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一学期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1134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一学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一学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一学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一学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一学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一学期教案.docx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一学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一学期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一学期教案.docx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一学期教案

识图

第二章:

投影图

第4-1节:

基本形体的投影图

教材页次

p46-p51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练

教具

尺、规

授课时间

11.8第十一周周二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1.掌握平面体的概念、特点

2.掌握平面体的投影图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平面体的特点

难点:

平面体的作图方法

复习提问

请问:

长方体、圆柱体有何不同?

课外作

业题号

P38.1.2

P39.3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知识回顾

2.4基本形体的投影图

1.长方体由平面组成

2.圆柱体由曲面组成

一、平面体的投影图

1.长方体(由八个顶点、十二条棱线、六个面组成)

教案用纸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2.棱柱体

特点:

(1)上、下底面是两个全等的平面多边形。

(2)侧表面为矩形,侧棱与侧表面垂直于上、下底面。

 

3.棱锥体

特点

(1)底面为多边形

(2)侧面均为三角形

(3)各条侧棱相交于顶点

(a)先在三棱柱的三视图中改为三棱锥

(b)作一个半径R=15的圆内接正五边形,高h=30的三视图

布置作业:

P38.1.2P39.3

课后小结:

 

上可见

下不可见

左可见

右不可见

前可见

后不可见

识图

第二章:

投影图

第4-2节曲面体的投影图

教材页次

P51-P55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练

教具

尺、规

授课时间

11.9第十一周周三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1.掌握曲线、曲面的概念、特点

2.掌握曲面体的投影图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曲线、曲面的概念

难点:

会画曲面体的投影图

复习提问

曲面体的投影的概念?

课外作

业题号

P39.4

P40.5.6

P41.1.2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知识回顾

2.4曲面体的投影图

1.曲线:

是点按一定的运动规律运动形成的轨迹

如:

圆弧就是一点围绕圆心等距离旋转形成的轨迹

2.曲面:

是直线或曲线按一定规律运动形成的轨迹

3.母线:

运动的线

4.素线:

母线的任一位置称为素线

5.旋转面:

当母线绕一条固定轴回转所形成的曲面

6.用实物演示:

圆柱体、圆锥面、圆球面

 

教案用纸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7.圆柱体的投影(R=15h=25)

先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上画出三视图

②分别视图的特点

③问一下,圆柱体需要三视图吗?

NO!

(两个就够了)

8.圆锥体

在圆柱体山上更改即可

9.圆球

 

布置作业:

P39.4P40.5.6P41.1.2

课后小结:

 

识图

第二章:

投影图

第5-1节:

组合体的投影图

教材页次

P55-P61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练

教具

尺、规

授课时间

11.11第十一周周五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1.掌握组合体的类型

2.掌握组合体投影的画法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组合体的类型

难点:

组合体投影的画法

复习提问

点到线到面到体

课外作

业题号

P42P43

P44P45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知识回顾

2.5基本形体的投影图

一、组合体的类型

曲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形体叫做组合体

(1)叠加型

三种

(2)切割型

(3)混合型

二、组合体投影的画法

(1)一般应使形体的复杂而且反映形体特征的面平行于V面(正立面)

(2)使作出的投影图虚线少,图形清楚

教案用纸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例2-15作图2-50所示组合体的投影图

分析:

该组合体由四个基本体叠加而成,最下部为四棱柱

1.在它上面依次为四棱台2.四棱柱3.四棱柱

4.作图过程如图

例2-16作出图2-52所示组合体投影图

分析:

1.该组合体是由一圆柱体挖去一个同轴同高的小圆柱体(称为

中空圆管)再在其上端切去一段半圆管而成。

2.作图过程如图2-53所示

例2-17

例2-18

例2-19

 

布置作业:

P42P43P44P45

课后小结

 

识图

第二章:

投影图

第6节:

轴测投影

教材页次

P61-P67

授课时数

4

授课方法

讲、练

教具

尺、规

授课时间

11.1511.16第十二周周二周三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1.掌握组合体的类型

