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沟煤矿一矿一策隐患排查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1541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碱沟煤矿一矿一策隐患排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碱沟煤矿一矿一策隐患排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碱沟煤矿一矿一策隐患排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碱沟煤矿一矿一策隐患排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碱沟煤矿一矿一策隐患排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碱沟煤矿一矿一策隐患排查报告.docx

《碱沟煤矿一矿一策隐患排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碱沟煤矿一矿一策隐患排查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碱沟煤矿一矿一策隐患排查报告.docx

碱沟煤矿一矿一策隐患排查报告

 

“全国学神华、碱沟怎么干”一矿一策隐患排查报告

碱沟煤矿位于八道湾向斜南翼,矿区三面环山,东起芦草沟,西止八道湾煤矿以东1.7千米处,东西长4.5千米,南北宽1.7千米,面积为7.65平方千米,北西方位340°距米泉市10km,公路距离15km,南西方向方位210°,距乌鲁木齐10km,公路距离25km,从碱沟煤矿、芦草沟均有铁路通往乌鲁木齐火车北站,并有沥青路与乌鲁木齐(216国道)—奇台公路相接同时与吐—乌—大高速公路相接,交通十分便利。

行政区划分隶属乌鲁木齐市东山区管辖。

地理坐标为:

东径87°40′53″~87°44′24″;北纬43°53′06″~43°54′41″

地理中心坐标为:

东径87°42′46″;北纬43°53′26″

依据2001年11月23日批准的《采矿许可证》证号:

6500000121746

其划定范围拐点坐标为:

S1X4861580Y29554750

S2X4864320Y29558370

S3X4862964Y29559448

S4X4861745Y29557720

S5X4861405Y29557350

S6X4860050Y29556030

碱沟煤矿开采标高为780~200m,是1953年建矿,现有3个井口,主要开采43、45号煤层,核定产量180万t,09年产量160.63万t,2010年产量163.57万t,2011年产量164.1万t。

分布于本区内的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根据钻孔揭露区内西山窑组地层厚度为818.07m,含煤54层,煤层总厚169.8m,含煤系数达20.7%,其中可采煤层22层,可采平均总厚为135.48m。

经编号的煤层46层,自上而下为2~47号,其中可采煤层25层,具体为14、15、16、18、19、20、21、22、25、26、27、28、31、32、35、36、38、40-1、40-2、41-1、41-2、41-3、43-1+2、43-3、45号煤层,平均可采总厚度135.48m。

含煤系数16.56%,其余煤层不可采或零星可采。

碱沟煤矿可采煤层基本都采,主采煤层为43、45号煤层,开有3个矿井:

立斜井、副斜井、立风井,位于7~13线之间,具体位置分布于9线附近,最低开采海拔541m水平,开采垂深达210m。

14~41号煤最低开采海拔616m水平。

一、开拓开采

碱沟煤矿采煤方法为急倾斜厚煤层水平分段机械化放顶煤,采煤工艺为综采工艺,截止2011年末,井田保有资源总量为23039.71万吨,其中可采储量12462.25万吨,可服务年限为55.6年。

现矿井设计能力30万吨/年,2011年核定生产能力为180万吨/年。

矿井采用斜井阶段石门开拓,井田范围内布置有3个井筒直达地面,即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

主斜井倾角25°,净断面为7.74m2,副斜井倾角25°,净断面为5.06m2,立风井净断面为6.16m2。

主斜井落底于+541m水平,副斜井落底于+556m水平,现生产水平为+495m水平。

目前,矿井以工业广场煤柱为界,东翼划分为二个采区,即东一采区、东二采区,其中东一采区走向长度为450m,东三采区走向长度为1000m;西翼划分为一个采区,即西一采区,走向长度为1500m。

煤矿在+556m水平布置有轨道运输巷、轨道运输石门等巷道担负井下材料、设备、人员的运输任务;+495m水平B3煤层布置胶带运输巷,在+616m水平B8煤层布置回风大巷与风井联通。

