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5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1288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数学教案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班数学教案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班数学教案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班数学教案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班数学教案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数学教案5篇.docx

《小班数学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数学教案5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班数学教案5篇.docx

小班数学教案5篇

小班数学教案5篇

小班数学教案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

以下是编写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背景:

  为了从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我设计了“图形娃娃真好玩”的活动,旨在采用游戏化、情节化的形式,让幼儿在动动、玩玩、做做过程中,正确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积累有关分类的经验,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充分运用幼儿的感官感知图形,继续加深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2、培养幼儿的判断力,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形纸包人手一只,“饼干”人手三块(用泡沫纸剪成三种图形)。

  2、三种图形娃娃指偶各一个,立体图形娃娃各若干。

  3、三种图形的“草地”各一块。

  4、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请客人。

  师:

“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客人,他们是谁呀?

”(出示图形娃娃指偶)我们拍手欢迎。

  

(二)、去秋游。

  师:

“图形娃娃带我们去秋游,愿意吗?

他们要送给小朋友每人一只小包。

  1、你们看,小包真漂亮,有那些形状的?

你喜欢那只小包?

(幼儿自选)

  2、让我们来看看,小包里带了那些好吃的点心?

我的包里有许多的饼干。

  这是什么形状的?

你怎么知道的?

  你们有什么样的饼干?

(相互讲个别讲)

  背好包出发啦。

  (三)、走进公园。

  师:

图形娃娃在小路上等我们啦。

  1、路上有那些图形?

  2、你喜欢那条小路?

请你从自己喜欢的小路走过去。

  3、你是从那条小路上走过来的?

  (四)、公园的草地真漂亮,有各种形状的,我们走到草地上学小兔吃草。

  1、你在什么形状的草地上吃草?

  2、你可以换一块草地到其他形状的草地上。

  (五)、找图形娃娃。

  1、图形娃娃藏起来了,请你们快快找,他们躲在那儿?

你找到了什么图形娃娃?

  2、给图形娃娃喂饼干。

  我们找到了许多图形娃娃,有圆形娃娃、三角形娃娃、正方形娃娃,现在,我们把带来的饼干喂给图形娃娃吃,一边喂一边说:

“我请你吃**的饼干”。

  (六)、哄图形娃娃睡觉。

(音乐起)

小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学习观察并找寻三角形、圆形和方形。

  2、愿意观察、比较,体验发现的快乐。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已认识了圆形、方形。

(事先了解过,幼儿已具备认识这两种形状的经验)

  2、材料准备:

黑板、每人三根长度不一的小棒;小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大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各一张。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

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2、活动难点:

能按要求操作,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匹配。

  3、指导要点:

引导幼儿通过摆弄、观察、比较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活动过程

  1、操作探索,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三点连线变三角形。

  在黑板上画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老师扮魔术师:

“我是神奇的魔术师,我能变出很多很多的东西,看我变变变。

”将三个点用直线连起来:

”看我变出一个图形。

  

(2)摆图形

  师:

给你们每人三根小棒,看看能不能变出像魔术师一样的图形。

幼儿自由摆弄、操作。

  问题:

大部分的幼儿并不能拼出三角形,面对三根小棒更多的茫然,需要老师帮忙才能拼出来,并且三根棒子的长度是一致的。

  (3)数一数。

  让幼儿数一数摆出来的图形有几个角,并总结:

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问题:

个别幼儿对角的概念还不能理解。

  2、感知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

请你仔细看看,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请你指出来。

  用幻灯片的形式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用过的三角形状的东西展示出来:

如屋顶、彩旗、圣诞帽、三角形蛋糕等。

  在这个环节,幼儿比较感兴趣,并且运用到自己生活经验说出了他们看到的三角形物品,但由于年龄尚小,经验不足中大班丰富,因此回答的也比较有限。

  师: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三角形?

  小结:

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匹配。

  游戏1:

看到图形,幼儿进入相应的圈中。

  师:

小朋友,看看地上有哪些图形?

