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22053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doc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doc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

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王之平(214001)

初中化学的新课改,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突破口。

培养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及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建设者,是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所在,现行的初中化学课改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新课改的实践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思考。

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化学科学素养的涵义

化学科学素养属于科学素养范畴,并具有化学学科的具体内涵。

化学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化学知识、化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化学科学的理解、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化学科学素养是可以经过教育,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内在品质。

学生在通过“自然”、“物理学”、“生物学”再学习“化学”,并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必定会同时养成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解决社会问题的内在品质。

化学科学素养是一个由低到高的持续过程,它随着学生的年龄的增长、教育的增强,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水平也就会不断的提升。

二、初中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内涵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其化学科学素养可涵括为:

了解化学科学、形成信息素养、初步学会实验探究、解决简单化学问题、形成化学科学价值观。

具体可以是:

1.了解化学科学

(1)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一些史实,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和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些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概念,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3)初步认识化学及相关科学重大成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形成信息素养

(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并做出解释。

(2)能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模型、图形、图表等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感性知识和印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应用的能力。

(3)能够准确地获取所给资料中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化学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实验探究

(1)初步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2)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学会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的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3)能对探究方案、探究结论等进行分析和评价,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能准确地表述探究结果,并应用探究结果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4.解决简单化学问题

(1)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2)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能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化学科学方法,对生产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简单问题进行解释,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5.形成化学科学价值观

(1)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3)体会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树立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环境和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热爱祖国,树立学习化学的正确志向。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视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培养几点建议

1.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和落实

新课改的亮点之一,就是教学目标的变化。

初中化学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涵盖了初中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应落实于初中化学教学,并依据初中化学教学的具体内容,“三足鼎立”,力戒形式化、表面化,应有机地整合于化学教学中。

不重视三维目标或三维目标在教学中被机械的割裂开来,将无法实现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潜意默化的养成。

2.重视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化学课堂教学要重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教师角色由原来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到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等;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单纯的接受式到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凸现,都应在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中体现。

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探究的过程、讨论的组织,练习训练的难度和量等等都应围绕两个方式的改变进行。

3.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好课堂教学氛围

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还能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有效得改善教与学。

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技紧密相联,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联系身边的化学以及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创设的情境,更让学生喜欢化学。

如利用问题探究来设置情境,可以展开科学探究、讨论、理解以及问题解决等的活动也是化学教学设置情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由化学课堂教学知识而巧妙的情境设置,也有利于营造民主、宽松与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一定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4.加强化学实验探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对于化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很多功能,特别是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高度重视。

初中化学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探究等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和反思与评价等的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5.关注每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

初中化学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设计时,既要考虑中、上等学生,更要关注“差生”,要客观的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对“差生”要投注更多的精力,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寻找其“闪光点”。

如提问的问题的难度不同、练习题的不同;实验等活动动手能力肯定等。

要知道,每个学生都有学好化学的良好动机。

教学中应及时鼓励和激励学生,让每个学生享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体验学习化学的成就感,发展其学习潜能。

6.拓展视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指出: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化学是真实的、有用的和发展的。

现代化学的飞速发展需要社会的每一份子具有良好的化学科学素养与之适应。

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适度介绍化学科学发展前沿,重视教材中各栏目(如资料、调查与研究、拓展性课题、化学·技术·社会等)的教学;重视酸、碱、盐的教学(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条件和一般规律、溶液中Cl-、SO42-的检验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把教材教活。

可通过让学生调查;上网查资料;办化学小报;组织辩论会和化学兴趣小组活动等形式,发展其学习化学的意识和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4]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