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调控论述.docx
《宏观经济调控论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调控论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调控论述
1、结合我国实际论述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一项长期任务。
有市场机制,就要有宏观调控,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内容。
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如果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前功尽弃。
必须充分认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把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作为2005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决心不能动摇,工作不能放松,力度不能减弱。
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更加注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切实做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巩固宏观调控成果,防止出现反复。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10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但是,这些成效还是阶段性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任重道远。
这主要是因为:
1、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有缓解,但基础还不稳固。
一、是粮食进一步增产和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加大。
2010年粮食增产较多,是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等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带有恢复性质。
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欠账较多,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特别是今年面临着面积扩大、单产提高、财力支持、价格上升四方面空间有限和气候条件不确定性的制约,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任务相当艰巨。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很大。
虽然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回落,但目前投资总规模仍然偏大,特别是新上项目较多,各方面投资冲动还很强烈。
投资结构也不合理,一些停产半停产的小钢铁企业再度恢复生产,有些地方城市建设规模偏大、标准偏高。
三、是煤电油运紧张的矛盾仍然突出。
我国资源保障程度和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但长期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经营方式又带来了对资源的大量需求,2010年煤电油运紧张的问题仍很突出。
四、是物价上涨压力较大。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4.2%;生产要素价格趋升;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上涨压力大;国际市场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仍处高位,输入型成本推动的压力加大。
2、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前一时期投资增长过快和盲目重复建设的不良后果开始显现。
企业产成品库存和应收账款明显增多,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问题比较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非法融资活动加剧,金融领域风险隐患增加。
在解决瓶颈制约过程中,又出现了电站项目无序建设的情况。
目前,在建电站项目中符合产业政策的小机组或燃油机组,不仅加剧了煤炭供应、交通运输和发电设备制造能力紧张的矛盾,严重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而且潜伏着高耗能工业与电站建设相互推进恶性循环的可能性,给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3、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从增长方式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带来十分尖锐的资源环境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和资源消耗不断增加,矛盾还会进一步发展。
这种情况如不尽快扭转,不仅现在难以承受,而且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最终也无法实现。
从经济结构看,我国农业基础脆弱,产业技术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
如不尽快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经济发展就难以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难以提高。
城乡、地区差距扩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如不妥善处理,势必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从体制机制看,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如不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消除体制性、机制性弊端,旧病复发的可能性就会一直存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没有坚实的体制基础。
这些问题既是我国经济运行中一再出现盲目投资和较大波动的根本性原因,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刻不容缓,推进协调发展刻不容缓,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刻不容缓。
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同时,也要看到,解决这些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不懈地努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4、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一项长期任务。
由于社会供求受市场机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会出现周期性波动是客观存在,必须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来加以调整,熨平波动。
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内容。
宏观调控将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宏观调控不存在何时结束的问题。
但是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应当而且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经济运行情况而有所调整。
我们自始至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运行情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2、结合我国实际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搭配使用。
一、以“保增长、促转型”为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
当前,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但从国内农产品价格走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次贷危机后国际货币流动性变化趋势和美元汇率走势等因素看,我国控制物价上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内外环境,控物价的政策效果2010年将进一步显现。
