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专题卷全国通用 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1629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复习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专题卷全国通用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二轮复习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专题卷全国通用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二轮复习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专题卷全国通用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二轮复习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专题卷全国通用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二轮复习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专题卷全国通用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复习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专题卷全国通用 1.docx

《届二轮复习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专题卷全国通用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专题卷全国通用 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专题卷全国通用 1.docx

届二轮复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专题卷全国通用1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由德、法、美及波兰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合成了非常罕见的

Fe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

FeCl3和

FeCl3

B.

Fe与

Fe的电子数相同

C.

Fe与

Fe互为同位素

D.

Fe的中子数小于质子数

答案 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4S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6

B.1H和2H的化学性质相同

C.H

O与H

O互为同素异形体

D.Na和Na+的组成元素相同,且性质相同

解析 34S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8;水是化合物,H

O与H

O不互为同素异形体;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 B

3.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D.

Cl与

Cl得电子能力相同

解析 A项,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减弱,但含氧酸不一定是最高价含氧酸,该选项错误;B项,K+、Ca2+、S2-、Cl-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都是

,但化学性质不同,如S2-、Cl-具有还原性,而K+、Ca2+具有氧化性,该选项错误;C项,根据“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可知,半径:

S2->Cl->K+>Ca2+,该选项错误;D项,

Cl与

Cl属于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得电子能力相同,该选项正确。

答案 D

4.下列关于NaHS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NaHSO4是离子化合物,所以NaHSO4固体能够导电

B.NaHSO4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是2∶1

C.NaHSO4固体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D.NaHSO4固体溶于水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答案 D

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

B.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C.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解析 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即第六周期)含有32种元素;原子及其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阳离子则不是;稀有气体元素He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

答案 C

6.下列有关元素的性质及递变规律中错误的是(  )

A.ⅠA族与ⅦA族元素间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B.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D.同周期的主族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弱

解析 ⅠA族中的H可与ⅦA族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ⅠA族中的金属元素可与ⅦA族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A项正确;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B项正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Ar、Cl-、K+化学性质不同,而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如

Cl和

Cl,C项错误;同周期的主族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弱,D项正确。

答案 C

7.下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单质在高温条件下能置换出e的单质,说明非金属性a<e

B.b、d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C.由b、e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溶解于强碱溶液,但不能与酸溶液反应

D.c、d分别与f组成的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项正确;b、e组成的化合物为SiO2,SiO2能与HF溶液反应,C项错误;NaCl为离子化合物,其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而AlCl3为共价化合物,其中的化学键为共价键,D项错误。

答案 B

8.短周期主族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为碱金属元素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庚>己>戊

C.庚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D.工业上电解乙和己形成的化合物制备乙

解析 甲是H,为ⅠA族元素,但不是碱金属元素,A项错误;戊、己、庚分别为N、O、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B项正确;庚为F,无正价,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C项错误;乙为Mg,己为O,而工业上电解熔融的MgCl2制备Mg,D项错误。

答案 B

9.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Y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YO3

B.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C.X的氢化物为H2X

D.Y、Z和W的阴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解析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推断R为Ar,Z为Cl,Y为S,X为N,W为Br。

答案 B

10.W、X、Y、Z、R为五种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五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W

X

R

Y

Z

A.粒子半径:

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简单阴离子半径最小的是R

B.单质:

氧化性最强的是Z,还原性最强的是Y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酸性最强的是Z,水溶性最差的是Y

D.最简单氢化物:

沸点最高的是X,稳定性最差的是W

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故氧化性最强的是R的单质,B项错误;O、F没有最高价含氧酸,故酸性最强的是HClO4(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水溶性最差的是H2SiO3(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C项正确;Si的非金属性最弱,故SiH4的稳定性最差(Y的最简单氢化物),D项错误。

答案 C

11.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A和B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E,最小的是A

B.A和B、D、E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稳定性最差的是A、D形成的化合物

C.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EO4

D.C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为C2O

Cl>P,故磷与氢形成的化合物的稳定性最差,B项正确;E是氯,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ClO4,C项错误;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为Na2O2,D项错误。

答案 B

12.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B.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C.只有a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b、c、d分别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

解析 根据题意,短周期元素中,a的M层电子数为1个,则a为钠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b为碳元素,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则c为硫元素,结合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故d为氯元素。