在工业广场煤柱范围内,沿煤层走向伪倾斜布置轨道下山和胶带运输下山,即+564m水平~+495m水平胶带运输下山、+556m水平~+495m水平轨道下山。

井下主要运输、回风巷道通过轨道下山、胶带运输下山以及各煤层区段之间的回风眼等巷道联系。

目前矿井主要开采B1+2、B3+6煤层,生产工作面主要布置在东三采区,全年均衡保持两个综采工作面生产,为保证工作面接续和安全工程,矿井保持4-5个掘进面。

截止2011年11月回采煤量223.6万吨,可采期16.26月;准备煤量235.43万吨,可采期16.62月;开拓煤量759.27万吨,可采期4.47年(“三个煤量”)。

现阶段开拓和生产布局基本合理,不存在剃头下山、不合理下山开采,不存在孤岛开采,不存在高度应力集中区域,“三个煤量”符合要求,存在问题如下:

1、矿井风井为第二安全出口,未安装梯子,不能满足作为安全出口的要求。

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十八条及第十九条规定。

整改措施:

已制定专项安全措施。

2、矿井目前已延伸至+495水平,+495水平以上B1+2和B3+6可采储量为1056万吨,按180万吨计算,矿井+495水平可回采4.19年,矿井水平接续紧张。

整改措施:

公司尽快确定矿井水平延伸方案。

3、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压显现越来越明显,巷道支护的问题更加突出显现,锚杆、锚索被拉断,锚网由于巷道变形出现鼓包被撕破,钢带强度从现场使用情况来看,问题较多,出现断裂、脱焊、变形严重,支护设计不能符合现场施工及使用要求。

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十四条规定。

整改措施:

合理调整巷道支护参数,确保支护有效。

二、顶板管理

碱沟煤矿现有东三+541B1+2综采工作面及东三+541B3+6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相关工作主要集中在这两个采区。

1、东三+541B1+2综采工作面及东三+541B3+6综采工作面采动影响B1巷及B3巷超前20米范围内巷道变形严重,综采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巷道局部地方出现垮冒,造成工作面安全出不口畅通及通风断面不能够满足需要。

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二十二条及第一百零一条规定。

整改措施:

制订措施及时进行扩巷维修。

煤岩层冲击倾向性去年已完成东一+518m,东三564m的鉴定工作,但是东三+541m各工作面未进行煤岩层冲击倾向性的鉴定工作,不能指导矿压防治有效的开展工作,不符合公司矿压防治规定。

整改措施:

及时进行+541以下水平的煤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

三、矿井运输系统:

碱沟煤矿矿井原煤运输是由刮板输送机和胶带输送机来承担,原煤运输系统是由井上下两部分组成。

井下安装6台刮板输送机和8台胶带输送机,井上安装有3台胶带输送机。

碱沟煤矿有两个综采工作面,采区原煤运输主要是由刮板输送机和胶带输送机完成,分别为:

东三+541B1+2工作面前部刮板输送机(型号SGZ730/110;运输能力900t/h;链速1.29m/s),后部刮板输送机(型号SGZ800/160;运输能力1000t/h;链速1.28m/s),转载机(型号SZZ730/110;运输能力1000t/h;链速1.4m/s),+541B2巷胶带输送机(型号DSJ100/2*75;运输能力700t/h;带速2.5m/s),+541石门胶带输送机(型号DTL100/2*70;运输能力700t/h;带速2.5m/s);东三+541B3+6工作面前部刮板输送机(型号SGZ730/110,运输能力900t/h;链速1.29m/s),后部刮板输送机(型号SGZ800/160;运输能力1000t/h;链速1.28m/s),转载机(型号SZZ800/160;运输能力1500t/h;速1.45m/s)及+541B6巷胶带输送机(型号DSJ100/2*75;运输能力700t/h;带速2.5m/s),+541石门胶带输送机(型号DTL100/2*70;运输能力700t/h;带速2.5m/s)

主运输巷为胶带运输,分别为:

+495B3巷千米胶带输送机(型号DSJ100/2*90;运输能力800t/h;带速2.5m/s)、+564-+491暗斜井胶带输送机(型号DTL100/2*200s;运输能力700t/h;带速2.5m/s)、+564西翼石门胶带输送机(型号DTL100/75;运输能力800t/h;速比2.5m/s)、主斜井胶带输送机(型号SQD-450;运输能力350t/h;带速2.5m/s;带宽800mm)。

