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12015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康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康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康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康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桥.docx

《康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桥.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康桥.docx

康桥

康桥:

即剑桥,英国著名高等学府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1年,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诗人曾满怀深情地说:

“我的眼是康桥教无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正是康河那充满灵性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1928年诗人再度漫游欧洲,并到剑桥大学讲学,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写下了《再别康桥》这着传世之作。

再别康桥赏析

精品源自中考备战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轻灵的,淡淡的句子,开启了中国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动人的诗歌。

透过近百年历史的重重尘埃,我们仿佛看到徐志摩正站在即将启航的轮船上,轻轻挥手,向那个曾经令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康桥--告别。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但在诗人短暂的一生中,却是最后一次。

   徐志摩死后,他的生前好友胡适曾经在《追悼志摩》一文中写道: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梦想把这三个理想的条件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现实的历史。

"

   胡适对徐志摩一生历史的概括非常精辟。

但是并没有指出徐志摩"单纯的信仰"是如何养成的。

除了天性以外,纵观徐志摩的一生,对他影响最大的便是康桥。

康桥,是诗人爱之信仰破碎的地方,自由信仰飞扬的地方,美之信仰蕴积的地方。

康桥,是诗人一生的转折点。

   康桥,也即现在的剑桥大学,1922年,诗人第一次来到康桥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想到康桥将对他的人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那时的徐志摩还只是一个年仅23岁的留学生,受父命,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银行学,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他之所以宁愿摆脱哥伦比亚大博士衔的诱惑,远渡重洋,来到康桥,只是徒慕罗素先生的大名,只是想跟这位先生多读点书而已。

   然而这一行并不顺利,罗素先生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和政府唱反调,主张和平,并且和妻子离婚,早已被剑桥大学开除教籍。

徐志摩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认识了英国着名作家狄更生先生,狄更生先生是剑桥大学王家学院的评议员,帮助徐志摩在剑桥大学谋取了一个特别生的资格,可以随意听课。

从此,徐志摩就开始了在康桥求学的一年生涯。

   多年以后(1926年),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这样评价他这一年的求学生涯:

"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

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

(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

"自然,源于康桥的秀丽的天然景色;愉快,源于康桥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痛苦,则源于诗人在康桥的一段感情经历。

   在康桥,徐志摩遇到了他一生中至关重要的女子--林徽因。

林徽因是北洋军阀政府民政部长林长民的女儿,当时随父在英国旅行。

徐志摩在拜访林长民的时候与林徽因结识。

林徽因当时虽然只有十五六岁,却是一个见识广博、谈吐不俗的小才女。

她经常随父出入英国上流社会,结识了一大批文艺界的人士,自己的文学修养也很高。

徐志摩对她一见倾心,深深地爱上了她。

   可是徐志摩在出国留学之前,就已经奉父母之命,在海宁老家和宝山首富张家的女儿张幼仪结婚,并且已经有了一个儿子。

张幼仪赴英陪读,林徽因了解了真相以后,决定和徐志摩分手,很快随父回国。

张幼仪在得知丈夫离情别恋以后,提出离婚的要求。

徐志摩不顾家人和好友的反对,在德国和妻子离婚。

之后回到康桥继续求学,过着"单独"的生活。

所以,康桥既是徐志摩爱之信仰萌发的地方,又是他爱之信仰破碎的地方。

   徐志摩在美国留学期间,显然就已经播下了自由的火种,否则断然不会违抗父命,放弃哥伦比亚大博士衔的诱惑,远赴英国追随罗素。

罗素虽然没有追到,但是徐志摩并没有白来,一年的剑桥生涯,让徐志摩广泛阅读了英国文学,尤其深受当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和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通过林氏父女的关系,徐志摩还广泛接触到英国上层社会,尤其是文艺界人士。

徐志摩更加深入地领会了自由的真谛。

所以,康桥是徐志摩自由信仰飞扬的地方。

他勇于追求真爱的执着精神,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徐志摩才会大声地喊出: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他对康桥的无比热爱之情,我想主要是源于此。

   康桥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起初徐志摩并没有"发见"。

当他有机会真正接触到康桥生活的时候,他才发现,康桥给他的人生简直就是注入了一汪清泉。

诗中作者对"金柳"、"青荇"和"清泉"的描写,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对徐志摩最大的莫过于康河。

用徐志摩自己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的话描述就是,"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