(圆形、方形、三角形)现在请看看老师手上是哪个图形,你们就进入它一样的图形中去,好吗?

  评价:

幼儿在认识这三种形状的基础上去玩这个游戏,才能玩得开心,幼儿的情绪很投入,能够很快的反应老师的指令跑到相应的圈中。

  游戏2:

听口令找图形

  师:

我的本领可大了,还能变出其他的图形,看我变变变。

逐一出示大的圆形、方形、三角形。

  将小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图卡四散放在地上,幼儿听指令取图卡。

  小结:

这个环节,幼儿的秩序有些混乱,很多幼儿没有听清楚老师的指令,就去取图卡,为了速度,随手乱抓。

  游戏小结:

(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将图形送回家的?

  

(2)启发幼儿说出圆形是圆的;方形是方的;三角形是三个角的。

  评价要素

  1、幼儿是否能在活动感知到三角形的特征。

  2、从幼儿找出圆形、方形、三角形的途径和方法上进行评价。

  活动建议

  在活动区投放圆形、三角形、方形所组成的物品。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孩子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分辨吃圆形、方形、三角形。

  幼儿在课前对圆形、方形两种图形已经有认识的经验,因而分辨三种图形的能力还是比较好的。

在游戏环节,显然孩子体现了天性,玩得很开心,并且在游戏中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了解。

同时,活动也存在着以下不足:

  1、摆图形环节,教师给幼儿提供的教具没有难度。

教师要求幼儿用三根长度不一的棒子拼出三角形,但实际上提供的棒子长度都是一样的,这对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不具难度。

  2、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三角形,缺乏实物,这样孩子就不能进一步感知三角形。

  3、游戏环节的顺序不合理,游戏一,是让孩子根据指令跑到相应图形的圈圈里。

游戏二是让孩子找图形宝宝,游戏一的活动量很大,幼儿玩得满身大汗,游戏二幼儿耗费的体力小,需要孩子很高的注意力,因而,幼儿玩完游戏一处在很亢奋的状态,很难有心去完成游戏二。

小班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区分圆形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能按标

  记进行分类。

  2、幼儿在情景游戏等活动,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发展幼儿动手拼图的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

  3、幻灯片。

  4、各种形状的物品、饼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常老师要带大家到我家去做客,呀,前面有好多漂亮的石头,小朋友们到哪里每人捡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然后带着你的石头找一个位置坐下来,来让我们一起去捡石头吧!

”(随音乐进入活动室)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请每个每个小朋友捡一颗自己最喜欢的,每人捡1颗。

  3、引导幼儿观察石头,鼓励幼儿边观察边交流。

  请你和你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你手中石头的颜色和形状。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石头的颜色和形状。

  5、游戏:

按标记举“石头”。

  教师出示课件:

请相对应的幼儿回应。

  二、铺石头:

  1、小朋友们,今天常老师邀请大家到我家去做客,可是我家门前的路有坑坑洼洼的,走起来很不方便。

“所以我想请大家用你手中的漂亮石头,把我家门前的路修好。

  2、幼儿自由操作:

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

“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非常感谢大家帮我来铺路,可是大家看,我这里还有一段路没有铺好,这可怎么办呀?

我这里只剩下这些形状的石头了,大家来想想办法,用这些石头来帮我铺好剩下的这段路。

  下面请小朋友四个人一组到我们的操作台去尝试铺路。

  4、幼儿分小组操作。

  5、发现问题:

“老师发现这里大家都铺好了自己的小路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铺好这个圆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坑的?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

用两个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8、我请大家来参观我的家,请你来看一看我家的各种物品,他们是什么形状的?

  9、我为大家准备了好吃的饼干,送给大家。

  三、踩石头:

  1、“欢迎大家下次来我家,让我们踩上小路回家吧。

我邀请大家和我一块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

“音乐一响,小朋友就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3、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

小朋友们你们今天玩得开心吗?

请小朋友到家里也找一找有什么图形藏在你们家?