井上(地面)运输为胶带运输,分别为:

107胶带输送机(型号TD-75;运输能力400t/h;带速2.5m/s)、108胶带输送机(型号TD-75;运输能力400t/h;带速2.5m/s;带宽800mm)、高架胶带输送机(型号TD-75;运输能力400t/h;带速2.5m/s)。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七十三条规定要求,碱沟煤矿在用胶带输送机装设了胶带保护及防护装置,巷道安设了照明,并且井下都使用了阻燃输送带。

对照标准查发现碱沟煤矿运输系统存在问题如下:

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七十三条第六项规定“带式输送机应架设软启动装置”,目前,碱沟煤矿3台上运胶带输送机,只有主斜井胶带输送机安设了软启动装置。

+564-+491暗斜井胶带输送机和地面108胶带输送机,倾角∠16°~18°,没有安装软启动装置。

2、根据神新能源公司《矿井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胶带无破裂、无脱皮、钢丝绳芯无断绳;硫化接头无裂口、鼓泡或碎边”。

碱沟煤矿由于井下淋水大,硫化氢气体大,煤中水呈酸性,对于主斜井胶带输送机设备金属部件及胶带腐蚀性大,目前,大部分H架、纵梁、托辊架出现锈蚀及变形,胶带出现大面积老化(2007年5月更换过一次),接头开胶及碎边处多,损坏严重,虽然每天都利用早班强检时间及节假日时间对胶带接头开胶及碎边进行处理,但是,由于胶带承受的提升能力大,胶带大面积老化,无法彻底根除。

+564-+491暗斜井胶带输送机安装于2009年,运行至今已有三年多,过煤量已达490万吨,橡胶保护层脱落,多处接头有开胶和碎边现象。

在2011年出现过一次接头开胶造成断带事故。

碱沟煤矿主斜井胶带输送机于1998年安装至今已运行了16年有余,过煤量约为1612.165万吨,承受的提升能力大,经常满负荷运转,虽然在2008年对该运输设备的传动部分(电动机和减速器)进行了改造,使运输能力由原来的280t/h提升到370t/h,胶带速度由原来的2.0m/s提高到2.78m/s,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123万吨提高到180万吨,但是,原有的其他设备设施没有相应更换,仍然制约着全矿井的运输能力。

四、地面空压机房屋安全:

碱沟煤矿地面空气压缩机站承担着井下压风自救系统、矿井气动设备、气动工具以及超前预爆封孔的供气任务。

目前,有三台固定单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其中两台DLG-250型,容积流量40㎡;一台DLG-20/0.8型,容积流量20㎡,实现了一用、一备、一检修。

碱沟煤矿地面空压机房始建于1985年,当时作为饲料加工厂使用,到2003年改作为空压机房,到目前为止已使用了27年。

该房屋顶部油毡已氧化,出现渗漏现象,钢窗出现大面积锈蚀和变形及玻璃破损,房屋内外墙皮多处脱落,西墙有两处裂缝(从顶部到底部),空压机室内无取暖设施。

此项隐患已上呈神新能源公司有关部门审批,待批准后,由甘肃中煤承修,工程和人工费约10万元左右。

该房屋使用年限已久,目前的维修只是对可见问题进行有限的处理,但潜在隐患无法消除。

建议在对地面瓦斯抽放泵站选址时或建新主、副斜井时一并考虑,选址重建。

五、水害治理:

碱沟煤矿矿区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山脉之博格多山北麓的山前丘陵地带上,地形总趋势为南西高,北东低,起伏不大,属低山丘陵平缓倾斜地形,自然坡度2~15°,最高海拔875.60m,最低730m左右,相对高差为50~120m。

据米泉县气象站资料记载,历年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7°C,最低为-18.8°C,最高极值41.9°C,最低极值-31.8°C,日温差在10°C以上,年温差在50°C以上,最大达70°C。