我国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已经从出口部门向内需产业传导,从沿海地区向内地传导,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传导,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回落过快,经济过快下滑的风险在逐步增大。
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同样突出,解决当前经济困难不仅需要总量政策的适度放松,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才能重构中国经济增长新活力,重获中国经济新的国际竞争力。
将“保增长”和“促转型”并列为首要政策目标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全国应对复杂形势的思想和行动,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发展积极性更好地引导到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防止为“保增长”重走粗放型发展的老路。
二、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2010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不同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所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不仅要扩大政府建设投资,由政府配置资源来集中力量办大事,更要强调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通过减税费降低企业成本和居民负担,增强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积极性。
加大对结构转型的财政支持力度,2010年在全国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以促进企业设备装备更新。
在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的过程中,会刺激投资增加,有利于资本的形成和促进经济增长。
根据我们利用CGE模型测算,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第一年,名义总投资增长率提高2.25个百分点,实际总投资提高1.16个百分点,且对投资的促进作用呈逐年扩大的态势。
投资增长率提高将导致整个经济产出增加和经济效益提高,可使名义GDP增长率提高1.22个百分点,实际GDP增长率将提高0.86个百分点,这种影响在未来十年都将保持基本稳定。
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第一年,就业劳动力增加约200万人。
增值税转型对就业有两个方面的效应,一方面,使得企业资本投入增加,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会带来企业产出增加,带动劳动力就业增加。
结果表明产出增加对就业的促进效应大于投资增加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
要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公益性科研机构和公益性行业科研的支持力度,支持国内重大装备制造业振兴和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
开展企业创新风险投资试点,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0年中央长期建设国债发行或预算内投资规模扩大到2000亿元,重点用于灾后重建、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节能减排和结构升级等产业发展项目、支持“三农”项目等,采用银行配套贷款、吸收民间资金入股等办法,扩大国债投资带动作用。
三、实行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增强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2010年我国货币流动性局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既可能因为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使国内金融机构对国内经济形势和企业盈利前景预期转坏,普遍出现“惜贷”现象,同时国际“热钱”大量撤出,造成我国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交易量大幅萎缩,突然由流动性过剩转变为流动性不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严重短缺;也可能因为中国经济表现明显好于其他国家从而国际“热钱”继续大量流入我国,延续我国这几年一直存在的货币被动投放局面,造成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
面对不确定性,实行紧缩或扩张的货币政策都不适宜,因此建议2009年实行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货币当局要根据货币流动性变化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控制在16%~17%,取消信贷额度管理,重点加强信贷结构引导,在重视中小企业贷款的同时,引导资金向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和国债项目配套倾斜,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在“促转型”中的独特作用。
四、加大政府对保障性住房投资,稳定房地产市场
前几年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超出了城镇居民的承受能力,出现调整实属必然。
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要以改善供给结构和满足自住需求为导向,既要促进房价的理性回归,也要防范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市场过度调整。
改善供给结构,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普通住宅的土地供应,加大保障性住房和普通住宅供给,大中型城市要扩大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金融机构应对在施房地产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保证对普通住宅和经济适用房等房地产项目的正常贷款,稳定房地产投资规模,保证在施房地产投资项目正常施工和竣工,防止因资金链断裂而出现大面积“烂尾楼”现象。
要允许房地产上市公司和其他优质房地产公司通过企业债券市场筹集资金,鼓励房地产行业的兼并重组。
前期出台的提高住宅交易环节税反而增加了购房人负担,应当及时取消。
建议减免居民购买首套自住房的契税、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等,给予居民购买首套自住房优惠贷款利率,吸引居民在房价回落到合理水平时踊跃入市。
五、完善消费政策,进一步挖掘消费增长潜力
要深化全党对扩大消费重要性的认识,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必然是13亿人民的消费需求,经济结构转型最重要的方面是需求结构从主要依靠外需转向主要依靠城乡居民消费升级。
要从宏观收入分配环节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议提高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到3000元,免征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派发红利的资本利得税,其他向城乡居民征收的各种税费要全面清理,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减轻低收入者税负,增加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
财政支出要向城乡居民倾斜,增加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医疗、义务教育、养老金、保障性住房、农村公路和城乡消费性基础设施的支出,切实减轻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
实行积极就业政策,扩大城乡就业,落实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相关政策,根据物价水平变动提高各地最低工资标准。
加大对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和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完善消费税制度,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等服务性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六、完善外贸政策,帮助外向型企业渡过难关
稳定人民币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汇率传导机制,避免汇率成为美国转嫁危机的政策工具。