""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

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

   诗人丝毫也不掩饰他对康桥的喜爱。

他曾经在《吸烟与文化》一文中写道:

"我的眼光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所以可以说,康桥是诗人美之信仰蕴积的地方。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寻梦,也就是寻找人生的美好理想,也就是胡适所说的"单纯信仰",诗人在康桥没有找到的,还可以在人生道路上继续追寻。

但是康桥对诗人而言,永远是开启性灵的精神家园,永远是孕育他的胚胎。

   1928年,再婚两年的徐志摩发现自己的生活陷入"围城"之中,他的妻子陆小曼再现交际花本色,花销很大。

徐志摩三地兼课,四处奔波,十分狼狈。

徐志摩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

为此,他选择了逃避,1928年5月,徐志摩做了一次为期半年的环球旅行。

在归来的南中国海上,最令他难忘的就是母校康桥。

11月6日,徐志摩站在船头上,很自然地吟诵出,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

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

新诗的鉴赏。

 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 :

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欣赏法  问答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使用:

录音机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 。

 

上高中的第一天,我们好多同学离开了家。

这就是离别。

当然是暂时的离别。

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更多更另人伤感的离别。

由“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

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关于离别的诗歌有哪些。

 

(学生思考,发言。

)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分享。

 

关于“别”的诗歌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 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师: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再别康桥》,是谁别谁?

 

答:

徐志摩别康桥 

师:

对。

那么,这首诗展示的,又将是怎么样的“别”呢?

我们都知道,感情越深,离别越难。

诗人与康桥到底有着怎样的情分?

我们来了解康桥与徐志摩。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同学先讲,老师补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

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

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

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 脚下,时年35岁。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三、学生齐读。

四、整体构思与思路       

1、提问: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依依惜别的感情,也就是《再》中的“别”。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2、刚才我们提到了很多关于别离的诗歌,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

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

用康桥太直接,这样更诗意。

启发:

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可能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写,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 意象的选择新颖,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一种清新飘逸之感。

五、赏析诗歌的音乐美与建筑美。

指名一名同学单独朗读。

(带着感情的)

教师评价:

读的很美,为什么呢?

因为同学对诗歌的感觉到位。

这首诗歌本身很美。

《再别康桥》是首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是指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绘画美是指描写的内容方面给人的美;建筑美是指外观整齐,给人建筑的美感。

)而徐志摩是十分赞成这种观点的。

他的诗歌也具有这种美,《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㈠音乐美。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这两节有什么特点?

明确: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

这种方法叫做“回环往复”,在诗经中就叫做“复沓”。

我们在《雨巷》中就接触过的。

这样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

(板书:

回环往复)

2、韵律和谐。

启发:

①《雨巷》是压韵了的,而且是一韵到底,那么这首诗压韵了没有?

(有)

      ②请同学找出韵脚。

韵脚为:

来,彩 ;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③每一小的节2、4句压韵,节节换韵。

诗人追求的是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

(板书:

韵律和谐)

3、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

㈡建筑美。

1、同学们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

(7)

2、每一节有几行?

(4。

显得很匀称)(板书:

节的匀称)

3、每一行的字数是不是都一样的?

(不一样。

每一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有八个字,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每一节都两两错落有致,更加突显节的匀称。

)(板书:

句的整齐)

㈢学生默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和诗歌中的依依惜别的感情。

六、绘画美。

㈠找出意象。

1、好。

同学们看看,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徐志摩?

——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清泉。

2、这些美景都集中在第2、3、4节,我们先来看第2节。

请一位同学朗读。

㈡金柳。

1、这一节写的是柳。

那么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

其“影”又是什么影?

柳是“金柳”,影是“艳影”。

我们经常说“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

夕阳照射下柳树变成了金色的。

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新娘的美也就是柳树的美,新娘是少女最美丽的时候,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而新郎对新娘的爱也就是作者对康桥的爱,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2、如果不是“金柳”,而是苍松翠柏,那么还能不能说是“新娘”,为什么?

——不能。

因为“金柳”才有新娘的那种柔美,而苍松翠柏是阳刚之美。

3、为什么不说朝阳中的新娘?

——夕阳中的新娘是带着忧愁的,和离别的气氛吻合,而朝阳中4的新娘太朝气蓬勃了,情调不合。

夕阳中的新娘带着忧愁?