年降雨量一般在141.2~365mm,一日最大降雨量54.6mm,而蒸发量却高达1931~2448.4mm以上。

11月开始冰冻,翌年3月解冻,完全解冻日期一般在4月上旬,冰冻期长达5个月,冻土深度100~120cm,最大达130cm,积雪厚度最大达34cm。

风力不大,最小风速为0.7m/s,最大也只有18m/s,多出现在12月份,风向以北西——南东为最多。

矿区内地表水系发育,主要河流有八道湾河、碱沟、芦草沟,区内河水流量不大,仅在春季融雪期夏季暴雨季节洪水流量较大。

由于博格多山是中生代以来垂直上升的断块山,山岳耸立,发育有山间积雪盆地和冰川,顶峰长年积雪,北靠戈壁,属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但由于气候垂直分带的制约,形成的小气候也常波及本区。

碱沟煤矿矿区东西边界为芦草沟河和八道湾河,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它主要源于天山南部的雪山融雪水及降雨汇水,井田为两河的河间地块;井田南部边界位于向斜翼部,由南向北自然倾斜,地层倾角60~88°,为急倾斜地层,该区降雨稀少,蒸发强烈,该边界对矿区地下水补给量有限;矿区北部边界位于向斜轴部,地势相对较低,但轴部受压应力,岩层致密,断裂少,对矿区地下水补给量也不大。

井田内较大冲沟只有一条碱沟,位于井田中部,自南向北纵贯井田,沟中流水除融雪、暴雨期的自然汇水外,平时只有生活污水和矿井排水,日流量1000m3左右,上游没有泉流。

由于本区气候具有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季升温快,夏季降水集中的特点,因此易形成洪水。

八道湾河、芦草沟位于井田东界,其河床陡坎高3~5m,一般洪水水位只有1~2m,不漫出河床。

井田区含水层在水文地质分区上属补给径流区,东西两条河流即为供水补给边界。

含水层区内自上而下划分为2个含水层(组),4个相对隔水或不含水层。

井田区隔水层内地层组成多为泥质胶结的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及煤层,其中粉砂岩、细砂岩等细粒相岩层占很大比例,这些岩层裂隙不发育,即使有裂隙,也多被以泥质为主的胶结物所充填,富水性较差,可以作为相对隔水层。

围绕主要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层,划分了4个相对隔水层。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煤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矿床在煤矿区内的分布情况,井田区充水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农田灌溉水、老窑积水。

充水通道主要为位于矿区东西边界芦草沟河;煤层上覆冲洪积透水含水层,第四系潜水沿导水裂隙补给承压含水层,向煤层补给地下水,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残坡积透水不含水层;大气降水以面流的形式涌入开采塌陷区,通过坑内的残坡积透水含水层向煤田补给地下水。

由于本区降雨量稀少,地层倾斜,降雨入渗补给十分有限,矿井涌水量主要受芦草沟河谷及河漫滩的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卵砾石层补给,但由于碱沟煤矿范围内建有截流工程,河水对煤矿补给量不大,因此该矿充水强度不大。

目前+510水平以浅各主要煤层均不同程度被开采,形成采空区,有一定数量的老窑积水,而且都地处矿床的浅部,对矿床的充水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现碱沟煤矿井下主要涌水点为东三采区,+541水平B1+2回采工作面,其涌水量达60m3/h。

我矿探放水工作主要由通风队下设专业钻孔班负责,现有钻机7台,分别有ZDY—800机两台,ZDY—650机三台,ZDY—470机两台。

矿井排水系统主要有下列设施组成:

主排水泵1、+556水平水仓水泵3台,型号:

200D—43*7、H=286m、Q=288m3/h,电机3台,315KW,总排水能力864m3/h。

2、+495水平水仓水泵3台,型号:

MD—280*2、H=86m、Q=280m3/h,电机3台,110KW,总排水能力840m3/h。

上述设备完好,配置齐全,排水能力满足《安全规程要求》。

排水管路:

排水管路单趟长300m,管径219D,共有两趟管路,排水能力与主排水泵匹配。

水仓1、+556水平井底车场西侧水仓总容积为1325m³,其中+556水平主水仓容积为725m³,副水仓容积为600m³。

水仓空仓容量在总容量的50%以上,水仓口安装有箅子。

2011年已完成水仓清淤工作。

2、+495水平井底车场南侧水仓总容积1600m³,+495水平主水仓容积为1200m³,副水仓溶积为400m³,水仓口安装有箅子。

2011年已完成水仓清淤工作。

碱沟煤矿根据国家《煤矿防治水规定》建立健全了《碱沟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碱沟煤矿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碱沟煤矿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碱沟煤矿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制度》、《碱沟煤矿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碱沟煤矿探放水制度》等,并严格贯彻执行。