2.掌握组合体投影的画法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组合体的类型

难点:

组合体投影的画法

复习提问

点到线到面到体

课外作

业题号

P42P43

P44P45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知识回顾

2.6轴侧投影

一、轴侧投影的分类和特性

正轴侧图

斜轴侧图

二、轴侧投影图的画法

三、圆的轴测图的画法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案用纸

教案用纸

识图

第二章:

投影图

第7节:

剖面图与断面图

教材页次

P67-P7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练

教具

尺、规

授课时间

11.18第十二周周五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画法规定

教学重点

和难点

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画法规定

复习提问

剖面图的常用剖切方法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知识回顾

2.7剖面图与断面图

一、剖面图与断面图

1.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形成见表2-6

2.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画法规定见表2-7

3.剖面图的常用剖切方法

(1)用一个剖切面剖切

(2)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

(3)分层剖切和局部剖切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4.断面图的表示方法

二、轴侧剖面图

(1)先画出未剖切之前整个基础的正等轴测图

(2)作出断面轮廓线

(3)擦去剖切掉的那部分形体的轮廓线

(4)按图2-80画出断面上的剖面线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案用纸

识图

第二章:

投影图

复习与小结

教材页次

P27-P7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练

教具

尺、规

授课时间

11.22第十三周周二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投影的分类,三面正投影图的画法

轴侧投影的画法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三面投影“长宽高”口诀

难点:

三面投影的画法,轴侧投影图的画法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一、分类:

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二、三面正投影图的规律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关系

直线的投影

投影面平行线:

水平线、正平线、侧平线

投影面垂直线:

正垂线、侧垂线、铅垂线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三、平面的投影

投影面平行面:

正平面、侧平面、水平面

投影面垂直面:

正垂面、侧垂面、铅垂面

轴侧投影分类:

正轴测图(正等侧、正二侧)

斜轴测图(正面斜二侧、水平斜二侧)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案用纸

识图

第三章:

建筑构造概述

第1节:

建筑分类

教材页次

P74-P75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教具

授课时间

11.23第十三周周三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建筑的分类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使用性质分类

难点:

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建筑层数或高度分类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P83.1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3.1建筑分类

一、按使用性质分类

1.民用建筑

2.工业建筑

3.农业建筑

二、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1.砖木结构

2.砖混结构

3.钢筋混凝土结构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4.钢机构

三、按建筑层数或高度分类

四、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1.大量性建筑

2.大型性建筑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案用纸

识图

第三章:

建筑构造概述

第2节:

民用建筑分级

教材页次

P75-P77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教具

授课时间

11.25第十三周周五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建筑按使用年限分等级、耐火性能等级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按使用年限分等级

难点:

耐火性能等级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P83.2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3.2民用建筑分级

一、按建筑使用年限分等级

大量性建造的建筑,如普通住宅,其设计使用年限为3级

1.5年临时性建筑

2.25年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

3.50年普通建筑和构筑物

4.10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二、按建筑耐火性能分等级

1.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非燃烧体

燃烧体

难燃烧体

2.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见表3-2

建筑物耐火等级分四级

见表3-3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案用纸

识图

第三章:

建筑构造概述

第3节: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作用

教材页次

P77-P79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教具

授课时间

11.29第十四周周二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基础、墙和柱、楼底层、楼梯、屋顶、门和窗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民用建筑的构成

难点:

各部分的概念、用途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P83.3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3.3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作用

一、基础

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面的部分,是地下承重构件

二、墙或柱

墙或柱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

三、楼地层

楼地层是建筑物的水平承重构件和分隔部分,它包括楼板、地面两部分。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四、楼梯

楼梯是楼房建筑中联系上下各层的垂直交通设施

五、屋顶

屋顶是建筑物顶部的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

六、门和窗

门和窗均属非承重构件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案用纸

识图

第三章:

建筑构造概述

第4-1节:

建筑标准化与模数协调

教材页次

P79-P8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教具

授课时间

11.30第十四周周三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建筑标准化和建筑模数协调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建筑标准化

