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1285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三原县北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说明:

1、本试题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天下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

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  )

A.“周公……立七十一国”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

2.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

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果以周公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卿大夫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适当的是:

()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卿大夫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卿大夫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的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卿大夫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3.《史记》载:

(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

“在德不在鼎。

”楚王曰:

“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上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鼎是王权的象征B.周天子对王国控制松驰

C.西周诸侯国强盛D.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

4.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主要是因为郡县制:

()

A.始于秦朝的建立B.终于汉初分封王国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便于扩大秦国版图

5.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给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

6.美国学者费正清说:

“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

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7.据《南台备要》记载:

“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8.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

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9.藏文史籍《萨加世系史》载:

“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

”当时管理这一地区的中央机构是:

()

A.中书省B.西藏行省C.理藩院D.宣政院

10.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

“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

”(注:

中世纪指封建社会)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

11.清朝的时候,英国商人从英国运一批货物到上海,拒交货税,因为他不认同清朝官吏要抽取的税率,他认为清政府有条约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要同英国商定。

如果商人的话是有依据的,那么,他所指的条约是:

(  )

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12.有些日本人认为:

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

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13.《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台湾人民:

(  )

A.坚决反对割地议和B.斥责清政府投降卖国

C.誓死维护祖国领土完整D.对击败日寇充满信心

14.这是一传单抄本中的几句话:

“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

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

”这几句话:

(  )

A.反映了林则徐率清军抗击英国侵略的决心

B.反映了邓世昌强烈要求消灭日本侵略者的斗志

C.反映了维新志士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信心和勇气

D.印证了义和团运动过程中的反帝性质和落后性

15.1851年和l911年都是农历辛亥年,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这两场革命运动最主要的相同点是:

()

A.革命的力量B.革命的手段C.革命的目标D.革命的指导思想

16.梁启超曾撰文写道: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

简单说: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了辛亥革命:

()

A.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B.推翻了封建帝制

C.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D.实现了民族独立

17.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本质意义是:

()

A.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B.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D.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8.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

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阿Q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骞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19.1937年8月9日《申报》的文艺副刊《春秋》刊登了一则重要启事,宣布“本刊从今天起,转变以往作风,重新订正取材范围:

如何摧毁万恶的侵略者?

如何激发前方的战士?

如何唤醒后方的民众?

如何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

”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

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族团结抗战B.报刊在社会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春秋》的宣传立场是抗日救国D.《春秋》是共产党主办的报刊

20.1937年11月13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

“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这可以说明当时:

(  )①国民政府实行全面抗战路线②国人民族意识空前增强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④中国军队殊死抗击日军进攻

A.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②③④

21.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中国人民应该记住的刻骨铭心的历史事实有:

(  )

 ①人类历史罕见的大屠杀:

例如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②亡我中华、灭我民族之心最急切的《马关条约》、“二十一条”、“三光政策”……

③奇毒无比的“以华制华”政策:

例如建立伪满洲国、扶植汉奸汪精卫……

④独霸中国城市最多:

例如从哈尔滨到广州、南京,从上海到太原……

 A.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22.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

“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

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

”这主要反映了:

(  )

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B.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C.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23.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

“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

”“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

”“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中国红军万岁!

”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  )

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

24.2008年上映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

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

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B.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D.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25.历史学家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

“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

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

”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

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B.文化统治政策的确立

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26.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

蒋介石在这些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

A.参加北伐战争B.拒绝张杨兵谏C.组织淞沪会战D.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

27.“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焰火飞扬。

满山遍野是人浪!

笑口高张,热泪如狂。

”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  )

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④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8.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副对联:

“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此联充分说明:

(  )

①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②太平天国领袖具有封建意识

③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④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②③D.③④

29.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

A.金田起义B.天京事变C.定都天京D.永安建制

30.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清王朝

B.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31.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

工农武装割据

C.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地解决了党内问题

D.④—--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32.五四运动90周年前夕,《人民论坛》杂志以如何理解五四精神为主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调研结果如右图所示。

你认为在对于五四精神的理解上,40.2%的受访者最可能选择的是:

(  )

A.爱国精神B.民主精神C.科学精神D.创新精神

33.宋庆龄说:

“孙中山和中共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这里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C.中共总结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34.1927~193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日益成熟的十年。

这种“成熟”表现在:

(  )

①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②妥善处理了党内矛盾和分歧 

③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④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②

35.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这里的“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和“一党体制”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36题10分,37题10分,38题10分,共30分)

3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风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分析》

材料二廷尉李斯曰:

“周文、武所封同姓子弟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疆裂土,立二等之爵。

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荒淫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四“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盖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原因何在?

(2分)

(2)根据材料二,李斯建议秦朝实行什么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实行了什么制度,原因何在?

影响是什么?

(3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元朝疆域的特点。

为此,元朝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

(2分)

 

37.(10分)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南京静海寺图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图三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然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性”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

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

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

(1)民主化,

(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各自的地位。

(2分)

(2)材料二中“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2分)

(3)根据材料三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这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4分)

(4)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2分)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金田起义百年纪念》邮票之一《金田起义百年纪念》邮票之二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封面

 

材料三中共一大上海会议会址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请回答:

(1)上述图片材料中,一、二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些阶级所领导的什么民主革命斗争?

(4分)

(2)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哪些文献中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

(2分)

(3)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巨变,它大大促进了社会进步。

可是,有人却说它失败了,为什么?

(2分)

(4)材料三反映了中共探索出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结果如何?

(2分)

北城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历史答题纸

第Ⅱ卷非选择题(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6题10分,37题10分,38题10分,共30分)

36.(10分)

(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10分)

(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0分)

(1)(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