新娘?

忧愁?

不是新娘带着忧愁,是离别……反正我觉得夕阳中的新娘好。

朝阳中的新娘是带有力量的,喷薄而出的,夕阳中的新娘是温柔的,而且夕阳映红了她的脸庞,她的脸上飞上了红晕,是羞涩的。

4、为什么要选择柳树而不是其他的树?

难道是康桥边只有柳树?

——不是。

柳这种植物是特别的,读一读它的名字:

柳——留。

柳在中国的传统中的意思等于留。

中国古代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在送别诗中柳是常见的意象。

比如“客舍轻轻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而且柳树下垂的枝条,风一吹就像在挥手告别。

原来不仅是徐志摩不想离开,河畔的金柳也不愿他离开。

5、金柳的艳影明明是在波光里荡漾,诗人为什么说“在我的心头荡漾”?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在我的心头荡漾”,无非是说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难以忘怀,表达了诗人对康桥喜爱之情。

㈢青荇。

1、我们再看到第三节,请一位同学朗读。

2、“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拟人,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招摇”的意思本来是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招摇撞骗”中的“招摇”就是这个意思。

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招手摇摆”,仿佛在招手致意,写出了水草对诗人的欢迎态度。

显得生动、形象。

同学们可以想象下,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

3、大家再看下一句: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

”这里的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

 

——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

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

正因为康河中的水草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所以诗人才甘心做康河中的一条水草。

㈣清泉。

1、我们接着来看第四节,请同学齐读第四节。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就是把清泉比成虹。

2、这一潭泉水就是拜伦潭。

为什么说是彩虹似的梦?

——美好的梦容易破碎,而彩虹虽然美丽,却也容易消逝。

所以说是彩虹似的梦。

康桥的生活、学习是徐志摩心底的一个梦,对康桥的眷恋就是对梦的眷恋。

这样美丽的梦当然要呵护,要静静地呵护,这样的梦当然不愿醒,这样的康桥当然不愿离开。

㈤绘画美。

上述三节诗,每一节都是一个可以画得出来的画面,比如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

这些画面具有意境鲜明、色彩绚丽的特点。

很美。

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 “荡漾”“招摇”“揉碎”“沉淀”, 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更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七、品味五、六节。

1、请大家看到第五节和第六节。

齐读。

这两节的感情相同吗?

——不同。

第五节兴奋欢快,第六节失意低落。

(两个词:

放歌/沉默)

2、第五节作者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在那一瞬间,他忘了自己要离开,他很愉悦。

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要离别康桥而去了完全忘情了。

诗人对康桥迷恋的感情到了高潮。

3、但是诗人放歌了吗?

(没有。

) 你怎么看出来的?

(但我不能放歌。

4、我为什么不能放歌呢?

 

——但是作者突然意识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

而且是悄悄的离去,他的那种无奈,依恋,使他不能放歌。

不是谁阻止,而是他觉得不应该放歌,唯有叹息,唯有悄悄地走。

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

因此这一节要读得稍微缓慢深沉。

5、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

这一句把“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也有类似的审美效果。

6、大家再看到“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一句,究竟是谁在沉默?

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康桥和康桥的夏虫都是无知无识的事物,不可能为他沉默,因此是诗人自己沉默了。

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

八、品味第一节和第七节。

1、好,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这两节都是直接抒发诗人感情的。

先看第一节。

作者再来康桥有什么特点?

什么轻?

 

——轻轻地——脚步轻。

 

2、"轻轻的",写了作者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别康桥的情景,诗人以“轻轻的告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

连用三个,达到了一种什么效果?

——唱三叹。

连用三个,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

使我们体会到诗人会康桥的感情之浓烈。

即使"作别"一刻还要把这种宁静之美藏于内心,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的惜爱之情得以展现。

3、请男生齐读第一节。

再请女生齐读最后一节。

4、第一节里面,诗人写到“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明明是不能带走的为什么徐志摩还要说不带走呢?

我们中国有很多人,因为喜欢某地,或者刻上“XXX,到此一游。

”或者摘一把花,采几束草带回去留做纪念。

可是诗人爱康桥,却“不带走一片云彩”,表现了什么?

——表现作者对康桥爱得深爱得真爱得纯爱得善。

突出作者的洒脱和飘逸。

从作别到不带走,一步一步产生一种离别的美。

不像其他的离别诗那样依依不舍,那样的沉重。

感情是轻快的。

5、最后一节为什么又不说“轻轻的”而又变成“悄悄的”?

