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精讲.doc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精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精讲.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课堂笔记-第三讲
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预案的演练以及国家和部门的有关规定的掌握程度;
二、重点、难点:
1.掌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类别及编制方法;
2.熟悉预案培训与演练的要求。
三、内容讲解:
第三节 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
通过安全设计、操作、维护、检查等措施,可以预防事故,降低风险,但不可能达到绝对安全。
因此,需要制定万一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应急方法。
事故应急系统是指通过事前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低程度。
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各种不同的紧急情况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不仅可以指导应急人员的日常培训和演习,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而且可以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防止因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混乱而延误事故应急响应行动,实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应急预案对于如何在事故现场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使应急行动迅速有效地进行。
因此,制定有效而完善的应急预案十分重要。
一、应急预案的概念和分类
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应急预案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应急预案应当有相应的组织负责编制,根据预案责任主体的性质不同,应急预案可以分为企业预案和政府预案,企业预案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由企业负责,政府预案由政府组织制定,由相应级别的政府负责。
根据事故影响范围不同可以将预案分为现场预案和场外预案,现场预案又可以分为不同等级,如车间级、工厂级等;而场外预案按事故影响范围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区县级、地市级、省级、区域级和国家级。
各类各级预案均各有侧重,但应协调一致。
本节重点介绍企业级应急预案的有关内容和要求。
讲解:
王贵生
二、应急预案的文件结构
应急预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体系。
通常完整的企业级应急预案由总预案、程序文件、指导说明书和记录四部分构成。
(一)总预案
它包含了应对紧急情况的管理政策、预案的目标、应急组织和责任等内容。
总预案涉及应急准备、应急行动、应急恢复以及应急演习等各阶段和各部门。
总预案是纲领性的,主要明确应急的原则、职责和总体目标,具体的内容由其他文件详细说明。
(二)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说明某个具体行动的目的和范围。
程序文件的内容十分具体,包括该做什么、由谁去做、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等,如应急通讯程序、现场急救程序、现场监测程序、疏散程序等。
程序文件的目的是指导较为复杂的应急行动,使某些应急行动程序化和标准化,确保应急人员在执行应急任务时不会产生误解和误操作。
程序文件可采用文字叙述、流程图表或是两者的组合等格式,应根据单位具体情况和具体的程序内容选用最适合本单位的程序格式。
(三)指导说明书
程序文件应当简洁明了,而一些具体的细节则应在说明书里介绍。
应急行动细节的内容往往是供应急行动人员使用,尤其是只涉及少数应急人员的具体工作时,相应的文件应在指导说明书中描述,如有毒有害气体现场监测设备、应急通讯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医疗救护人员、后勤人员的职责说明书等应纳入指导说明书。
(四)应急行动记录 包括应急行动时的相关记录,如通讯记录、指挥与行动记录、现场监测数据记录、应急演习与培训记录等。
这些记录是文件体系必要的组成部分,是改善应急行动与预案的基础,也可能是追究法律责任的依据。
从记录到总预案,层层递进,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预案文件体系,从管理角度而言,可以根据这四类预案文件等级分别管理,既保持了预案文件的完整性,也便于查阅和调用。
三、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可根据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进行编制。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1)总则;说明编制顶案的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等。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事故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理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
(3)预警和预防机制:
包括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预防行动,预警支持系统,预警级别及发布(建议分为四级预警)。
(4)应急响应:
包括分级响应程序(原则上按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启动相应ぐ?
