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概括与解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14962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概括与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概括与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概括与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概括与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概括与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概括与解读.docx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概括与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概括与解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概括与解读.docx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概括与解读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概况与解读

一、课标研制和修改工作的基本过程

1、实验稿是1999年开始研制,2001年7月出版,并于当年9月在全国43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展实验。

2、修订稿是2005年5月成立课标修订组,组长:

史宁中,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修订工作组首先到实验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听课和访谈等方式,听取第一线教师的意见;之后,针对课程标准的框架、设计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部分,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与研究,完成修改初稿。

2006年6月至9月,向全国30多位专家、学者和第一线教师寄发修改稿的初稿和征求意见表,邀请几位中科院院士和数学家座谈,征求对修改稿的意见。

在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工作组对修改初稿又进行了认真修改,形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

3、2007年4月定稿,但还未出版发行。

二、课标修改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一)课标修改的四个基本原则

第一个是充分地肯定成绩,也看到问题实质所在;

第二修改的基础是课程改革4年的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结果;

第三修改应稳步进行,使得《标准》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

第四增强可操作性,更适合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习评价

(二)课标修改的思路

第一是关注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第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

第二是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三是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

第四是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

三、课标修改的主要方面

(一)前言

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

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和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是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基本理念

1、什么叫数学

实验稿: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P1

修订稿: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什么叫数学教育

实验稿: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P1

修订稿: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良好的数学教育:

就是不仅懂得了知识,还懂得了基本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磨练。

3、学习方式

实验稿: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P2

修订稿: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什么是好的教学?

第一条,除了知识传授之外,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第二条,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4、设计思路

数学主要有三方面的知识:

“数量关系”、“几何关系”、“随机关系”。

数学学习的四方面课程:

实验稿: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和综合运用。

P4

修订稿: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①数与代数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运算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运算是基于法则进行的,通常运算满足一定的运算律。

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理解运算律,培养运算能力。

模型也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都是基本的数学模型。

从现实生活或者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是建立模型的出发点;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是建立模型的过程;求出模型的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是求解模型的过程。

这些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建模的过程,树立模型思想。

②图形与几何

直观与推理是“图形与几何”学习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几何或者其他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在许多情况下,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

几何直观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中。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因此,与直观一样,推理也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中。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测某些结果,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出发,按照规定的法则(包括逻辑和运算)验证结论,是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③统计与概率

在“统计与概率”中,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的观念是重要的。

数据分析包括:

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是蕴涵着信息的;体验数据是随机的和有规律的,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会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概率的学习中,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事件:

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必须结合具体案例组织教学。

④综合与实践

是培养学生过程经验很重要的载体。

通过综合与实践,能够把知识系统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针对问题情景,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

这种类型的课程应当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

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将课内外相结合。

5、目标

双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基(修订稿):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增加“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原因:

双基从53年提出,到56年写出之后,一直成为中国数学教育的核心。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功不可没,使得中国数学基础教育在世界是影响很大,我们的孩子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扎实。

但是我们缺少了创造性的东西。

6、基本思想

核心思想:

演绎和归纳

(1)演绎: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他的基本思想有两个,第一个说话要有出发点,有公认的前题,后来演变到公理化体系。

第二个,它的推理逻辑是有大前提、小前提。

(2)归纳:

培根的《新工具论》。

在这一类物体中,很多都有了这个结论,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想。

归纳中含有类比思想:

凡是有性质A、B、C的,都有性质D,我发现了一个新的东西,它有性质A、B、C,那么它是否可以想像它有性质D?

(3)两者的关系:

归纳思想需要通过演绎来证明是不是对的,但无论如何,归纳思想可以用于发现新的结果。

数形结合

等量代换

7、基本活动经验

帮助学生思考经验积累,问题提出的经验的积累,创新性活动的积累。

8、问题解决

实验稿: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P6

修订稿: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够发现问题,把问题提出来,然后是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上能够提出来很难,提出来后能够用数学符号把它表达出来,这是比较难的。

9、具体目标

数与代数

第一学段

增加“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第二学段

1.增加了“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算”。

2.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删除“会口算百以内以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4.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改为“能理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图形与几何

1.内容的结构的调整:

《标准(实验稿)》的“空间与图形”分为四部分:

第一、二学段为

(1)图形的认识;

(2)测量;(3)图形与变换;(4)图形与位置。

《标准(修改稿)》的“图形与几何”第一、二学段仍分为四部分,具体表示有所变动:

(1)图形的认识;

(2)测量;(3)图形的运动;(4)图形与位置。

2.主要内容的修改

第一学段

(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3)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改为:

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第二学段

(1)删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2)增加“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

统计与概率

1.统计

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

2.概率

与《标准》相比,《标准修改稿》的主要变化如下:

(1)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

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描述。

(2)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

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在第三学段,学生通过列出简单随机现象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来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概率。

(3)增加了一些案例,特别是对案例在数学上、教学上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希望对教师有所启发。

综合与实践

一、把三个学段的名称作了统一,统称为“综合与实践”,进一步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目的和内涵。

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三、对三个学段的差异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一方面突出了创新的核心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突出了不同学段的特点。

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并且用较大的篇幅阐述案例,让老师领会课程标准的思想是什么,领会提出知识点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螺旋式上升,不一定是知识点本身,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件事情本身,也是一个螺旋式上升。

从小学一直到初中三年级,可以有这样的问题,从小学一直到初中三年级,不断地出现,但是,随着他们知识的增加,随着视野的增加,对问题分析的深度不断增加。

实施建议完全重写了。

过去关于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是按学段写。

修订稿是按基本的思想写,紧扣基本理念来写。

如:

第一,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问题,基本根据理念来写。

第二,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四,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第五、注意如何在教学中注意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发展、培养。

第六,教学应该注意几个问题,预设和生成,事先备课备得怎么样,讲课时遇到情况如何处理。

还有,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和个别学生的关系。

如何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如何使用教学技术与关系。

把它们完全按核心思想,而不是过去那样按学段来写。

按学段来写要写出层次,不会重复。

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标准和大纲有什么不同

◎传统的大纲是关于教学和教育内容的规定。

它适应以知识传授为核心、为本质的教育,它最关心的是这些知识你教了没教,这些知识学生是否掌握了。

◎课程标准不一样。

大概是建立在整个教育理念的改变,就是说我们传统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育逐渐过渡到人的成长,以人为本,孩子们未来的发展,孩子的未来的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这样,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授,一定还要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2三维目标的理解和落实

◎三维目标的理解和落实。

这三维目标是什么呢?

就是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性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

◎智慧

◎创造

◎情感态度

史宁中校长:

第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

3需要思考新的教学方法

课标: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在上课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看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还要看学生回答结果反映的思路是否清晰。

4“精而深”

美国数学课程:

广而浅

我国过去的数学课程:

广而深

现在目标:

精而深

知识分三种:

不教就会;教了不会;教了能会。

可比广度:

用知识点除上课时,千万不要太大。

五、结语

课标的修订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领会课标的基本理念、目标等,同时又要理性地看待存在的问题,要有宽容心。

课标中的目标和具体内容都是以学段的形式进行阐述,而我们的教学和评价都是以学期为单位,因此在以教材的要求为前提下,还要注意把握住学段目标,注意在教学中把握“度”的问题。

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深刻理解课标的精神实质是当前数学教育和教研的一项重要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