 

——避免重复

那怎么不是其他的,如“静静的”“慢慢的”“默默的”?

——受上节影响,“悄悄~~今晚的康桥”而且都是叠字,产生种音韵美,承上节而来,读起来一气呵成,章法严谨。

九、课外拓展。

所以,康桥是徐志摩灵魂的故乡,我们通过这首诗能感觉到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希望与康桥永不分离的感情。

下面我们来欣赏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

《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全班同学齐读)

1、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

2、诗一开始,就以一个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

“一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两个对立的意象恰当地重叠在一起,使我们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

3、接下来,就的互道珍重,我们体会到诗人的那种离别之情。

4、大家看看这一句:

“甜蜜的忧愁”,忧愁怎么会是甜蜜的呢?

——甜蜜和忧愁在感情上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不然。

这样写使诗歌的情感更加饱满。

5、这首诗是谁别谁?

(诗人别日本女郎)

   日本女郎的名字是什么?

(沙扬娜拉)

   她的名字还有其他的意思吗?

——“沙扬娜拉”是迄今为止对日语“再见”一词最美丽的翻译。

“沙扬娜拉”既是杨柳依依的挥手作别,又仿佛在呼唤那女郎温柔的名字。

十、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

附: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再别康桥

                      音乐美——韵律和谐,回环往复

          新格律诗    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整齐

                      绘画美——金柳,青荇,清泉

副板书:

   云中鹤、南湖、诗哲       新月派

第二课时:

               再别康桥

                金柳    (比喻)    新娘

    绘画美      青荇    (拟人)    招摇

                清泉    (暗喻)     虹

副板书:

轻轻地——悄悄地

《雨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复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一、知人论世。

二,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抓住意象

意象:

诗歌中蕴涵着诗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

意境:

由意象营造出的客观景物和主观情 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

(幻灯)

在诗歌中,由一个或几个意象所形成的氛围,这个氛围有一个特定的名称:

意境。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营造了一个宁静,幽深,略带感伤的意境。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发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

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

著有诗集:

《我的记忆》(《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代表就是《雨巷》。

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

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短暂的一生,很不平静。

小时候一场天花,在他脸上留下疤痕,生理上这种缺陷,常常使他变成别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后来在诗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还是常常受到来自同行的嘲笑。

文学上刚有点成就时,他喜欢上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但并没有得到回应。

戴望舒以跳楼相要挟,最后勉强答应和他订婚,但要结婚条件是:

要他出国留学,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迫于无奈,1932年他去法国,当时生活很困难,靠翻译生活。

三年后听到施绛平移情别恋的消息,他匆匆回国。

结束了他近八年的恋情。

第二年,1936年,与小他12岁的穆丽娟结婚,这场婚姻仅维持四年。

1940年俩人离婚。

两年后,戴又与小他21岁的杨静结婚。

生了两个女儿,到1948年又以离婚结束。

建国后戴望舒被安排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负责法文翻译,但此时他哮喘病非常严重。

1950年二月去世。

  被誉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以短暂而传奇的人生,代表了一代中国抒情诗人的内在品质,以至在他离世50多年后,诗歌依然名重诗坛,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做能代表他的人,最能代表他的成就的《雨巷》。

三、赏析全诗。

(一) 听朗诵,正字正音(幻灯)

彷徨(pánghuáng)

彳亍(chìchù)

颓圮(tuípǐ)

寂寥(jìliáo)

惆怅(chóuchàng)

 

(二)学生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谈谈自己的初读体验。

整体感受诗歌。

师引导:

你觉得这是一首什么诗,你认为它美吗,美在何处?

(意象美、意境美、音节美,至少要说出音节美:

押韵、复沓、重叠)

(目的,引导学生自读习惯,自己理解诗歌。

(三)再读本诗(找学生读)

1、说说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围。

 

 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

你能否展开想象勾勒一幅“雨巷”中的图景?

2、 同桌交流,找出本诗的意象。

(幻灯)

明确:

丁香、雨巷、油纸伞、篱墙,

3、首先看题目,这首诗最明显的意象就是“雨巷”: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两边是静默的人家,偶尔有人匆匆走过,意境充满了朦胧美。

可以“虚化”为一条“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