碱沟煤矿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采、先治后采”的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

我矿先后在地面依据地形修建了两座拦洪坝,一条泄洪涵洞,在东三芦草沟河床修建了截流井工程。

上述工程的施工从地面上有效防止了大气水、上游农田灌溉水对矿井的渗漏,起到了很好的防、堵、疏、排、截作用。

在井下开采方面,提前在回采工作面下方施工泄水巷,在回采前完成对上方采空区探放水工作,在涌水较大区域实施扇形泄水孔施工,将巷道积水及工作面架后涌水泄至下方泄水巷,最后排至水仓抽至地面排出,通过井下探放水工作的实施有力的保证了掘进和回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碱沟煤矿采取的综合防治水措施是积极有效的,矿井防治水系统是安全可靠正常运行的。

六、矿井通风系统:

碱沟煤矿回风立井地面安装两台主扇型FBCDZNo.20,电机型号YBFE355-6,电机额定功率220KW*2,矿井最大排风量可7380m3/min,风压为1096-4141Pa,

根据2012年3月份矿井配风计划,矿井所需风量为4260.4m3/min,矿井供风量为4741.8m3/min,矿井有效风量为4589.5m3/min,有效风量率为92.3%,矿井外部漏风量为179.1m3/min,外部漏风率为3.6%,内部漏风量为205.4m3/min,矿井供风富裕系数0.32。

目前碱沟煤矿主要通风机运行负压为900Pa,矿井等积孔为3.26m2,按照矿井等积孔划分标准,该矿井通风属通风容易矿井。

矿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共3个井筒,2个进风井和1个回风立井。

地面新鲜风流经副斜井、主斜井进入井下,通过+556运输大巷进入各采掘分层石门再进入各用风地点,回风流经各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回风井、采区专用回风巷进入回风立井排至地面。

矿局部通风主要集中在掘进工作面,现我矿井下布置3个掘进工作面:

东三采区+518B3-6联络巷、+518石门避难硐室、西一+518B3瓦斯抽放巷。

局部通风机选用FBD-NO.5.0型2×5.5kW和FBD-NO.5.6型2×11kW对旋局部通风机,风筒配置为φ500mm和φ600mm的胶质阻燃风筒。

矿井巷道供风风量和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要求,不存在无风、微风作业。

井下所有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的供风地点,全部实现“双风机、双电源”并能够实现自动切换功能,局部通风机的供电实现“三专两闭锁”,且瓦斯电和风电闭锁灵敏、可靠。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新规定每天对井下所有局部通风机每天进行一次自动切换实验并记录。

对掘进、开拓工作面得风筒加大了管理力度,按照质量标准化标准重新调整、修补、更换风筒,保证工作面迎头风量满足设计要求。

矿井具备独立完整和可靠的通风系统,并不断优化,适应矿井延深和采掘接替的变化,始终保持系统的简单、稳定、可靠。

矿井生产水平和采区实行分区通风,采、掘进工作面实现独立通风,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满足矿井生产的需要。

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满足矿井通风设计、采区设计和采掘作业规程确定的风量要求,风速、风量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但对照相关标准对通风系统进行排查发现碱沟“一通三防”系统存在问题如下:

1、《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一条和第一百一十条规定:

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井筒风速不得超过8m/s,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中风速不得超过4m/s,而目前主斜井进风量为2153m3/min、风速为4.65m/s;副斜井进风量为2550m3/min,风速为8.40m/s。

主斜井、副斜井风速均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大风速。

整改措施:

前期控制矿井采掘面个数减头减面,同时加快矿井安全技术改造工程进度,新建主、副斜井来满足矿井通风要求。

2、矿井煤层赋存条件为急倾斜近距离煤层群,煤层倾角86°-88°。

各采掘工作面均采用独立“专用暗立井回风道”由于部分“暗立井回风道”断面小及两端联络巷断面小增加了区段通风阻力,制约了矿井通风等级孔的增大。

整改措施:

在今后的技改扩能设计或采区设计中的专用回风井和专用回风巷必须严格按设计规范设计,保证通风断面积。

对现有的部分主要专用回风井可进行技术改造加大通风井断面积,降低矿井风阻,增大矿井等级孔,进一步保证各矿井通风系统地稳定可靠。

3、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进风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必须2度以上,到冬季矿井主副进风井口以下温度有时在零下10左右不符合规程要求。

整改措施:

改造主副井井口暖风设备,新增暖风机。

4、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二十九条要求,总回风巷布置在自燃煤层和容易自燃煤层中,必需砌碹或锚喷。

随着矿井采掘工作面的不断接替延伸,现生产水平和掘进面都在+541水平以下,同时根据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整体规划+564B8东巷作为矿井东翼采区的总回风巷,部分区段巷道未进行喷浆处理。

整改措施:

根据矿井安全接续安排,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对该巷道进行维修、喷浆。

5、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九条规定,主要进、回风巷之间的联络巷必需安设两道联锁的2道正向风门和两道反向风门。

东一+556水平至+564水平上山处风门只安设两道正向风门,不符合《规程》要求。

整改措施:

按照《规程》要求,新增两道反向风门。

6、现有的局部通风机及风筒不能满足千米以上长距离巷道及西一瓦斯异常区掘进期间的可靠供风。

整改措施:

根据2012年安全资金计划,尽快购进大功率局扇和大直径风筒,保证长距离掘进工作面有效供风量及西一采区掘进期间稀释、降低瓦斯浓度要求。

7、矿井反风演戏期间及发生灾变需反风时,回风立井未装备梯子间,不能作为矿井安全出口。

整改措施:

碱沟煤矿制定安全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加快矿井安全技术改造工程进度。

七、瓦斯防治:

碱沟煤矿自2001年至2006年在+564水平西一采区建立瓦斯抽放系统,2006年在西一采区+564B4-6煤层抽放瓦斯混合量137万m3,抽放瓦斯纯量50万m3,2006年底+564水平西一采区回采结束后瓦斯抽放结束,2007年至2009年矿在东三采区回采,没有安装瓦斯抽放系统。

矿井2011年6、10月完成西一+495水平B3瓦斯抽放巷管路和西一+541水平B3瓦斯抽放巷管路铺设,现阶段在施工西一+518水平B3瓦斯抽放巷,2012年1月份开始施工瓦斯西一+541水平B3瓦斯抽放巷抽放钻孔。

目前只施工了32组抽放钻孔。

瓦斯抽放钻孔正在封孔、连接中,还未进行瓦斯抽放。

地面瓦斯抽放系统现阶段在施工地面至井下抽放钻孔工作。

碱沟煤矿矿井井田范围煤层经国家相关部门鉴定煤矿所采煤层均不属于突出煤层,在开拓、生产范围内从没有出现过煤与瓦斯突出、喷出现象。

碱沟煤矿建立了以瓦斯治理为重点通风瓦斯管理机构,进一步细化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责任,并分解落实到矿各个层级、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上至矿长和总工程师下至作业现场的每个职工,都明确具体的瓦斯防治岗位职责。

健立了以总工程师负责的技术管理体系,设立由总工程师直接管理瓦斯防治小组。

2011年3月建立了井下移动式瓦斯抽放系统,瓦斯抽放硐室设置在西一采区+541水平B3煤层与石门交叉点硐室内,配备两台真空度高、负压大、流量小、安全性好的水环式真空泵,型号ZWY110/16DG,单台额定抽采能力为110m3/min。

2012年瓦斯抽放方法基于近几年对碱沟煤矿煤层瓦斯基本参数的测定结果及西一+564B4-6煤层瓦斯抽放经验,因地制宜,坚持地面与井下抽采相结合的原则,确定瓦斯抽放方法为:

本煤层抽采,采前抽采与边抽边采、采空区抽采相结合,利用一切可能的空间和条件充分抽采煤层的瓦斯。

我矿2011年主要围绕东一采区进行抽放,瓦斯抽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东一+541分层和+5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