次贷危机恶化后,发达国家未来的贸易壁垒会更多,贸易保护措施会更加频繁使用,中外贸易摩擦也会进一步增加。
为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有预见性地做好应对措施,务实、有效化解中外贸易中可能出现的纠纷。
如有必要,还可联合其他相关国家,在WTO框架下联合抵制发达国家可能出现的通过贸易保护向国际社会转嫁危机的做法。
可细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不同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含量,对纺织轻工行业的鼓励类产品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
重点支持自主品牌产品与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提高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增加对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帮助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自主性国际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要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在资金、技术上予以一定支持,帮助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渡过难关。
继续严格控制粮食、化肥、钢材、煤炭和焦炭等“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努力扩大重要资源、先进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
七、抓住有利时机,理顺资源能源价格
当前,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逐步减轻,国际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全面回落,为我国理顺资源能源价格、改革资源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提供了有利时机。
要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下决心适时推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电价改革步伐,促进合理电价机制的形成。
主要采用经济手段解决当前电煤、成品油、供热等由价格引发的供需矛盾,做好电力、煤炭、成品油、供热等供给保障工作,从供给面保障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要进一步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抑制不合理需求。
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八、合理利用外汇资源,整合国际资源为我国扩大内需所用
我国外汇储备充裕,但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许多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高,我国前期在国际产品定价权上常常处于被动局面。
这次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资产价格调整,正好为我国提供了一个整合的机会。
未来我国扩大内需所需要的资源量巨大,而发达国家这次无限制向金融市场注入货币流动性使我国外汇资产有长期贬值的可能性,必须抓紧机会将外汇货币资产更多地转换为战略性资源资产。
应通过收购拥有石油资源、矿产资源的国际企业股份甚至获得相对控股权来提高我国资源保障的可靠性,增强我国对重要资源国际定价的话语权,将外汇货币资产更多地转换为实物资产,为我国扩大内需提供长期的资源供给保障。
3、论述我们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推进科技创新市场化,创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环境,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前提。
一是加快政府投资体制改革。
明确界定政府投资的职责和范围,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政府投资加快从竞争领域退出,转为主要用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
创新政府投资运作机制,积极推广"代建制"等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政府投资利用效率。
二是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和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转为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对企业投资项目政府一律不再审批,政府仅从外部性、公共性、合规性方面对企业投资项目予以核准或备案,履行好对重大项目规划协调、发布行业信息等服务职能。
二、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
只有理性、合格的市场主体,才能有降低成本、追求技术进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载体。
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积极引入国内外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形成多元投资主体,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继续推动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做好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经济要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逐步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
深化铁路、邮政等垄断行业改革,实行政资分开、政企分开,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进特许经营模式。
加快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试点,规范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体现政府的所有者权益。
破除体制障碍,推进公平准入和改善融资条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动力。
有效的科技体制将为科技进步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体制保障。
要大力推进科技体制市场化改革,统筹不同所有制单位的科研投入,改变长期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和部门壁垒问题,支持教育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教育事业真正面向世界、面向市场、面向现代化。
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实施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科技支撑计划,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
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要创新产业研发资金的投入机制,扩大创业风险投资试点范围,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加强环境资源制度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节能环保,构建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约束机制,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条件。
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取消垄断行业产品的行政定价机制,相应建立与完善价格调整听证制度。
建立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加快淘汰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
着力推进建筑节能、高效照明产品推广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增强节能能力。
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科技进步对节能减排的贡献。
继续做好"三河三湖"和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报告、审计和能效标识工作,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完善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奖惩机制。