A项,上述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氯元素,正确;B项,钠可以形成Na2O、Na2O2两种氧化物,碳元素可以形成CO、CO2两种氧化物,S元素可以形成SO2、SO3两种氧化物,氯元素可以形成Cl2O、ClO2、Cl2O7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B项正确;C项,钠为活泼金属元素,可以与非金属元素C、S、Cl等形成离子化合物,正确;D项,碳元素可以与氢元素形成只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如CH4,也可形成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化合物,如CH3CH3等,硫元素形成的H2S只含极性键,氯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HCl也只含极性键,错误。

答案 D

13.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Z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B.M、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相比,后者较强

C.X与M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D.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态的Y和N形成的化合物的方法制取Y的单质

答案 C

14.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M

R

Q

原子半径(×10-10m)

1.86

0.99

1.43

1.60

0.75

0.74

主要化合价

最高正价

+1

+7

+3

+2

+5

最低负价

-1

-3

-2

有关X、Y、Z和M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Z、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可两两相互反应

B.元素X和Q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C.X、Z、M的单质分别与水反应,Z最剧烈

D.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可用于蚀刻玻璃

解析 依据所给数据,结合元素周期律判断出:

X为Na,Y为Cl,Z为Al,M为Mg,R为N,Q为O。

A项,NaOH、Al(OH)3、HNO3两两之间可相互反应;B项,Na与O可以形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中存在非极性共价键;C项,Na、Mg、Al分别与水反应,Na最剧烈;D项,氢氟酸常用于蚀刻玻璃,盐酸不能用于蚀刻玻璃。

答案 A

15.已知A、B、C均为短周期的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半径:

A2->C->B2+

B.C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为+7价

C.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A>C

D.还原性:

A2-<C-

确。

答案 A

16.甲、乙、丙、丁为4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甲与乙、丙、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原子序数:

乙>丙)。

丁的原子序数与乙、丙原子序数之和相等,4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元素甲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乙的强

B.元素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ⅥA族

C.4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

丁>乙>丙>甲

D.元素丙和元素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解析 根据丁的原子序数与乙、丙原子序数之和相等,且原子序数乙>丙,则丁、乙、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再根据4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则甲为O,丁为S,丙为N,乙为F。

A项,氧的非金属性比氟的非金属性弱,故其气态氢化物H2O没有HF稳定,错误;B项,F在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ⅦA族,错误;C项,4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半径,S2->N3->O2->F-,错误;D项,HNO3和H2SO4均为强酸,正确。

答案 D

17.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

Y和R同主族,可形成共价化合物RY2,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5℃时,0.1mol/LX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pH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和其他四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B.R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C.原子半径:

X<Y<Z<R<W

D.Y、Z、W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关系为:

Na>S>Cl>O>H,错误;D项,NaClO4溶液呈中性,错误。

答案 A

18.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B.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C.Z的原子半径比Y的原子半径大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且各微粒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解析 依题意可推知W、X、Y、Z分别是Li、C、Al、S四种元素。

A项,C、H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有C2H2、C6H6、C8H8等;B项,Al与强酸或强碱溶液均可反应生成H2;C项,Al和S同周期,原子半径Al>S;D项,CS2的电子式为

·

·C·

·

,各微粒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 C

19.下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X

W

Y

R

Z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Y、Z的阴离子与R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C.W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稳定

D.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比W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解析 由各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是N,Y是S,Z是Br,W是P,R是Ar。

A项,常压、常温下Br2是液体,S、P均是固体,故Br2的沸点不是最高的。

B项,Z的阴离子比R原子多1个电子层。

C项,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故X的氢化物比W的氢化物稳定。

D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正确。

答案 D

20.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右图。

已知W的一种核

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合物XZW既含离子键也含共价键

B.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Y>Z

C.对应简单离子半径:

X>W

D.Y的氧化物能与Z或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正确。

B项,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小于氯元素,所以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故错误。

C项,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钠离子半径小于氧离子半径,故错误。

D项,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和高氯酸不反应,故错误。

答案 A

21.X、Y、Z、W、Q都是短周期元素,其中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与Z同族,Q原子的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的3倍,W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且W不是稀有气体元素;X、Y、Z三种元素的族序数之和为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与W不能形成既含极性健又含非极性健的分子