  (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

)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数学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并列出图表。

小班数学教案篇4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给与“小小”送礼物

  数学活动:

  给与“小小”送礼物

  活动目标:

  1、通过送礼物等游戏的方式,认识大小标记及其特征。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图片、大小娃娃各一。

  2、各类大小不同的物品:

幼儿人手一份、教师处若干。

  3、一把大椅子和一把小椅子、大小娃娃家。

  活动过程:

  1、导入。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玩个游戏。

我说‘请起立’,你就说‘我起立’;我说‘请坐下’,你就说‘我坐下’,试试看好吗?

  2、“今天,有两位客人和我们一块儿做游戏。

  1出示大娃娃。

“这是大大,我们拍拍大大,对它说句话好吗?

”(大大你好!

大大我喜欢你!

大大欢迎你!

)“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大大力气大、大大是个大胖子、大大要吃大蛋糕’…”(加上动作)

  2出示小娃娃。

“这是小小,我们也和小小打个招呼好吗?

”(小小你好!

小小我请你喝水!

小小我跟你玩!

)“请起立”“我们一起说‘小小力气小、小小不锻炼、小小吃小面包’…”

  3、游戏:

给大大、小小坐椅子。

  “这儿有两把椅子,看看它们一样吗?

”(不一样。

一把大、一把小)“我请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谁来帮助它们?

  小结:

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4、幼儿送礼物。

  要求:

幼儿能在目测比较出礼物的大小后,将对应的送给客人,并能讲一句话。

  

(1)教师提供,个别幼儿进行。

  1、相同的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相同的三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3、从许多同类的东西中(每类3———4个)找出大小不同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每个幼儿将自己小篮里的礼物送给大大和小小。

  (3)将大大小小送回相应的家,幼儿在娃娃家游戏。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小班数学教案篇5  流程:

  参观服装店,对服装有初步的印象——寻找与指定目标相同的帽子,衣服和帽子(图形对应)——和天线宝宝玩游戏(按目标找物,颜色对应)——玩天线宝宝,结束(验证)

  活动准备:

  1.将活动室布置成小形的服装店,服装小卡片若干

  2.天线宝宝和其他小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参观服装店,引导幼儿观看各种衣服,裤子,帽子的形状,对服装店有初步的认识;

  (情景的创设,是吸引小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有效办法。

也是让

  活动更显生活化,更具生动性的手段)

  主要提问:

商店里有些什么?

它们一样吗?

都是什么样的?

(从类型和颜色上来回答)

  2.集体操作活动:

选衣服,裤子,帽子

  A.买帽子:

教师拿出一顶帽子,请幼儿去商店里寻找同样款式的帽子。

(个别操作)

  B.买衣服:

请一幼儿在商店里买一件衣服,其他幼儿按照这个款式在商店里找相同的衣服。

(小组操作)

  C.买裤子:

征求幼儿的意见,教师买来一条裤子,请全体去商店里寻找同样款式的裤子。

(集体操作)

  (数学知识是从动作本身产生出来的,在数学活动中,让幼儿实际操作物体,让他们对物体施加动作,对他们学习数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小班幼儿通过外部动作可以感知到数学的概念属性。

也符合他们适合在活动中学习的特点。

  主要提问:

这件衣服(帽子、裤子)是怎么样的?

小朋友到商店里找出来好吗?

  3.和天线宝宝玩游戏

  A.请幼儿按照身上的颜色标志去寻找颜色相对应的天线宝宝,并排除其他物品的干扰

  (排除形状、颜色的干扰,找到和自己身上颜色相对应的物品,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主要提问:

天线宝宝在哪里呢?

抱一个和自己身上的图形一样的天线宝宝玩。

  4.请客人老师检验孩子们拿的天线宝宝是否和幼儿身上的颜色相对应。

  预期活动效果:

  1.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并创设情景贯穿活动始终,游戏化教学,生动,有趣;

  2.活动中幼儿充分“动“起来,人人有操作的机会,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

  活动目标:

  1.能从众多图案中找到与指定目标对应的图形、物体,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重点)

  2.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喜欢数学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