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新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
建立节能减排市场化运作机制,按照补偿治理成本的原则,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实现治污成本内部化。
五、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制度与政策环境。
优化财税等政策设计与制度安排,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
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加快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行"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等财政管理改革,完善地方税制,逐步建立财力向基层倾斜的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引导地方政府由过于重视发展工业项目向重视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转变。
继续运用出口退税和关税政策限制"两高一资"和相关资源性产品出口,推进资源税、燃油税改革,加快扩大增值税转型试点,研究制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方案,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良好税收环境。
继续深化银行业改革,加快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完善银行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化运作的商业银行,切实提高银行自身经营效率,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论述如何提高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水平。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既要保持足够的政策力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又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
要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5、论述如何推进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着眼于转变发展方式,建议把全面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十二五”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在2010年年内尽快出台系统、具体、操作性强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1、明确收入分配改革目标,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中。
着眼于发展方式转型,建议“十二五”时期,把我国消费率从2008年的48.6%提高到55-60%左右,确立为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1)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使城乡人均收入在“十二五”翻一番,年均增长不低于15%。
(2)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从约60%提高到70%左右。
(3)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39.7%提高到50%左右。
(4)城乡收入差距从2008年的3.31:
1控制到3:
1以内。
(5)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达到30%左右。
2、以资源红利的社会共享为目标推进国有资源的重新配置。
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有资源在很大程度上配置于市场领域而不是公共领域。
着眼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基本格局,建议加快国有资源配置的结构性调整。
(1)重新反思当前相当多的央企涉足房地产开发这一现象。
国有资本进入竞争性的房地产,应不以赢利、做“地王”为第一目标,而是主要限定在提供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领域。
(2)尽快推进资源税改革,改革国有资源的税费体系,理顺资源性产品的分配格局,改变少数企业享受资源红利的格局。
3、把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作为新阶段打破垄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
垄断是造成国民收入分配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需要进一步打破垄断,尽快建立起规范化的收租分红制度,提高国有企业上缴租、税的比重。
(1)防止“国进民退”。
这两年社会对“国进民退”有比较大的意见。
建立尽快出台详细的《反垄断法》实施细则,放开垄断领域门槛、引入竞争,通过市场法律规范国有企业的投资领域。
(2)尽快建立常态化的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收租分红机制。
建议将征收“特别收益金”改为征收“超额利润税”,将垄断利润以税收名义收归公共所有。
(3)建立全口径的财政预算体系,尤其是涵盖国有企业的资源使用租金和利润分红。
4、建立稳定的劳资关系,实施工资集体谈判制度和工资定期增长制度。
其中的关键在于赋予并保障工人进行工资集体谈判的权利。
除了工会外,鼓励探索多种形式的工资集体谈判机制。
此外,应当加强对最低工资的监管力度,切实保护劳动者权益。
5、构建财产性收入的体制基础,明显缩小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
当前,居民收入差距的很大部分来源于财产性收入。
落实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关键在于加快相应的体制变革。
(1)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土地资产增值的红利。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财产,由于土地制度不完善,土地市场化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农民无法享受土地资产增值带来的收益。
有资料显示,土地用途转变增值的权益的分配中,地方政府大约得60%~70%左右,村集体组织的25%~30%左右,失地农民只得到5%~10%,甚至更少。
改变这个格局,使农民拥有物权性质、可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条件之一。
为此,建议尽快出台土地物权法配套法规,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并赋予农民产权主体的地位,使农民能够充分享受土地流转的增值收益。
(2)规范和完善资本市场,保障投资者权益。
着眼于居民财产性收入,应积极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法治环境,开放理财业务,为社会提供公平、健康的投资理财环境。
(3)推行“职工持股计划”,使职工真正享受到企业增值红利。
职工工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企业经营效率。
而职工持股计划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一点。
不少发达国家推行这项带有福利性质的计划。
职工无偿或低价获得企业股票,参与分红。
“十二五”鼓励中小企业率先探索,条件成熟时在大中企业进行探索。
6、以缓解和缩小收入差距为目标启动新一轮税收改革。
总的建议是明显加大对所得和财产的课税力度。
(1)适时开征遗产税,作为个人所得税的补充。
(2)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模式,对劳动所得、经营所得和财产所得实行综合课税,对资本所得和偶然所得实行分类课税,与综合课税相分离,以便于征管和调节。
(3)开征社会保障税,将社会保障的收支纳入国家预算。
7、控制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建议合理控制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尤其是税收的增长速度。
(1)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以不超过上年GDP为宜。
(2)控制预算外收入规模。
尤其是改革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管理制度。
(3)调整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