B.Y的最高价氧化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C.Y、Z、Q分别与X化合,部分元素可能形成AB3型化合物

D.X、Z、W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形成的钠盐溶液只能显酸性

不同周期且W不为稀有气体元素,则W为H元素;碳元素与氢元素可以组成乙炔(C2H2)、乙烷分子,分子内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故A错误;硅的最高价氧化物SiO2可以与HF反应,故B错误;碳、硅、硫与氧形成的化合物,除CO2、SiO2、SO2外,还有CO、SO3等,故C正确;硫、氢、氧形成的钠盐中:

亚硫酸氢钠、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而硫酸钠溶液显中性,亚硫酸钠溶液显碱性,故D错误。

答案:

C

22.下列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化学键类型的是(  )

A.NaCl、HCl、H2O、NaOH

B.Cl2、Na2S、HCl、SO2

C.HBr、CO2、H2O、CS2

D.Na2O2、H2O2、H2O、O3

解析:

四种物质含有的化学键分别是离子键、极性键、极性键、离子键和极性键,A错误;四种物质含有的化学键分别是非极性键、离子键、极性键、极性键,B错误;四种物质含有的化学键均是极性键,C正确;四种物质含有的化学键分别是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键、非极性键,D错误。

答案:

C

23.V、W、X、Y均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表所示:

Y

V

X

W

V的最简单氢化物为甲,W的最简单氢化物为乙,甲、乙混合时有白烟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X>W>V>Y

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C.X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V、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D.甲、乙混合时所生成的白烟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答案:

C

24.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Y

B.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

解析: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X为O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故W为S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原子序数大于O元素,故Y处于第三周期,故Y为Mg元素;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Z为Si元素。

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Mg>Si>S>O,即XS,则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B正确;化合物MgO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SiO2、SO3属于共价化合价,含有共价键,C错误;非金属性Si

答案:

B

25.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

已知A、B、C分别是X、Y、Z三种元素的单质,A和C常温下为气体。

在适宜的条件下,A、B、C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56470079)

A.化合物YX中含离子键

B.Z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C.非金属性:

X>Z

D.离子半径:

Y>Z

答案:

A

26.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三分子中含相同数目的质子数,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

有关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B+乙―→甲+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不能被确定的第四种元素是________。

(填写序号)

①A②B③C④D

(3)依据下列条件可以进一步确定上述第四种元素:

①甲与丙以及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②甲、丙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上述第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

写出C+丙―→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甲、乙、丙三分子中的质子数相同,通常从10e-、18e-微粒入手,分析知A为H、B为F、C为O、D为N或C,其中甲为HF、乙为H2O、丙为NH3或CH4。

利用CH4不与H2O、HF反应且不为刺激性气体可完成回答。

答案 

(1)2F2+2H2O===4HF+O2 

(2)④

(3)第二周期第ⅤA族 4NH3+5O2

4NO+6H2O

27.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阴离子的电子数与Y原子的内层电子数相等,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Z、L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L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1∶3和2∶4构成分子A和B,用电子式表示A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的结构式为________。

(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M与TiO2、C(石墨)反应只生成乙和碳化钛(TiC),二者均为某些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

已知该反应生成1mol乙时放出536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化学方程式需标注物质状态和反应热。

答案 

(1)氧元素 H<O<N<C<Al

(2)

(3)34 H2SeO4

(4)4Al(s)+3TiO2(s)+3C(s,石墨)===2Al2O3(s)+3TiC(s) ΔH=-1072kJ·mol-1

28.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元素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

M元素与X同主族,与W同周期。

(1)M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Z、W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3)写出M2Z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A,已知

①1molA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

②A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B,该气体能与氯水反应。

则A是________(填化学式)。

写出该气体B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X、Y、Z、W和Fe五种元素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92的化合物C,1molC中含有6mol结晶水。

对化合物C进行如下实验:

a.取C的溶液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

过一段时间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b.另取C的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①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试写出C与M2Z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molA能够与NaOH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44.8L,则该气体为NH3,A为铵盐,则1molA含有2molNH

②滴加盐酸能够生成气体,则该气体是SO2。

二氧化硫具有强还原性,能够被氯气氧化:

SO2+Cl2+2H2O===4H++2Cl-+SO

结合上述信息可知A为(NH4)2SO3。

(6)a.C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