,信息共享和处理,通讯,指挥和协调,紧急处置,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群众的安全防护,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事故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新闻报道,应急结束等11个要素。
讲解:
王贵生
(5)后期处置:
包括善后处置、社会救助、保险、事故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6)保障措施:
包括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技术储备与保障,宣传、培训和演习,监督检查等。
(7)附则:
包括有关术语、定义,预案管理与更新,国际沟通与协作,奖励与责任,制定与解释部门,预案实施或生效时间等。
(8)附录:
包括相关的应急预案、预案总体目录、分预案目录、各种规范化格式文本,相关机构和人员通讯录等。
四、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
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可以分为5个步骤,即组建应急预案编制队伍、开展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预案编制、预案评审与发布和预案的实施。
(一)组建编制队伍
预案从编制、维护到实施都应该有各级各部门的广泛参与,在预案实际编制工作中往往会由编制组执笔,但是在编制过程中或编制完成之后,要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门,工程与维修部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部门,邻近社区,市场销售部门,法律顾问,财务部门等。
(二)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
l.法律法规分析
分析国家法律、地方政府法规与规章,如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消防法律、法规与规程,应急管理规定等。
调研现有预案内容包括政府与本单位的预案,如疏散预案、消防预案、工厂停产关闭的规定、员工手册、危险品预案、安全评价程序、风险管理预案、资金投入方案、互助协议等。
通过分析可以防止预案之间和预案与法律之间产生矛盾,保障预案与法律之间的一致。
讲解:
王贵生
2.风险分析
分析各类紧急情况的可能性和对单位的潜在影响,包括由地方应急管理部门所辨识出来的紧急情况。
同时应考虑单位内部和社区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通常应考虑下列因素:
(1)历史情况。
本单位及其他兄弟单位,所在社区以往发生过的紧急情况,包括火灾、危险物质泄漏、极端天气、交通事故、地震、飓风、龙卷风等。
(2)地理因素。
单位所处地理位置,如邻近洪水区域,地震断裂带和大坝邻近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贮存、使用和运输企业;邻近重大交通干线和机场,邻近核电厂等。
(3)技术问题。
某工艺或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火灾、爆炸和危险品事故,安全系统失灵,通讯系统失灵,计算机系统失灵,电力故障,加热和冷却系统故障等。
(4)人的因素。
人的失误可能是因为下列原因造成的:
培训不足,工作没有连续性,粗心大意,错误操作,疲劳等。
(5)物理因素。
考虑设施建设的物理条件,危险工艺和副产品,易燃品的贮存,设备的布置,照明,紧急通道与出口,避难场所邻近区域等。
管制因素。
彻底分析紧急情况,考虑如下情况的后果:
出入禁区,电力故障,通讯电缆中断,燃气管道破裂}水害,烟害,结构受损,空气或水污染,爆炸,建筑物倒塌,化学品泄漏等。
危险分析应该全面周到,从时间、空间、物质和人员上都要考虑。
并且要根据危险对人身、财产、环境和生产经营的潜在影响来确定各类危险的大小,确定哪些风险是重点关注的风险。
3.应急能力分析
针对各类紧急情况,确认现有的综合响应能力。
包括各类应急响应资源,人力、物力和能力。
为此,应考虑每一潜在紧急情况从发生、发展到结束所需要的资源。
对每一紧急情况应考虑如下问题:
(1)所需要的资源与能力是否配备齐全。
(2)外部资源能否在需要时及时到位。
(3)是否还有其他可以优先利用的资源。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可以继续下一步骤工作。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应提出整改方案。
例如:
编制额外的应急程序、开展额外的培训、采购额外的设备、编制互助协议,签订专项合同或协议等。
(三)预案编制
根据企业风险和应急响应能力现状,按照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相关规定编制应急预案。
确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阶段性工作时间表;编制工作任务清单,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和时间;确定预案总体和各章节的结构;将预案按章节分配给每一位编写组成员。
在应急行动涉及外部机构时,应与他们事先沟通协调。
企业编制预案时应将相关的情况报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将上级的应急要求和精神纳入本单位的应急预案。
(四)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预案应经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响应人员充分讨论和修订、评审,经批准后发布预案。
(五)预案的实施
预案经批准后实施生教。
但预案实施不仅指在紧急情况时的执行,应将预案融人单位的整体活动、包括预案的培训和演练等。
五、应急培训与演习
(一)应急预案培训的原则和范围
为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应急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以便在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经常性地开展应急救援培训训练或演习应成为应急救援队伍的一项重要的日常性工作。
应急救援培训与演习的指导思想应以加强基础、突出重点、边练边战、逐步提高为原则。
应急培训与演习的基本任务是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应急培训的范围应包括:
(1)政府主管部门的培训。
(2)社区居民的培训。
(3)企业全员的培训。
(4)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
(二)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
基本应急培训是指对参与应急行动所有相关人员进行的最低程度的应急培训,要求应急人员了解和掌握如何识别危险、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启动紧急情况警报系统、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基本操作,尤其要加强火灾应急培训以及危险物质事故应急的培训。
因为火灾和危险品事故是常见的事故类型,因此,培训中要加强与灭火操作有关的训练,强调危险物质事故的不同应急水平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报警。
(2)疏散。
(3)火灾应急培训。
(4)不同水平应急者培训。
在具体培训中,通常将应急者分为5种水平,即初级意识水平应急者;初级操作水平应急者;危险物质专业水平应急者;危险物质专家水平应急者;事故指挥者水平应急者。
每一种水平都有相应的培训要求。
(三)训练和演习类型
应急演习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
根据演习规模可以分为桌面演习、功能演习和全面演习,详细内容参阅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相关内容。
根据演习的基本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基础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和自选科目训练。
(1)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是应急队伍的基本训练内容之一,是确保完成各种应急救援任务的基础。
基础训练主要包括队列训练、体能训练、防护装备和通讯设备的使用训练等内容。
训练的目的是使应急人员具备良好的战斗意志和作风,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的穿戴,通讯设备的使用等,
一、大纲要求:
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预案的演练以及国家和部门的有关规定的掌握程度;
二、重点、难点:
1.掌握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类别及编制方法;
2.熟悉预案培训与演练的要求。
三、内容讲解:
第三节 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
通过安全设计、操作、维护、检查等措施,可以预防事故,降低风险,但不可能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