难点:

建筑模数协调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P83.5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3.4建筑标准化与模数协调

一、建筑标准化

1.建筑设计方面的有关条例

2.建筑的标准设计(标准构件与标准配件、标准设计)

二、建筑模数协调

(1)基本模数

(2)扩大模数

(3)分模数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4)模数数列

(5)模数尺度协调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案用纸

识图

第三章:

建筑构造概述

第4-2节:

建筑标准化与模数协调

教材页次

P81-P8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教具

授课时间

12.6第十五周周二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和实际尺寸,定位轴线的知识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和实际尺寸的区分

难点:

各尺寸的区别及定位轴线的知识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P83.6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3.4建筑标准化与模数协调

三、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和实际尺寸

标志尺寸:

是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建筑制品、构配件有关设备界限之间的尺寸

构造尺寸:

是建筑制品、构配件等生产的设计尺寸

构造尺寸+缝隙尺寸=标志尺寸

实际尺寸:

是建筑制品、构配件等生产实有尺寸

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由允许偏差

值加以限制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四、定位轴线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案用纸

识图

第三章:

建筑构造概述

复习、小结第三章

教材页次

P74-P8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本章学习的建筑构造概述知识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建筑分类、民用建筑分级

难点:

民用建筑构造组成及作用、建筑标准化分模数协调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知识点:

一、建筑有哪几种分类方法?

1.按使用性质分类

2.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3.按建筑层数或高度分类

4.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二、民用建筑分级?

1.按建筑使用年限分等级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2.按建筑耐火性能分等级

三、民用建筑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

1.基础

2.墙或柱

3.楼地层

4.楼梯

5.屋顶

6.门和窗

●建筑标准化和建筑模数分别是什么?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案用纸

识图

第四章:

基础与地下室

第1节基础的作用与地基的关系

教材页次

P84-P85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地基的概念,基础的概念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地基的概念,基础的概念

难点:

地基的概念,基础的概念

复习提问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4.1基础的作用与地基的关系

一、地基的概念

地基是建筑物基础下面的土层,直接承受着由基础传来的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包括建筑物的自重和其他荷载。

二、基础的概念

基础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直接与土层接触,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它的作用是将建筑物的自重及荷载传给下面的地基。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基础的埋置深度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

(1)与建筑物的地下部分构造有关

(2)与地基的土质情况有关

(3)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

(4)与相邻建筑设施的基础有关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案用纸

识图

第四章:

基础与地下室

第2节基础的构造类型

教材页次

P86-P90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基础的构造类型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按构造类型基础的分类

难点:

按构造类型基础的分类

复习提问

什么叫基础埋置深度?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4.2基础的构造类型

一、条形基础

1.砖基础(垫层、砖砌大放脚、防潮层、基础墙)

2.钢筋混凝土基础

二、独立基础

建筑物上部结构为梁、柱构成的框架、排架及其他类似结构,或建筑物上部为墙承重结构,但基础要求埋深较大时,均可采用独立基础。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三、板式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荷载很大或地基的承载力很小时,可采用板式基础。

四、箱形基础

当钢筋混凝土基础埋置深度较大,并设有地下室时,可将地下室的底版、顶板和墙浇筑成箱形的整体来作为房屋的基础。

五、桩基础

当建造较大型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做其他人工地基没有条件或不经济时,常采用桩基础。

布置作业:

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

课后小结

教案用纸

识图

第四章:

基础与地下室

第3节地下室的分类与组成

教材页次

P90-P92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地下室的分类和组成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地下室的分类

难点:

地下室的组成

复习提问

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知识巩固

4.3地下室的分类与组成

一、地下室的分类

按类型按功能(普通地下室、防空地下室)

按构造形式(半地下室、全地下室)

按结构材料分(砖墙结构、混凝土墙结构地下室)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二、地下室的组成

地下室一般由墙、底版、顶板、门和窗、采光井等几部分组成。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案用纸

识图

第四章:

基础与地下室

第4节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

教材页次

P92-P93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

难点:

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

复习提问

地下室的组成有哪几部分?

