影响活动的辅助与支持性活动

不同点

文字表述不同

文字表述不同

活动

相同点

企业全面活动

企业全面活动

不同点

1)控制活动仅强调分工,未强调牵制;2)仅关注任务完成,不关注成本效益;3)重点针对直接与顾客相关的产品与服务活动,随着发展有向其他管理活动延伸趋势

1)控制活动强调制衡性;2)关注效益;3)重点针对风险大的关键活动,活动不限于直接的产品或服务提供

标准体系

相同点

符合管理的一般方法与体系,以过程为基础强调PDCA控制,GB/T19004开始关注组织绩效

符合管理的一般方法与体系,强调牵制

不同点

通过外部认证是主要目的,企业内部主动性偏低

通过外部审计是主要目的,企业内部主动性较强

制度文件

相同点

符合管理的基本方法与体系

符合管理的基本方法与体系

不同点

文件层次分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三级;自评与外部审核未独立成文

控制规范、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审计指引;自评与外部审计单独成文规定

监督部门

相同点

各自独立的中介机构与内审部门

各自独立的中介机构与内审部门

不同点

中介机构不同,内审部门不同

中介机构不同,内审部门不同

三、一体化的步骤与建议

1.成立体系一体化小组。

组长由董事长或总经理负责,成员需要包括三标认证机构顾问、提供内控咨询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或内部审计部门人员、企业部门负责人。

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是体系能否一体化成功的重要组织保障。

2.开展两套体系的交互培训。

统一思想,才能行动一致。

质量管理体系及三标体系由来已久,要与内部控制及企业的其他管理活动全面融合,要进行广泛宣传,同时也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3.分析梳理公司的管理目标、体系文件、公司制度。

三标管理体系的的系统性、层次性为企业从战略到业务、从管理者到执行者在不同层面管理制度的精细化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所有的制度都按照三标体系要求编制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记录,将企业管理活动精细化。

对于新设企业,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实施更为简单。

4.以管理活动为主线重建体系文件。

企业各项管理理念和制度最终都是落实在具体的作业活动与流程中。

随着市场环境变化,企业会把新的管理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如价值管理,以活动为主线的管理制度具有广泛兼容性、适应性和可扩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5.信息系统与沟通平台的统一。

企业信息平台的统一,为不同的管理体系融合提供了数据支撑。

各种制度执行过程与结果最终都要以一定的形式体现在文件与记录当中,在统一的平台中,制度、流程与记录都是通用的。

而企业如ERP、办公自动化等信息系统的投入使用也给企业管理注入了新的内容。

6.企业内部日常审计联合办公。

三标体系的内审机构与内部控制或内部审计机构具有类似职能,可以进行部门合并,也可以采取联合办公,根据审计重点的不同,分别开展审计。

这种组织模式,既能突出三标体系与内部控制各自的专业性,又能最大限度的求同存异。

如果有条件的企业,从事内部控制检查的人员同时具有三标体系内审员与审计师资格证,可以将两项审计合并为一项审计,有效减轻内部部门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曾亿红,试论质量管理系统与内部控制体系的整合,[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9

(2)

[2]赵光,内控规范与ISO质量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结合运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9)

[3]郑石桥,徐国强,《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2009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融入管理体系中的内部控制设计,[M].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赵红梅,企业建立实施QHES管理体系探讨,[j]《当代化工》,2010,39(4)

本文发表在《管理观察》2011年10月上旬刊总第447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