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11661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docx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docx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宁阳四中高一数学

 

上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数学备课组2012、9

 

宁阳四中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明确课程改革的三项基本功能。

一是知识与技能,即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了解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

二、重点工作

1.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第一,要树立保底意识,上合格课,消灭差课,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责任,是教学管理的底线,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

第二,增强优化意识,稳步提高常规课。

常规课是大多数教师、大多数课的实际水平,对教学质量影响最大,提高的潜力也最大。

教师要不满足于目前的教学现状,把常规课上好。

优化与完善常规课的过程,也是改革的过程。

第三,强化改革意识,积极探索优质课。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学习,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探究未知的过程。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先进的思想、完善的课程、优秀的教材,是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具体落实。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其突破口在于课堂教学。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从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讲解,例题的选配,练习的编排及必要的测评都应当精心设计,认真实施并逐项落实。

(1)钻研教学新大纲、钻研新教材。

在认真钻研高一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基础上,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使高一的数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全局有机结合。

(2)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

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

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

(3)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意展示思维过程。

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难题。

(4)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

注意运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具体目标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材特点:

1.“亲和力”:

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

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

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

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五、教法分析: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五、学情分析:

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

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

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

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

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六、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七、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内容

重点、难点

第1周

(军训)预备周9.3~9.9

3

学法指导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

掌握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了解高考

第2周

9.10~9.16

5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集合的基本运算

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难点:

理解概念

第3周

9.17~9.23

5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表示法

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能简单应用

第4周

9.24~9.30

5

单调性与最值、

奇偶性、实习、小结

学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理解函数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几何意义

第5周

10.2~10.8

5

(9月月考、国庆放假)

第6周

10.8~10.14

5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掌握幂的运算;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难点:

理解概念

第7周

10.15-10.21

5

对数与对数运算、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单调性与特殊点;知道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第8周

10.22~10.28

5

幂函数

从五个具体的幂函数(y=x,y=x2,y=x3,y=x-1,y=x1/2)图像中认识幂函数的一些性质

第9周

10.29~11.4

5

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

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

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第10周

11.5~11.11

5

几类不同增长的模型、函数模型应用举例

对比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第11周

11.12~11.18

期中复习及考试

分章归纳复习+1套模拟测试

第12周

11.19~11.25

5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三视图和直观图

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

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第13周

11.26~12.2

5

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

线面平行判定与性质

理解空间几何的定义和公理,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的有关性质与判定

第14周

12.3~12.9

5

线面垂直判定与性质

小结

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

第15周

12.10~12.16

5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直线的方程

掌握斜率公式;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第16周

12.17~12.23

5

直线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小结

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探索并掌握两点间、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第17周

12.24~12.30

5

圆的方程、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根据方程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第18周

12.31~1.6

5

空间直角坐标系、

小结

会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刻画点的位置;探索并得出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第19周

1.7~1.13

5

期末复习

分章归纳复习+3套模拟测试

第20周

1.14~1.18

5

复习及期未考试

复习及期未考试

高一数学备课组201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