课外作

业题号

P93.6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知识巩固

4.4地下室的防潮和防水

一、地下室的防潮

设计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面时,由于地下水不会直接进入地下室,墙和地坪仅受到土层中潮湿的影响,要做防潮处理。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二、地下室的防水

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的底板和部分外墙将浸入水中。

1.卷材防水

卷材防水是沥青胶与油毡交替粘合做成的防水层。

2.混凝土防水

混凝土防水就是用具有防水性能的钢筋混凝土作为地下室的围护结构。

布置作业p93.6

课后小结

教案用纸

识图

第五章:

墙体构造

第1节墙体概述

教材页次

P94-P98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墙体的分类、要求、布置方案、保温与节能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墙体的分类,要求

难点:

墙体的布置方案、保温与节能

复习提问

根据什么确定地下室应该防潮还是防水?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知识巩固

5.1墙体概述

一、墙体的分类

墙体按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受力情况、构造方式、所用材料和施工方式进行分类。

1.按墙体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分

分为外墙和内墙

纵轴线方向的墙称为纵墙,横轴线方向的墙称为横墙。

外横墙称为山墙。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窗与窗或门之间的墙叫窗间墙,窗洞下方的墙叫窗下墙

2.按墙体受力情况分

按受力情况分:

承重墙、非承重墙

3.按墙体构造方式分

实体墙、空体墙、组合墙

4.按墙体材料分

砖墙、石墙、土墙、混凝土墙、砌块墙

5.按施工方法分

叠砌式、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

二、墙体的要求

足够的强度、稳定性、防寒和隔热的要求、隔声的要求、防火的要求、减轻墙体自重,降低造价

三、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横墙承重方案、纵墙承重方案、纵横墙混合承重方案、半框架承重方案

四、建筑节能与墙体保温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案用纸

识图

第五章:

墙体构造

第2节砖墙的构造

教材页次

P98-P107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砖墙的基本构造、细部构造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砖墙的基本构造

难点:

砖墙的细部构造

复习提问

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有什么?

课外作

业题号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知识巩固

5.2砖墙的构造

一、砖墙的基本构造

1.实心砖墙(240*115*53)

长宽高比例为:

4:

2:

1实心砖墙是目前应用仍较广泛的用普通粘土砖砌筑的墙。

一般可选用115mm(半砖墙)、240mm(一砖墙)、365mm(一砖半墙)、490mm(二砖墙)。

承重墙的厚度不小于240mm。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2.多孔砖墙与空心砖墙

多孔砖是指孔洞率不低于15%,孔的直径小且数量多的烧结粘土砖。

孔洞为竖孔,用于承重墙的砌筑,墙厚为115mm、190mm、240mm、365mm、490mm等。

空心砖为横孔,只能用于非承重墙

二、砖墙的细部构造

1.墙脚(勒脚、散水、明沟、防潮层)

(1)勒脚

(2)散水(宽度一般在600-1000mm)

(3)明沟宽度通常不小于200mm,沟底纵坡一般为0.5%~1%

(4)防潮层

2.踢脚板、墙裙

踢脚板高度一般为150mm,墙裙一般高度为1200~1500mm

3.窗台(外窗台有悬挑窗台和不悬挑窗台,内窗台可用水泥砂浆抹面或预制水磨石板及木窗台板等做法)

4.门窗过梁

教案用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附记

5.圈梁

6.烟道、通风道、垃圾道

7.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布置作业

课后小结

教案用纸

识图

第五章:

墙体构造

第3节墙体的抗震构造

第4节隔墙

教材页次

P107-P111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教具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工民建

教学目的

掌握圈梁、构造柱、壁柱和门垛的设置

掌握砌筑隔墙、骨架式隔墙、板材隔墙的设置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圈梁、构造柱、壁柱和门垛、砌筑隔墙的设置

难点:

骨架式隔墙、板材隔墙的设置

复习提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